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同期双侧乳腺癌对皮肤毒性和肺纤维化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行保守手术治疗的同期双侧乳腺癌患者,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患者急性期和晚期皮肤毒性和放射诱发的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236例同期双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容积调制弧光(VMAT/RapidArc ?)治疗,于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进行临床检查以检测放疗相关的皮肤毒性,同时在随访阶段通过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肺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 结果:220例患者进行了深吸气屏气技术(DIBH)扫描,剩余16例因依从性差(无法耐受屏住呼吸至少20 s)行自由呼吸(FB)扫描,采用DIBH扫描的患者右肺体积为(2 416.3 ± 550.8)cc,FB扫描患者右肺体积为(1 278.6 ± 514.3)cc;采用DIBH扫描的患者左肺体积为(2 125.4 ± 428.6)cc,FB扫描患者左肺体积为(1 058.9 ± 520.5)cc,DIBH和FB的肺容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右肺 = 0.001, P左肺 = 0.001)。169例(71.6%)出现1级皮肤毒性,56例(23.7%)为2级,2例(0.8%)为3级,9例(3.8%)无任何皮肤毒性反应。在放疗期间、放疗结束6个月均无症状性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晚期皮肤毒性评价显示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皮肤毒性反应,皮肤毒性反应中主要以毛细血管扩张症、乳房水肿和皮肤萎缩为主;12例出现肺纤维化表现,检测到肺纤维化的随访时间为12 ~ 28(12.5 ± 0.6)个月。肺部纤维化病变的体积为1.5 ~ 18.3(6.6 ± 1.0)cc。部分体积(V20、V30、V40及V50)与肺纤维化发生风险显著相关( P < 0.01);在12 ~ 33(28.6 ± 1.2)个月的随访时间内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为100.0%。 结论: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保守手术后同期双侧乳腺癌患者是较为安全和有效的,值得临床上参考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广义等效均匀剂量优化的直肠癌计划在固定野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基于广义等效均匀剂量(gEUD)优化的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调强技术直肠癌放疗的生物学参数和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10名经过医生勾画靶区的直肠癌患者,对每位患者分别设计5野调强计划(5FIMRT)、7野调强计划(7F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RapidArc),处方剂量为50 Gy/25 F.比较3组计划的平均剂量体积直方图和机器跳数,靶区适形度、均匀性,危及器官的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及靶区和危及器官的gEUD和物理剂量.结果:3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均能达到临床要求.在适形度与均匀性上,RapidArc优于5 FIMRT和7 FIMRT(P<0.05).在小肠和膀胱保护方面,7FIMRT和RapidArc无差异(P>0.05),且均优于5FIMRT(P<0.05);对于双侧股骨头,RapidArc优于7FIMRT(P<0.05),7FIMRT优于5FIMRT(P<0.05).RapidArc的机器跳数远小于5FIMRT和7FIMRT(P<0.05).结论:在基于gEUD优化的计划中,容积旋转调强计划和7野调强计划均优于5野调强计划.容积旋转调强计划和7野调强计划相比,在靶区适形度与均匀性,以及股骨头受量和效率方面具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直肠癌术前大分割短程放疗中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调强的剂量学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近年来容积旋转调强(RapidArc)技术在放疗计划设计中已经广泛使用,本文对比RapidArc和常规调强(IMRT)二者在直肠癌术前大分割短程放疗计划设计中的剂量学差异,探讨其适宜的放疗技术.方法:分别为10例已行放疗的直肠癌术前大分割短程患者设计RapidArc和7F-IMRT两种计划,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及治疗参数.结果:两种技术放疗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要求.7F-IMRT计划靶区的适行指数(CI)和均匀指数(HI)优于RapidArc,但靶区的平均剂量(Dmean)二者无差异.危及器官的保护例如小肠的最大剂量(Dmax)和V25、膀胱的V25和双侧股骨头的V1o和Dmean等,7F-IM-RT优于RapidArc,危及器官其余参数差异不大.机器跳数(MU)和实际治疗时间差异明显,RapidArc明显优于7F-IMRT.结论:直肠癌术前大分割短程放疗中IMRT可能是较为适宜的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容积弧形调强与适形调强放疗在肝门胆管细胞癌治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适形调强放疗(IMRT)与容积弧形调强(RapidArC)在肝门胆管细胞癌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0例行肝门胆管细胞癌的CT图像,分别做IMRT和RapidArC两种放疗技术.结合两种放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比两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适形度及靶区剂量分布和危机器官受量、机器跳数、治疗时间.结果 与IMRT相比,RapidArc的靶区适形度较高,均匀性、靶区剂量分布及危机器官的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idArc低剂量区域体积(30 Gy的组织体积)、机器跳数、中位治疗时间均较少.结论 在肝门胆管细胞癌放疗剂量学分析中,两种放疗计划均能达到靶区剂量要求及危机器官的保护,且RapidArc的适形度治疗时间、机器跳数均优于IMR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R语言BP神经网络瓦里安NovalisTx直线加速器MLC系统故障预测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并研究瓦里安NovalisTx直线加速器MLC系统故障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 取加速器临床使用18个月MLC系统故障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加速器使用总时间、月治疗患者数量、日均开机工作时间、RapidArc计划数量及加速器保养后时间间隔为输入故障因素,以故障频次预测为输出结果,采用R语言AMORE包构建MLC系统故障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 模型采用3层网络实现输入输出转换,其输入层5个节点、隐层13个节点、输出层1个节点;输入层至隐层、隐层至输出层分别选用tansig、purelin传递函数;模型设定最大训练学习次数150次,实际使用111次,设定误差3%,实际误差2.7%,表明其收敛较好.该模型对18个月临床故障数据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较为接近.结论 基于R语言BP神经网络故障预测模型实现了MLC系统故障因素与故障频次间映射关系描述,可为设备故障规律了解和备件库存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乳腺癌保乳术后容积旋转调强和切线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容积旋转调强和切线野调强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接受放射治疗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10例,采用Eclipse计划系统分别设计容积旋转调强(2F-RapidArc)与切线野调强(2F-IMRT)计划,2F-RapidArc采用机架角287°~293°至152° ~ 162°的两个部分弧,中间0° ~90°避免照射,2F-IMRT采用机架角301°~311°和125° ~ 135°的切线野照射,处方剂量均为46 Gy/23次,所有计划要求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比较2种计划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分布、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结果:2F-RapidArc和2F-IMRT计划均匀性指数分别是1. 12 ±0.02和1. 11 ±0. 03(P=0.282), 适形度指数分别是0. 80 ± 0. 03和0.65 ±0.04(P<0.001),计划靶区(PTV)V110分别是20.98% ±14.47%和10.43% ±10.49%(P=0.030). 与2F-IMRT计划相比,2F-RapidArc 计划增加了左侧肺的 V5 (48. 06% ± 17. 32% vs. 24. 23% ± 6. 56%,P=0. 001)、V10(28. 89% ± 9.28% vs. 17.07% ±4.78%,P=0.004) 、Dmean[(9.70 ±2.14) Gy vs.(6.86 ±1.77) Gy,P=0.002] ,增加了双肺的 V5(22.85% ±7.55% vs. 11.01% ±2.95%,P=0.001]、V10(13.16% ±4.33% vs. 7. 76% ±2. 16%,P=0. 006)、 Dmean[(4.66±0.95) Gy vs.(3.17±0.82) Gy,P=0.001) ,但降低了左侧肺的 V40(3. 58% ±1.46% vs. 6. 19% ± 3.04%,P=0.006),同时降低了双肺的 V40(1.61% ±0. 64% vs. 2.81% ± 1. 39%,P=0. 005).增加了心脏的 V5 (39.3% ±17.19% vs. 8.79% ±4. 24%,P <0. 001)、V10 (21. 31% ±13.8% vs. 5. 73% ±3.42% ,P=0.002) 、V20 (7.80% ±6.08% vs. 4.05% ±2.85%,P=0.018)、Dmean[(0.64±0.25) Gy vs.(0.29 ±1.39) Gy,P<0.001],降低了心脏的V40(0.50% ±0.40% vs. 1.86% ±1.94%,P=0.037).增加了对侧乳腺的 Dmean [(1. 63 ± 1. 26) Gy vs.(0.09 ±0. 05) Gy,P=0. 004]. 与 2F-IMRT 计划相比,2F-RapidArc 治疗时间略有增加[(132. 9 ± 7. 2) s vs.(140.3 ±11.6) s,P=0.030],两者的机器跳数相当[(467.0 ±30.4) MU vs.(494.7 ±44.9) MU,P=0.094].结论:2F-RapidArc和2F-IMRT计划皆能满足临床需要,2F-RapidArc计划比2F-IMRT计划有更好的适形度,更低的高剂量区,但是增加了患侧肺、双肺、心脏的低剂量区及对侧乳腺的平均剂量;2F-RapidArc计划的治疗时间比 2F-IMRT计划略长;2F-RapidArc计划的机器跳数与2F-IMRT计划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两种旋转调强全中枢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T)与快速容积旋转RapidArc(RA)调强放射治疗两种旋转调强技术在全脑全脊髓照射(CSI)中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例行CSI定位扫描的患者图像,完成靶区及相应危及器官(OAR)勾画,分别设计HT及RA两种技术的旋转调强计划,处方剂量为36 Gy/20 F.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获取各剂量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及各OAR的剂量学差异,并通过分析总机器跳数及计划实施时间评估计划的实施效率.结果:两种旋转调强技术均能得到较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并达到了相当的靶区剂量覆盖度及靶区均匀性.在靶区适形度方面,RA技术有略优于HT技术的趋势,适形度指数(CI)值分别为(0.90±0.06)和(0.86±0.01),但两种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32,P>0.05).在OAR保护方面,HT技术较RA技术优势更为明显,但对NT的剂量参数评估发现,除V10外,RA技术均较优于HT技术,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实施效率方面,RA技术要明显优于HT技术,HT技术总机器跳数和实施时间分别为(7381.17±706.14)MU和(522.72±49.04)s,是RA技术的6.5倍和1.16倍.结论:在放射治疗中对于CSI,RA和HT两种旋转调强技术均能得到较好的靶区剂量分布,在重要器官的保护上,HT技术因束流调制能力较强而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但RA技术具有更高的射野利用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螺旋断层和旋转调强技术在小细胞肺癌脑预防放射治疗海马保护的剂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TOMO)和旋转调强(RapidArc)技术在小细胞肺癌脑预防放射治疗海马保护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理想的放射治疗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8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计划靶区(PTV)为全脑避开海马减量区(海马外扩5 mm),处方剂量为25 Gy/10 F,分别设计TOMO和RapidArc两种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统计分析靶区和各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并评估治疗计划的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组间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TOMO计划靶区PTV的Dmean及靶区剂量均匀指数(HI)优于RapidArc计划,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2,t=3.594;P<0.05);TOMO计划左右海马的Dmax和Dmean明显低于RapidArc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4,t=4.545,t=19.656,t=4.533;P<0.05);TOMO计划的左右晶体Dmax、左右视神经Dmax、视交叉Dmax、脑干Dmax及左内耳Dmax均低于RapidAr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12,t=26.043,t=4.495,t=3.451,t=4.495,t=3.378,t=3.444;P<0.05);左右眼球Dmax和右内耳D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6,t=0.496,t=1.289;P>0.05);在治疗效率上,TOMO治疗时间长于RapidArc.结论:TOMO和RapidArc计划在海马保护脑预防放射治疗均可达到临床要求,TOMO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海马和正常组织保护具有一定的优势;而RapidArc计划治疗时间短,效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种基于MITK的CBCT图像质量保证工具CITK的性能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基于开源软件平台MITK开发的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图像质量保证工具CITK的适用性,分析该工具是否可用于CBCT图像的质量保证.方法:通过CITK工具记录RapidArc设备装机验收时CBCT图像的相关参数作为原始比对模板,随后对设备使用期间每次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产生的CBCT图像,通过CITK工具实测和识别相关参数(包括CATphan 504模体的8种密度插件CT值和自动识别的低对比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参数),得到的参数再与原始比对模板进行比较分析,进而确定CBCT图像的质量是否满足要求.结果:5次QA年检得到的8种密度插件的CT值与原始比对模板对应插件的CT值行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识别的低对比度分辨力参数和空间分辨力参数均满足要求.结论:CITK工具能够满足CBCT图像QA的需要,可用于CBCT图像的质量保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apidArc和IMRT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中保护海马的剂量学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RapidArc和IMRT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中保护海马的剂量学比较.方法:选取22例脑胶质瘤术后行放疗患者,在其CT和MRI图像融合基础上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分别设计IMRT和RapidArc计划,比较两种计划在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结果:两种计划均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与IMRT技术相比,RapidArc技术靶区适形度指数更接近于1(P<0.05)、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无显著差异;在脑干和海马保护上,RapidArc技术比IMRT技术有明显优势,特别是海马的Dmax和Dmean值均显示在RapidArc技术中低于IMRT技术(P<0.05).结论:RapidArc计划可以达到或优于IMRT技术的靶区剂量分布,能更好地降低海马的受照射量,且相对MU和治疗时间均有很大的优势,是脑胶质瘤术后海马保护放射治疗计划较好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