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状况及家长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自闭症患儿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口腔保健的认知程度,为更好制定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自闭症患儿117例为试验组,同期就诊的非自闭症患儿121例为对照组,检查患儿口腔卫生情况.以问卷形式调查患儿口腔保健行为,包括每天刷牙次数、是否使用牙膏、是否由家长协助刷牙及进食零食频次;同时采用标准化措施评估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获取其对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记录家长基本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闭症患儿龋齿和牙周疾病比例较高,分别为74.36%和52.14%.多数患儿口腔卫生情况不佳,刷牙≥2次/天和一直使用牙膏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7.09%和13.68%.试验组患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得分[(6.40±2.55)分]低于对照组[(6.95±2.47)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3.16%的试验组患儿由母亲(72.65%)或父亲(20.51%)全职照顾,多数试验组患儿家庭月收入不高.对照组患儿主要照顾者及其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与试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的因素包括刷牙习惯、主要照顾者及其最高教育程度.结论:自闭症患儿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保健认知程度较差,应加强患儿家长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健康认知水平,共同维护患儿口腔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列线图与机器学习算法预测中老年龋齿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对比列线图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中老年人龋齿预测模型的效能.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南宁市、贵港市、崇左市510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口腔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asso回归筛选相关变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最终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显著特征,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运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偏最小二乘算法(PLS)、距离多普勒算法(RDA)、广义线性模型(GLM)、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核函数(SVM-Radial)及SVM线性核函数(SVM-Linear)7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7种龋齿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中位数评价各模型预测性能,以及不同变量筛选方法所构建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中老年人龋齿检出率为71.18%.经过特征筛选后最终保留5个预测因子,分别是年龄(OR=0.945,95%CI:0.917~0.973)、刷牙频率(OR=0.688,95%CI:0.475~0.997)、过去1年是否洗牙(OR=0.303,95%CI:0.103~0.890)、牙存留数(OR=1.062,95%CI:1.038~1.087)和口腔健康评估量表(OHAT)得分(OR=1.363,95%CI:1.234~1.505).各模型对比结果显示,RF算法所构建的预测模型表现最佳,AUC中位数为0.747,其次为列线图,AUC中位数为0.733.单因素+Lasso+多因素logistic(简称Lasso+logistic)筛选自变量构建预测模型的AUC中位数均高于RF算法筛选自变量构建的预测模型.结论 基于Lasso+logistic筛选变量,RF较列线图及其他机器学习算法在中老年龋齿预测中提供了更可靠的预测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32例鼻咽癌调强放疗长期生存及晚期损伤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后长期生存及晚期损伤,为鼻咽癌优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03—2009年间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IMRT的13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其中Ⅰ、Ⅱ、Ⅲ、Ⅳ A、Ⅳ B期分别为3、22、61、43、3例。中位剂量73.37Gy (66~85Gy)分33次;单纯放疗20例,同期放化疗112例。采用 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 log- rank法检验及单因素预后分析, 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应用RTOG/EORTC标准评价晚期放射损伤。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28个月(3~191个月),全组10、15年鼻咽癌局控率分别为86.0%、79.9%,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5%、63.2%,总生存(OS)率分别为65.2%、57.1%。全组局部区域复发率12.1%,远处转移率16.7%。共53例死亡,其中15例死于局部区域复发、20例死于远处转移、18例死于其他疾病(肺炎、颅内出血、意外等);10、15年非肿瘤相关死亡率分别为11.3%、13.6%。单因素分析示年龄、吸烟史、乳酸脱氢酶、T分期、临床分期是鼻咽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示乳酸脱氢酶、T分期、同期放化疗是鼻咽癌OS的预后因子。1-2级晚期损伤(听力下降、吞咽困难、龋齿、口干较高)发生率为90.4%,3-4级晚期损伤(皮肤纤维化、听力下降、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8.5%。结论:鼻咽癌患者IMRT后10、15年OS较好,但随着生存期延长非肿瘤相关死亡率升高;远处转移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晚期损伤主要为1-2级听力下降、吞咽困难、龋齿、口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龋源性露髓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保存牙髓活力、维持牙髓功能、尽可能保留患牙的微创治疗理念是当代成熟恒牙牙髓治疗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基于最新研究,归纳龋源性露髓的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简要介绍相关研究的新进展,以期为临床开展活髓保存治疗及今后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严重程度龋齿儿童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及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性表达及其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不同严重程度龋齿儿童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及外周血血红蛋白(Hb)水平的差异性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于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龋齿儿童(10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口腔健康无龋齿儿童(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唾液sIgA及外周血Hb水平。龋齿儿童根据龋失补牙数分为轻度组(2~3颗)、中度组(4~7颗)、重度组(≥8颗),比较不同严重程度龋齿患儿唾液sIgA及外周血Hb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龋失补牙数与唾液sIgA及外周血Hb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儿童发生龋齿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唾液sIgA及外周血H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分别有28例、50例、28例,不同严重程度龋齿患儿唾液sIgA及外周血H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唾液sIgA及外周血Hb水平呈降低趋势(均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龋失补牙数分别与唾液sIgA及外周血Hb水平呈负相关( r=-0.572、-0.584;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唾液sIgA( OR=0.660,95% CI:0.463~0.941)及外周血Hb( OR=0.680,95% CI:0.505~0.916)是儿童发生龋齿的保护因素(均 P<0.05)。 结论:龋齿儿童唾液sIgA及外周血Hb均呈低水平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口腔微生物稳态调控与口腔疾病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口腔微生物群落由多样化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群体构成,其稳定性、功能和组装过程受到宿主与微生物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调控。高通量测序技术为深入研究和认识口腔微生物群落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分类结构、基因组成、功能和动态变化途径提供了重要方法。本文系统介绍了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建立、稳态调控、常见口腔疾病相关的菌群失衡、影响因素。结合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多组学的视角,可以深入探讨人体与微生物间的复杂分子对话。开展口腔微生态组装原理、细胞间信号、压力适应性以及引发菌群失衡触发因素的深入研究,对于开发新的诊断技术、治疗方案和定制益生菌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天然产物、小分子化合物、益生元、益生菌、噬菌体等方法调节口腔微生态并尽可能地减少对口腔微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促进口腔和全身健康提供新的机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加强全身疾病治疗中的龋病防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龋病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可影响患龋病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全身疾病的治疗可以改变口腔微生态环境,影响唾液腺功能和唾液成分,直接或间接破坏牙体组织结构,导致龋易感性增加。与全身疾病相关的龋病具有特殊的临床特征,其防治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回顾和分析全身疾病治疗过程中龋病易感的原因和机制,系统介绍全身疾病治疗中的龋病防治和龋病管理的现代理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护理措施对青少年龋齿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青少年龋齿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进行青少年正畸针对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可知,患者的口腔不良习惯、常食硬食及龋齿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发病率呈正相关;心理健康水平、牙齿吻合程度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发病率呈正相关。 结论:发生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有不良口腔习惯、不良饮食习惯、牙齿吻合程度、心理健康水平,在患者的后期治疗中可将本次的青少年正畸针对性护理措施中的几点作为护理措施实施的重点,以达到避免患者再次发生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长对儿童患龋状况自我评估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家长对其子女牙齿患龋状况自我评估的准确性,探讨影响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便利抽样选取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幼儿园329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家长对其子女患龋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并填写问卷,医生对儿童患龋状况进行口腔检查,分析两者间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51.06%(168/329)的家长对儿童患龋状况的评估与医生诊断不一致,家长漏诊率高达94.12%;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是否每天刷牙( OR=2.919),家长是否能够帮助儿童刷牙( OR=2.670),家长是否能够检查儿童刷牙效果( OR=4.508),以及儿童是否接受过龋病治疗( OR=1.768),4个方面影响家长和医生诊断的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家长对儿童患龋状况自我评估准确率较低,与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和就诊经历等因素有关。提示可针对性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儿童龋病,尽早就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学龄前龋病患童照护者疾病感知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学龄前龋病患童照护者疾病感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龋、治龋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的学龄前龋病患童,采用疾病感知问卷调查照护者的疾病感知状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放问卷280份,有效问卷249份。学龄前龋病患童照护者疾病感知得分为(107.23±10.24)分。单因素分析证实,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就业情况为学龄前龋病患童照护者疾病感知水平的相关因素(均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农村居住、待业或退休是学龄前龋病患童照护者疾病感知水平更低的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学龄前龋病患童照护者疾病感知水平低,不同特征的调查对象疾病感知水平不同,尤其应对男性、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农村居住、待业或退休的照护者加强口腔健康宣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