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与重组胶原蛋白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胶原蛋白是一种构成动物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的高分子蛋白质,在生物医学、组织工程、食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胶原蛋白由于来源丰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与可降解性等优点,可被用作敷料或组织工程支架用于创面修复。根据材料来源,胶原蛋白可被分为天然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天然胶原蛋白主要是从哺乳动物和鱼类中直接提取的;而重组胶原蛋白是基于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来源包括微生物、动物或植物重组表达体系。该文总结了胶原蛋白的来源及不同来源的胶原蛋白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及其优点、不足等,胶原蛋白结合三维打印技术用于创面修复的特殊性与优越性,以及中国胶原蛋白产业的市场规范对创面修复领域的影响,并对研发胶原蛋白相关产品的注意事项等做了进一步说明,旨在为选择合适来源的胶原蛋白进行创面修复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成人多发性骨纤维结构不良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女,34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部活动时疼痛伴活动受限。患者曾于2007年在外院因"右肱骨干骨纤维结构不良"行病灶切除+植骨术。临床检查:右肩部轻度肿胀,压痛(+),皮肤无红肿破溃,皮温不高,肩关节上举130°、外展156°、后伸30°,末梢血液循环及感觉未见明显异常。X线示:右肩胛骨、肱骨全长及桡骨近端多处呈膨胀性改变伴畸形,皮质菲薄,内见磨砂玻璃样改变,边界尚清晰(图1)。CT示:右肩胛骨、右肱骨全长及桡骨近端局部骨皮质膨大、菲薄。髓腔内见磨砂玻璃样稍高密度影,并有大小不等囊状透亮区,并累及肩胛盂关节面(图2,图3)。辅助检查:血、尿常规,生化,腹盆部彩超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先用活检针取右肩胛骨及肱骨近端骨组织活检。病检结果:大量胶原纤维形成,增生的梭形细胞散在,梭形细胞较短,无定型生长,偶见束状或车辐状结构。病理诊断:骨纤维结构不良(图4)。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肩胛盂颈部病灶清除、植骨术。取右肩后侧倒"L"形切口,显露病灶,见肩胛骨呈膨胀性隆起,皮质菲薄,在肩胛骨颈部凿开4 cm×4 cm骨窗,掀开骨皮质,可见髓腔内大量黄白色鱼肉样组织,捻搓柔韧有沙粒感。刮除病灶组织,可探及肩胛盂关节软骨。对清创后髓腔用95%乙醇灭活后以生理盐水冲洗,缺损区以同种异体松质骨植入(图5,图6)。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术后1.5年复查:切口愈合良好,局部无压痛及叩击痛(-),肩关节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复查X线片及CT检查,原病灶区无异常变化(图7,图8,图9)。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阿仑膦酸钠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新安国际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钙和磷水平变化、髋关节Harris评分和骨代谢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钙和磷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Harris评分(87.10±3.46)分,高于对照组的(78.65±4.32)分( t=10.011,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β特殊序列(0.27±0.05)μg/L,低于对照组的(0.39±0.07)μg/L,而碱性磷酸酶(117.93±10.15)U/L,高于对照组的(98.32±8.97)U/L( t=9.147、9.493,均 P<0.05)。 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骨代谢和髋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Netherton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患者女,54岁,全身红斑鳞屑、毛发异常出生即有.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呈红皮病样外观、多环状、匍行性红斑,特异性"双边"鳞屑,干燥、纤细的鱼鳞病样鳞屑,毛发异常表现为:毛发短、脆、无光泽,眉毛、睫毛稀疏.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表皮不规则增厚,细胞间内水肿,真皮内胶原断裂、卷曲、缺失,红细胞外渗,少量炎细胞浸润,部分皮下脂肪变性.基因测序: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查可检测到SPINK5基因存在一个纯合错义变异c.2423C>T:p.T808I.根据皮肤损害及基因检查,诊断考虑Netherton综合征.治疗上给予丙酸氟替卡松软膏、维A酸乳膏及维生素E乳,比例1∶1混合外用.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特应性皮炎、高IgE综合征、红皮病及omenn综合征等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鱼胶原低聚肽对急诊复杂手外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添加鱼胶原低聚肽对急诊复杂手外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收治的12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复杂开放性手外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制剂,根据配方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肠内营养配方为口服均衡营养素联合乳清蛋白;试验组62例,肠内营养配方为对照组配方加用鱼胶原低聚肽.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计数(Lym)、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水平变化;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营养治疗后Hb、ALB、肝肾功能及脂质代谢指标无显著变化,PA、Lym显著提高,NLR显著降低;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NLR下降更明显(P<0.01).试验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 急诊复杂手外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添加鱼胶原低聚肽可促进PA合成,降低炎症反应及伤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花鲈前脂肪细胞系的建立及油酸诱导分化
编辑人员丨2024/7/27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前脂肪细胞系为探索鱼类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沉积的调控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体外模型.研究将花鲈腹腔脂肪组织用胶原酶消化后原代培养,再以胰酶消化后传代,总共经过150次传代培养后,得到花鲈前脂肪细胞系.进而,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该细胞系长期培养仍能保持正常表型,进一步使用线粒体cox1和cytb基因鉴定该细胞系来源于花鲈.用pEGFP-C1质粒转染细胞系,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表明可用于研究外源基因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油酸培养细胞系,3d后细胞有明显脂滴聚集,7d后脂滴达到最大;油红O染色表明,400 μmol/L油酸诱导7d后细胞即可正常分化成熟.综上所述,实验建立了花鲈前脂肪细胞系,该细胞系形态典型、可正常分化,为后续研究鱼类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肪沉积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EGCG交联仿生矿化马面鱼鱼皮脱细胞基质用作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构建马面鱼鱼皮脱细胞基质,并通过交联和构建仿生矿化模板对其进行改性,为马面鱼鱼皮作为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膜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海洋来源的马面鱼鱼皮,采用物理化学联合法制备马面鱼鱼皮脱细胞基质(filefish skin decellularized matrix,FS-ECM),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 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水接触角初步探讨了 FS-ECM的结构特征;同时,一方面利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交联修饰 EGCG 交联改性马面鱼鱼皮脱细胞基质(EGCG crosslinked filefish skin decellularized ma-trix,E-FS-ECM)以提高材料的抗酶解和机械性能,另一方面通过EGCG的修饰构建EGCG-胶原体外仿生矿化模板 EGCG 交联仿生矿化改性马面鱼鱼皮脱细胞基质(EGCG crosslinked biomimetic mineralized filefish skin decel-lularized matrix,EB-FS-ECM),利用胶原仿生矿化策略进一步提高各项性能,采用SEM、mapping、水接触角、弹性模量、热重分析和体外降解评价改性前后材料的理化性能的差异.结果:不同部位FS-ECM的表面结构特性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且FS-ECM外表面含有一定量的羟基磷灰石晶体;经过EGCG交联和构建仿生矿化模版的改性,E-FS-ECM、EB-FS-ECM的亲水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抗酶解能力均明显高于FS-ECM(P<0.05).结论:EGCG交联和仿生矿化能够明显地提高FS-ECM的亲水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并减慢了降解速率,通过改性后的马面鱼鱼皮脱细胞基质有望成为理想的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膜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红山茶花、叶提取液在化妆品中的抗老功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通过体外测试探究红山茶花、叶提取液在化妆品中抗老(抗皱、抗氧化、抗糖化)的能力.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试剂盒测试红山茶花、叶提取液在斑马鱼和成纤维细胞中的抗皱能力,使用流式细胞术和MTT比色法测试其在角质形成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测试其在离体皮肤中的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评价抗糖化能力.结果:(1)红山茶花、叶提取液具有促进Ⅰ型胶原蛋白及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3的能力,可达到抗皱的效果;(2)可抑制活性氧和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具有抗氧化的能力;(3)可抑制表皮层和真皮层中糖基化终末产物的表达,具有抗糖化的效果.结论:红山茶花、叶提取液可从抗皱、抗氧化和抗糖化方面达到抗老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外用鱼油促进2型糖尿病大鼠伤口创面的愈合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局部外用鱼油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大鼠伤口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7只SD大鼠通过高脂高糖饮食联合STZ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49只.T2DM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后通过外科方法创建伤口创面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鱼油组(n=17)、玉米油组(n=16)、模型对照组(n=16),各组于创面模型创建后次日开始给药,干预期间观察各组大鼠伤口创面愈合情况,分别于术后7、14 d取皮肤创面组织比较大鼠创面愈合情况,检测氧化应激指标(MDA、SOD、CAT)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10)水平,HE、Masson染色行病理学分析及观察皮肤真皮层胶原纤维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IRT1、Nrf2、NQO1蛋白表达.结果 与玉米油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术后第7、14天鱼油组大鼠伤口创面愈合率明显提升(P<0.05),胶原纤维沉积增多;创面组织MDA、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SOD、CAT、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鱼油组大鼠创面组织SIRT1、Nrf2、NQO1蛋白表达水平较玉米油组和模型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干预期间玉米油组与模型对照组间愈合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局部外用鱼油可有效促进T2DM大鼠伤口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鱼油降低创面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桔黄赛多孢霉外泌弹性蛋白酶的生化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外泌弹性蛋白酶是桔黄赛多孢霉(Scedosporium aurantiacum)主要毒性蛋白酶之一,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种蛋白酶的序列、结构和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柱层析技术将 S.aurantiacum 培养上清液中的蛋白进行了分离,然后通过酶谱电泳纯化得到了弹性蛋白酶条带.从凝胶中提取了弹性蛋白酶,通过质谱技术对其序列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反应特性、活力和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S.aurantiacum外泌弹性蛋白酶对弹性蛋白和牛跟腱胶原蛋白(bovine achilles tendon collagen,BATC)具有较好的水解性能,对鱼皮胶原蛋白(fish skin collagen,FSC)的水解效率高于对鱼鳞明胶的水解效率,对酪蛋白的水解性最差.作用于弹性蛋白时,其催化效率小于猪胰腺弹性蛋白酶.Zn2+对酶活力有提升作用,而 Ca2+、Mg2+、Na+、(2S)-2-[(4S)-2-氨基-1,4,5,6-四羟基 4-嘧啶基]-N-[[[(1S)-1-羰基-3-甲基丁基]氨基]羰基]甘氨酰-N1-[(1S)-1-甲基-2-氧乙基]-L-谷氨酸甲酰胺(elastatinal)和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PMSF)均对酶活有抑制作用.该蛋白酶和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外泌丝氨酸蛋白酶(PDB Entry:c3f7oB_)的序列最相似,且有多段保守序列的氨基酸个数多于 7 个,可以作为PCR反应引物设计的模板.酶学特性实验表明,S.aurantiacum外泌弹性蛋白酶对肺组织中的弹性蛋白具有降解作用,其蛋白表达和毒性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