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麻木酚素对母鼠反式脂肪酸暴露致子代肾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 acid,TFA)主要来源于食品工业生产过程,TFA危害健康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亚麻木酚素(secoisolariciresinol diglucoside,SDG)是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性能.本研究旨在探讨SDG对妊娠期及哺乳期母代TFA暴露致子代小鼠肾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c57BL/6雌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TFA暴露组及SDG低(TFA+LSDG)、中(TFA+MSDG)、高(TFA+HSDG)剂量干预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母鼠实验期间每日经口灌胃TFA 1次,剂量为60 mg/(kg·BW);对照组母鼠用生理盐水每日灌胃1次;同时3组SDG干预组分别用含10、20、30 mg/kg SDG饲料自由喂养;隔夜受孕,第2天早晨出现阴栓判定为受孕并将其纳入实验阶段,至哺乳期第21天实验结束.记录子鼠体重、肾质量,计算肾脏系数;采用HE染色观察子鼠肾病理学变化;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DHE)荧光探测针染色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idative species,ROS)水平;子鼠肾组织匀浆后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分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Nrf2和HO-1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抗氧化酶系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1,Gpx-1)蛋白的表达和通路相关蛋白Nrf2、HO-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FA暴露组子鼠肾脏系数上升;肾组织形态结构异常;T-SOD酶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ROS水平升高;抗氧化酶系Cu/Zn-SOD、Mn-SOD、GPx-1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Nrf2、HO-1 mRNA表达下降,且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FA暴露组相比,SDG低、中、高剂量组均出现ROS水平降低,T-SOD酶活性、Cu/Zn-SOD、GPx-1、Mn-SOD、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中、高剂量组可致子鼠肾脏系数及MDA含量下降;高剂量组可上调Nrf2 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期及哺乳期母鼠TFA暴露会导致子代肾氧化损伤,而SDG干预可能通过Nrf2/HO-1通路来减轻TFA诱导的氧化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术中均进行全身麻醉,术后进行静脉镇痛泵镇痛.镇痛方法: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2 μg/kg +托烷司琼5 mg;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2 μg/kg +舒芬太尼2 μg/kg +托烷司琼5 mg.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和镇静评分、常规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氧化损伤指标〔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Cu-Zn SOD)〕、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E)〕、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血栓素A2(TXA2)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 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于术后2 h达到峰值〔VAS评分(分):对照组为3.24±0.98比1.95±0.93,观察组为3.19±1.03比1.98±0.95;Ramsay评分(分):对照组为3.26±0.51比1.90±0.45,观察组为3.77±0.53比1.92±0.42〕,术后6 h开始下降,术后48 h达谷值,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2.02±0.64比1.98±0.95),观察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2.59±0.41比2.10±0.21).② 观察组术后2 h起SBP、DBP、HR、RR均较对照组降低,术后12 h达谷值〔SBP(mmHg,1 mm Hg=0.133 kPa):113.2±13.5比122.1±10.3,DBP(mmHg):67.5±9.9比76.4±8.6,HR (次/min):64.5±6.9比71.4±7.5,RR(次/min):14.8±1.1比15.8±0.8,均P<0.05〕;而两组SpO2变化不大.③ 两组术后LPO、Cor、肾上腺素、NE、GMP-140、TXA2均较术前升高,GSH-Px和Cu-Zn SOD均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LPO、Cor、肾上腺素、NE、GMP-140、TXA2明显低于对照组〔LPO(μmol/L):6.4±0.8比9.8±1.1,Cor (ng/L):148.2±19.1比239.3±27.8,肾上腺素(μg/L):124.2±13.9比207.1±23.5,NE(μg/L):109.2±14.8比183.3±21.6,GMP-140(μg/L):27.13±3.82比39.06±4.83,TXA2(ng/L):422.30±53.74比610.43±73.21,均P<0.05〕,GSH-Px和Cu-Zn SOD明显高于对照组〔GSH-Px(U/L):426.7±58.7比307.9±51.2,Cu-Zn SOD(μg/L):311.3±42.5比231.6±34.1,均P<0.05〕.④ 观察组不良反应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17%(2/48)比37.5%(18/48)〕.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激活,降低GMP-140、TXA2的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沙蜇刺丝囊毒素的分离提取及其溶血活性稳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沙蜇刺丝囊毒素的提取及其溶血活性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自溶法制备沙蜇刺丝囊细胞,利用超声波破碎细胞提取毒素,再将毒素置于不同温度、不同pH值及不同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二价金属离子溶液中孵育后,加入到人血红细胞溶血反应体系中,测定上述理化因素对沙蜇刺丝囊毒素溶血活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成功提取到沙蜇刺丝囊毒素,其半溶血率(HU50)约为26.38 mg/L;毒素的溶血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37℃时溶血活性最强;溶血活性在弱酸性条件下较稳定,pH4.8时毒素的溶血活性最大;EDTA和GSH对毒素溶血活性具有稳定作用,而二价金属离子Ca2+、Mn2+、Cu2+、Mg2+、Ba2+和Zn2+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其活性.结论:沙蜇刺丝囊毒素具有溶血活性,其活性的稳定性受温度、pH值、EDTA、GSH及二价金属离子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石墨烯量子点荧光猝灭-恢复法测定Cu2+与谷胱甘肽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在温和条件下氧化石墨粉的方法合成高分散性、高荧光强度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并运用此GQDs对Cu2+和GSH具有荧光猝灭-恢复的效应,建立对这两种物质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Cu2+与GSH的浓度分别在1.0 ~10.0 mmol/L、0.1~1.0 mmol/L范围内与GQDs的荧光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0.01和0.1 mmol/L.此外,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加标法测得的回收率分别为93% ~101%、96% ~107%.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准确,精密度高,且常见的金属离子及潜在共存物质对Cu2+与GSH的检测均没有干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抗重金属土壤微藻F1对Cu2+胁迫的耐受生理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从新疆富蕴县金属矿区土壤筛选出的抗重金属微藻F1为材料,测定在不同浓度(0、0.5、1.0、1.5和2.0mmol/L)Cu2+胁迫下F1微藻叶绿素a、可溶性蛋白、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CL)的活性,同时用红外光谱仪检测细胞壁上参与重金属螯合的官能团,用扫描电镜分析细胞壁上的离子交换情况,探讨F1土壤微藻对CR2胁迫的耐受生理机制,为利用微藻生态修复技术去除污染区土壤重金属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F1土壤微藻对Cu2+具有较强的耐抗性.(2)F1土壤微藻细胞中参与吸附Cu2的基团分别为-OH、-CH2、-RCONH2和C-OH等.(3)F1土壤微藻在吸附Cu2+的过程中,Cu2 +与细胞壁上的Al3+、Fe2+、Mg2+、Ca2 +、K+、Na+和Zn2+发生了交换.(4)藻细胞中的GSH和GSH-PX在F1土壤微藻耐受Cu2+胁迫时起主要作用.研究认为,F1微藻种对Cu2+的耐受性首先与其细胞壁外表细微结构及其离子交换特性有关,并且细胞壁上-OH、-CH2、-RCONH2和C-OH等化学基团起着重要作用,其次细胞内的谷胱甘肽以及谷胱甘肽相关酶类能够有效清除活性氧的过量积累,最终保护细胞免受重金属胁迫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种地卷响应Cu2+胁迫的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变化和铜吸附性分析地卷、平盘软地卷和犬地卷响应Cu2+胁迫的差异,以了解谷胱甘肽在低等生物地衣抗重金属胁迫中的作用.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方法分别测定地衣体的GSH与细胞内、外的铜含量.结果显示,低浓度Cu2+胁迫下,3种地卷GSH均呈上升趋势,4 mmol/L时达最高;5-8 mmol/L时,地卷和犬地卷的GSH逐步下降较明显,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平盘软地卷GSH在3-5 mmol/L Cu2+范围差异不显著,Cu2+ >5 mmol/L时才出现较明显的下降(P<0.05).4 mmol/L Cu2+处理时间不同时,犬地卷的GSH变化与处理时间正相关,而地卷和平盘软地卷的GSH出现波动式变化(6h增加,12h下降,18-24 h上升).3种地卷胞外铜与Cu2+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并显著高于胞内铜(P<0.01),而胞内富集的铜与地衣GSH变化相对应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菌藻共生的特殊生物-地卷类似于高等植物可诱导合成GSH缓解胁迫产生的伤害,3种地卷的铜耐受性差异与其铜吸附性和GSH合成能力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铜、镉胁迫下外源NO介导的番茄解毒途径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一氧化氮(NO)作为信号分子,在抵御重金属胁迫中起重要作用,但对不同离子胁迫下的解毒机制尚缺乏研究.本研究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铜(Cu)、镉(Cd)单一或复合胁迫下,番茄幼苗对Cu、Cd的吸收转运特性及对外源NO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50 μ,mol·L-1的CH2+、Cd2+均显著抑制番茄植株的生长,其中Cd胁迫对生长的抑制效应远高于Cu胁迫.Cu、Cd单一或复合胁迫均使番茄根系Cu、Cd含量显著升高,但根系对Cu、Cd吸收存在严格选择性.根细胞对必需元素Cu表现出“奢侈吸收”的现象,而对毒性较强的Cd则吸收相对较少,胞内Cd浓度仅为Cu的1/10左右.外源NO处理可不同程度地缓解Cu、Cd胁迫,其中缓解Cd胁迫的效能更强.番茄对被动进入细胞的Cu、Cd具有相似的解毒机制:一方面,Cu、Cd胁迫诱导细胞质中产生谷胱甘肽(GSH)、植物螯合肽(PCs)和金属硫蛋白(MTs),络合过多的Cu、Cd离子,降低其生物毒性;另一方面,过多的Cu、Cd离子或螯合物被转运至液泡区隔化.外源NO通过调控GSH-GSSG(氧化型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状态及GSH-PCs代谢方向的改变,促进Cu、Cd离子转运至液泡区隔化来缓解胁迫抑制;NO还可诱导植株叶片或根系表达更多的金属硫蛋白、GSH和PCs,而且上述响应普遍存在叠加效应.这可能是NO介导番茄对Cu、Cd胁迫的另一主要解毒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u2+胁迫下福寿螺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Cu2+胁迫前后福寿螺谷胱甘肽S转移酶(PcGST)基因的表达规律,探讨福寿螺适应Cu2+的相关机制. 方法 80只福寿螺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福寿螺,Cu2+胁迫浓度分别为0、50、100、150 μg/L.分别于Cu2+胁迫后的0、1、7、14 d,各组随机取3只福寿螺,分离其肝脏、鳃、肾脏组织,分别提取组织中的RNA,逆转录为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u2+胁迫前后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基于Cu2+胁迫下的福寿螺基因转录组筛选获得PcGST基因,构建pET-28a-PcGST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coil)BL21 (DE3)感受态细胞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情况.将转化菌株(含PcGST基因的E.coil)和非转化菌株(未转化的E.coil)等量分成6份,随机取3份作为Cu2+胁迫组(含0.2 mmol/L的CuS04),另3份作为对照组(不含CuS04),20℃、150 r/min摇床培养.每隔1h测定一次菌液吸光度(A600)值,连续测定6h.采用t检验比较转化菌株和非转化菌株对Cu2+的耐受能力. 结果 设定无Cu2+胁迫下的福寿螺组织中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0±0.0.肝脏组织中,50 μg/LCu2+胁迫下,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于0~14 d呈持续上升趋势,峰值为4.9±0.5;100 μg/L、150 μg/L Cu2+胁迫下,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峰值均于7d出现,分别为13.0±3.0和12.2±2.2.鳃组织中,50 μg/L、100 μg/L Cu2+胁迫下,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峰值均于7d出现,分别为5.3±0.7和23.3±16.5;150 μg/L Cu2+胁迫下,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于1d出现,为9.8±3.3.肾脏组织中,50 μg/L Cu2+胁迫下,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变化不显著;100 μg/L Cu2+胁迫下,PcGSTmRNA的相对表达量前期随时间变化不显著,于14 d出现显著增加,为3.9±1.0;150μg/L Cu2+胁迫下,PcGST mRNA的相对表达量于0~14 d呈持续上升趋势,峰值为18.0±0.8.PcGST基因PCR扩增产物约为600 bp.SDS-PAGE结果显示,PcGST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6 370.LB液体培养基中,转化菌株与非转化菌株的生长曲线接近,最大A600值分别为1.5±0.0和1.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0.2 mmol/L CuSO4的LB液体培养基中,转化菌株的生长曲线优于非转化菌株,最大A600值分别为1.5±0.1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u2+胁迫能促进福寿螺体内PcGST基因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线粒体铁蛋白对顺铂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线粒体铁蛋白(FtMt)在顺铂(DDP)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活性氧(ROS)生成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低、中和高剂量组,采用0、2.5、5和7.5 μg/ml浓度的顺铂处理A54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法检测A549细胞凋亡、活性氧(ROS)、Ca2+和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qPCR法检测A549细胞凋亡后FtMt、铁蛋白重链(FTH)、铁蛋白轻链(FTL)、转铁蛋白受体1(TfR1)、铁调节蛋白1(IRP1)、铁调节蛋白2(IRP2)、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M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mRNA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A549细胞中酶活力(Caspase-3、SOD和GSH-Px)和MD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DDP低和中剂量组比较,DDP高剂量组A549细胞存活率、MMP水平和IRP2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细胞的早期凋亡率、ROS水平、Ca2+水平、Caspase-3和IRP1的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DDP高剂量组FtMt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GSH-Px的mRNA和蛋白水平、FTH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DDP高剂量组A549细胞的MDA水平明显高于DDP低和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P可引起活性氧类物质产生以及FtMt表达下调,减弱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但FtMt表达随着凋亡水平的提高而升高,提示FtMt可能是拮抗细胞凋亡的一种蛋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葫芦素B诱导细胞铁死亡抑制肝癌Huh-7细胞增殖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葫芦素B(cucurbitacin B,Cu B)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Cu B对Huh-7细胞的存活率;葫芦素B(0.5、1、2 μmol.L-1)作用于Huh-7细胞24 h,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DCFH-DA,C11-BODIPY 和 FeRhonox-1 荧光探针分别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细胞内Fe2+浓度;谷胱甘肽(GSH)试剂盒和丙二醛(MDA)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内GSH和MDA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 分别 检 测 SLC7A11、GPX4、SLC40A1、Transferrin、Nrf2、HO-1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共沉淀法检测GPX4蛋白的泛素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随CuB药物浓度增大,Huh-7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其IC50为0.96μmol.L-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Cu B干预后,EdU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细胞内活性氧、脂质过氧化水平和Fe2+浓度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同时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明显增多(P<0.05),而细胞内GSH水平明显下降(P<0.05);此外,不同剂量Cu B干预后,GPX4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且Nrf2和HO-1的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免疫共沉淀分析显示,Cu B促进了 GPX4的泛素化和降解.结论 Cu B可能通过促进GPX4泛素化和降解诱导细胞铁死亡抑制肝癌细胞Huh-7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