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乳术对乳腺癌患者血清标志物、NK细胞、CD19+细胞及术后复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保乳术对乳腺癌患者血清标志物水平、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19+细胞水平的影响,分析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NK细胞及CD19+细胞比例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住院且行保乳术治疗的51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女性40例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P-选择素(P-Selectin)、可溶性黏蛋白(SE-cad)、IL-6及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另检测其全血NK细胞及CD19+细胞比例的变化,分析血清IL-6水平、NK细胞及CD19+细胞比例与术后乳腺癌复发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术前血清P-Selectin、SE-cad、CAE、IL-6、IL-8水平及NK细胞及CD19+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血清IL-6水平及NK细胞、CD19+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保乳术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并调节患者NK细胞、CD19+细胞比例,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血清IL-6水平及NK细胞、CD19+细胞比例均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有效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口服益生菌对妊娠期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及调节性免疫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口服益生菌对妊娠期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及调节性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30只,分为对照妊娠组(正常妊娠小鼠)、妊娠期糖尿病组(妊娠期糖尿病小鼠)和益生菌组(妊娠期糖尿病小鼠每日在食物中添加益生菌),每组10只.妊娠期糖尿病组和益生菌组20只小鼠构建妊娠期糖尿病小鼠模型;ATB半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检测粪便中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和乳杆菌的含量;收集小鼠的心脏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CD4+ CXCR5+Foxp3+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和CDI9+ IL-10+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ELISA检测血清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 (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小鼠粪便中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和乳杆菌的含量分别为(5.600±0.922 3)、(10.050士0.769 3)和(4.750±0.621 2)LgCFU(每克粪便湿重中菌落形成单位数的对数值),益生菌组分别为(12.770±1.764 0)、(6.667±0.691 2)和(7.367士0.373 9)LgCFU,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0,P=0.004 9;t=3.271,P=0.008 4;t=3.609,P=0.004 8);妊娠期糖尿病组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Tfr细胞和Breg细胞比例分别为(0.032 0士0.005 35)%、(0.338 7±0.045 51)%和(0.058 8士0.015 81)%,益生菌组为(0.185 0±0.064 33)%、(0.600 3±0.083 26)%和(0.118 2±0.012 9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0,P=0.039 3;t=2.758,P=0.020 2;t=2.907,P=0.0156);ELISA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组小鼠血清中IL-6、TNF-α、IL-10和TGF-β浓度分别为(45.33±5.649)、(470.00±50.130)、(3.43±0.541)和(0.33±0.055) ng/mL,益生菌组为(22.33±4.128)、(223.30±41.280)、(9.05±1.953)和(1.35±0.366) ng/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7,P=0.008 2;t=3.798,P=0.003 5;t=2.771,P=0.019 8;t=2.766,P=0.019 9).结论 调控肠道菌群可促进妊娠期糖尿病小鼠Treg细胞、Tfr细胞和Breg细胞比例增加,减少炎症反应和维持正常妊娠,研究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预知子醇提物联合姜黄素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协同效应及机制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预知子醇提物(AFE)与姜黄素(CUR)联用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协同效应及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预知子醇提物AFE(0、0.4、0.8、1.2、1.6、2.0 g·L-1)和姜黄素CUR(25.0、20.0、15.0、10.0、5.0μmol·L-1)分别作用于SMMC7721肝癌细胞72h,噻唑蓝法(MTT)获得细胞存活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不同浓度9种组合,以药物相互作用指数(Coefficient of Drug Interaction,CDI)为标准筛选最佳协同效应组合,同时设置空白以及各自等剂量单药对照组,进一步采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线粒体和内质网应激凋亡、死亡受体途径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 ①AFE 72h IC50为2.09 g·L-1;CUR 72h IC50为16.90μmol·L-1;②AFE 1.5 g·L-1+CUR 15.0μmol·L-1组合协同效应最佳,CDI值为0.74±0.06;③细胞形态方面,AFE作用后细胞增殖被抑制且出现ERS空泡样表现,CUR作用后细胞增殖被抑制但无相同形态变化,协同组类似二者效果的叠加;④AFE、CUR单独作用凋亡现象基本不出现,协同组诱导细胞凋亡现象则被显著增强,凋亡率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⑤协同组Bcl-2较对照和CUR组显著上升(P<0.05);AFE下调Caspase-9表达(P<0.05);Cleaved Caspase-9和Parp1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大片段Cleaved Parp1和小片段Cleaved Parp1均被CUR显著下调(P<0.05),但后者被AFE和协同组显著上调(P<0.05);AFE显著下调Bip表达(P<0.05);Chop在各用药组中表达量均被下调(P<0.05),且在协同组低于各单药组(P<0.05);p-JNK在AFE和协同组均被上调(P<0.05);IKBα在CUR和协同组均被上调(P<0.05),且协同组高于各单药组(P<0.05).结论 预知子醇提物和姜黄素联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协同效应确切;线粒体和内质网应激凋亡、死亡受体途径上,Bcl-2,Parp1,Chop、IKBα等诸多标志性分子可能参与该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经强化期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1/1/16
目的 探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经强化期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强化期抗结核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8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56例符合标准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CD3+、CD4+、CD8+、CD4+/CD8+基线水平,实验组不同病情及疗效患者治疗前后细胞表达水平变化,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年、2年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与对照组健康受试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比较,实验组CD3+、CD4+、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2例中度与23例重度肺结核患者治疗后CDI及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重度肺结核患者改善更为显著.9例治疗无效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4+、CD8+/CD8+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年,复发率5.36%;治疗后2年,复发率7.27%(4/55).结论 与健康人相比,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病变越广泛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越明显,检测T细胞亚群有利于病情及转归判定,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