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胆固醇血症性黄色瘤病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 女,22岁.18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臀部有一"米粒"大小包块,无任何特殊不适症状.因多处包块增大就诊于我院,查体四肢多个关节处见大小不等的包块,均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差(图 1A),边缘均可见多个散在"粟粒样"黄色结节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遗传筛查一家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常见遗传病,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为特征,伴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该文报道FH的一家系,先证者系12岁女性患者,血浆LDL-C异常升高、有黄色瘤且早发冠心病,符合纯合子FH(HoFH)或复合杂合子FH(CHeFH)的临床表现。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该家系成员进行遗传筛查,发现先证者携带LDLR基因的无义变异LDLR:c.1257C>G/p.Tyr419Ter和错义变异LDLR:c.1879G>A/p.Ala627Thr,分别源于其父母,符合CHeFH。先证者的父母、同胞兄弟和舅舅是FH的杂合子(HeFH)患者。基于遗传学诊断,个体化地给予该家系内每个患者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型(PCSK9)抑制剂治疗。先证者接受肝移植,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累及双侧颈动脉的黄色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黄色瘤是一种与脂代谢紊乱有关的非肿瘤性疾病,由含脂巨噬细胞聚集引起,好发于皮肤、肌腱和筋膜等结缔组织。文献中还未见有黄色瘤包绕颈动脉的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26岁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男性患者,主诉反复头痛、头晕伴发现双侧颈部包块1年余,黄色瘤累及双侧颈动脉。患者行一侧黄色瘤手术后即能明显缓解症状,明显改善术侧颈动脉狭窄。随访3年零6个月时患者术侧颈部未见复发,未手术侧颈部病变无明显进展。但身体其他部位有复发并行手术治疗。包绕颈动脉的黄色瘤预后较好,但是调节血脂的治疗是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同时伴有LDLRAP1及ABCG8基因异常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家系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同时伴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衔接蛋白1(LDLRAP1)及胆固醇转运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8(ABCG8)基因异常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一家系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2020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1例FH患者,采集该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样本,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豆固醇和谷固醇含量。二代基因测序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基因变异情况。采用Pymol软件对基因变异位点进行致病性分析,并使用Uniprot Modelling软件行蛋白结构建模。结果:先证者表现为贫血合并多部位黄色瘤、早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三支严重病变;腹部超声示脾肿大;血涂片示异型红细胞、大血小板散在可见;血清TC、LDL-C、豆固醇和谷固醇浓度均升高[分别为8.54 mmol/L(正常值2.3~5.7 mmol/L)、4.84 mmol/L(正常值1.3~4.3 mmol/L)、44 μmol/L(正常值1.0~10 μmol/L)、28 μmol/L(正常值1.0~15 μmol/L)]。基因测序示:LDLRAP1:NM_015627.2:exon 4 c.415 C>T(p.Q139X),该纯合突变形成的蛋白截断体丢失多个稳定蛋白结构区域,不具备正常功能。同时,先证者发现ABCG8基因变异:exon13 c.1895T>C(p.V632A),exon8 c.1199C>A(p.T400K)。2例家系成员HDL-C增高(Ⅱ5:2.33 mmol/L,Ⅱ6:2.96 mmol/L);3例带ABCG8基因变异的成员豆固醇(Ⅱ8:23 μmol/L,Ⅱ7:24 μmol/L,Ⅰ2:18 μmol/L)、谷固醇(Ⅱ8:41 μmol/L,Ⅱ7:33 μmol/L,Ⅰ2:45 μmol/L)轻度增高。结论:同时伴有LDLRAP1及ABCG8基因异常的FH患者,可出现植物固醇浓度异常,其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应综合考虑家族史及LDL-C、植物固醇水平及基因检测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睑黄瘤与系统性疾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睑黄瘤是生长在眶周的扁平黄色瘤,常见于中老年人上睑内侧。睑黄瘤患者中半数以上存在血脂水平异常,75%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患有睑黄瘤或其他黄色瘤。睑黄瘤是独立预测一般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手术切除、激光、电灼、化学剥脱、药物注射可用于治疗睑黄瘤,但均存在复发。使用系统性调脂药物可使部分睑黄瘤消退,有望成为新的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中国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FH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2004-2023年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发表的以FH为篇名或者主题的中文文献,运用CiteSpace 6.3.R1软件,绘制关键词的相关图谱,分析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和作者分布,探讨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信息.结果 430篇FH相关中文文献纳入研究,发文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R2=0.508).发文量最多的前3所机构分别为北京安贞医院、南华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发文量最多的前3位作者分别是王绿娅、蔺洁和杨娅.中国学者对FH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发病原因(基因)、疾病表现(冠心病、黄色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前5位的关键词分别为"基因突变"、"家族性"、"冠心病"、"黄色瘤"和"治疗".中介中心性数值前5位的关键词分别为"基因突变"(中心性为0.67)、"家族性"(中心性为0.39)、"突变"(中心性为0.31)、"冠心病"(中心性为0.27)、"基因型"(中心性为0.20).FH研究机构区域分布差异较大,大部分分布于北方城市.基因研究仍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结论 中国FH研究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可视化分析方法可直观地展现近年来FH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推动FH研究进展、降低FH带来的健康危害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儿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并发结节性黄瘤病1例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患儿男,5岁,全身多部位皮肤黄色结节2年.其母亲、舅舅均患高胆固醇血症,父亲血脂正常.辅助检查: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升高.组织病理:真皮及筋膜内大量泡沫状细胞呈群或结节状排列在胶原束间,可见Touton多核巨细胞.诊断:Ⅱa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性结节性黄瘤病杂合子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睑黄瘤的病因、特点及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睑黄瘤是一种在上眼睑内眦处形成的柔软的黄色丘疹或充满胆固醇的斑块.几种疾病与睑黄瘤的出现有关,包括高脂血症、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障碍等.睑黄瘤是由单核和多核泡沫细胞浸润并聚集于浅表网状真皮的脂质空泡内引起的.由于其发病位置的特殊性,对患者面容影响尤其明显,患者治疗愿望强烈.目前存在不同的治疗方式,如简单的手术切除、冷冻治疗、三氯乙酸化学剥离、射频和激光等.本文将从睑黄瘤的病因、特点及治疗进展对其做简要的回顾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多学科合作更好管理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安贞医院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极度升高、皮肤肌腱等多部位出现黄色瘤、早发冠心病和全身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1-2].三个主要致病基因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proprotein convrtase subtilisin/kexin 9,PCSK9)基因.这些基因突变会引起体内胆固醇代谢障碍,最终导致LDL-C水平大幅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筛查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经典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明显升高,以及皮肤/腱黄色瘤[1].FH患者早发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高,而早期筛查和尽早接受药物治疗可改善FH患者的存活率.目前,FH已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并相继发布了相关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或指南,但FH诊断率和治疗率仍严重不足.根据中国患者血脂异常特点,参考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和相关指南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制定本共识,旨在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发现FH患者的能力,促进F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规范FH的临床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