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S 4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INSS 4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0年4月经上海市儿童医院确诊和完善评估的68例INSS 4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收集患儿年龄、性别、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e,LDH)、24小时尿香草扁桃酸(vanillylmandelic acid,VMA)及肿瘤病理类型等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随访时间1~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结果:68例INSS 4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男46例,女22例;发病年龄7~120个月,中位年龄35个月。其中48例(70.6%)伴骨髓转移,47例(69.1%)骨转移,17例(25.0%)远处淋巴结转移,9例(13.2%)肝转移,5例(7.4%)脑转移,4例(5.9%)眼眶转移,20例(29.4%)存在胸膜、皮肤等其他部位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3年EFS与LDH、NSE、 MYCN基因、骨转移、颅内转移(包括脑转移和眼眶转移)有关( 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颅内转移( RR=4.179,95% CI=1.112~15.703, P=0.034)及血清LDH>587 U/L( RR=3.729,95% CI=1.116~12.466, P=0.033)是INSS 4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独立的预后相关因素。 结论:颅内转移、血清LDH>587 U/L与INSS 4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3年EFS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实体肿瘤合并高血压与心肌肥厚3例诊治分析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肿瘤引发高血压与心肌肥厚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于2015—2020年收治的3例儿童肿瘤合并高血压与心肌肥厚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以及位置等与高血压及心肌肥厚发生的关系,总结其综合治疗经验与预后。结果:3例患儿发病时年龄均<1岁,均因腹部肿物就诊,均合并高血压,超声均提示明显的心肌肥厚和左室射血功能下降。3例肿瘤类型分别为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和畸胎瘤。均于术前予降压、强心等综合治疗,在血压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血压均逐步恢复正常,心肌肥厚逐步缓解,心功能逐步改善。结论:不同肿瘤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引发高血压,小婴儿高血压较难早期发现,持续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肌肥厚和心功能不全。切除肿瘤是缓解高血压、改善心肌肥厚及心功能的根本性治疗手段。小婴儿心肌肥厚在尽早干预下可有较大机会逆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单中心外科治疗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儿童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行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病理类型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平均年龄4.7岁(1~13岁),男20例,女10例。8例患儿未出现特异性症状(8/30,26.7%),7例为检查过程中意外发现,1例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术后随诊过程中发现;18例患儿因呼吸道症状就诊(18/30,60.0%),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2例胸背痛(2/30,6.7%);2例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30,6.7%);12例伴发热(12/30,40.0%)。行胸腔镜手术16例(53.3%),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9例(30.0%),开胸手术5例(16.7%)。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神经母细胞瘤4例(13.3%),神经节母细胞瘤8例(26.7%),节细胞神经瘤16例(53.3%),神经鞘瘤1例(3.3%),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6.7%)。30例中良性16例(53.3%),恶性14例(46.7%)。结论:小儿纵隔肿瘤症状不典型,难以早期发现,胸部CT及MRI是诊断的主要手段,经手术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影像学危险因素评价化疗对于减少中高危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并发症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影像学危险因素(image-defined risk factor,IDRF)概念,探讨化疗对于减少中高危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规范化疗后完整切除肿瘤的中高危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危险度分级协作组(International Neuroblastoma Risk Group,INRG)标准定义IDRF。记录化疗前及化疗后(手术前)每例患儿的IDRF情况并进行比较。采用 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化疗后(手术前)IDRF数目与并发症项数之间的相关性,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神经母细胞瘤患儿53例,其中男22例,女31例;起病月龄4~148个月,平均月龄(39.60±28.70)个月。化疗前IDRF数目范围为0~11项(中位数4项),化疗后(手术前)IDRF数目范围0~11项(中位数3项),化疗前后IDRF的数目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7例出现并发症,共计74项,各例项数范围0~4项(中位数1项)。各例手术并发症项数与化疗后(手术前)各例IDRF数目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r=0.687, P<0.05)。 结论:化疗能够有效减少中高危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IDRF,降低手术风险。IDRF对于手术风险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关于神经母细胞瘤外科治疗的几点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复杂危险,极具挑战。尽管外科手术的水平高低难以被科学定量评估,且这种艰苦手术对于患儿生存获益的贡献还有不同的意见,但就神经母细胞瘤治疗而言,外科手术仍然是必须的,而且要努力做到更好。临床应努力创新各种技术方法,拓展微创手术,提高神经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手术技术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一种发生于交感神经系统的异质性实体肿瘤,最常见于腹膜后。手术在NB多学科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切除肿瘤病灶和尽可能保持周围组织结构的完整。关于NB的最佳手术方案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手术入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块的解剖位置及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本文结合文献及作者多年临床实践,探讨儿童腹部NB的手术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