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功能正常成人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成人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 IR-CP)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至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体检的甲状腺功能正常成人的临床资料。根据HOMA2 IR-CP水平分为HOMA2 IR-CP>2.18组( n=3 463)和HOMA2 IR-CP≤2.18( n=8 204)组。采用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T3与HOMA2 IR-CP的相关性,采用交互作用模型分析FT3与相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探索连续性变量FT3与HOMA2 IR-CP的剂量-反应关系。 结果:依据纳排标准共纳入11 667名甲状腺功能正常成人,男7 756名,女3 911名,年龄(50.7±10.0)岁。HOMA2 IR-CP>2.18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FT3水平显著高于HOMA2 IR-CP≤2.18组(均 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甲状腺素低于HOMA2 IR-CP≤2.18组(均 P<0.001)。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T3与HOMA2 IR-CP相关( r=0.21,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FT3与HOMA2 IR-CP存在相关性( P趋势<0.001)。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糖代谢状态亚组FT3与HOMA2 IR-CP均存在相关性( P趋势<0.05)。相乘交互分析显示,FT3与年龄存在交互作用( P交互<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显示,FT3与HOMA2 IR-CP呈线性相关( P整体<0.001, P非线性=0.479)。 结论:甲状腺功能正常成人血清FT3与HOMA2 IR-CP存在相关性。随着FT3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程度逐渐加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卵巢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经过规范治疗后仍有超过 70%的患者复发,而复发性卵巢癌无法治愈.复发性卵巢癌的经典分类方法是根据复发时距末次含铂化疗的时间间隔,分为铂敏感、铂耐药及铂难治,其中对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应用维持性治疗是降低复发风险或延缓复发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目前广泛应用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如抗血管生成药物、聚腺苷二磷酸聚合酶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木犀草素抑制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及其抗艰难梭菌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考察木犀草素对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PFOR酶)的抑制作用及其抗艰难梭菌活性.方法 将艰难梭菌PFOR编码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a,转染至感受态大肠杆菌,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粗酶液制备.40 μmol·L-1 待测化合物与PFOR酶在厌氧 25℃条件反应 8h后,测定待测化合物对PFOR酶的抑制率.通过对菌液OD600 的考察,测定PFOR酶强抑制剂对艰难梭菌细菌(ATCC BAA 1382和ATCC BAA 1870)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借助分子对接技术考察PFOR-抑制剂间可能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 在所测化合物中,黄酮木犀草素对PFOR的抑制活性最强,单点抑制率约为 33%,与阳性抑制剂硝唑尼特的抑制率(40%)相当.分子对接发现木犀草素可与PFOR结构域中的Asp428、Val431、Gly429、Asp456、Lys458、Lys459 等形成氢键.木犀草素对艰难梭菌的MIC约为32 μg·mL-1.结论 木犀草素具有较好的抗艰难梭菌活性,PFOR酶可能是其抗菌作用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江西地区高血压人群的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与糖尿病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江西地区高血压人群的中国人内脏脂肪指数(CVAI)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7-8月选取江西省婺源县14 234名高血压患者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指标检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CVAI与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并进行交互作用分析,使用惩罚样条法进行曲线拟合.结果 13 176名高血压患者中检出糖尿病者2 436人,占17.76%.CVAI范围为5.44~158.60,平均为(99.24±38.30).CVAI四分位数分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尿酸(UA)、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性别、目前吸烟、目前饮酒、糖尿病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及曲线拟合结果显示,CVAI与高血压人群发生糖尿病风险呈正相关.交互检验结果显示,性别、目前吸烟、目前饮酒及Hcy与CVAI未发现交互作用(Pfor interaction>0.05).结论 CVAI与高血压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独立相关.建议保持维持合理体重,减少脂肪堆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血清脂蛋白(a)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3例且年龄>60岁AD患者,另选择同期103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老年者为对照,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别用单因素、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和ROC曲线探索不同血清Lp(a)水平和AD的相关性.并且进一步探讨血清Lp(a)水平在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群中对AD发生风险的影响有无差异.结果:血清Lp(a)水平五分法后,以第一分组(Q1)为参考,随着血清Lp(a)水平分级升高,AD发生风险逐渐下降,Q2 ~ Q5分组的相对风险分别为0.600、0.471、0.406、0.332(P for trend =0.011).同样以Q1为参考,校正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肌酐、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后,Q2~Q5的相对风险分别为0.475、0.343、0.302、0.367(Pfor trend=0.020).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p(a)水平升高对降低AD发生风险有一定限度(AUC=0.601),尚不能作为一个良好的预测因子.以lgLp(a)为连续变量,<75岁者血清Lp(a)水平升高与AD发生风险无相关性(OR=1.082,P=0.769),≥75岁者血清Lp(a)水平升高与AD发生风险降低有显著相关性(OR =0.718,P=0.006).结论:≥75岁者血清Lp(a)水平升高与AD发生风险降低有显著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