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征追踪心脏MRI定量评估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房功能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应用特征追踪心脏MRI(FT-cMRI)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患者进行左房应变分析来评估左心房功能,并探究NOHCM对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58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NOHCM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HC组)的临床和MRI资料.MRI扫描序列主要为单次激发FSE亮血序列,扫描平面包括两腔、四腔和短轴位.应用CVI42软件测量左房容积指数(LAVI)和左房整体功能参数,后者包括心肌储备功能参数[总应变(εs)、峰值正向应变率(SRs)、左房总射血分数(LATEF)]、导管功能参数[主动应变(εe)、峰值早期负向应变率(SRe)、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升压泵功能参数[被动应变(εa)、峰值晚期负向应变率(SRa)、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以及左室的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输出量(LVCO)和左室心脏指数(LVCI)]和大小参数[左室最大室壁厚度(LVWTmax)、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采用两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间各项定量参数值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左房功能参数与左室的结构和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O-HCM组的LVWTmax、LVM、LVMI和LAVI值均显著高于HC组(P<0.05),NOHCM组的左房功能参数值(LATEF、LAPEF、LAAEF、εs、εe、εa,SRs、SRe 和 SRa)均显著低于 HC 组(P<0.05).NO-HCM 组左室心肌不同肥厚部位的LVWT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其它的左房、左室结构和功能参数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大小正常的NOHCM患者的LATEF、LA-PEF、εs、εe、SRs和SRe值均显著低于HC组(P<0.05),而LAAEF、εa和SRa值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试者的LATEF与εs、LAPEF与εe、LAAEF与εa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70).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OHCM患者各时相左房功能均下降.在左房增大之前,左房的心肌储备和导管功能下降,而升压泵功能正常.各时相左房功能受损与左室的肥厚部位无显著相关性.各时相左房的LAEF与各项应变参数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不同类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sST2、GGT表达差异性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血清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表达差异性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HC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运动负荷试验左心室流出道与主动脉峰值压力阶差(LVOTG)测量结果将HCM患者分为OHCM组(44例)、NOHCM组(52例),并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分级;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ST2、GGT水平,通过双变量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sST2、GGT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左心房容积(LA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房容积指数(LAVI)、E/E'、E/A、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6min步行距离(6MWD)]的相关性;另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血清sST2、GGT对OHCM、NOHCM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同时分析血清sST2、GGT对OHCM、NOHCM患者不同心功能的预测价值.结果:与NYHA Ⅰ+Ⅱ级比较,OHCM、NOHCM 组 NYHA≥Ⅲ级 sST2、GGT、LVD、LAV、LAVI、E/E'、NT-porBNP 水平较高,LVEF、E/A 水平较低,6MWD 较短(P<0.05).OHCM 组、NOHCM 组与 LVEF、E/A、6MWD 呈负相关性,与 LVD、LAV、LAVI、E/E'、NT-porBNP 呈正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血清sST2、GGT均是影响OHCM、NOHCM患者心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sST2、GGT在O-HCM、NOHCM患者NYHA≥Ⅲ级预测中的ACU均>0.75.结论:血清sST2、GGT与不同类型HCM心功能存在一定关联,根据其表达水平变化情况可有效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受损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比较OHCM组和NOHCM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20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年龄(61.16 ± 13.04)岁,其中OHCM组49例,NOHCM组157例.OHCM组男性比例低于NOHCM组[44.9%(22/49)比69.4%(109/157)],晕厥发生率高于NOHCM组[12.2%(6/49)比3.8%(6/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后壁厚度和室壁最大肥厚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随访(32 ± 10)个月,共21例患者死亡,两组全因死亡、再入院、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OHCM组心源性猝死比例更高[6.1%(3/49)比0.6%(1/157),P<0.05].结论 OHCM和NOHCM患者的临床特点存在差异,但NOHCM患者的整体预后并不比OHCM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肥厚型心肌病伴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伴发心房颤动(AF)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内科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25日住院诊断HCM患者,根据有无AF和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或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将患者分为NAF+NOHCM组、NAF+HOCM组、AF+NOHCM组、AF+HOCM组.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①130例HCM患者中,发生AF 24例(18.46%),其中阵发性AF 9例,持续性AF 15例.四组心悸、胸痛、年龄、病史/年、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凝药物、NYHA心功能分级、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缩末容积、射血分数差异明显.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OHCM患者伴发AF与年龄、左房内径、射血分数相关.HOCM患者伴发AF与病史、年龄、左房内径相关.结论 住院患者中,HCM伴发AF患者不少见,NOHCM患者伴发AF与年龄、左房内径、射血分数相关.HOCM患者伴发AF与病史、年龄、左房内径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氯沙坦对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肥厚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心功能正常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患者心肌肥厚程度的影响.方法 根据有无使用氯沙坦,将41例心功能正常的NOHCM患者分为试验组(使用氯沙坦药物治疗)20例和对照组(未使用氯沙坦药物治疗)21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QRS波振幅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及心电图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QRS波宽度、校正的QT间期(QTc)及各导联QRS波振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Ⅰ、Ⅱ、aVF导联QRS波振幅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其余心电图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或减缓NOHCM患者心肌肥厚程度的进展,改善心肌重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非梗阻性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及影像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HCM)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的临床及MRI、US心功能表现的异同.方法 选取并分为NOHCM组40例与OHCM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MRI及US心功能参数特点,比较两组间差异性.结果 NOHCM组与OHCM组在临床中的胸痛、呼吸困难、心脏杂音和MRI心功能参数中的左心室壁最大厚度(LVMWT)、左右心室射血分数(EF)、左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US心功能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HCM组相对NOHCM组临床症状重、心脏杂音比例高、左心室壁肥厚程度大,NOHCM心室收缩功能损害愈加明显.MRI较US更有助于心功能的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