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儿童肌张力障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脑深部电刺激(DBS)对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20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肌张力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DNA,完善患儿DBS术前及术后肌张力障碍评分量表运动评分,完善全外显子测序检测。结果:共收集32例运用DBS治疗的肌张力障碍患儿。其中男16例,女16例;12例采用苍白球内侧核靶点治疗,20例患儿采用丘脑底核靶点治疗。发现20例(62.5%)致病基因突变,包括 PANK2 9例, KMT2B 3例, GNAO1 2例, GCDH 2例, PINK1、NDUFAF6、DYT27及 ADCY5各1例。术后随访1个月~3年8个月,仅1例因家庭护理不当出现局部感染,术后缓解率波动在5.66%~95.92%。 结论:运用DBS治疗后肌张力障碍患儿均有一定程度缓解,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DBS是儿童肌张力障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早期发病的神经发育障碍伴非自主运动患儿1例的遗传学分析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1例早期发病的神经发育障碍伴非自主运动(NEDIM)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8日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例早期发病NEDIM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样,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用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家系验证,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中国知网(CNKI)、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PubMed)及谷歌学术等数据库中检索 GNAO1基因c.626G>A变异相关的NEDIM病例报道,对患者的临床表型及 GNAO1基因的变异情况进行总结。 结果:患儿为男性,3岁1月龄,临床表现为四肢不自主抖动、运动与语言发育迟缓。WES检测结果提示其携带 GNAO1基因c.626G>A(p.Arg209His)杂合错义变异。经Sanger测序验证,患儿父母 GNAO1基因均为野生型,提示患儿为新发变异。 GNAO1基因c.626G>A(p.Arg209His)变异在HGMD及ClinVar数据库中已见报道。经dbSNP、ExAC及1000 Genomes等数据库检索,该变异均未见收录。SIFT、PolyPhen-2及Mutation Taster等在线软件预测结果均提示,该变异对编码蛋白产生有害影响。经UniProt数据库分析,该变异编码氨基酸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Modeller与PyMOL软件预测结果显示,该变异可能影响其编码蛋白Gαo蛋白的功能。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制订的《序列变异解释的标准和指南》,该变异被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S2+PS1+PM1+PM2_Supporting+PP3)。 结论:GNAO1基因c.626G>A(p.Arg209His)变异可能为NEDIM患儿的遗传学病因,进一步丰富了 GNAO1基因c.626G>A(p.Arg209His)变异的表型谱,为该病患儿临床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GNAO1基因新型变异致发育落后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探索肿瘤突变负荷及差异基因与卵巢癌的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分析肿瘤突变负荷(TMB)及基因差异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依据TMB背景下获取免疫细胞浸润分布情况分析其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卵巢癌患者体细胞突变数据、基因转录组数据及临床信息,利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生存分析及差异分析,采用非负矩阵分解CIBERSORT算法确定免疫细胞与TMB亚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卵巢癌体细胞突变数据下载的样本,其中突变种类最多的为错义突变;变异类型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占比最大.单核苷酸变异种类(SNV)中的C>T转换最多,C>A次之;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为TP53,其次为TTN,但二者是否突变与生存时间无关(P=0.921、0.431);BRAC1 是否突变与生存时间无关(P=0.110);TMB 水平与卵巢癌总生存时间无关(P =0.053),与无进展生存时间相关(P = 0.007).高 TMB 组与低 TMB 组之间筛选出 5 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是 AGR3、IGSF23、ALDH1 A2、GNAO1、FCRL6;其中IGSF23 为上调基因(在差异分析中发现,在高TMB水平下,IGSF23 呈现高表达),其余4 个为下调基因.对已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存分析:ALDH1 A2 与总生存时间相关(P = 0.048);AGR3 及IGSF23 与无进展生存相关(P=0.037、0.024).对两组之间浸润性免疫细胞的占比进行差异分析,发现活跃B细胞及活跃自然杀伤细胞在低TMB组中占比更高(P<0.05),M0、M1 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在高TMB组中占比较高,M2 巨噬细胞在低TMB组中占比较高.结论 TMB与卵巢癌的预后存在相关性,高TMB能够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IGSF23 的表达水平可能更好地作为卵巢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M1 巨噬细胞在卵巢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得到了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肌张力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9/30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以持续或间歇性的肌肉收缩导致不自主地异常运动或姿势的运动障碍病,按照病因学可分为遗传性、获得性和特发性.而遗传性肌张力障碍被列入我国第一批 121 种罕见病目录中.遗传性病因复杂,尤其是近几年发现了大量肌张力障碍相关的新基因,包括HPCA、KCTD17、COL6A3、KMT2B、VPS16、VPS41、VPS11、AOPEP、EIF2AK2、ADCY5、GNAO1、GNB1、TBCD、CACNA1B、DNAJC12、SLC18A2、SQSTM1、IRF2BPL、YY1 等基因,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的关系复杂,临床认知不足,本文拟对此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1例发作性运动障碍患儿的GNAO1基因变异研究及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对1例发作性运动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变异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GNAO1基因变异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0月就诊于我科发作性运动障碍患儿1例的临床资料,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应用二代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临床外显子组的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GNAO1基因c.626G>A新发错义突变,诊断为神经发育障碍伴非自主运动(NEDIM).检索符合条件的中文文献0篇,英文文献6篇.共15例NEDIM患者携带GNAO1基因突变,结合本例患儿共有16例.对其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16例NEDIM患者,男9例,女7例;共携带9个GNAO1突变,其中6个错义突变,2个框内缺失和1个剪接位点突变.错义突变包括:p.Arg209His(3例)、p.Glu237Lys(2例)、p.Arg209Cys(1例)、p.Glu246Lys(2例)、p.Ala227Val(1例)、p.Arg206Leu(1例);框内缺失包括:p.Ala338del(1例)、p.Ala301del(1例);剪接位点突变包括:c.724-8G>A(4例).87.5%(4/16)有运动障碍、81.3%(13/16)有肌张力障碍、62.5%(10/16)有舞蹈症、37.5%(6/16)有刻板动作、100%(16/16)有发育迟滞.结论:GNAO1基因变异可导致多种临床表型,同种临床表型,其轻重程度不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反复抽搐、肺部感染并发育落后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儿,女,4月龄,新生儿期出现抽搐,初起为局灶性运动发作,4月龄时转变为痉挛和强直-痉挛发作,并有发育落后及反复肺部感染.脑电图示高度失律,头颅磁共振、脑脊液检查正常,血氨、血乳酸、血液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分析、尿液有机酸分析正常,基因检测发现GNAO1 c.607G>A(p.G203R)新生杂合错义突变,确诊为GNAO1相关早发性癫癎脑病(EIEE17型).改用托吡酯和氨己烯酸治疗,癫癎发作控制,但精神运动发育无进步,肺部感染反复,12月龄时因重症肺炎死亡.对于不明原因早发性癫癎脑病患儿需警惕GNAO1基因突变,尽早进行遗传学检测,并注意可能合并反复肺部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mRNA和miRNA表达谱及基因甲基化谱的直肠腺癌发生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综合分析高通量miRNA/mRNA的表达数据及DNA甲基化数据,研究直肠腺癌(READ)潜在的发病机制.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miRNA/mRNA表达数据及DNA甲基化数据.利用DESeq2软件包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DEmiRNAs)、mRNA(DEmRNAs),利用COHCAP软件包筛选差异甲基化位点(DMSs).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构建DEmiRNAs与DEmRNAs的调控网络和DNA甲基化与DEmRNAs调控网络,获得DEmiRNAs与DEmRNAs负调控关系对(DEmiRNA-DEmRNA),以及DNA甲基化与DEmRNAs的负调控关系对(DNAmethylation-DEmRNA).利用KEGG分析得到异常甲基化的DEmRNAs富集的通路.最后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验证其中差异显著的DEmRNAs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数据中筛选到了1192个DEmRNAs, 27个DEmiRNAs,通过靶基因筛选,获得1987个miRNA-mRNA调控关系对.得到446个甲基化异常的基因,6403个异常甲基化的CpG位点.通过对446个异常甲基化基因和668个DEmRNAs的关联性分析,发现50个DEmRNAs (39个下调和11个上调)伴有高甲基化,同时受到DEmiRNAs的负调控.这50个DEmRNAs显著富集于cAMP、昼夜节律和谷氨酸等信号通路.qRT-PCR结果显示DEmRNAs表达结果与预测结果一致.结论 受到DEmiRNAs负调控的7个高甲基化基因(SORCS1、PDZRN4、LONRF2、CNGA3、HAND2、RSPO2和GNAO1)可能促进了READ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生物信息学楝酰胺A抑制Jurkat细胞增殖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楝酰胺A抑制Jurkat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检索Jurkat细胞基因表达微阵列芯片数据集GSE41072,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倍比法筛选DEGs,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相互作用基因库检索工具和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结果 共筛选出122个刺激反应DEGs,上调基因98个,下调基因24个.GO基因功能分布结果显示,DEGs多集中于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相关功能基因.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Rap1信号通路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DEGs富集最多、最显著的是Rap1信号通路.PPI网络分析筛选出节点度最高的前10个中心蛋白编码基因分别是EGFR、VEGFA、GNGT2、PPARG、NCL、GNAO1、CNR1、XRCC5、GPER1、S1PR3.其中,节点度最高的中心蛋白编码基因为EGFR.结论 通过再次分析楝酰胺A干预Jurkat细胞后的芯片数据,筛选出与楝酰胺A抗T淋巴细胞瘤白血病相关的2条信号通路和10个中心蛋白编码基因;Rap1信号通路和基因EGFR可能在楝酰胺A抗T淋巴细胞瘤白血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癫痫与运动障碍共存GNAO1脑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GNAO1基因G203R变异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型-表型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GNAO1基因G 203 R变异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以"GNAO1G 203 R"为检索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文献并复习相关资料.结果 男性7月龄患儿,临床表现为反复抽搐,扭动、舞蹈、张口、咂嘴吐舌,生长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发现患儿GNAO1基因G 203 R变异.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后,患儿癫痫控制,但仍有反复扭动、舞蹈、口面部运动障碍.文献检索到6例GNAO1基因G 203 R变异病例,临床表现相似.结论 GNAO1基因G 203 R变异的主要临床特点是癫痫性脑病、运动障碍、生长发育落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