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MR Q-Dixon序列和QCT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定量CT(QCT,quantitative CT)与MRQ-Dixon序列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Diet-induced obesity,DIO)的小鼠动物模型,6周龄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第一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40周,第二组给予高脂饮食20周,第三组给予高脂饮食40周,2名医师利用QCT和MRQ-Dixon序列对小鼠肝脏脂肪含量进行测量,对QCT测得的肝脏脂肪含量(Fat%Q)和MR Q-Dixon序列测得的肝脏脂肪含量(Fat%M)进行一致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实验QCT肝脏脂肪含量测量值为 17.6(6.00,28.95)%,MR Q-Dixon序列肝脏脂肪含量测量值为19.6(5.70,29.55)%.两种方法评估脂肪肝严重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x2=4.000,P=0.216),且一致性较高(Kappa=0.816,P<0.001);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呈正相关(r=0.978,P<0.01).结论 在定量测量小鼠肝脏脂肪含量方面,定量CT与MR Q-Dixon序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即可在体定量研究小鼠脂肪肝动物实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代直肠切除吻合口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代直肠切除吻合口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49例因直肠切除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及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失败行代直肠切除吻合口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2例,女17例;年龄为57(31~87)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施行代直肠切除吻合口重建手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 M( Q1, Q3)或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 结果:(1)手术情况。49例患者初次手术与再手术时间间隔为14.2(7.1,24.3)个月,均顺利完成代直肠切除吻合口重建手术;手术时间为313(251,398)min,术中出血量为125(50,400)mL。49例患者中,腹腔镜手术38例(经肛腹腔镜辅助手术12例),开放手术11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Bacon手术20例、Dixon手术14例、Parks手术12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2例、Kraske手术1例。49例患者中,拖出切除二期结肠肛管吻合20例、拖出切除单吻合13例、双吻合12例、一期手工吻合4例。49例患者中,术前已有肠造口21例、术后行预防性肠造口16例,术后未行预防性肠造口12例。49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4±7)d。(2)术后情况。49例患者中,15例发生并发症;Clavien-Dindo Ⅱ级8例、≥Clavien-Dindo Ⅲ级7例。49例患者中无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和住院期间死亡。23例肿瘤局部复发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标本切缘未见肿瘤。(3)随访情况。49例患者均获得术后90 d随访,42例代直肠切除吻合口重建成功,7例代直肠切除吻合口重建失败。37例肠造口患者中未成功关闭瘘口20例,成功关闭瘘口17例。46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6.1(7.5,34.6)个月。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调查问卷回收率为48.3%(14/29),吻合口重建成功并顺利完成肠造口还纳的患者中轻-中度LARS 9例。结论:对于直肠切除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及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失败患者,代直肠切除吻合口重建手术安全、可行,可使患者成功恢复肠道连续性,避免永久性肠造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Q-Dixon技术与常规CT对肝脏脂肪定量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以MRI Q-Dixon技术测定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为参考标准,与常规CT检查指标进行对照研究,从而评估常规CT检查指标预测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86例MAFLD患者,分别行Q-Dixon脂肪定量序列扫描及常规CT检查,并根据脂肪分数(FF),将患者分为轻度组48例,中度组27例,重度组11例.测量多个ROI,得出肝脏和脾脏CT平均值,计算出肝、脾CT值比值(L/S).3组分别行FF值与CT值及L/S的相关性分析,计算相关系数,找出各组相关性最佳指标,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推导出FF值的回归公式.结果:86例中,轻度组以老年男性为主,重度组以年轻女性为主.轻、中度组FF值与CT值及L/S均为高度相关,CT值的相关系数更高;重度组FF值与CT值及L/S均为中度相关,相关系数相近.结论:CT值和L/S均可预测肝脏脂肪含量,轻、中度患者建议使用CT值,而重度患者2种方法均可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Q-Dixon和HISTO序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程度分级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Q-Dixon和HISTO序列对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 急性胰腺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134例,行上腹部常规MRI、Q-Dixon及HISTO序列扫描,分别得到不同序列下的脂肪含量(FF)(FF-Q-Dixon、FF-HISTO)及弛豫时间R2?及R2值,评估不同参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能.按照MR严重程度指数(MRSI)的评分标准,进一步分析其在急性胰腺炎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间的差异.结果 急性胰腺炎组的FF-HISTO和FF-Dixon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组的R2和R2?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组中,重度、中度和轻度3组间比较,4个参数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F-HISTO、FF-Q-Dixon、R2及R2?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7、0.889、0.839、0.861,但四者间的诊断效能经Delong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Dixon和HISTO序列能定量分析急性胰腺炎状态下胰腺组织脂肪、铁沉积和水含量,结果可靠,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分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慢性肾脏病患者铁过载的MRI定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磁共振HISTO及q-Dixon定量技术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铁过载情况进行评估,并评价临床常用铁代谢实验室检查对铁过载的预测能力.方法:收集50例慢性脏肾病住院患者行MRI检查,依据患者临床情况分成终末期肾脏病组(ESRD)与非终末期肾脏病组,根据磁共振HISTO定量参数推算的肝脏铁含量(LIC),将患者分为铁过载组与非铁过载组,进行磁共振铁定量参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组间比较.并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各参数与肝脏铁含量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实验室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ESRD组的铁过载患病率47.8%,高于非ESRD组的11.1%,肝脏R2值、R2*值高于非ES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过载组的血清铁蛋白(SF)值、脾脏R2*值高于非铁过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F、肝脏R2*、脾脏R2*值与LIC呈正相关(P<0.05),其中SF相关性最好.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中仅SF可以区分铁过载与非铁过载,以SF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98.诊断铁过载的SF最佳阈值为349.2 μg/L.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铁过载患病率较高,多为轻度铁过载,累及肝脏及脾脏,常用的铁代谢指标中仅血清铁蛋白有区分是否存在铁过载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