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藏区脑泡型包虫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四川藏区脑泡型包虫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6家医疗单位收治的脑泡型包虫病住院患者的病例特点,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等。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相等数量的肝、脑泡型包虫病例组成数据样本,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脑泡型包虫病易感因素。结果:共收集119例脑泡型包虫病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43例;农民62例,牧民46例,僧人9例,学生2例。年龄(43.9±13.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癫痫。脑泡型包虫发病最为集中在肝泡型包虫诊断后的4年内(77/119,64.7%)。颅内包虫病灶多发者86例(72.3%),病灶平均大小2.0 cm×2.5 cm;影像学特征显示病灶主要集中在前循环供血区域,周围有宽大水肿带,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病灶内有多发聚集性小囊泡结构是其独特的影像特征。98例随访病例中62例(63.3%)可生活自理,死亡18例(18.4%),5年生存率约81.6%。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易感脑泡型包虫病因素包括女性( OR=2.742, 95%CI 1.039~7.236, P=0.042)、食用生肉/生水( OR=7.638, 95%CI 1.216~47.966, P=0.030)、有肝包虫病史( OR=0.380, 95%CI 0.178~0.811, P=0.012)以及合并其他部位包虫( OR=2.968, 95%CI 1.113~7.910, P=0.030)。 结论:四川藏区脑泡型包虫病以农牧民患病为主,中青年女性更易感染,定期对初诊肝泡型包虫病且不合并其他部位包虫患者进行检查有助于监测预防脑泡型包虫病的发生,提高对四川藏区脑泡型包虫病的认识,从各个方面加强对脑泡型包虫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改良荧光染色法在皮下真菌病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改良荧光(CFW)染色法在皮下真菌病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皮下真菌病的组织病理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收集1987-2017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1例皮下真菌病患者石蜡包埋皮损组织进行平行试验,每块组织连续切片4张4 μm切片,分别行改良CFW荧光染色、苏木精-伊红(HE)、过碘酸-雪夫(PAS)和六铵银(GMS)染色检查,比较其阳性率及染色效果.采用SPSS 19.0软件,用卡方检验比较4种染色法在病理诊断真菌感染方面的阳性率.结果 21例皮下真菌感染患者中,改良CFW荧光染色法阳性14例(66.67%),HE染色法阳性5例(23.80%),PAS染色法阳性6例(28.57%),GMS染色法阳性11例(52.38%),改良CFW荧光染色法阳性率高于HE和PAS染色法(x2值分别为6.718、5.200,P<0.05),而与GMS染色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93,P=0.530).结论 改良CFW荧光染色法是一种准确的真菌检查方法,在皮下真菌病的病理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 novel case of disseminated blastomycosis in China
编辑人员丨2023/8/6
On admission,we thoroughly reviewed his medical history and learned that he had lived in Vermont,which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For 4 years,the patient had not traveled outside Vermont.Physical examination findings included a low fever of 37.8℃,positive floating patella test in the left knee joint,and clusters of skin lesions,presenting as swellings,pustules,ruptures,and incrustations on the lower limbs.No abnormal breathing soundsor rales were hear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酿母菌病又名萌芽菌病Blastomycosis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芽生菌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29岁,南京人,未婚,1989年6月2日入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伊曲康唑治疗着色芽生菌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附4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1903年De Azua和Pans报告一例临床类似芽生菌病伴结核样增生皮损.其组织学为上皮瘤样改变,称之为“假上皮瘤样增生”,而实质是慢性脓皮病的不常见的组织增生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斯皮仁诺(伊曲康唑)治愈一例着色芽生菌病
编辑人员丨2023/8/6
作者于1992年7月至1993年10月用斯皮仁诺即伊曲康唑(Sporanox,Itraconazole)治愈一例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着色芽生菌病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男,49岁,沈阳郊区表民,于1957年6月25日来诊.右脚因镰刀割伤后变成疮,逐潮扩展,已有八年,近三年来加重,在疮面附近及同侧小腿,又新生七个小疮疖,破后渗脓,有时封口,不疼,偶而痒感,近月来疼痛.影响走路和劳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孢子丝菌病和芽生菌病并发感染:一罕见病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孢子丝菌病和芽生菌病都是由双相真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皮肤孢子丝菌病比较常见。芽生菌病主要是系统感染,皮肤受累较少。本文首次报导孢子丝菌病和芽生菌病在同一损害内并发的病例。患者男21岁,体健,菲律宾人。发现顽固性干咳数周,约8周后在双面颊各出现一个结节。几周内结节逐渐长大,不痛不痒不出血。用双氯青霉素治疗咳嗽无效。大约3年前移居威斯康辛的一个乡镇。病前数周曾到威斯康辛北部猎鹿。否认与植物及蔬菜有损伤性接触,亦无宠物及其它动物接触史。体检:不发热,左上肺少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