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地区2 237例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梧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率、亚型分布及其年龄分布特点.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梧州市工人医院门诊受检的2 237例女性宫颈分泌物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杂交法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率、亚型分布,并将所有受检者分为10个年龄组,分析不同年龄组女性的HPV感染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梧州市16~82岁妇女HPV的感染率为34.3%.②HPV感染亚型的分布特点:总体感染率由高到低位于前 5 位的亚型分别为 HPV-52(29.6%)、HPV-16(15.1%)、HPV-58(14.2%)、HPV-51(9.6%)和HPV-53(9.6%);以单一感染(76.2%)和双重感染(17.3%)为主.③ HPV感染的年龄分布特点: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3,P=0.004),其中≥61岁组感染率最高(44.7%),其次为21~25岁组(44.4%),再次是≤20岁组(41.2%);感染率最低为41~45岁(25.6%),其余年龄段组感染率较为均衡,约34.0%.结论 梧州地区女性HPV感染以52、16、58亚型为主,且不同年龄段女性HPV感染存在差异,在16-82岁年龄段,提示应加大对25岁以下及60岁以上女性的筛查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乳头瘤病毒L1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的升级换代研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对人乳头瘤病毒(HPV)L1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升级换代,以提高基于L1检测靶区的HPV核酸(分型)试剂的质量.方法 研制包含了34种不同型别HPV L1的质粒样品.经商业化核酸检测试剂复核验证,分装组成国家参考品.采用荧光PCR法进行量值标定,并溯源至WHO第一代HPV16 DNA国际参考品.结合不同实验室的协作标定研究和适用性验证结果,确定参考品的质量标准,并进一步考察参考品的稳定性.结果 国家参考品包括34种不同型别HPV样本和5种HPV阴性病原体,型别上囊括了HPV68a和HPV68b亚型.34种不同型别HPV DNA含量为6.26~7.08 Log10 IU/mL,并要求各试剂准确性应能检出其检测范围内的所有型别且分型正确,其检出限应不高于104 IU/反应.结论 成功建立了新一代HPV L1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用于评价L1检测靶区的HPV核酸检测试剂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关于27639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目前洛阳市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现状.方法 从LIS系统中收集2020年6月28日至2022年11月30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HPV基因检测的结果以及患者临床资料,剔除信息不全的病例.分析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感染差异、HPV阳性率、感染亚型及年龄分布等特点.结果 共收集27639例,其中阳性率女性(27.86%)比男性(23.1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04,P<0.05).感染率排在前五的亚型依次是男性:HPV16、HPV6、HPV11、HPV39、HPV58;女性:HPV16、HPV52、HPV58、HPV61、HPV51.感染类型均以单重和双重感染为主,男性最多可检出五重感染,女性最多可检出十重感染.男性人群中,年龄最小16岁,最大68岁,各年龄层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06,P>0.05);女性人群年龄最小14岁,最大89岁,阳性率较高的两个年龄阶段分别是<20岁(39.80%)和60~69岁(38.20%),各年龄层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9.381,P<0.0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BMRT-HPV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核酸分型定量法HPV检测(BMRT-HPV)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巢式抽样法,在2016年9月—2018年1月中国子宫颈癌筛查多中心研究(CHIMUST)项目5个筛查点的8 856例妇女中,选取其中医生取样或自取样标本中任一检测方法HPV阳性或HPV阴性但细胞学结果≥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者共1 495例行BMRT-HPV检测,同时按照1∶2比例抽取年龄和参加筛查时间相匹配的HPV与细胞学结果均为阴性的2 990例为对照。CHIMUST项目中对任一HPV阳性妇女回叫行阴道镜下子宫颈病灶四象限定点活检+随机活检+子宫颈管搔刮术方案子宫颈活检,以医生取样标本的基于实时PCR技术的Cobas 4800 HPV检测(Cobas-HPV)、基于第2代基因测序技术的HPV分型检测(SEQ-HPV)为对照,以子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BMRT-HPV检测的高危型HPV(HR-HPV)亚型与Cobas-HPV、SEQ-HPV检测的一致性,并比较3种HPV检测方法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CIN Ⅱ +)、CIN Ⅲ及以上级别病变(CIN Ⅲ +)的筛查效率。 结果:(1)BMRT-HPV检测方法分别与Cobas-HPV、SEQ-HPV检测方法比较,检测HR-HPV亚型整体的一致性分别为94.8%、94.4%,Kappa值分别为0.827、0.814。(2)BMRT-HPV、Cobas-HPV、SEQ-HPV 3种方法对CINⅡ +筛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2.62%、94.26%、93.44%,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特异度分别为84.67%、83.25%、82.76%,BMRT-HPV检测对CINⅡ +筛查的特异度显著高于Cobas-HPV、SEQ-HPV检测( P<0.01)。3种HPV检测方法对CIN Ⅲ +筛查的敏感度均达到100.00%,BMRT-HPV检测对CIN Ⅲ +筛查的特异度也显著高于Cobas-HPV、SEQ-HPV检测(分别为83.40%、81.95%、81.50%, P<0.01)。检出1例CINⅡ +或CIN Ⅲ +所需要行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的患者数,BMRT-HPV检测显著少于Cobas-HPV和SEQ-HPV检测( P<0.01)。Cobas-HPV、SEQ-HPV、BMRT-HPV检测初筛阳性者分别以HPV 16和(或)18型(HPV 16/18型)阳性联合细胞学结果≥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即为方案一、二、三)进行二次分流,3种筛查方案对CIN Ⅱ +、CIN Ⅲ +筛查的敏感度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但方案三(即BMRT-HPV初筛阳性者)筛查CIN Ⅱ +、CIN Ⅲ +的特异度显著高于方案一(即Cobas-HPV初筛阳性者)和方案二(即SEQ-HPV初筛阳性者; P<0.05),而且阴道镜转诊率方案三也显著低于方案一、二( P<0.05)。 结论:BMRT-HPV检测筛查子宫颈癌具有与Cobas-HPV、SEQ-HPV检测相似的敏感度,但特异度更高,可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原发性子宫颈印戒细胞癌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原发性子宫颈印戒细胞癌(PSRCCC)为一种罕见的子宫颈癌病理亚型,发病率极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2022年5月就诊于本院的PSRCCC患者,从其术前检查、病理诊断、术后治疗等方面阐述诊疗过程,并参考相关文献围绕PSRCCC的诊疗进行讨论。PSRCCC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 mRNA分子检测进行诊断,并需与子宫颈转移性印戒细胞癌鉴别。PSRCCC的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即易发生广泛浸润和转移,总体预后较差,子宫广泛性切除术联合术后放疗或化疗可有效预防早期PSRCCC的复发,而单纯姑息性化疗为晚期PSRCCC患者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HPV DNA检测应用于健康体检人群子宫颈癌初筛的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这一病因学关系的确定带来子宫颈癌筛查策略的重大变革:鉴于高危型HPV DNA检测可以筛查出更多的癌前病变和癌症风险人群,且更具成本效益,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21年首次向全球推荐高危型HPV DNA检测为子宫颈癌初筛首选方法。为促进新策略在国内健康体检人群中的应用,提高子宫颈癌筛查的质量和效率,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及子宫颈病变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分析评价现有子宫颈癌筛查方法,各权威机构和组织对HPV初筛的推荐,结合国内子宫颈癌筛查的实践,从多方面对HPV DNA检测的应用做出界定并形成共识:推荐高危型HPV DNA检测作为健康体检人群子宫颈癌初筛的首选方法;高危型HPV特指WHO确认的14种高危HPV亚型,推荐HPV16/18分型检测用于进一步风险人群的分层;进行HPV DNA检测可采用临床医生采集的子宫颈样本或受检者自采样;HPV DNA检测结果为定性检测,可靠性尤其重要,推荐优选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的应用于子宫颈癌初筛的HPV试剂,或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一致性考核,检测性能与初筛试剂高度一致的检测产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HPV16阳性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下生殖道菌群构成及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亚型感染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下生殖道菌群的分布及特征。方法:前瞻性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6例HPV16单一型别阳性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子宫颈癌组),选取同期体检人群中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且HPV阴性6名健康女性为健康对照组。患者抗肿瘤治疗前、健康对照者体检时用无菌棉拭子采集子宫颈后穹窿处分泌物,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V1-V2高变区,分析菌群分布及特征。结果:子宫颈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年龄分别为(51±8)岁、(48±3)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3, P=0.540),两组均有孕产史,无吸烟史。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子宫颈癌组sobs指数( t=3.25, P=0.009)及chao指数( t=2.91, P=0.016)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宫颈癌组shannon指数高( t=2.07, P=0.065),simpson指数低( t=1.74, P=0.11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主坐标分析(PCoA)进行数据降维分析显示,子宫颈癌组与健康对照组间β多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R2=0.154, P=0.018)。门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子宫颈癌组厚壁菌门占比低(30.21%比68.28%),拟杆菌门占比略低(6.87%比8.11%),而放线菌门(26.91%比14.42%)及变形菌门(27.33%比0.67%)占比高。属水平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子宫颈癌组乳杆菌属及棒状菌属占比低,失去优势菌群,而红球菌属、克雷伯菌属、气球菌属等占比明显高,且子宫颈癌组菌群种类较健康对照组多。线性判别分析(LDA)显示,属水平上,红球菌属(LDA=5.04)、克雷伯菌属(LDA=4.71)、肠杆菌属(LDA=4.29)、罗尔斯通菌属(LDA=4.28)、苍白杆菌属(LDA=4.23)、韦荣球菌属(LDA=4.14)为子宫颈癌组特征菌群;门水平上,健康对照组厚壁菌门(LDA=5.23)可为标志性物种;种水平上,子宫颈癌组红球菌( P=0.025)、罗尔斯通菌( P=0.045)、韦荣氏球菌( P=0.044)、卡氏伯克霍尔德菌( P=0.045)、假单胞菌( P=0.043)等均较健康对照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HPV16单一型别阳性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下生殖道菌群多样性、丰富度较健康女性增加,乳杆菌属丰度下降;红球菌属、克雷伯菌属可作为其标志性下生殖道菌群,但仍需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长沙市113 838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基因型分布特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长沙市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1月长沙市参加宫颈筛查的113 838例已婚妇女进行HPV感染检测和基因型分型。结果:HPV总阳性率12.04%(13 709/113 838),高危型HPV基因感染较高的亚型分别是HPV-52、58、16、68、18;低危型HPV基因感染较高的亚型分别为HPV-6、11,其中高危型占94.99%(16 009/16 853),低危型占5.01%(844/16 853)。HPV阳性感染单一感染为主,感染率为80.65%,双重感染率为16.16%。13 709例HPV感染妇女中细胞学异常发生率为26.70%(3 660/13 709),宫颈病变发生率为15.10%(2 070/13 709)。目前已上市的HPV疫苗缺乏对HPV-68高危亚型的覆盖。结论:长沙市女性宫颈HPV的感染率为12.04%,主要感染的基因型为HPV-52、58、16、68、18,主要以高危型、单一感染为主。目前已上市的HPV疫苗缺乏对HPV-68高危亚型的覆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马鞍山市门诊就诊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门诊就诊女性的HPV感染现状和亚型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马鞍山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及体检中心体检女性629例,取宫颈脱落细胞样本采用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法对HPV DNA进行分型检测,分析马鞍山市不同亚型、不同年龄段女性HPV感染情况。结果:629例受检者中,有213例HPV感染阳性,阳性率为33.86%。共检出21种亚型,其中高危型HPV感染检出186例(87.32%),以HPV16(18.31%)、HPV52(15.02%)、HPV18(8.45%)、HPV53(7.51%)和HPV58(5.63%)为主;低危型HPV感染检出27例(12.68%),以HPV81(5.63%)为主。不同年龄组中60~<70岁的女性感染率和高危型检出率最高(52.63%和52.63%),其次是20~<30岁的女性(43.40%和35.85%)。213例HPV阳性感染者中,单一感染占71.36%。结论:马鞍山市门诊就诊女性HPV感染亚型主要为高危型HPV16、52、18、53和低危型HPV81,以单一感染为主,感染人群以60~<70岁和20~<30岁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 337例绝经女性宫颈病变筛查诊断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绝经后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进行筛查诊断,分析中老年女性宫颈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女性1 337例宫颈病变筛查资料,年龄50~86岁。根据年龄分为50~59岁组787例,60~69岁组483例,70~79岁组60例,80~89岁组7例。分别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和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以宫颈活检病理学结果确定诊断,并分析宫颈病变情况。结果:1 337例入选者因症状就诊占53.0%(708例)。其中宫颈病变666例(49.8%),包括宫颈低级别病变(LSIL)357例,高级别病变(HSIL)252例,宫颈癌57例(4.3%)。70~79组患者HSIL发病率最高为30.0%(18/60);50~59组患者LSIL发病率最高为30.6%(241/787),不同宫颈病变类型在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8.919, P<0.01)。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SIL阳性率为51.6%(166/322),HSIL阳性率为70.8%(143/202),宫颈癌为71.4%(25/35),LSIL与HSIL及以上病变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宫颈恶性肿瘤组中,细胞学高度鳞状上皮病变为51.4%(18/35);HSIL组中上皮内病变或癌变为29.2%(59/202),LSIL组为48.4%(156/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8.806, P<0.01)。206例未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合并HPV阳性患者,52.9%(109例)为慢性宫颈炎,21例无HPV感染者76.2%(16例)为慢性宫颈炎。1 301例患者完成HPV检查,以HPV单一型感染为主占69.4%(903例),混合型感染占比为30.6%(398例)。活检病理LSIL、HSIL、癌患者HPV感染分别为84.6%(302/357)、95.9(185/193)、100%(54/54),不同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HPV单一型感染中,HPV16型是最常见感染亚型。宫颈HSIL及以上病变最常见HPV感染亚型为HPV16型和HPV18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与阴道镜诊断符合率LSIL为52.4%(187/357),HSIL为60.7%(153/252),宫颈癌为64.9%(37/57)。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者阴道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0.382, P<0.01).1 310例患者完成宫颈管搔刮术,120例HSIL和39例宫颈癌,检出率为55.8%(159/285)。 结论:老年女性宫颈癌发病率高。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合并HPV感染患者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发病率高。绝经后宫颈病变患者以单一HPV亚型感染为主,16亚型最为多见。随病变程度加重阴道镜诊断准确率升高。宫颈管搔刮术是减少阴道镜漏诊的重要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