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L4C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ARL4C)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325例)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609例)的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45例来源于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胶质瘤手术标本,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ARL4C的表达水平。基于数据库资料和45例胶质瘤手术患者的数据,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肿瘤组织中 ARL4C的表达水平与其病理学分级以及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关系。 结果:CGGA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1) ARL4C的表达水平随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的升高而增加(均 P<0.001);(2)与低表达 ARL4C的患者相比,高表达 ARL4C的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率更低,而年龄偏高(均 P<0.001);(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ARL4C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ARL4C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较 ARL4C低表达组短(均 P<0.001)。45例脑胶质瘤患者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1) ARL4C的基因表达水平随WHO分级的升高而增加( P=0.01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ARL4C蛋白的表达具有同一趋势( P=0.001);(2)高表达 ARL4C患者的生存期短于低表达 ARL4C患者( HR=2.590,95% CI:1.193~5.621, P=0.016)。 结论:脑胶质瘤中的ARL4C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学级别有关,高表达 ARL4C的患者预后不良。ARL4C可能成为脑胶质瘤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帕比司他靶向ARL4C抑制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帕比司他通过靶向ADP核糖基化因子样蛋白4C(ARL4C)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将肾癌细胞株786-O分为空白组(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干预)、实验组(用50 nmol·L帕比司他干预)、空载体组(先转染空载体,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干预)、过表达组(先转染ARL4C过表达载体,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干预)、联合组(先转染ARL4C过表达载体,然后用50 nmol·L-1帕比司他干预).用噻唑蓝法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水平,用酶标仪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RL4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组、实验组、空载体组、过表达组和联合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0±0)%、(61.08±5.82)%、(101.22±5.92)%、(121.94±6.63)%和(101.78±6.87)%,迁移率分别为(44.59±2.49)%、(29.02±2.09)%、(42.75±2.42)%、(54.19±3.05)%和(41.91±2.75)%,侵袭能力分别为(264.50±6.52)、(182.70±5.83)、(257.80±7.91)、(322.40±8.27)和(266.80±8.15)个,胆固醇水平分别为(72.48±6.21)、(36.48±3.44)、(73.89±5.91)、(89.21±8.89)和(73.06±6.92)mmol·L-1,ARL4C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23±0.22、0.24±0.08、1.27±0.25、1.67±0.38 和 1.27±0.25,ARL4C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6±0.03、0.17±0.04、1.03±0.05、1.37±0.18 和 1.05±0.08.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和空白组比较,过表达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和空载体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帕比司他通过下调ARL4C表达,降低细胞内胆固醇水平,从而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穿心莲内酯抑制HepG2.CW细胞分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ig给予穿心莲内酯0(正常对照组),6.25 和18.75 mg·kg-1,24 h后取肝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R包edgeR分析穿心莲内酯作用后的差异基因,用2个剂量组差异基因的交集作为穿心莲内酯作用后显著变化的基因.用含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的HepG2.CW细胞作为验证模型,与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1.5625,3.125,6.25和12.5 μmol·L-1)分别作用12,24,48或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差异基因表达水平,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化学发光法检测HepG2.CW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含量.结果 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穿心莲内酯6.25 mg·kg-1组小鼠肝组织检出151个差异基因,其中72个基因上调,79个基因下调;穿心莲内酯18.75 mg·kg-1组检出50个差异基因,其中25个基因上调,25个基因下调;2个剂量组同时显著变化的基因共17个,其中ADP核糖基化因子样蛋白4D(Arl4d)基因上调,肝细胞核因子6(HNF6)和Arl8a基因下调.与细胞对照组相比,穿心莲内酯1.5625,3.125和6.25 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1),12.5和25 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差异,50 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穿心莲内酯3.125,6.25和12.5 μmol·L-1组细胞内Arl4d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穿心莲内酯各浓度组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细胞内Arl4d mRNA表达水平与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525,P<0.01).与细胞对照组相比,穿心莲内酯6.25 μmol·L-1作用HepG2.CW细胞12,24和48 h,细胞内Arl4d 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作用72 h,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降低HepG2.CW细胞内Arl4d mRNA的表达,进而抑制HBsAg分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替莫唑胺敏感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替莫唑胺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胶质瘤患者4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替莫唑胺化疗后对患者进行化疗耐药分析,RT-qPCR检测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水平.结果 ARL4C mRNA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WHO分级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性别、年龄无关(P<0.05).敏感组患者ARL4C水平显著低于耐药组(P<0.05).ARL4C水平均是影响脑胶质瘤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DP-核糖基化样因子4C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WHO分级关系密切,且与替莫唑胺敏感性有关,旨在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