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钙素2蛋白在胃癌腹腔转移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斯钙素2(STC2)蛋白在胃癌腹腔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利用腺病毒载体将短发夹RNA(shRNA)转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提供)以沉默STC2,构建沉默STC2的SGC7901细胞株,分为实验组(STC2-shRNA组)及对照组(SGC7901组),并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沉默STC2效果。构建裸鼠胃癌模型:选取6~8周龄雌性裸鼠36只(购自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8只。经胃前壁大弯侧直接注射胃癌细胞SGC7901悬液接种构建鼠胃癌转移模型。接种后两组裸鼠成瘤数量、瘤体大小及重量比较采用 t检验;两组裸鼠腹腔各脏器成瘤率、抑瘤率、裸鼠生存时间、存活率、生命延长率等比较采用 χ2检验,最后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胃癌肿瘤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白细胞介素-10(IL-10)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Western blot实验显示,沉默STC2基因后,实验组细胞STC2蛋白量的表达较对照细胞明显减少,说明STC2沉默成功。接种8~15 d后裸鼠均有肿瘤生长,术区可触及质硬且活动不良结节。STC2-shRNA组裸鼠瘤体(0.76±0.14) mm 3、重量(1.23±0.14) g、数目(5.25±1.17)个,与SGC7901组[(3.61±0.44) mm 3、(3.98±0.21) g、(18.65±2.39)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64、3.022、2.523, P<0.05)。STC2-shRNA组裸鼠胃、肝脏、脾、肾、肠及肠系膜、腹膜的成瘤率依次为50.0%、33.3%、11.1%、16.7%、22.2%、5.6%,SGC7901组成瘤率依次为100.0%、100.0%、55.6%、67.7%、72.2%、67.7%,STC2-shRNA组抑瘤率达到69.1%,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464、5.995、7.281、5.462、9.826, P<0.05);STC2-shRNA组组裸鼠存活时间上明显延长,30 d后裸鼠存活14只,存活率77.8%,生命延长率达到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044, 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TC2-shRNA组VEGF-C、IL-10蛋白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弱于胃癌细胞组,抑瘤率分别达到70.7%、71.4%。 结论:沉默STC2后的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潜能下降,提示STC2可能有促进胃癌发生侵袭转移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环状RNA circFOXO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circFOXO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进行胃癌根治术的48例胃癌患者组织标本,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circFOXO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ircFOXO3表达与胃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构建circFOXO3过表达和对照质粒(pEX-circFOXO3、pEX-NC)、敲减和对照载体(si-circFOXO3、si-NC),分别设为过表达组和对照组、敲减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CCK-8)、Transwell侵袭和转移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结果:circFOXO3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率(29/48,60.4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6/48,33.33%)( χ2=7.069, P<0.05),且其表达与组织分化( χ2=5.976, P<0.05)、浸润深度( χ2=4.409, P<0.05)、TNM分期( χ2=5.581, P<0.05)呈正相关。CCK-8、Transwell侵袭和转移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circFOXO3后AGS细胞增殖(24 h:0.95±0.08;48 h:1.76±0.16)、侵袭[(157±11)个]和迁移能力[(186±14)个]均较对照组[24 h:0.58±0.04, t=7.165, P<0.05;48 h:0.88±0.07, t=8.728, P<0.05;侵袭为(85±7)个, t=9.565, P<0.05;迁移为(94±8)个, t=9.882, P<0.05]显著提高;敲减circFOXO3后SGC-7901细胞增殖(24 h:0.46±0.02,48 h:0.73±0.05)、侵袭[(53±4)个]和迁移[(65±5)个]能力较对照组[24 h:0.63±0.04, t=6.584, P<0.05;48 h:1.34±0.14, t=7.107, P<0.05;侵袭为(96±8)个, t=8.327, P<0.051;迁移为(114±9)个, t=8.243, P<0.05]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ircFOXO3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598-3p靶向调控RNA聚合酶Ⅱ第五亚基调节蛋白基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598-3p靶向调控RNA聚合酶Ⅱ第五亚基调节蛋白(RMP)基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恶性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筛选SGC-7901细胞株行后续实验,分别建立稳定过表达或敲减RMP和miR-598-3p的SGC-7901细胞株。采用溴脱氧尿苷(BrdU)、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分析miR-598-3p的结合靶点,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相关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两样本间比较使用 t检验。 结果:稳定过表达和敲减RMP或miR-598-3p的SGC-7901细胞株建立成功。敲减RMP能显著降低SGC-7901的增殖能力,BrdU(8.867±1.159比26.030±3.630, t=7.704, P<0.01),CCK-8(0.560±0.052比1.020±0.107, t=6.708, P<0.01),迁移能力(336.000±21.070比252.700±36.120, t=3.452, P<0.05),侵袭能力(36.330±7.371比127.300±10.690, t=12.140, P<0.01)。过表达RMP能显著提高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BrdU(56.400±6.560比24.800±4.423, t=6.918, P<0.01),CCK-8(2.105±0.142比1.028±0.110, t=10.350, P<0.01),迁移能力(131.300±20.110比257.000±29.140, t=6.148, P<0.01),侵袭能力(347.700±41.140比135.000±17.690, t=8.226, P<0.01)。生物信息学预测miR-598-3p与RMP的3’端非编码区(3’UTR)位点结合,并通过双荧光素报告系统验证。过表达或敲减miR-598-3p能分别降低和提高SGC-7901细胞株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而RMP的回复表达能挽救miR-598-3p引起的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抑制。miR-598-3p通过靶向RMP抑制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1)/凋亡蛋白(Bad)和核因子-κB(NF-κB)通路发挥功能。 结论:miR-598-3p靶向RMP基因抑制p70s6k1/Bad和NF-κB通路降低SGC-7901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及侵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滋阴化痰方通过调控外泌体对小鼠胃癌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滋阴化痰方调控外泌体对小鼠胃癌皮下瘤的干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第4代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泌体对照组和低、高剂量组,低、高剂量组分别加入25、100 μg/ml的滋阴化痰方进行干预,48 h后提取各组MGC-803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将2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泌体对照组、滋阴化痰方低剂量组、滋阴化痰方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5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经眼眶注射对应组细胞提取的外泌体,每只10 μg/次,隔日1次,共15次;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PBS。末次给药后以SGC-7901细胞接种小鼠建立肿瘤模型。观测小鼠体重及成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组织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CD31)、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滋阴化痰方高剂量组肿瘤重量[(170.00±10.00)mg比(343.33±20.82)mg]降低( P<0.05),肿瘤CD31[(37.43±0.55)比(63.30±0.85)]、VEGF[(11.37±1.19)比(70.30±0.72)]、bFGF[(43.77±1.53)比(84.97±1.86)]表达均降低( P<0.05)。与外泌体对照组比较,滋阴化痰方低、高剂量组CD31、VEGF、bFGF表达均降低( P<0.05)。 结论:滋阴化痰方可调控外泌体抑制小鼠胃癌皮下瘤的生长,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R-146a基因rs2910164 G/C多态性与miR-146a异常表达与胃癌风险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miR-146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2910164 G/C是否影响miR-146a的表达并改变其对胃癌的易感性。方法:选取53例胃癌患者和6株胃癌细胞株(AGS、BGC-823、HGC27、MKN-28、MKN-45和SGC-7901),采用Taqman定量PCR检测miR-146a的表达,构建miR-146a过表达细胞模型,探究miR-146a过表达对胃癌细胞AGS生长的影响,然后对417例胃癌患者和420名无癌对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检测miR-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基因分型采用Taqman等位基因判别法;用Taqman对65例已知基因型胃癌患者的成熟和pri-miR-146a转录本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iR-146a在53例胃癌和6种胃癌细胞系中表达下调,miR-146a的过表达通过抑制AGS细胞G1/S期转变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GG基因型受试者相比,携带GC/CC基因型的受试者患胃癌的风险显著降低;与GG基因型相比,GC/CC基因型miR-146a G/C SNP显著提高成熟miR-146a水平。结论:miR-146a的下调在胃癌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miR-146a基因rs2910164多态位点可通过影响成熟miR-146a的加工过程而降低胃癌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R-6751-3p在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6751-3p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MGC803、BGC823、SGC7901、HS-746T)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6751-3p的表达水平。将miR-6751-3p表达水平最低的胃癌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转染miR-NC和miR-6751-3p模拟物。qRT-PCR检测两组细胞miR-6751-3p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CCK-8法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iR-6751-3p过表达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情况。通过Deepbase v2.0和microRNA.org在线网站预测miR-6751-3p的潜在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6751-3p过表达细胞靶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相比,miR-6751-3p在胃癌细胞株中表达明显下调( P<0.05),表达水平最低的细胞株是MGC803细胞( 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6751-3p过表达可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能力( 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MGC803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65.14±5.65)%和(23.40±6.7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GC803细胞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 t=4.73, P<0.001)。在线网站预测miR-6751-3p的靶基因可能是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miR-6751-3p可互补结合FABP5信使RNA(mRNA)( 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6751-3p过表达可抑制MGC803细胞中 FABP5基因的表达( t=4.01, P<0.01)。 结论:胃癌细胞株中miR-6751-3p呈低表达,miR-6751-3p过表达可通过下调 FABP5基因能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1(PTBP1)在胃癌组织和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以及PTBP1对胃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至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的癌组织与对应的癌旁组织。运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选择PTBP1表达水平相对较高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进行小干扰RNA(siRNA)转染下调PTBP1表达,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 PTBP1敲低组。分别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 PTBP1 mRNA和PTBP1的表达。通过MTT法转染24、48、72、96 h后,观察PTBP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下调PTBP1后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下调PTBP1后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改变。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Kaplan-Meier Plotter预后分析显示,高表达PTBP1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短于低表达PTBP1胃癌患者[9.2个月(6.2个月,17.2个月)比19.0个月(14.5个月,28.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31, 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中, PTBP1敲低组 PTBP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0.78±0.11比3.10±0.19、2.99±0.23。AGS:0.80±0.09比3.55±0.24、3.5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SGC7901=10.57、8.08, tAGS=10.91、13.42; P均<0.01)。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中, PTBP1敲低组PTBP1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0.38±0.04比1.42±0.05、1.35±0.09。AGS:0.17±0.02比1.52±0.08、1.38±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SGC7901=15.94、10.57, tAGS=16.60、20.80; P均<0.01)。MTT结果显示,转染48、72、96 h后, PTBP1敲低组的吸光度值较阴性对照组分别下降了0.25±0.01、0.38±0.02、0.84±0.04,其中转染96 h后的差值最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21、14.32, P均<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AGS中, PTBP1敲低组发生侵袭和迁移的细胞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42.00±5.91比116.40±10.23、114.40±10.43;39.60±6.77比125.80±11.51、122.40±5.90。AGS:40.20±7.25比115.60±14.63、117.40±9.12;36.00±5.20比122.40±12.10、125.40±1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SGC7901=14.07、13.50、14.43、20.62, tAGS=10.27、14.75、14.68、16.76; P均<0.01)。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 PTBP1敲低组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1.42±0.05比0.53±0.05、0.57±0.03。AGS:1.34±0.04比0.54±0.03、0.61±0.01),而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SGC7901:0.50±0.03比1.64±0.05、1.46±0.07,0.32±0.07比1.42±0.07、1.33±0.07。AGS:0.37±0.06比1.47±0.04、1.36±0.04,0.41±0.04比1.53±0.06、1.37±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SGC7901=11.63、13.19、18.83、11.68、11.43、10.43, tAGS=15.02、16.23、14.67、12.97、14.45、17.18; P均<0.01)。 结论:胃癌组织和细胞中PTBP1表达水平均升高,并且参与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转移和EM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1-3p的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1-3p在胃癌(GC)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1-3p对G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GC患者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3p在GC组织及癌旁组织、人GC细胞系(MKN-45、BGC823、AGS、MGC803、SGC7901)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3p表达水平与G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用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miR-1-3p的表达水平对G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3p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永生基因4(BAG4)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miR-1-3p在G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 (0.815±0.060)低于癌旁组织 (1.604±0.140, t=5.922, P<0.01),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均 P<0.05)。miR-1-3p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风险比( HR)=0.519,95%可信区间( CI):0.259~0.953, P<0.05)。过表达miR-1-3p组G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 t=9.089, P<0.01),敲低miR-1-3p后得到了与之相反的结果( t=8.783, P<0.01)。BAG4是miR-1-3p潜在的靶基因。下调miR-1-3p可逆转si-BAG4对GC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作用。 结论:miR-1-3p通过靶向BAG4的表达调控GC细胞的增殖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448靶向沉默维甲酸诱导蛋白14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微小RNA-448(miR-448)对沉默维甲酸诱导蛋白14(RAI14)的靶向调控作用及对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用miR-448转染人胃癌细胞株和胃正常上皮细胞GES-1,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确认miR-448是否对RAI14具调控作用。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和Transwell实验进一步确证所筛选miR-448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两组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与GES-1比较,miR-448在SGC790细胞株中表达最低(2.22±0.18比8.11±0.26, t=7.67, P<0.01);miR-448可结合到RAI14 mRNA的3’UTR区降低荧光素酶活性至62%;增殖实验中,与mimic NC组比较,miR-448可显著抑制SGC790增殖率(0.71±0.07比1.38±0.04, t=2.96, P<0.01);在侵袭和迁移实验中,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448可显著抑制SGC790侵袭[(60.33±1.52)/视野比(137.66±3.21)/视野, t=3.79, P<0.01]和迁移[(50.0±2.0)/视野比(92.67±2.08)/视野, t=2.49, P<0.01]。 结论:miR-448可能通过靶向于RAI14 mRNA进而抑制其蛋白表达,最终负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沉默miR-4320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4320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4320在4种胃癌细胞株(MGC803、HS-746T、SGC7901、BGC823)中的表达情况。将携带miR-4320干扰片段的重组慢病毒和空白慢病毒感染MGC803细胞,设为si-miR-4320组和NC组。噻唑蓝比色法和Transwell小盒实验分别检测下调miR-4320后MGC803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生物信息学软件RNAhybrid预测miR-4320目的基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320与目的基因的靶向关系。分别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4320目的基因的表达。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4种胃癌细胞株miR-4320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 P<0.01)。NC组和si-miR-4320组MGC803细胞中miR-4320表达分别为8.19±1.00和1.09±0.31,miR-4320干扰片段显著降低miR-4320的表达( P<0.01)。si-miR-4320组MGC803细胞的吸光度明显低于NC组( P<0.05),迁移能力明显低于NC组( P<0.01)。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 SOCSI)是miR-4320的目的基因( P<0.01)。与NC组相比,si-miR-4320组SOCS1基因表达明显上调( P<0.01)。 结论:miR-4320在胃癌细胞株中表达升高,下调miR-4320的表达能够通过诱导SOCS1基因表达,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