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nRH缺陷疾病致病基因 RNF216互作蛋白的筛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与环指蛋白216(ring finger protein 216, RNF216)相互作用的蛋白,进一步阐明RNF216在GnRH缺陷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GBKT7- RNF216重组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Y2HGold酵母中,与人cDNA文库进行杂交,筛选与RNF216相互作用的蛋白,然后在Y2HGold酵母中进行验证。 结果:成功构建了pGBKT7- RNF216重组表达载体,并在Y2HGold酵母中成功表达;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到了一个与RNF216相互作用的蛋白——丝状蛋白B(filamin B, FLNB),并在Y2HGold酵母中验证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论:成功筛选到一个与RNF216相互作用的FLNB蛋白,RNF216可能通过调节FLNB或FLNB/FLNA异源二聚体影响GnRH神经元的增殖和迁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细胞癌组织中RNF21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环指蛋白216( RNF21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从肿瘤基因表达图谱(TCGA)数据集中下载HCC患者的基因表达和临床特征数据,分析RNF216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 Plottor在线数据库对HCC组织RNF216 m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大数据分析.应用基因本体(GO)分析联合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筛选RNF216可能参与并主要影响的生物学功能或通路.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卵圆细胞恶性转化相关差异性甲基化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对卵圆细胞恶性转化相关差异性甲基化基因的筛选及验证,初步探索卵圆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简化甲基化测序(Reduced representation bisulfite sequencing,RRBS)对转染肝细胞癌基因HBV X(HBX)发生恶性转化的卵圆细胞(HBX-LE6)与正常大鼠肝卵圆细胞(LE6)进行甲基化测序,获得差异性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与相关差异性甲基化基因(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gene,DMG),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进行检测,验证甲基化对DMG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 共筛选相关DMR 1434个,其中高甲基化DMR 623个(位于启动子128个);低甲基化DMR 811个(位于启动子216个),DMG共1987个.挑选启动子均存在高甲基化DMR的相关基因如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基因(USP1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6(MAP3K6)、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MARCB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肿瘤抑制因子(CYLD)、环指蛋白39(RNF39)、含16的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ZBTB16)、同源异型盒基因D8(HOXD8)进行验证.USP18、SMRCB1、CYLD、ZBTB16在LE6和HBX-LE6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50±0.43),(2.09±0.18)]、[(7.34±0.11),(2.57±0.29)]、[(7.30±0.27),(3.44±0.13)]、[(7.01±0.06),(1.29±0.32)],与LE6相比,其在HBX-LE6中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LE6相比,SMARCB1在HBX-LE6中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6.26±0.25)比(1.53±0.34),P<0.05].USP18、ZBTB1、CYLD的蛋白表达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za-CdR对HBX-LE6细胞干预后,MSP证实SMARCB1在HBX-LE6中的高甲基化被5-Aza-CdR抑制,其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 DNA甲基化参与卵圆细胞恶性转化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DNA高甲基化下调卵圆细胞中抑癌基因SMARCB1可能参与了癌变的过程,但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食管鳞癌组织RNF168和STAT1蛋白表达及预后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环指蛋白168(RNF168)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观察.方法 收集2014-02-01-2015-12-30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16例ESCC和56例癌旁(≥5 cm)正常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NF168和STAT1在ESCC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将2种蛋白表达依据阳性细胞百分比评分与染色强度评分相乘得到总分划分为阴性表达组、阳性表达组、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2种蛋白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联性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以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NF168和STAT1蛋白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58.8%(127/216)和53.2%(115/216),高于癌旁组织的30.4%(17/56)和14.3%(8/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437和27.242,均P<0.001.RNF168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χ2=7.098,P=0.008)、浸润深度(χ2=7.491,P=0.006)、淋巴结转移(χ2=6.047,P=0.014)和TNM分期(χ2=5.487,P=0.019)有关联,而STAT1蛋白高表达与性别(χ2=8.536,P=0.003)和淋巴结转移(χ2=4.126,P=0.042)有关联.RNF168与STAT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196,P=0.00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NF168蛋白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时间(OS)低于低表达组,χ2=9.863,P=0.002;STAT1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OS低于阴性表达组,χ2=4.991,P=0.025.Cox回归分析显示,RNF168表达(HR=1.866,95%CI为1.251~2.784,P=0.002)和STAT1表达(HR=1.943,95%CI为1.067~3.540,P=0.030)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风险因子,而组织学分级(HR=0.590,95%CI为0.403~0.866,P=0.007)和TNM分期(HR=0.388,95%CI为0.182~0.827,P=0.014)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子.结论 RN168和STAT1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联,或将成为ESCC预后评价的新指标和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