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2007—2019年新生儿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筛查结果及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收集海南省2007—2019年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干血斑样本,共1 295 516例,确诊高苯丙氨酸血症43例。其中确诊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8例,男女各4例。海南省新生儿人群中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发病率6.2/100万。其中7例检测出了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PTS)基因的6个突变位点:c.317C>T、c.286G>A、c.259C>T、c.155A>G、c.84+291A>G和c.83+1777T>G;1例检出醌型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QDPR)基因的c.41T>C位点纯合突变。海南省新生儿人群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发病率较低,且PTS基因突变所占比例最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河南地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症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河南地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症(PTPSD)基因变异规律及特点,为PTPSD早期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就诊的1 906例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其血苯丙氨酸(Phe)水平,对血Phe>120 μmol/L者进行尿蝶呤谱分析和红细胞二氢蝶呤还原酶(DHPR)活性测定,对临床初步诊断为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的79例患儿行HPA相关基因( PAH、 GCH1、 GFRP、 PCBD1、 PTPS、 QDPR)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对筛选出的致病性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 结果:1 906例HPA患儿中,79例临床诊断BH4D,且均为PTPSD,HPA中PTPSD发生率为4.14%;79例患儿158个等位基因中156个检测出变异,检出率为98.73%;共检测到30种变异,第5外显子的变异检出率最高(92/156个,58.97%);变异频率较高的依次为c.259C>T (61/156个,39.10%)、c.286G>A (17/156个,10.90%)、c.155A>G (13/156个,8.33%)和c.272A>G(10/156个,6.41%);共检出6种新的错义变异,分别为c.-77G>T、c.158A>G、c.207G>A、c.262C>T、c.316A>G、c.332C>G。79例患儿检测出38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变异基因型3种,复合杂合变异基因型33种。结论:c.259C>T可能为河南省PTPSD患儿热点突变类型,发现6种新发变异,丰富了其基因突变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浙江省1200万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筛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了解浙江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及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筛查及发病情况.方法:收集1999年9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11 922 318名新生儿血促甲状腺素(TSH)及苯丙氨酸(Phe)检测的资料.其中,血TSH浓度采用荧光法检测,血Phe浓度采用荧光法或串联质谱法检测.TSH在9 μIU/mL及以上的新生儿为CH筛查阳性,血Phe浓度超过120 μmol/L和(或)血Phe与酪氨酸(Tyr)比值大于2.0为HPA筛查阳性,召回复查.采用高通量测序和MassARRAY技术检测基因变异.结果:1999-2022年共筛查新生儿11 922 318名,总筛查率为89.41%,筛查率由1999年6.46%提升至2022年的100.00%.检出CH患儿8924例,患病率为1/1336,检出HPA患儿563例,患病率为1/21 176,其中508例为经典型苯丙酮尿症(cPKU),55例为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97例CH患儿完善基因检测,检出9种CH相关基因,双氧化酶2(DUOX2)基因检出频率最高(69.0%),其中c.3329G>A(p.R1110Q)(18.2%)和c.1588A>T(p.K530X)(17.3%)为热点突变.250例cPKU患者中检出81种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变异,其中c728G>A(p.R243Q)(24.4%)和c.721C>T(p.R241C)(15.0%)为热点突变,7种为新发变异:c.107C>A(p.S36*)、c.137G>T(p.G46V)、c.148A>G(p.K50E)、c.285C>T(p.I95I)、c.843-10delTTCC、exon4-7del和c.1066-2A>G.36例BH4D患者中检出12种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PTS)基因变异,热点突变为c.259C>T(p.P87S)(31.9%).结论:浙江省新生儿筛查率逐年升高,CH发病率明显增高,HPA发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DUOX2基因变异为CH患儿最常见基因变异,c728G>A(p.R243Q)为cPKU患者的热点突变,c.259C>T(p.P87S)为BH4D患者的热点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广州市2007年至2016年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筛查结果及36例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患儿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广州市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的患病率、临床分型、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突变特点,探讨PAH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进行HPA筛查的1 936 735例新生儿的筛查结果及临床病例资料.新生儿生后3~7 d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血片,采用荧光定量分析法检测苯丙氨酸浓度,当苯丙氨酸> 120 μmol/L为HPA初筛阳性,临床召回.复查血苯丙氨酸> 120 μmol/L,苯丙氨酸/酪氨酸>2.0,诊断为HPA.进一步行尿碟呤谱分析、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活性测定、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负荷试验进行鉴别诊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Sanger直接测序法对PAH基因或6-丙酮酰四氢碟呤合成酶(6-pyruvoyl tetrahydropterinsynthase,PTS)基因进行基因分析. 结果 1 936 735例进行筛查的新生儿中,64例HPA,患病率为1/30 261.64例HPA中,54例(84.4%) PAH缺乏症,患病率为1/35 865,其中17例(31.5%)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24例(44.5%)轻度PKU,1 3例(24%)轻度HPA;10例(15.6%) BH4缺乏症,患病率约1/193 674.54例PAH缺乏症患儿中,36例(66.7%)进行了PAH基因突变分析,其中,23例(63.9%)发现2个突变位点,13例(36.1%)发现1个突变位点,突变检出率为81.9%(59/72).共发现34种突变,其中c.156G>T(p.L52F)、c.462C>A(p.Y154X)、c.854A>G(p.H285R)、c.188_196delCCCACATTG/c.197?insA(p.T63Kfs*65)为4个新突变.高频突变位点主要有c.721C>T(p.R241C)、c.728G>A(p.R243Q)及c.1301C>A(p.A434D),分别占检出突变位点的11.86%、10.17%及8.47%.1 8例轻度PKU中,4例检出c.721C>T,4例检出c.1301C>A;9例轻度HPA中,2例检出c.721C>T,1例检出c.1301C>A.结论 广州市PAH缺乏症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多数表现为轻度PKU及轻度HPA.PAH基因c.721C>T、c.728G>A及c.1301C>A为相对常见突变,其中c.721C>T及c.1301C>A临床表型较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福建泉州地区高苯丙氨酸血症相关基因变异特征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福建泉州地区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患者的基因变异谱.方法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3例HPA患者的PAH、PTS、PCBD1、QDPR、SPR和GCH1基因进行变异分析.结果 共检出PAH基因变异52例,PTS基因变异13例,其中PAH、PTS双基因变异2例.PAH基因的高频变异包括R53H (21.69%)、R241C(18.07%)、R243Q (12.05 %)和EX6-96A>G(7.23%),集中于第7(32.53%)、第2(21.69%)、第6(9.64%)和第12(9.64%)外显子.L227M变异尚未见报道.PTS基因的高频变异包括N52S(35.00%)、P87S(25.00%)、IVS1 291A>G(10.00%)和T67M(10.00%),集中于第2(35.00%)和第5(35.00%)外显子.结论 泉州地区HPA患者的基因变异谱具有一定地域特异性.发现1种PAH基因新变异,即L227M.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川省部分地区43例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相关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四川省部分地区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基因突变情况,构建本地区HPA相关基因突变谱,为患儿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43例HPA患儿的PAH、PTS、QDPR、PCBD1、SPR及GCH1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PAH基因突变35例,PTS基因突变8例.占前3位的PAH高频突变为p.R243Q、p.R241C及p.Ex6-96A>G,高频突变的区域为第7外显子,包含了28个突变(39.4%).p.G272V未见报道.PTS基因的高频突变位点为p.P87S、p.Y27Rfs*8、p.D96N及p.V56M,高频突变区域为第5外显子,包含了8个突变(50.0%).p.T58R未见报道.结论 本研究初步构建了四川省部分地区HPA相关基因的突变谱,在PAH和PTS基因上各发现1个新突变,为本地区HPA患儿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青岛地区6-丙酮酰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患儿基因变异特点及随访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青岛地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症(PTPSD)筛查情况、临床表现、基因变异情况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对1996年11月至2021年12月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251例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儿进行尿蝶呤谱检测、红细胞二氢蝶呤还原酶活性检测、四氢生物蝶呤(BH 4)负荷试验及基因检测以确诊PTPSD,进一步分析青岛市PTPSD的发生率、基因变异特点及长期随访结果.结果 251例HPA患儿中,26例诊断为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2对单卵双胞胎、1对为非同胎生姐妹),均为PTPSD,发病率为12.7/100万(双胎按1例计算).19例患儿(来自17个家庭)进行基因检测,PTPS的34个等位基因中共检测出10种变异,变异频率较高的为c.259 C>T(29.4%,10/34),其余依次为c.286 G>A(14.7%,5/34)、c.272 A>G(14.7%,5/34)、c.84-291 A>G(8.8%,3/34)、c.166 G>A(8.8%,3/34)、c.276 T>A(8.8%,3/34),变异位点主要集中在5号外显子67.6%(23/34).其中c.200 C>T、c.259 C>T、c.286 G>A可能导致严重型PTPSD.结论 1996-2021年青岛地区PTPSD发生率为12.7/100万,PTPS基因的热点突变为c.259 C>T、c.286 G>A、c.272 A>G.建立完善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长期随访-救助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是作好出生缺陷第三级预防,降低残疾儿发生的有力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广西部分地区氨基酸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广西部分地区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氨基酸代谢病(AAD)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了解氨基酸代谢病的发病率及其种类特点.方法 对2011年6月-2020年12月广西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所管辖区的活产新生儿以及门诊及住院新生儿总计538 944例进行遗传代谢病的串联质谱检测,并对其中氨基酸代谢病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进行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的538 944例新生儿中,经基因检测共确诊6种氨基酸代谢病共27例,总体发病率为1/19 961,其中希特林蛋白缺乏症(NICCD)11例,发病率为1/48 995,占比40.74%;苯丙酮尿症(PKU)8例,发病率为1/67 368,占比29.63%;瓜氨酸血症Ⅰ型(CTLN1)4例,发病率为1/134 736,占比14.82%;鸟氨酸胺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TCD)2例,发病率为1/269 472,占比7.41%;高甲硫氨酸血症(MET)1例,发病率为1/538 944,占比3.70%;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症(PTPS)1例,发病率为1/538 944,占比3.70%.结论 广西部分地区氨基酸代谢病主要以NICCD和PKU为主,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早期筛查和确诊有利于患儿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利于控制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