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指冠状面离断再植的临床体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多指冠状面离断再植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对15例39指冠状面离断的手指急诊行断指再植术,其中顺型冠状面不全离断20指,逆型冠状面不全离断12指,完全型冠状面离断7指,术后随访分析临床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个月。再植手指全部存活,其中3例5指再植手指皮缘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再植手指外形及感觉恢复良好,末节两点分辨觉4~6㎜,平均5.5㎜。再植手指握、捏及肌力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优5例,良9例,可1例。结论:多指冠状面离断清创时精确评估骨肌腱血管神经多平面、多层次、多形状损伤情况,防止遗漏,高质量的血管、神经、肌腱缝合,预防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的发生,指导患者早期手功能锻炼,有利于手指再植存活及外形、感觉和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V-Y推进皮瓣并甲床直接缝合修复Allen Ⅲ型指尖离断16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V-Y推进皮瓣并甲床直接缝合修复无法行血管吻合的Allen Ⅲ型指尖离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Allen Ⅲ型指尖离断患者资料,采用V-Y推进皮瓣并甲床直接缝合修复损伤。术中显微镜下探查见无血管吻合条件,复位末节指骨后以1枚克氏针固定。尽可能拉平甲床后缝合,如若残留间隙,待血痂形成自行生长。根据有无甲板决定是否采用人造甲板覆盖。剔除离断指体掌侧软组织,保留骨膜、甲下皮后,切取V-Y皮瓣达皮下脂肪球,向前推进与甲下皮缝合修复软组织缺损。术后常规采用抗感染治疗,不使用烤灯保温,湿润烧伤膏涂抹保湿。术后观察患指指甲平整度、指腹饱满度,调查患者对外形的满意度,测量两点辨距觉和远指间关节主动屈伸丢失角度。采用中华医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患指功能。结果:共纳入16例患者(18指),男9例,女7例;年龄(31.5±6.1)岁(21~52岁);单指损伤14例,多指损伤2例;损伤指别:拇指2指,示指3指,中指6指,环指5指,小指2指。术后指尖离断体均存活,1例(1指)感染致末节指端轻度骨外露,再次手术治疗后愈合良好,1例(1指)轻度钩甲,余患者对外形均可接受或满意。随访7~16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患者全部达到骨愈合,背侧指甲均平整生长,指腹饱满。末次随访时患指指尖两点辨距觉为2.5~4.6 mm,平均3.8 mm;患指远指间关节主动屈曲丢失角度为0°~3.6°,平均2.4°,主动伸直丢失角度为2.0°~12.0°,平均7.6°。患指功能评价:优11例,良3例,可2例。结论:V-Y推进皮瓣并甲床直接缝合修复无法行血管吻合的Allen Ⅲ型指尖离断,可以较好地保留指尖长度及指甲外形,保留饱满以及感觉良好的指腹,修复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术后外观满意,功能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类型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的临床表现,评估后选择合适的再植方案。方法:本组78例,男45例,女33例;年龄22~58岁。屈肌腱从肌腹抽出78例,伸肌腱从肌腹抽出54例,止点撕裂24例。桡侧指动脉近段抽出76例,指腹抽出2例;尺侧指动脉近段长段抽出68例,指腹抽出10例。桡侧指神经近段抽出73例,指腹抽出5例;尺侧指神经近段抽出75例,指腹抽出3例。指背神经近段抽出9例。伴有前臂骨折11例。根据拇指离断组织损伤的不同,相应选择关节融合或内固定,肌腱缝合或移位,血管直接吻合或血管移植、手指动脉移位,神经缝合或移植、移位。结果:再植术后存活70例,失败8例。随访62例,时间6~35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价:优51例,良9例,可2例。结论:根据拇指旋转撕脱离断组织不同的损伤表现和程度,做出相应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重建拇指有助于患者获得外观满意、功能良好的拇指。重视拇指末节撕脱离断,提高指动脉从指腹撕脱离断的再植成功率,尽可能恢复拇指原有的外形和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再植指功能恢复效果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再植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建立患指功能恢复差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行断指再植术的309例(断指376个)手指离断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231例断指274个,女性78例断指102个;年龄19~67岁,平均(41.57±8.59)岁.术后1年对患指功能的恢复效果进行判定,并分成恢复差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人口特征、病情信息、手术信息、术前血常规指标行单变量筛查,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患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以森林图展现各指标效应大小.依据预测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检验其效能.结果 309例(断指376个)患者中,有68例(断指81个)术后功能恢复差,占比21.54%.两组吸烟史、损伤性质、离断程度、离断平面、断指暴露时间、断指保存方式、是否遵医开展康复锻炼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患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有吸烟史、撕脱伤、离断平面为非末节指骨、断指暴露时间≥8 h、未遵医开展康复锻炼.内部验证显示,AUC为0.819(95%CI:0.762~0.875),模型预测患指功能恢复差的概率与实际概率高度吻合,拟合优度HL检验x2=7.389,P=0.286.DCA显示模型在风险阈值12%~75%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结论 根据有吸烟史、损伤性质、离断平面、断指暴露时间、是否遵医开展康复锻炼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断指再植术后患指功能恢复差的预测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利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Ⅰ区断指回流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利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Ⅰ区断指回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27例27指TamaiⅠ区完全离断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8~51岁;拇指3例,示指9例,中指7例,环指5例,小指3例.患者均采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治疗,术后观察患指外观、指甲生长及手指感觉情况,采用Tamai评分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指顺利成活,无一例出现动脉血供不足或静脉回流障碍危象,伤口均获得一期愈合,未出现再植指体的部分坏死.2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13.3±3.5)个月.末次随访时,指体外观恢复满意,指甲生长平整,未见明显萎缩,指腹两点辨别觉为4.5~6.5(5.4±0.7)mm.按照Tamai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4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采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Ⅰ区断指回流,具有安全可靠、成活率高、指甲正常生长等优点,是末节无可供吻合的静脉及可供静脉化的第二条动脉型断指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断指再植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在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断指再植患者成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断指再植术治疗,对照组行非断指再植术(皮瓣修复、原位缝合及残端修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早期指体成活率,再植指指甲生长情况、两点辨别觉、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及手指关节活动度.同时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288例单指断裂行再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断指成活情况分为成活组214例,未成活组74例,单因素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早期指体成活率为8.57%(3/35),对照组早期指体成活率为15.15%(5/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再植指指甲生长长度[(13.5±2.9)mm]、两点辨别觉[(4.6±0.3)mm]及远端指间活动度[(62.5±4.4)°]明显优于对照组[(11.8±2.2)mm、(7.5±0.6)mm、(45.3±3.6)°],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手指关节活动度优良率为93.55%(29/31),对照组手指关节活动度优良率为70.97%(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9,P<0.05).分析288例再植术患者临床资料发现,吸烟史、损伤类型、热缺血时间、离断程度、断面血栓形成情况、术后皮肤温度、指腹弹性及术后心理状态均可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相关因素其危险程度由高至低为重度抑郁(OR 5.698,95%CI为2.892~8.738,P<0.001)>完全离断伤(OR 5.389,95%CI为2.672~7.964,P<0.001)>热缺血时间超过6 h(OR 4.515,95%CI为1.366~8.847,P<0.001)>术后断面血栓形成(OR 3.287,95%CI为2.543~9.678,P<0.001)>术后皮肤温度低(OR 2.142,95%CI为1.243~5.212,P<0.001)>术后指腹弹性差(OR 2.008,95%CI为1.117~5.449,P<0.001).结论 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应用断指再植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术后关节活动度,改善手指外观及功能.重度抑郁、完全离断及热缺血时间长是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以上因素针对性采取措施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Tamai和Yamano分型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不同Tamai和Yamano分型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方法 选取98例末节断指患者(102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末节断指的区域进行Tamai和Yamano分型,比较不同Tamai和Yamano分型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结果 Tamai 1型45指,成活30指,成活率66.7%;Tamai 2型57指,成活41指,成活率71.9%.Yamano 1型18指,成活18指,成活率100%;Yamano 2型24指,成活21指,成活率87.5%;Yamano 3型60指,成活42指,成活率70.0%.不同Tamai分型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9,P>0.05),不同Yamano分型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3,P=0.008).结论 末节断指离断位置显著影响再植成活率,Yamano分型更有利于评估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角皮片切开引流在无静脉吻合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明确末节断指再植术中有无吻合静脉对再植成功率的影响,探究无可吻合静脉情况下进行指端放血引流治疗的技巧.方法 纳入手指末节离断再植95例(101指),对不同损伤分型、有无可吻合静脉患者再植成活率、有无放血治疗患者的输血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5例均完成6~12个月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7个月.83指成活,18指失败,成活率为82.2%.Tamai Ⅰ区与TamaiⅡ区断指再植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割伤患者与挤压切割伤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均高于挤压撕脱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放血治疗对输血率没有影响,静脉吻合数量对断指再植成活率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挤压撕脱型末节断指再植成活率较低,无可吻合静脉对再植成功率无影响,指端三角皮片切开放血治疗安全有效,而且不增加输血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种指动脉吻合法在小儿 Urbaniak Ⅲ型拇手指套脱性离断再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报告三种指动脉吻合法在小儿拇手指套脱性离断再植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 2012年 5月至 2018年7月,我们对 16例 17指手指套脱性离断伤患儿进行再植术.根据手指皮肤撕脱平面不同,按侯瑞兴手指套脱伤Ⅲ型分度方法 ,Ⅰ 度 6指、Ⅱ度 11指.三种指动脉吻合方式为原位吻合双侧指动脉7例 8指、交叉吻合一条指动脉7例 7指、转位邻指指动脉吻合 2例 2指.结果 本组 16例 17指顺利完成再植,术后通血良好,其中吻合双侧指动脉7例 8指均存活,交叉吻合一条指动脉3例 3指发生坏死,转位吻合指动脉2例2指均存活.13例 14指存活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平均 18个月.吻合双侧指动脉患指均有指甲生长,其中 2例指甲生长畸形,1例末节指骨部分吸收导致末节指体短小,而捏握功能正常,皮肤色泽、温度正常:交叉吻合一条指动脉存活4例患指均有指甲生长,其中 2例指甲生长畸形,2例末节指骨部分吸收导致末节指体明显短小,不影响持物功能,皮肤色泽稍差、温度略低,指体稍萎缩;转位吻合指动脉患指均有指甲生长,其中1例指甲生长畸形,指体较健侧短而粗,屈伸活动可,皮肤色泽正常、皮温稍低.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差 2例.结论 对于小儿Urbaniak Ⅲ型手指套脱性离断伤,只要指体较完整均应行再植术,尽量采用原位吻合双侧指动脉重建血供,该方法 再植术后成活率高,指体外形功能恢复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分型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不同分型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末节断指患者96例(100指),根据末节断指的区域进行Yamano和Tamai分型,比较不同分型末节断指再植的成活率.结果 Yamano Ⅰ型断指16指,成活14指,再植成活率为87.5%;YamanoⅡ型断指25指,成活23指,再植成活率为92.0%;YamanoⅢ型断指59指,成活57指,再植成活率为94.9%.Tamai Ⅰ型断指46指,成活29指,再植成活率为63.0%;TamaiⅡ型断指54指,成活39指,再植成活率为72.2%.不同Yamano分型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amai分型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指离断位置是影响再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对断指进行Yamano分型更有助于评估断指再植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