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灵武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了解掌握宁夏灵武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重要数据.方法 收集整理 1969 年以来灵武鼠疫监测基础资料和疫情报告卡,采用描述动物鼠疫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1969-2023 年发生动物鼠疫流行 3 次,检出鼠疫菌 16 株,鼠疫阳性血清 11 份,4-5 份为流行高峰;2009-2023 年共捕获鼠类 15 336 只,隶属4 科9 属12 种,弓形夹法调查平均鼠密度2.61 只/hm2,5 m夹线法调查夜行鼠平均捕获率 4.73%;获蚤 22 477 匹,隶属 5 科 11 属 21 种(亚种),鼠体平均染蚤率 36.06%,平均蚤指数1.36,鼠巢平均染蚤率为 70.47%,平均蚤指数为 2.26.结论 灵武市鼠疫自然疫源地属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组成部分,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为优势种群,同型客蚤和秃病蚤为主要媒介,随着监测工作持续深入,新疫点陆续被发现,提示疫源地有外扩的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2011~2016年大同市达乌尔黄鼠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2011-2016年山西省大同市达乌尔黄鼠鼠疫监测结果与鼠疫流行的关系,同时为防治鼠疫流行提供科学合理的对策.方法 按《山西省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整理2011-2016年大同市5个鼠疫监测县(区)的监测资料,了解这些地区鼠疫疫情现状,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各项指标.结果 2011-2016年大同市达乌尔黄鼠密度为1.09只/hm2,小型鼠类密度为2.62%;达乌尔黄鼠体蚤染蚤率为16.40%,蚤指数为0.41;达乌尔黄鼠洞干蚤染蚤率1.93%,洞干蚤指数为0.03;鼠巢染蚤率27.67%,蚤指数为1.48;鼠疫血清学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 大同地区监测点的主要宿主和媒介的各项指标仍比较高,虽然血清学结果全部为阴性,监测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不大,2016年的大部分指标呈现下降趋势,但大同市受到周边地区动物鼠疫不断发生的严重威胁,说明鼠疫发生的可能性仍存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云南省剑川县2008-2017年野鼠鼠疫疫源地鼠巢蚤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掌握剑川县鼠疫自然疫源地鼠巢蚤的种类及感染鼠疫菌的情况,为制定鼠疫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2017年,在剑川县鼠疫监测过程中,以挖鼠巢的方法采集鼠巢蚤,按形态学方法鉴定鼠巢蚤种类,实验室用细菌培养方法检验鼠巢蚤是否感染鼠疫菌.结果 2008-2017年共挖鼠巢1 230个,有蚤鼠巢238个,鼠巢平均染蚤率为25.07%,2011年最高,为40.00%.238个有蚤鼠巢共获得鼠巢蚤2科4属4种1 561只,平均蚤指数6.55,其中方叶栉眼蚤、棕形额蚤、特新蚤指名亚种、低地狭臀蚤的构成比分别为73.03%、17.23%、5.06%、4.68%,方叶栉眼蚤、棕形额蚤为优势种,特新蚤指名亚种、低地狭臀蚤为常见种.鼠巢蚤鼠疫菌培养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 2008-2017年剑川县野鼠鼠疫疫源地共有4种鼠巢蚤,方叶栉眼蚤、棕形额蚤为优势蚤种,特新蚤指名亚种、低地狭臀蚤为常见种.鼠巢蚤未检出鼠疫菌.鼠巢蚤指数较高,建议开展预防性的灭鼠灭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规则集遗传算法生态位模型预测秃病蚤蒙冀亚种适宜分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气候环境因素与秃病蚤蒙冀亚种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研究,有效预测秃病蚤蒙冀亚种的适宜分布区,为动物间鼠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14年鼠疫常规监测鼠体蚤和窝巢蚤调查秃病蚤蒙冀亚种信息,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子系统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秃病蚤蒙冀亚种的气候环境危险因素,利用规则集遗传算法(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秃病蚤蒙冀亚种适宜分布区,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验证模型.结果 经过筛选有21个气候环境因素纳入模型,GARP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8,模型预测效果较好,秃病蚤蒙冀亚种适宜分布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北部、陕西省榆林市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山西省北部和甘肃省东北部.结论 利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秃病蚤蒙冀亚种适宜分布区,得到较好的预测结果,结果准确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山西省2005-2017年鼠疫监测网络报告数据质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山西省2005-2017年鼠疫监测数据网络报告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探究提高数据信息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搜集并整理12个鼠疫监测点信息、鼠疫血清学检测结果、鼠疫宿主动物密度、鼠体蚤和鼠巢蚤调查网络报告数据,计算网报率,并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 鼠疫监测点信息网报率2007年以后均达到100%.血清学检测结果网报率2005年为27.34%,2015年之后均达到100%.鼠疫宿主动物密度调查网报率2005、2006、2008和2014年在67.69%~97.90%之间,其余年份均为100%.达乌尔黄鼠体蚤调查网报率2005年为43.63%,2006-2013年维持在较高水平,2014-2017年均达到100%;子午沙鼠体蚤调查网报率2005年为15.38%,2016-2017年达到100%;达乌尔黄鼠和子午沙鼠巢蚤调查网报率2005-2006年在33.33%~80.28%之间,之后除2012年外其余年份均为100%.结论 2005-2017年山西省鼠疫监测数据网报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最后均达到100%.但个别监测点存在漏报、重报和错报情况,仍需继续加大培训、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网络报告数据质量,为山西省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甘肃祁连山一阿尔金山旱獭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甘肃祁连山-阿尔金山早獭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规律,评估其危害性,为制定鼠疫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甘肃祁连山-阿尔金山旱獭疫源地的鼠疫监测报告、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资料、鼠疫信息库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980-2018年间,疫源地内旱獭数量在0.12-2.74只/hm2范围变动,总平均密度0.69只/hm2;共布鼠夹(笼)264 918个,捕获9 750只,平均捕获率为3.68%.捕获啮齿动物分别属于2目6科14属20种,其中小家鼠、灰仓鼠、长尾仓鼠为优势种.1959-2018年间,疫源地内共分离鼠疫菌2082株,其中动物体内分离1388株,媒介分离692株,早獭巢蚤土壤分离鼠疫菌2株.结论 甘肃祁连山-阿尔金山草原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强度差别很大,一些地区动物鼠疫流行猛烈,一些地区则已静息多年,应针对不同流行态势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牧场长爪沙鼠巢蚤季节性分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2016-2019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牧场监测点长爪沙鼠巢蚤数量、组成进行分析,研究长爪沙鼠巢蚤数量变化规律,探索蚤类季节分布的分析方法,为鼠疫媒介蚤类季节性分布的研究提供统计方法.方法 根据2016-2019年不同月份长爪沙鼠巢蚤平均蚤指数,运用集中度法及圆形分布法分析巢蚤季节性分布规律,采用Watson-Williams检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 共调查长爪沙鼠窝巢138个,染蚤窝巢35个,染蚤率为25.36%,获蚤317匹,平均蚤指数为2.30,隶属于3科4属,共计5种;全年捡蚤以7月最多,其次是10月,再次是9月,其中二齿新蚤、秃病蚤蒙冀亚种和阿巴盖新蚤均呈双峰型,光亮额蚤和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呈单峰型;利用集中度法分析,2016、2017年M值均介于0.5~0.7之间,2018年M>0.9,2019年M值介于0.7~0.9之间;圆形分布法研究发现,2016年不存在角均数,2017-2019年均存在角均数,但角均数不在同一个总体角均数(F=3 714.353,P<0.05).2017和2019年(r=0.535,Z=21.007,P<0.001)平均角存在,a=115.76°,长爪沙鼠巢蚤数量增长的高峰时点为4月27-28日,高峰期为2月20日至7月1日;2018年(r=0.995,Z=6.806,P<0.001)平均角存在,a=167.24°,增长的高峰时点为6月18-19日,高峰期为6月8-30日.结论 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研究发现长爪沙鼠巢蚤数量变化存在季节性,高峰时点出现在夏初,高峰期存在于春夏季,与季节消长曲线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两者均可用于蚤类季节消长规律研究,其中集中度法宜于数据的探索,圆形分布法宜于高峰时点和高峰期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分布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趋势,为河北省鼠疫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1950-2019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疫情监测数据,应用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阳性数量用构成比进行描述,不同组分布比较用x2检验,动物鼠疫季节分布特征分析使用集中度M值法.结果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间隔年中位数为9.5年,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M=0.387),10-11月高发,其次是4-5月;康保牧场和照阳河镇分离出的鼠疫菌株分别占73.13%和26.12%,为主要流行地区.动物鼠疫流行以长爪沙鼠(构成比为87.31%)为主,传播媒介主要为秃病蚤蒙冀亚种和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构成比均为1.49%).鼠类阳性材料中,自毙鼠占92.25%.5次动物鼠疫流行期间,从长爪沙鼠中分离到的鼠疫菌株数量不同(x2=20.026,P<0.001),长爪沙鼠平均密度为1.98只/hm2,体蚤平均蚤指数为1.12,巢蚤平均蚤指数为3.19.结论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呈间歇性、相对稳定性特征.为降低动物鼠疫发生风险,应密切关注长爪沙鼠密度及寄生蚤指数变化,在春秋季及时采取灭鼠灭蚤措施.同时加强已知疫区自毙鼠搜索工作,及时发现动物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云南省剑川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巢鼠巢穴蚤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调查了解剑川县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石龙盆地的鼠疫染疫宿主动物巢鼠秋季巢穴蚤的种类及组成分布状况,为鼠疫等与人类相关疾病的研究及农林鼠害防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在剑川县鼠疫疫源地核心区石龙村周边巢鼠分布区采集巢鼠巢穴,对获得的巢穴按新巢和旧巢分类,对巢蚤进行分类计数,同时对获得的巢鼠幼鼠一并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获巢鼠巢穴198个,巢穴密度49.5个/ha,其中67个巢染带寄生蚤,获蚤3属3种共167匹,染蚤率33.84%,总蚤指数0.8434.新巢和老巢数分别为130个和68个,染蚤巢数分别为41个和26个,染蚤率分别为31.54%和38.24%,蚤指数分别为0.8384和0.8529.老巢的染蚤率较新巢的高.巢鼠巢穴蚤秋季总体雌蚤数量相对较多,总蚤性比(♂∶♀)为0.74.3种巢蚤棕形额蚤指名亚种、特新蚤指名亚种和方叶栉眼蚤构成比分别为93.41%、5.99%和0.60%;蚤指数分别为0.7879、0.0505和0.0051.棕形额蚤指名亚种的数量最多,蚤指数也最高,为该鼠疫疫源地巢鼠巢穴蚤的绝对优势种.共获有幼巢鼠巢穴12个,获幼鼠60只,平均5只/巢.结论 剑川县野鼠鼠疫疫源地石龙盆地秋季巢鼠种群密度较高,巢穴蚤优势种为鼠疫传播次要媒介棕形额蚤指名亚种,主要媒介特新蚤指名亚种也占一定比例,应加强该疫源地鼠巢蚤的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牧场长爪沙鼠寄生蚤动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牧场1981-2020年长爪沙鼠寄生蚤种群数量和结构变化规律,为该疫源地动物疫情的预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Excel2010软件对长爪沙鼠鼠体蚤、洞干蚤及窝巢蚤调查数据进行总结和逐年逐月统计,运用集中度法对寄生蚤季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配伍组方差分析对不同类型长爪沙鼠寄生蚤蚤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1981-2020年共计获蚤4046匹,隶属于3科11属17种,其中2018-2020年长爪沙鼠鼠体捡获同形客蚤122匹,占比7.24%(122/1684);鼠体蚤、洞干蚤和窝巢蚤的染蚤率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但1995、2002-2003、2005、2017-2018年有动物间鼠疫疫情发生,鼠体蚤和窝巢蚤染蚤率均高于平均染蚤率;应用集中度法研究发现长爪沙鼠体蚤(M=0.3)和巢蚤(M=0.3)均有一定的季节性,且二者呈现"此起彼伏"的变化趋势;长爪沙鼠洞干蚤有很强的季节性(M=0.7),蚤密度夏秋较高,冬春较低;经配伍组方差分析,不同类型的长爪沙鼠寄生蚤蚤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15,P=0.023),鼠体蚤、洞干蚤和窝巢蚤的蚤指数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 1981-2020年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牧场动物间鼠疫流行与长爪沙鼠寄生蚤染蚤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该疫源地灭蚤防控鼠疫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