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WIST1通过激活自噬促进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血管重塑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Twist相关蛋白1(Twist-related protein 1,TWIST1)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大鼠肺血管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剂处理的模型组、TWIST 1抑制剂Harmine组、自噬抑制剂羟氯喹组.检测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和内膜厚度百分比(MT%)以评估大鼠PAH的发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WIST 1,自噬相关蛋白LC3B以及RND3的蛋白质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CT诱导的PAH大鼠中TWIST1和LC3B表达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2.32±0.22倍和0.87±0.19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812,11.227,均P<0.001);同时RND3表达下调,为对照组的0.32±0.07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003,P<0.001).给与TWIST 1抑制剂Harmine或自噬抑制剂羟氯喹可显著抑制MCT诱导的自噬激活和RND3表达下调,同时降低了 MCT诱导的PAH大鼠的RVSP,RVHI和M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277~16.636,均P<0.001).结论 TWIST1通过诱导自噬激活促进肺血管重塑,促进PAH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去氢骆驼蓬碱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去氢骆驼蓬碱(HM)是一种在自然界中丰富存在的β-咔啉类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近年体内外研究发现,HM对阿尔茨海默病(AD)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M降低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调节胆碱能系统、抗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等作用有关.该文综述HM改善AD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HM的临床应用和AD防治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骆驼蓬子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研究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子醇提液酸溶碱沉后总生物碱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NMR及合成等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并以CCK-8法测定部分化合物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从骆驼蓬子总生物碱中分离得到了 12个化合物,分别为1.甲基-2-甲氧甲基-7-甲氧基-9H-吡啶并[3,4-b]吲哚-2-盐酸盐(1)、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2)、鸭嘴花酮碱(3)、鸭嘴花碱(4)、harmalanine(5)、去氢骆驼蓬碱(6)、哈尔满(7)、哈尔酚(8)、norharmane(9)、骆驼蓬碱(10)、四氢骆驼蓬碱(11)、骆驼蓬酚(12).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化合物 5 的 24h 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为(36.41±1.91)μmol/L.结论 化合物 1 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氮杂缩醛去氢骆驼蓬碱A,化合物2为骆驼蓬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而较强共轭系统的化合物5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中药单体调控宫颈癌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6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现代医学常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肿瘤复发和转移仍然是宫颈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中药复方、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等在肿瘤治疗中疗效显著.中药单体是源自于中药的有效提取物,在抗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黄芩素、茯苓酸等可以通过抑制分泌型糖蛋白/β-链蛋白(Wnt/β-catenin)通路活性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紫草素、青蒿素等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与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哺乳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 K/Akt/mTOR)相关;姜黄素、人参皂苷等可以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κB(p-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牡荆素、白藜芦醇等可以上调p53蛋白表达发挥其抑癌作用;常春藤皂苷元、五味子乙素等可以抑制转录激活因子3(Recombinant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活性;柚皮素、半枝莲多糖可以上调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表达;而神经源性位点缺口同源蛋白(Notch)信号通路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具有争议.斑蝥素、黄芩素等中药单体可以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土槿皮乙酸、去氢骆驼蓬碱可以抑制磷脂酰肌醇 3-激酶/蛋白激酶 B/糖原合酶激酶-3β(Phosphoinositide-3-kinase/protein kinase B/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虫草素、桔梗皂苷-D具有调控Hippo信号的作用;黄芩素、白藜芦醇抗宫颈癌作用机制则与Hedgehog信号有关.目前,关于中药单体调控宫颈癌信号通路的研究众多,但缺乏系统总结.本研究通过总结中药单体调控宫颈癌相关信号通路,以期为中药单体在宫颈癌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指导,为中医药防治宫颈癌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天然产物去氢骆驼蓬碱糖基偶联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3/23
基于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在天然产物去氢骆驼蓬碱(harmine)的C7位氧上引入环己基甲基,并在N9位上通过不同长度的烷基链偶联甲基2-氨基-β-D-葡萄糖苷,设计并合成了8个去氢骆驼蓬碱糖基偶联物(14a~14h).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和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偶联物的抗肿瘤活性随连接臂中烷基链长度的延长而增加.化合物14h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显著优于去氢骆驼蓬碱.与去氢骆驼蓬碱相比,糖基的引入改善了化合物14h的水溶性,并通过Warburg效应提高了化合物14h的肿瘤细胞选择性.机制研究发现化合物14h可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和G0/G1期细胞阻滞,并能通过干扰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进程抑制肿瘤细胞迁移.本研究为基于去氢骆驼蓬碱的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DYRK1A调控NLRP3激活在帕金森病模型中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通过在帕金森病模型中分析双特异性酪氨酸调控激酶1A(DYRK1A)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激活的关系,探讨帕金森病中神经炎症的治疗靶点.方法 (1)采用MPP+处理BV2细胞(小鼠小胶质细胞)后,使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DYRK1A及NLRP3蛋白的表达水平;加用DYRK1A抑制剂(Harmine)处理帕金森细胞模型,使用CCK8法检测小胶质细胞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NLRP3蛋白表达水平.(2)MPTP慢性PD动物模型中,腹腔注射DYRK1A抑制剂(Harmine),免疫组织荧光观察小鼠中脑黑质区小胶质细胞数目,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中脑黑质区NL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不同浓度MPP+处理小胶质细胞后,DYRK1A及NLRP3的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有升高(P<0.05);Harmine(浓度为10、15 μmol/L)时可改善 MPP+对BV2细胞活性的损伤(P<0.05);相比MPP+组,Harmine+MPP+组NLRP3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中脑黑质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多;与模型组相比,模型中浓度抑制剂组小鼠中脑黑质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模型组小鼠中脑黑质区NLRP3的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模型中浓度及高浓度抑制剂组小鼠中脑黑质中NLRP3蛋白表达下降明显(P<0.05).结论 抑制DYRK1A可减轻帕金森病模型中NLRP3炎症蛋白的激活,为帕金森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7-取代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的毒性评价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根据构效关系对去氢骆驼蓬碱的7位进行结构修饰以得到低毒性化合物,并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其减毒机制.方法 将去氢骆驼蓬碱衍生成哈尔酚后,通过酯化反应得到7-取代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并用1H NMR、13C NMR、IR和MS对其进行表征.通过CCK-8法测定衍生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进行毒性评价,然后基于液质研究药物对线虫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结果 去氢骆驼蓬碱给药导致线虫体长变短、身体弯曲频率降低、死亡率上升,而7-取代衍生物对线虫的毒性反应均下降,其中高浓度(320μmol·L-1)1b给药组与空白组的线虫相比也未见显著性差异.代谢组学结果表明,相比于去氢骆驼蓬碱,1b给药对线虫体内嘌呤代谢通路的影响力水平显著降低.此外,两种药物都会下调线虫体内多种氨基酸(如L-丙氨酸、L-谷氨酸、L-精氨酸等)含量,还会上调线虫SOD-3蛋白水平.结论 1b对线虫的生长、发育、运动能力的毒性比去氢骆驼蓬碱显著降低,其减毒效应可能与降低对线虫体内的嘌呤代谢通路的影响有关.此外,去氢骆驼蓬碱和1b都会导致线虫氨基酸代谢通路紊乱,这可能会影响活性氧稳态并激活氧化应激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B-9-3与5种传统抗肿瘤药联用的体外抑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去氢骆驼蓬碱衍生物B-9-3与5种不同传统抗肿瘤药联用的体外抑瘤作用.方法 经B-9-3 (0.78~200.00μg/mL)与紫杉醇、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顺铂和表柔比星(0.78~200.00 μg/mL)单独及联合作用于肺癌细胞LLC、结肠癌细胞HT-29、肝癌细胞HepG2和乳腺癌MCF-7 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存活率,并按照WEBB法计算联合用药协同系数(Q);进一步通过PI/Hoechst 33342双荧光染色和细胞划痕实验研究B-9-3(0.78、25.00和200.00 μg/mL)作用于LLC细胞24 h后对瘤细胞活性、迁移的影响.结果 与B-9-3单独用药比较,同浓度B-9-3与长春新碱和紫杉醇联合用药,能够显著降低MCF-7和HT-29细胞的存活率,Q均低于0.3(Q<1为协同).荧光染色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与溶剂对照组比较,B-9-3(25和200 μg/mL)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划痕修复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B-9-3显著抑制LLC细胞迁移能力并提高细胞凋亡率,与不同抗肿瘤药物联合具有协同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骆驼蓬碱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骆驼蓬碱可通过下调环氧合酶-2(COX-2)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但其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研究骆驼蓬碱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PTEN/Akt/MDM2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2、4、8、16、32 μg/mL)骆驼蓬碱干预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和MKN-4524 h、48 h和72 h,分别采用MTT法和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TEN、COX-2表达以及Akt、MDM2磷酸化水平.结果:骆驼蓬碱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SGC-7901、MKN-45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骆驼蓬碱呈剂量依赖性地上调 PTEN表达、抑制 Akt、MDM2磷酸化以及 COX-2表达.结论:骆驼蓬碱可能通过PTEN/Akt/MDM2信号通路下调COX-2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去氢骆驼蓬碱通过PTEN/Akt/MDM2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COX-2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PTEN基因/Akt/小鼠双微体基因(MDM2)信号通路在去氢骆驼蓬碱(harmine,HM)抑制胃癌细胞COX-2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PTEN(PTEN-siRNA)、Akt(Akt-siRNA)和MDM2(MDM2-siRNA)小干扰RNA,分别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KN-45,Western blot检测HM干预前后PTEN、p-Akt、p-MDM2和COX-2表达.结果 HM诱导PTEN表达,抑制Akt、MDM2磷酸化和COX-2表达.敲减PTEN基因有效地阻断了HM抑制Akt、MDM2磷酸化和COX-2表达的作用,敲减Akt基因可协同HM抑制MDM2磷酸化和COX-2表达,敲减MDM2基因可协同HM抑制COX-2表达.结论 HM可能通过PTEN/Akt/MDM2信号通路,下调胃癌细胞COX-2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