-
体操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机制与防治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体操动作复杂,运动员需要具备高水平的力量、速度、平衡、柔韧、空间感和艺术性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然而,体操运动早期专项化率很高,运动员容易产生过度使用.优秀体操运动员,每周接受高达21-37h的高负荷训练,每年持续11-12个月.因此,他们生长的软骨、关节软骨和骨骼更容易受伤[1].早期专项化,加之动作难度、训练时长、训练强度等物理变量的增加,以及比赛成绩的绩效制度等心理应激变量[2],都可能使运动员受伤风险增加.不同年龄、性别和经验的人可能会出现损伤发生率、损伤部位、损伤类型、损伤机制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据此可提供预防伤害的针对性干预措施[3].然而,国内尚缺少有关体操运动员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助于相关专业人员加深对体操运动损伤的认识,进而减少和预防运动损伤,这对损伤的康复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游泳运动员左心室肥厚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8/3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ECG)的联合检查对某高校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左心室肥厚的预测。方法:选取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1月~2020年12月152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开展相应的回顾性分析,40名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作为运动员组,另选取同期参加排球、网球、足球或田径等比赛的112名普通大学生作为对照组,所有同学均行ECG检查。对所有高水平运动员及心电图提示左心室高电压的普通大学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在152例研究对象中,有16例心电图结果显示左心室高电压,同时对40名高水平运动员及8名心电图异常的普通大学生进行进一步超声检查,其中,8名心电图异常普通大学生心脏超声静息状态下左心结构及收缩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在40名高水平运动员中,有21例(52.5%)超声心电图提示左心室增大或是饱满。其中,运动员的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房前后径(LAAP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大于普通大学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缩短分数(LVFS)低于普通大学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单纯左心室高电压阳性率低,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左心室异常的阳性率较高,医生心电图诊断下心室肥厚的结论需慎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31
-
中国高水平运动员心电图异常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通过对中国高水平运动员进行心电图检查并诊断,评估性别、运动年限和运动类型对运动员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至2019年进行心电图检查的891名中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电图进行检测.根据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ESC)将心电图分为:组0(正常心电图)、组1(常见与训练相关心电图)、组2(不常见与训练不相关心电图).分析运动员的性别、训练年限(4~6年、7~10年和≥11年)和运动类型(技巧类、力量类、耐力类、混合类)对各组心电图改变的影响.结果:(1)不常见与训练不相关的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不同训练年限和不同训练类型的运动员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常见与训练相关的心电图改变在男运动员中发生率显著高于女运动员(58.9%vs 47.4%);在训练超过11年运动员中发生率最高,与训练4~6年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运动类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在混合类中发生率最高,为64.6%;窦性心动过缓在混合类和耐力类运动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运动类型(P<0.05).结论:中国高水平运动员与训练相关的心电图改变与性别、训练年限和运动类型均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我国部分冬季项目运动员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流行病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调查我国冬季优势项目运动员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EIB)发病率,比较发病率在运动项目、性别、运动水平间的人群差异,分析EIB与无EIB运动员的肺通气功能、血液炎症因子的生理差异.方法:招募4个冬奥项目(越野滑雪、短道速滑、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的90名运动员(男48、女42;二级61、一级20、健将9),测试日清晨取静脉血,用于炎症因子分析;测试日进行支气管运动激发试验,于试验前即刻、试验后第1、3、5、7、10、15分钟测试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90名运动员中检测出33名EIB运动员,平均发病率36.67%;发病率项目间差异为:越野滑雪(43.18%)>短道速滑(38.46%)>单板滑雪(31.25%)>自由式滑雪(23.53%);性别间差异为:女性运动员(42.86%)>男性运动员(31.25%);运动等级间差异为:健将(55.56%)>一级(40%)>二级(32.8%).肺通气功能指标方面:EIB运动员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呼气容积(FVC)激发试验后第1、3分钟均显著下降(P<0.001),无EIB运动员激发试验后无显著变化;EIB运动员FEV1/FVC比值激发试验后出现下降趋势,而无EIB运动员出现上升趋势.血液指标方面:EIB运动员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无EIB运动员(P=0.028);EIB运动员免疫球蛋白E(IgE)低于无EIB运动员(P=0.07);EIB运动员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高于无EIB运动员(P=0.02);EIB运动员克拉氏细胞蛋白16(CC16)显著高于无EIB运动员(P=0.003).结论: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存在EIB问题,表现为体能类项目发病率高于技巧类项目,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高水平运动员发病率高于普通运动员的特点.同时,EIB运动员的炎症基础水平高于无EIB运动员,气道损伤是其原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高水平男性运动员执行不同下落高度跳深任务后单侧下肢运动表现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单侧下肢跳深动作的最佳下落高度参数,为解决运动员下肢双侧不平衡问题、教练员精准有效制定单侧跳深训练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招募12名男性一级运动员作为受试者,5名田径短跑运动员、7名篮球运动员,年龄20.41±1.11岁,身高189.19±9.15 cm,体重83.50±12.08 kg.利用纵跳台,对受试者下肢优势侧、非优势侧的最佳下蹲跳高度进行测试,进而确定本研究所涉及的三个跳深下落高度:低高度("中高度"减5cm)、中高度(50%单侧最佳下蹲跳高度)、高高度("中高度"加5cm).利用Vicon红外捕捉系统(200 Hz)、Delsys便携式无线遥测肌电测试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1000 Hz)同步采集受试者在三个高度下的跳深运动表现参数,包括缓冲时间、下肢刚度、峰值垂直地面反作用力(vGRFpeak)、力量发展速率(RFD)、功率及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RMS)共计6个指标.结果:(1)中高度下,优势腿或非优势腿在缓冲时间、下肢刚度、vGRFpeak、RFD、功率及RMS指标测试结果均显著优于另外两个高度(P<0.05);非优势腿在中高度下的下肢刚度测试结果显著差于优势腿(P<0.05).(2)高高度下,优势腿在缓冲时间、vGRFpeak及RMS指标测试结果显著优于低高度(P<0.05);非优势腿在高高度下的缓冲时间、下肢刚度、vGRFpeak、RFD、功率及RMS指标测试结果显著差于优势腿(P<0.05).结论:教练员或运动员可选择本研究所设计的中等下落高度(50%单侧最佳下蹲跳高度),安排单侧下肢跳深训练,最大程度优化下肢优势侧或非优势侧的运动表现.此外,伴随下落高度的增加,运动员双侧下肢运动表现差距趋于明显(尤其在高高度下),因此应在训练中着重加强非优势侧的离心收缩能力与稳定性,避免双侧失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男子排球高水平运动员起跳扣球能力与下肢肌群拉长-缩短周期运动能力间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探讨男子排球运动员扣球起跳能力特征,及其与下肢肌群不同类型的拉长-缩短周期(SSC)运动能力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省队以上水平男子排球高水平运动员84名,大学生男子排球高水平运动员118名,共计202名运动员作为本研究的受试者.受试者均完成1步助跑(SPJ1)和3步助跑的扣球起跳(SPJ3)动作测试;同时,在三维测力台上进行下蹲跳(CMJ)和连续反弹跳(RJ)测试,并计算出扣球起跳高度(SPJ-H)、下蹲跳高度(CMJ-H)、连续反弹跳高度(RJ-H)以及反应力量系数(RJ-index)等生物力学指标.采用Person相关分析计算SPJ1与SPJ3跳跃高度与下蹲跳和连续反弹跳跳跃能力间的关系,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One-ANOVA)分析,分别比较不同水平和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CMJ和RJ跳跃能力指标间的差异.结果:(1)专业运动员CMJ-H、RJ-index、SPJ1-H和SPJ3-H均显著高于大学生运动员(P<0.01);(2)SPJ1-H和SPJ3-H与CMJ-H、RJ-index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1),且CMJ-H与RJ-index间也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1);(3)根据CMJ-H与RJ-index间回归直线残差的±1SD,将跳跃类型分为CMJ型、中间型和RJ型,在不同场上位置的人数偏倚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4.67,P<0.05),副攻手中CMJ型的运动员占多数,主攻手中RJ型运动员占多数,自由人和二传手中CMJ型和RJ型两者间的人数相当.(4)RJ型运动员SPJ1-H和SPJ3-H显著高于CMJ型和中间型(P<0.01).结论:下蹲跳和反弹跳能力是影响排球运动扣球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反弹跳能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运动员跳跃类型因场上位置有所不同,就副攻手而言,短助跑起跳扣球能力占主导地位,而对主攻手而言,由于需要充分的助跑进行起跳扣球,下肢进行弹振式拉长-缩短周期运动的跳跃能力则占主导地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运动康复训练联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对高水平运动员肩周炎的康复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训练联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对高水平运动员肩周炎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西安体院运动创伤医院和陕西省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肩周炎运动员150例,按照研究需求,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运动员设置为实验组(n=50)、对照组1(n=50)和对照组2(n=50).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运动员分别采取运动康复训练联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单纯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及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结果 实验组运动员的肩周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1的74.0%和对照组2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运动员治疗前的视觉模拟评分(VAS)、Melle评分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运动员治疗1、3和5个月时的VAS评分、Melle评分,均明显低于其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运动员治疗1、3和5个月时的VAS评分、Mell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运动员治疗1、3和5个月时的VAS评分、Melle评分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运动康复训练联合超短波和动态干扰电治疗高水平运动员肩周炎可显著改善运动员的疼痛程度,提高其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从而促使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优秀排球运动员运动伤病调查及特点国外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排球运动是世界范围内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项目之一.因此,高水平排球比赛也成为最受关注的运动赛事之一.为了应对攻防转换日渐加快,对抗日趋激烈的高水平比赛,运动员不仅要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能训练,同时还要掌握各种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并接受多种对抗性训练.因此,排球运动员,尤其是专业运动员,面临着慢性运动损伤和急性运动损伤的双重风险[1-4].有研究显示,排球运动员运动伤病的发生率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运动等级成正比[5].因此,高水平优秀运动员是运动伤病的“高危”人群[6],急需有针对性的伤病风险管理计划.然而,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7].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水平运动员重大运动伤病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高水平运动员的重大运动伤病特征.方法:收集我所自2015年5月起连续2年内住院治疗的专业运动员的人口学、训练及伤病信息,统计分析其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自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共收集专业运动员患者595例,其中高水平运动员185人,低水平运动员410例,全部患者均在我所接受手术治疗.高水平运动员组平均年龄25.17±8.15岁,低水平运动员组年龄21.24±7.89岁,显著低于高水平运动员组(P<0.01);高水平运动员组从事专项训练时间显著长于低水平运动员组(P<0.01).高水平运动员损伤项目中摔跤最多,而低水平运动员损伤项目中篮球最多.两组中伤病性质主要是急性损伤.高水平运动员中自身因素是主要的致伤因素,而低水平运动员致伤因素主要是外界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结论:高水平运动员发生重大运动伤病,多常见于摔跤等对抗性强的项目.伤病防控要集中关注专项训练及正式比赛,重点避免由于过度疲劳、旧伤复发等自身因素带来的致伤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平衡功能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的平衡功能和认知功能,探索排球运动员平衡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为防治运动损伤和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奠定基础.方法:选取省市职业队青年排球运动员20例(HV组)和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在校大学生20例(UV组)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实验对象采集年龄、身高、体重信息、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之后采用意大利Postural Equa平衡分析系统分别测定实验对象单脚站立时睁眼10s和闭眼10s两个状态的静态平衡指标.同时测定所有实验样本的简单反应时间、注意力和空间记忆位置广度.使用Prism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平衡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HV组和UV组相比,两组样本在年龄、身高、体重、BMI等指标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在睁眼状态下,HV组运动员的身体重心摆动总长度和最大摆幅都显著小于UV组运动员,在闭眼状态下HV组和UV组运动员之间各项平衡功能参数差异均没有显著性.HV组和UV组运动员闭眼状态的线形图面积和最大摆幅都显著高于睁眼状态.HV组运动员的简单反应时和注意力显著优于UV组运动员.与UV组运动员相比,HV组运动员在认知功能与平衡功能之间有更强的相关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HV组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静态平衡功能、简单反应时和注意力优于UV组,HV组的简单反应时、注意力和空间记忆等认知功能与平衡功能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