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Ⅰ区断指回流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利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Ⅰ区断指回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27例27指TamaiⅠ区完全离断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8~51岁;拇指3例,示指9例,中指7例,环指5例,小指3例.患者均采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治疗,术后观察患指外观、指甲生长及手指感觉情况,采用Tamai评分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指顺利成活,无一例出现动脉血供不足或静脉回流障碍危象,伤口均获得一期愈合,未出现再植指体的部分坏死.2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13.3±3.5)个月.末次随访时,指体外观恢复满意,指甲生长平整,未见明显萎缩,指腹两点辨别觉为4.5~6.5(5.4±0.7)mm.按照Tamai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4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采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Ⅰ区断指回流,具有安全可靠、成活率高、指甲正常生长等优点,是末节无可供吻合的静脉及可供静脉化的第二条动脉型断指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血浆置换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重要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通过置换原理,弃掉致病因子,同时补充新鲜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物质.1914年Abel等[1]首次提出PE这一术语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晚期,离心式PE分离器推出,1978年Tamai等[2]首次提出使用膜式分离法,1981年Martini首次报道PE用于治疗1例8岁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儿.随着疾病发生机制的不断阐明,生物材料、技术的革新及临床实践,PE治疗疾病的适应证逐渐扩大,1986年美国血浆置换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Apheresis,ASFA)第1版特刊对疾病进行了分类,提出PE可用于治疗的疾病;随着研究逐渐增多,证据等级的提高,在2016年ASFA的PE指南[3]中,PE已被应用于87种疾病,适应证179个,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一种疾病对应重症狼疮和狼疮性肾炎2个适应证,尤其在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aHUS)、中重度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透析依赖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 -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急进性肾炎等疾病中作为一线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挽救生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Tamai和Yamano分型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不同Tamai和Yamano分型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方法 选取98例末节断指患者(102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末节断指的区域进行Tamai和Yamano分型,比较不同Tamai和Yamano分型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结果 Tamai 1型45指,成活30指,成活率66.7%;Tamai 2型57指,成活41指,成活率71.9%.Yamano 1型18指,成活18指,成活率100%;Yamano 2型24指,成活21指,成活率87.5%;Yamano 3型60指,成活42指,成活率70.0%.不同Tamai分型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9,P>0.05),不同Yamano分型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3,P=0.008).结论 末节断指离断位置显著影响再植成活率,Yamano分型更有利于评估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角皮片切开引流在无静脉吻合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明确末节断指再植术中有无吻合静脉对再植成功率的影响,探究无可吻合静脉情况下进行指端放血引流治疗的技巧.方法 纳入手指末节离断再植95例(101指),对不同损伤分型、有无可吻合静脉患者再植成活率、有无放血治疗患者的输血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5例均完成6~12个月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7个月.83指成活,18指失败,成活率为82.2%.Tamai Ⅰ区与TamaiⅡ区断指再植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割伤患者与挤压切割伤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均高于挤压撕脱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放血治疗对输血率没有影响,静脉吻合数量对断指再植成活率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挤压撕脱型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较低,无可吻合静脉对再植成功率无影响,指端三角皮片切开放血治疗安全有效,而且不增加输血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分型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不同分型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末节断指患者96例(100指),根据末节断指的区域进行Yamano和Tamai分型,比较不同分型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结果 Yamano Ⅰ型断指16指,成活14指,再植成活率为87.5%;YamanoⅡ型断指25指,成活23指,再植成活率为92.0%;YamanoⅢ型断指59指,成活57指,再植成活率为94.9%.Tamai Ⅰ型断指46指,成活29指,再植成活率为63.0%;TamaiⅡ型断指54指,成活39指,再植成活率为72.2%.不同Yamano分型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amai分型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指离断位置是影响再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对断指进行Yamano分型更有助于评估断指再植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足趾组织移植拇手指再造105例126指功能随访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足趾组织移植再造拇手指重建手功能是目前较好的确定性手术,为对其远期效果有一客观的评定,我院邀请105例各种类型拇手指缺损再造病例返院随访,检查其外形、运动、感觉、关节活动度(TAM)、日常生活活动(ADL)、握力与捏力、手足后遗症状和继发畸形、恢复工作情况与病人满意程度等。其结果:再造拇指TAM平均为70.7°,78.8%能与小指相对指。再造手指TAM平均为153.2°,Boyce距2~4.5cm。总的感觉在S3以上者为86.5%,两点分辨觉4~10mm间的S3 +与S4占61.1%。握力与捏力在正常的24%~98.2%之间。ADL能完成一半以上者占82.4%。外形缺陷主要发生在以第二趾移植再造病例。供足存在后遗症状者占42.2%。 趾供趾比足趾供趾的足后遗症状发生率为高,分别为62.5%和38%。恢复原工作的占50.5%,轻工作46.7%,仅3例因原始伤重,术后仍不能工作。98.1%病例对术后功能表示不同程度的满意,仅2例表示不满意。按中华手外科学会1989年制定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Ⅰ~Ⅴ类病人的功能改善均较明显。按国际手外科学会联合会推荐的Nakamura Tamai法评定,总优良率为81.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