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MJD3在顺铂致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含十字形结构域蛋白3(JMJD3)在顺铂致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健康C57BL/6雄性小鼠48只,8~10周龄,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2):对照组(CON组)、对照+ JMJD3抑制剂组(CON-A组)、顺铂组(CIS组)和顺铂+ JMJD3抑制剂组(CIS-A组)。CIS组和CIS-A组分别于第1和14天时腹腔注射顺铂15 mg/kg,制备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模型;第4天时分别腹腔注射JMJD3抑制剂GSKJ4 10 mg/kg和等容量PBS,间隔3 d注射1次,共注射6次。CON组和CON-A组分别在相应时点腹腔注射等容量PBS和GSKJ4 10 mg/kg。每组取6只小鼠,于第1次注射顺铂后第3天,采集眼眶血检测血清Cr和BUN的浓度,然后处死取肾组织,行HE和PAS染色,光镜下进行观察并行肾损伤评分。第1次注射顺铂后第28天处死6只小鼠,取肾组织,行天狼星红和Masson染色,测定肾纤维化面积;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行F4/80 +细胞和CD3 +细胞计数,RT-PCR法检测IL-6、TNF-α、趋化因子CXC配体16(CXCL1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与CON组比较,CIS组血清BUN、Cr浓度和肾损伤评分升高,肾纤维化面积增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和α-SMA表达上调,CD3 +细胞和F4/80 +细胞计数升高,IL-6、CXCL16、TNF-α、MCP-1的mRNA表达上调( P<0.05) ,CON-A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ON-A组比较,CIS-A组BUN、Cr浓度和肾小管评分升高,肾纤维化面积增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和α-SMA表达上调,CD3 +细胞和F4/80 +细胞计数升高,IL-6、CXCL16、TNF-α、MCP-1的mRNA表达上调( P<0.05) ;与CIS组比较,CIS-A组血清BUN、Cr浓度和肾损伤评分降低,肾纤维化面积减少,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和α-SMA表达下调,CD3 +细胞和F4/80 +细胞计数降低,IL-6、CXCL16、TNF-α、MCP-1的mRNA表达下调( P<0.05)。 结论:JMJD3参与了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N 6-甲基腺嘌呤甲基转移酶3介导Bax/Bcl-2抑制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N 6-甲基腺嘌呤(N 6-methyladenosine,m 6A)甲基转移酶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METTL3)调控凋亡相关蛋白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1)临床试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METTL3 mRNA水平。(2)细胞实验:Western印迹法检测高磷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中METTL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METTL3与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分布。构建METTL3过表达和敲低质粒,分别转染VSMCs,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成骨标志物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Ⅰ型胶原(collagen Ⅰ)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3)动物实验:3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KD血管钙化组、S-腺苷高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SAH)干预组,硝酸银染色评估胸主动脉钙化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Runx2、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1)MHD血管钙化患者血清中METTL3 mRNA水平明显低于无钙化患者( P<0.05),且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呈负相关( r=-0.65, P<0.001)。(2)高磷刺激的VSMCs中METTL3蛋白表达降低,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免疫荧光双染发现METTL3与Runx2共表达于细胞核。在高磷处理的VSMCs中过表达METTL3后Runx2、BMP-2、Collagen I表达明显降低,并伴有钙化结节减少,且凋亡蛋白Bax/Bcl-2比值降低(均 P<0.05)。反之,敲低METTL3通过诱导凋亡加重VSMCs钙化。(3)进一步在体内模型中给予METTL3抑制剂SAH,发现抑制METTL3表达可显著增加大鼠胸主动脉钙化,且Bax/Bcl-2比值、Runx2表达上调。 结论:MHD血管钙化患者血清METTL3水平降低,体内外实验证实METTL3可通过介导凋亡相关蛋白Bax /Bcl-2抑制CKD血管钙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脱矿牙本质基质保护策略及其在牙本质-树脂粘接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病理损伤和临床医源性操作均可导致牙本质脱矿,形成脱矿牙本质基质(demineralized dentin matrix,DDM)。牙本质脱矿激活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和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cysteine cathepsin,CC);同时DDM力学性能降低,因此在酶促降解和物理破坏下DDM易丧失结构完整性,降低DDM在牙本质-树脂粘接修复中的临床价值。采用交联剂和MMP/CC抑制剂是保护DDM结构完整性和实现其临床价值的有效策略。多种化学合成试剂和植物来源提取物能显著改善DDM力学性能,增强DDM酶解耐受性,但化学合成试剂的细胞毒性和植物提取物引起的牙齿着色可显著影响其临床适用性。在保护牙本质胶原的同时发挥抗菌性能是未来DDM保护剂研究的新方向。因此,本综述分别从胶原交联剂、胶原降解酶抑制剂和集两者功效于一体的化合物展开,探讨DDM保护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牙本质-树脂粘接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DDM保护策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选择性胶原纤维外脱矿技术在牙本质粘接修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现有牙本质粘接体系基于酸蚀技术使胶原纤维内外磷灰石同时丧失,造成过度脱矿,而粘接剂难以渗入纤维内部,导致混合层裸露的胶原酶解、树脂降解,严重危害树脂修复体的临床寿命。选择性胶原纤维外脱矿技术可选择性地将胶原纤维外的磷灰石脱矿,保留胶原纤维内的磷灰石晶体,从而有效避免酸蚀技术导致的粘接界面结构完整性损坏,提高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本文就选择性胶原纤维外脱矿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牙本质粘接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TBK1在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TANK结合激酶-1(TBK1)在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24只,8~10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6):对照组(CON组)、急性肾损伤组(AKI组)、对照+TBK1抑制剂组(CON-GSK组)和急性肾损伤+TBK1抑制剂组(AKI-GSK组)。AKI组和AKI-GSK组小鼠腹腔注射叶酸250 mg/kg制备AKI模型,叶酸注射后第1天开始,AKI组隔天腹腔注射1次1%二甲基亚砜20 ml/kg,AKI-GSK组隔天腹腔注射1次TBK1抑制剂GSK8612 1.5 mg/kg,共7次。CON组和CON-GSK组隔天分别腹腔注射1次1%二甲基亚砜20 ml/kg或GSK8612 1.5 mg/kg,共7次。叶酸注射后第14天,取小鼠眼球血标本检测血清BUN和Cr的浓度;并提取小鼠肾组织,行天狼星红染色、Masson染色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结果,测定肾纤维化面积,并行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纤连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p-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磷酸化肌醇需求激酶1α(p-IRE1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凋亡调节信号激酶1(ASK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caspase-12)和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的表达。 结果:与CON组比较,AKI组和AKI-GSK组血清BUN和Cr浓度升高,肾纤维化面积增大,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升高,肾组织纤连蛋白、Ⅰ型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p-PERK、p-eIF2α、ATF4、CHOP、p-IRE1α、TRAF2、ASK1、caspase-12和p-JNK表达上调( P<0.05),CON-GSK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AKI组比较,AKI-GSK组血清BUN和Cr浓度降低,肾纤维化面积减小,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降低,肾组织纤连蛋白、Ⅰ型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p-PERK、p-eIF2α、ATF4、CHOP、p-IRE1α、TRAF2、ASK1、caspase-12和p-JNK表达下调( P<0.05)。 结论:TBK1参与AKI小鼠肾纤维化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内质网应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性消化成年兔膝关节软骨单位与软骨细胞基因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消化成年兔膝关节软骨单位和软骨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8月龄新西兰兔5只,无菌条件剖取双膝关节股骨髁全层软骨组织,左侧膝关节软骨组织采用0.4%Pronase酶和0.025%Ⅱ型胶原酶依次酶解消化获取软骨细胞,右侧膝关节软骨组织采用0.3%dispase酶和0.2%Ⅱ型胶原酶联合搅拌酶解消化3 h获取兔膝关节骨单位。通过实时定量PCR对急性消化软骨细胞和软骨单位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包括基质蛋白[聚集蛋白聚糖(Agg)、胶原蛋白(Col)-2、Col-6A6、Col-10、Col-11]、MMPs及MMPs抑制因子(TIMPs)(MMP-1、MMP-3、MMP-9、MMP-13、TIMP-1、TIMP-2、TIMP-3)、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及细胞骨架蛋白(黏着斑蛋白、微管蛋白、肌动蛋白)、炎症因子(IL-1β、TNF-α)。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 t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软骨细胞相比,软骨单位中Agg[(5.78±0.90)与(1.89±0.27), t=9.26, P<0.001]、Col-2[(6.29±0.76)与(3.06±0.60), t=7.46, P<0.001]、Col-6A6[(0.89±0.18)与(0.22±0.06), t=7.90, P<0.001]、Col-10[(3.83±0.76)与(1.00±0.26), t=7.88, P<0.001]及TIMP-1[(1.98±0.85)与(1.03±0.34), t=2.32, P=0.049]、TIMP-2[(3.46±1.50)与(1.52±1.06, t=2.36, P=0.046]、TIMP-3 [(3.96±0.50)与(1.36±0.18), t=10.94, P<0.001]、Sox-9[(7.09±2.93)与(3.24±0.77), t=2.84, P=0.022]、黏着斑蛋白[(3.42±1.69)与(1.46±0.68), t=2.41, P=0.043]、微管蛋白(9.34±0.71)与(2.35±0.80), t=14.61, P<0.001]表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软骨细胞相比,在软骨单位中MMP-1[(1.02±0.30)与(2.67±0.45), t=6.91, P<0.001]、MMP-3[(1.21±0.32)与(2.52±0.79), t=3.44, P=0.009]、MMP-13[(1.23±0.34)与(3.42±0.86), t=5.30, P=0.007]、IL-1β[(1.02±0.14)与(2.70±0.49), t=7.37, P<0.001]、TNF-α[(0.99±0.08)与(3.15±0.54), t=8.85, P<0.001]表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l-11、MMP-9、肌动蛋白在软骨单位及软骨细胞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单纯软骨细胞相比,急性消化软骨单位细胞外基质成分基因表达增高,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细胞炎症因子表达降低,提示软骨单位在组织工程软骨修复中的生物学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诊治的CHB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恩替卡韦治疗)53例和研究组53例(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以及临床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94.79±8.71)μmol/L和(67.67±9.19)μmol/L、(256.93±44.07)U/L和(186.56±48.37)U/L、(256.47±43.73)U/L和(200.69±41.34)U/L,较治疗前的(140.05±26.15)μmol/L和(141.32±25.35)μmol/L、(433.66±77.16)U/L和(429.77±73.73)U/L、(352.34±65.19)U/L和(354.05±66.13)U/L均降低( t=19.19、-12.13,-28.85、-20.96,-19.27、-12.03,均 P < 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t=-6.49、-7.30、-6.74,均 P < 0.001)。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分别为(124.91±22.99)μg/L和(101.29±22.67)μg/L、(132.71±25.37)μg/L和(110.56±25.49)μg/L、(116.93±20.29)μg/L和(93.14±20.39)μg/L、(63.14±12.19)μg/L和(50.81±11.63)μg/L,较治疗前的(175.73±48.56)μg/L和(177.61±48.51)μg/L、(163.43±41.52)μg/L和(165.57±41.59)μg/L、(139.71±31.75)μg/L和(141.72±31.78)μg/L、(106.97±32.24)μg/L和(104.02±34.12)μg/L均降低( t=-13.04、-8.68、-10.43、-5.82、-13.35、-6.26、-13.02、-10.72,均 P < 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t=-5.32、-4.48、-6.02、-5.32,均 P < 0.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8%(47/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6%(33/53)(χ 2=9.98, P < 0.05),研究组HBsAg转阴率为33.96%(18/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2%(6/53)(χ 2=7.75, P <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42%(14/53)比30.19%(16/53),χ 2=0.81, P > 0.05]。 结论: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序贯治疗CHB,可有效降低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提高临床治疗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依达拉奉抑制大鼠压力超负荷致心肌重构形成与AT1R/MAPKs/StAR信号通路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抑制大鼠压力超负荷致心肌重构形成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2月龄,体重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2):假手术组(S组)、压力超负荷组(POL组)、依达拉奉组(E组)。采用结扎胸主动脉8周的方法制备心脏压力超负荷模型。结扎血管后,POL组每日腹腔注射0.9%氯化钠10 ml/kg,E组每日腹腔注射依达拉奉10 mg/kg,连续8周。于模型制备成功后,采用二维超声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心室缩短分数(FS);放血处死大鼠取心脏,称重后计算心重/体重(HW/BW)比值,取心肌组织,HE染色后测定心肌细胞横截面积(MSA),采用Masson染色法测定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AT1R和StAR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和p38 MAPK磷酸化水平(p-ERK1/2/ERK1/2比值、p-p38 MAPK/p38 MAPK比值),采用ELISA法测定醛固酮含量。 结果:与S组比较,POL组HW/BW比值、MSA和CVF升高,EF和FS降低,AT1R和StAR表达上调,p-ERK1/2/ERK1/2比值、p-p38 MAPK/p38 MAPK比值和醛固酮含量升高( P<0.05);与POL组比较,E组HW/BW比值、MSA和CVF降低,EF和FS升高,AT1R和StAR表达下调,p-ERK1/2 /ERK1/2比值、p-p38 MAPK/p38 MAPK比值和醛固酮含量降低( P<0.05)。 结论:依达拉奉抑制大鼠压力超负荷致心肌重构形成的机制可能与抑制AT1R/MAPKs/StAR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胰激肽原酶通过调节自噬减轻免疫制剂诱导肾损伤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TAC)诱导大鼠使用胰激肽原酶(PK)之后的肾脏损伤治疗效果,分析胰激肽原酶的药用机理。方法:选取48只雄性Sprague-Dawledy大鼠作为样本,随机将大鼠分为VH组、VH+PK组、TAC组、TAC+PK组,每组各12只。VH组大鼠进行皮下橄榄油1 mL·(kg·d) -1、腹腔生理盐水2 mL·(kg·d) -1注射;VH+PK组大鼠进行皮下橄榄油1 mL·(kg·d) -1和腹腔PK为7.2 U·(kg·d) -1注射;TAC组进行皮下TAC 1.5 mg·(kg·d) -1和腹腔生理盐水2 mL·(kg·d) -1注射;TAC+PK组进行皮下TAC 1.5 mg·(kg·d) -1和腹腔PK 7.2 U·(kg·d) -1注射,每组大鼠的给药周期为4周,在给药结束后采集大鼠尿液样本,检测尿蛋白水平(UPRO);在大鼠颈部右侧静脉部位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TAC水平;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肾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对组织细胞内的自噬相关因子轻链蛋白3B(LC3B)、P62、Beclin的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与VH组比较,TAC组大鼠的饮水量增加,尿量提高,而体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TAC+PK组大鼠的体重大于TAC组( P<0.05)。TAC组大鼠的Scr、BUN、UPRO大于V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TAC+PK治疗组的Scr、BUN和UPRO均较TAC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VH+PK组大鼠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各项变化和VH组无差异,而TAC组不仅出现了肾小管基膜增厚,还伴有肾小管萎缩,肾小管间质炎性细胞增多以及肾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同时出现了上皮细胞空泡变形,大量自噬体形成。相较于VH组,TAC组大鼠组织细胞中的LC3B-Ⅱ表达下降,而P62和Beclin表达显著增强(均 P<0.05);TAC+PK组大鼠的LC3B-Ⅱ表达大于TAC组,而P62、Beclin表达低于T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自噬可参与免疫抑制剂诱导肾损伤的发生发展,TAC诱导肾脏损伤大鼠在采用PK给药治疗后的肾脏损伤程度有所下降,其原因可能源于PK对肾脏细胞自噬功能的调节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烟酰胺核糖对脂毒性心肌病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烟酰胺核糖对肥胖相关脂毒性心肌病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方法:将C57BL/6N雄性小鼠(8周龄)分为标准饮食组(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烟酰胺核糖饮食组( n=10),高脂饮食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24周构建肥胖小鼠脂毒性心肌病模型,高脂+烟酰胺核糖饮食组小鼠在高脂饲料的基础上在饮用水中加入40 mmol/L烟酰胺核糖喂养12周。造模结束后检测小鼠尾动脉血压,收集小鼠外周血分析血糖、血脂等指标,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小鼠心功能,随后进行小鼠心脏取材并用于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分别通过心脏大体拍照检测小鼠心重与胫骨长、麦胚凝集素(WGA)定量小鼠心肌细胞面积和苦味酸-天狼猩红(PSR)染色显示小鼠心肌纤维化水平评估烟酰胺核糖对小鼠心肌重构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检测小鼠心肌脂滴浸润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小鼠心肌细胞Sirt1及Serca2a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小鼠的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LDL-c水平均明显增高(均 P<0.05),应用烟酰胺核糖后可缓解高脂所致的上述指标的增高(均 P<0.05);高脂饮食和应用烟酰胺核糖均不影响小鼠心率和血糖。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脏超声E峰、A峰比值(E/A)降低(均 P<0.05),烟酰胺核糖则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和E/A比值(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小鼠心重与胫骨长比值、左心室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胶原含量均增加(均 P<0.05),烟酰胺核糖则可抑制小鼠心肌的上述肥大和纤维化表现(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导致小鼠左心室心肌脂滴沉积明显增多[(13.8±0.86)/100 μm 2比(4.7±0.51)/100 μm 2, P<0.05],而烟酰胺核糖可减轻高脂诱导的心肌纤维化[(6.2±0.77)/100 μm 2比(13.8±0.86)/100 μm 2, P=0.021]。免疫印迹显示脂毒性心肌组织中Sirt1及心肌肌浆网Ca 2+-ATP酶(Serca2a)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均 P<0.05),Serca2a的乙酰化水平增高(均 P<0.05),但烟酰胺核糖可增加Sirt1及Serca2a的表达并促进Serca2a的去乙酰化(均 P<0.05)。 结论:烟酰胺核糖通过刺激Sirt1介导的Serca2a去乙酰化缓解高脂所致的脂毒性心肌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