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并围生期缺氧的新生儿脑病遗传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合并围生期缺氧的新生儿脑病遗传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参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基因组计划”的133例新生儿。纳入标准为诊断为新生儿脑病、合并围生期急性缺氧事件或Apgar评分≤7分的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表现、基因测序结果和转归等。结果:133例患儿中男77例(57.9%),女56例(42.1%);剖宫产出生56例(42.1%),自然出生77例(57.9%);其中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68例(51.1%),颅内出血25例(18.8%),遗传学病因的20例(15.0%),败血症(未合并颅内感染)5例(3.8%)。20例二代测序结果阳性的遗传学病因患儿中,19例明确致病性,1例为意义不明;分别为 4例先天性肌病相关变异基因(MTM1基因变异2例、ACTA1基因变异和RYR1基因变异各1例),4例综合征相关变异基因(CHD7基因变异2例、PTN11和NSDHL基因变异各1例),3例代谢性疾病相关变异基因(OTC、MTHFR、ALDH7A1基因变异各1例),2例癫痫性脑病相关变异基因(KCNT1和PACS2基因变异各1例),1例为呼吸中枢相关变异基因(PHOX2B基因变异)以及6例拷贝数致病变异。20例遗传学病因患儿中,8例(40.0%)肌张力减低,7例(35.0%)惊厥,5例(25.0%)合并畸形;20例患儿或家庭均进行遗传咨询,4例患儿死亡,10例患儿放弃治疗出院,6例患儿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后进一步制定专科随访计划。结论:在合并围生期缺氧的新生儿中,遗传学病因并不少见。先天性肌病、综合征类、代谢性疾病和癫痫性脑病相关变异基因为常见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HILD综合征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CHILD 综合征(congenital hemidysplasia with ichthyosiform nevus and limb defects syndrome,CHILD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显性遗传病,具有男性致死的特点.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先天性偏侧发育不良、鱼鳞病样痣及身体缺陷,多数患者为右侧受累.该病由还原性辅酶Ⅰ类固醇脱氢酶样蛋白(nicotinamide adenin-edinucleotide phosphate steroid dehydrogenase-like protein,NSDHL)基因突变导致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β-HSD)功能丧失引起,而该酶为合成胆固醇的关键酶,会引起胆固醇合成障碍及有毒物质的堆积.本文就CHILD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致病基因、发病机制、遗传、鉴别诊断、治疗等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干姜附子肉桂汤诱导口腔溃疡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研究干姜附子肉桂汤诱导的大鼠口腔溃疡的机制,探讨热性药诱发上火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0.1mL/(10g·d)灌胃,模型组用干姜附子肉桂水煎剂0.1mL/(10g·d)灌胃,均为1次/d,连续给药21d后,腹腔主动脉取血行血常规检测,取两组大鼠的口腔黏膜组织,以HE染色检测口腔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IgG和IgA表达差异,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血常规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总数、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单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ONO)、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lymphocyte ratio,NLR)均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口腔黏膜组织出现表皮脱落、炎性浸润,表明模型组的口腔黏膜损伤,造模成功;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的口腔黏膜组织的IgG和IgA表达升高,提示口腔黏膜组织炎性反应增强.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表达两倍以上的基因有463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99个,参与主要通路有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类固醇的生物合成,涉及的主要基因为二酯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acyl CoA:diacylgycerol acyltransferase 2,DGAT2)、鞘磷脂沉积病C1样蛋白1(Niemann-Pick C1-like 1,NPC1L1)、脂肪酸羟化酶结构域蛋白2(fatty acid hydroxyl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FAXDC2)、类固醇脱氢酶样蛋白(NAD/NADP dependent steroid dehydrogenase like protein,NSDHL)等;下降表达基因164个,参与主要通路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和黏着斑通路,涉及的主要基因有软骨素(chondroadherin,CHAD)、Ⅺ型胶原α2(collagen typeⅪalpha-2,COL11A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R)、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干扰素alpha 2(interferon alpha 2,IFNA2)等.[结论]干姜附子肉桂汤会引起大鼠上火,并引发口腔溃疡,其机制与多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改变有关,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类固醇的生物合成、ECM受体相互作用和黏着斑通路等信号通路异常可能与其发生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探究开心散治疗AD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开心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成分-靶点-疾病”相互关系.方法: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V1.0收集开心散所含4味中药的相关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并搜索阿尔茨海默病疾病靶标,对其节点(hubs)进行基因本体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富集分析.结果:开心散的250个化合物中有2 877个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相互关联.其中线粒体三功能酶α亚基(HADHA),羟基酰基辅酶A脱氢酶(HADH),甾醇-4-α-羧酸盐3-脱氢酶(NSDHL)等关键靶标主要通过调控嘌呤代谢、核苷酸代谢、亨廷顿氏病、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氧化磷酸化以及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等生物过程,在细胞质、线粒体、三磷酸腺苷结合、线粒体基质等分子反应中发挥其药理作用.结论:通过该平台能够预测出开心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靶标及其参与的相关通路,可为深入揭示该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同时为深入挖掘和开发经典名方开心散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