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用疫苗佐剂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佐剂(adjuvant)是增强和调节疫苗抗原免疫反应的增强剂,与抗原一起使用能使机体产生更强或更平衡的免疫反应.近年来,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是疫苗的研发热点,尤其是重组蛋白疫苗,通常存在免疫原性弱或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s,Th)1/Th2 免疫反应不平衡等问题,需要添加佐剂以改善疫苗的免疫效果,因而佐剂开发就成为该类疫苗研发的焦点之一.疫苗佐剂种类繁多且机制复杂,主要分为递送类佐剂、免疫激动剂及复合佐剂等.现就已获批的人用疫苗佐剂以及具有潜力的部分新型佐剂从其作用机制和临床或临床前应用等方面作一概述,为人用疫苗佐剂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旋毛虫诱导的非特异性免疫对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小肠组织免疫反应的调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旋毛虫( Trichinella spiralis,Ts)诱导的非特异性免疫对伯氏疟原虫( Plasmodium berghei,Pb)ANKA感染小鼠小肠组织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 方法:36只SPF级雌性昆明小鼠(6~8周龄,体重为18~22 g),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Ts单感染组(Ts组)、PbANKA单感染组(Pb组)、Ts与PbANKA共感染组(Ts + Pb组),每组9只。小鼠正常进食、饮水,普通饲料喂养。对照组不做任何实验处理;Ts组在实验第1天经口感染20条Ts幼虫;Pb组在实验第9天经腹腔注射感染1 × 10 6个寄生PbANKA的红细胞;Ts + Pb组在实验第1天经口感染20条Ts幼虫,第9天经腹腔注射感染1 × 10 6个寄生PbANKA的红细胞。于感染Ts后第22天和/或感染PbANKA后第13天剖杀小鼠,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小鼠小肠组织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型甘露糖受体2(Mrc-2)、类几丁质酶3(Ym1)]mRNA表达水平,并比较M2/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mRNA表达水平的比值。 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对照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形态结构正常;Ts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呈现较多伪足;Pb、Ts + Pb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除呈现较多伪足外,并吞噬有疟原虫。4组小鼠小肠组织iNOS(1.000 ± 0.290、1.277 ± 0.251、3.088 ± 1.110、2.604 ± 0.773)、IL-6 mRNA表达水平(1.000 ± 0.393、2.180 ± 0.629、1.650 ± 0.612、3.242 ± 1.7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420、5.270, 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Pb、Ts + Pb组iNOS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均< 0.05);与Ts组比较,Ts + Pb组iNOS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 < 0.05)。与对照组比较,Ts + Pb组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 < 0.05)。4组小鼠小肠组织Mrc-2、Ym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890、20.500, P均< 0.05)。Ts + Pb组Mrc-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Ts、Pb组( P均< 0.05)。Pb组Ym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Ts + Pb组Ym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Ts、Pb组( P均< 0.05)。4组小鼠小肠组织Mrc-2/iNOS、Ym1/iN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642、22.360, P均< 0.05)。Ts + Pb组Mrc-2/iNOS明显高于对照、Pb组( P均< 0.05)。Ts + Pb组Ym1/iNOS高于对照、Ts、Pb组( P均< 0.05)。 结论:Ts诱导的宿主非特异性免疫参与PbANKA感染小鼠肠道免疫应答的调节,并促使其小肠组织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肌纤维转化生长因子- β信号激活与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肢体创伤后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过程中肌纤维自身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信号对肌内炎症的影响。 方法:取野生C57BL/6小鼠(野生小鼠组)、肌纤维条件性TGF- β受体Ⅱ敲除小鼠(敲除小鼠组)各16只。肌毒素腓肠肌内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肌损伤。比较两组小鼠在注射后0、4、7、10 d肌内单核-巨噬细胞、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CD4 +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1、2、17等的渗出差异。取新生野生小鼠和敲除小鼠各2只,体外培养原代成肌细胞,分别分为两组:干扰素组( γ-干扰素处理)和对照组(仅加入等量溶剂)。比较两组肌细胞的白细胞介素(IL)-6、IL-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H-2K b蛋白、H2-Ea蛋白、Toll样受体(TLR)3蛋白、TLR7蛋白表达差异,以及野生小鼠和敲除小鼠干扰素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肌毒素注射后4、7 d,敲除小鼠组肌组织内单核-巨噬细胞比例(75.73%±3.62%、45.27%±2.32%)、巨噬细胞比例(38.67%±2.76%、24.87%±2.19%)、M1型巨噬细胞比例(43.21%±0.11%、30.43%±2.19%)、CD4 +T细胞比例(20.13%±1.62%、5.67%±0.32%)显著高于野生小鼠组(58.52%±2.43%、29.21%±2.45%,20.63%±2.32%、16.23%±1.25%,24.98%±0.35%、14.23%±1.69%,10.70%±0.43%、2.50%±0.45%),且以Th1和Th17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素组IL-6、MCP-1、MIP-1α、H-2K b蛋白、H2-Ea蛋白、TLR3蛋白显著上调,且敲除小鼠干扰素组上调较野生小鼠干扰素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内源TGF- β信号缺失影响肌纤维免疫行为的调节,使肌内炎症加剧,肌细胞修复延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型免疫反应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变应性鼻炎的经典发病机制主要以Th1/Th2免疫细胞失衡所引起的变态反应为主。近年来,随着变应性疾病发病率的增高,对CD4 +细胞引起的T淋巴细胞2型变态反应的研究越来越多。有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25、白细胞介素-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是引起Th2型免疫应答的关键启动因子。固有免疫细胞可在多个细胞因子的刺激下产生Th2型细胞因子产生超敏反应。本文从引起2型免疫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为变应性鼻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针灸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改善RA患者机体免疫紊乱、减轻炎症损伤是目前治疗的重点。针灸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好等优势,治疗RA疗效显著,且干预手段多样,包括常规针刺、艾灸、针灸联合,以及电针、长蛇灸等创新针灸疗法。针灸对RA的免疫调节具有双向性、多靶点的特点,可通过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Th1/Th2细胞平衡、特异性蛋白及NF-κB等信号通路,来调控炎症免疫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iRNA沉默STAT6抑制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产生的实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STAT6),能否抑制小鼠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ECRS)的产生。方法:2022年3—9月期间,48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对照)组、Vehicle(转染试剂)组、Scramble siRNA(对照siRNA)组和STAT6 siRNA组,每组12只。用卵清蛋白(OVA)联合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诱导小鼠ECRS,并用siRNA鼻腔滴注进行干预。随后收集外周血以及鼻黏膜组织标本。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的数目及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外周血总免疫球蛋白E(IgE)和OVA-特异性IgE(OVA-sIgE)水平,以及鼻黏膜组织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5、IL-17A和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1(Eotaxin-1)的表达量;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鼻黏膜组织切片,在高倍视野(HPF)下对Eos进行计数;蛋白免疫印迹检测鼻黏膜中STAT6和磷酸化STAT6(p-STAT6)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对鼻黏膜中p-STAT6表达进行定位。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TAT6 siRNA组小鼠外周血Eos计数、Eos百分比、总IgE以及OVA-sIgE水平[(0.318±0.045)×10 3/μl、(3.667±0.479)%、(102.070±13.205)ng/ml和(38.870±7.352)ng/ml]明显低于Vehicle组[(0.532±0.049)×10 3/μl、(6.710±1.061)%、(203.102±29.653)ng/ml和(74.575±6.432)ng/ml, Z值分别为-2.56、-2.24、-2.40、-2.56, P值均<0.05]和Scramble siRNA组[(0.493±0.036)×10 3/μl、(5.858±0.872)%、(189.964±30.042)ng/ml和(80.935±8.358)ng/ml, Z值分别为-2.17、-2.08、-2.24、-2.72, P值均<0.05],且鼻黏膜组织中IL-5和Eotaxin-1表达量分别为(312.279±34.281)pg/ml和(25.297±4.323)pg/ml,也显著低于Vehicle组[(689.667±31.905)pg/ml、(68.278±6.485)pg/ml, Z值分别为-2.73、-2.88, P值均<0.01]和Scramble siRNA组[(661.783±42.094)pg/ml、(63.015±7.416)pg/ml, Z值分别为-2.72、-2.81, P值均<0.01]。STAT6 siRNA组小鼠鼻黏膜组织Eos计数为(29.132±4.163)/HPF,明显低于Vehicle组[(78.050±7.912)/HPF, Z=-2.88, P<0.01]和Scramble siRNA组[(73.864±8.671)/HPF, Z=-2.72, P<0.01]。STAT6 siRNA组小鼠鼻黏膜组织中STAT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105±0.021,与Control、Vehicle及Scramble siRNA组(0.232±0.037、0.243±0.039、0.228±0.032)相比显著降低( Z值分别为-2.25、-2.49、-2.56, P值均<0.05)。与Vehicle组(0.613±0.046)和Scramble siRNA组(0.641±0.050)相比,STAT6 siRNA组p-STAT6蛋白相对水平(0.292±0.038)明显下降( Z值分别为-2.81、-2.88, P值均<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STAT6主要位于鼻黏膜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的细胞核中,STAT6 siRNA组小鼠鼻黏膜中表达p-STAT6的绿色荧光弱于Vehicle及Scramble siRNA组。 结论:经鼻滴入STAT6 siRNA可下调鼻黏膜STAT6表达,降低p-STAT6水平,抑制ECRS产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斑秃与Th2型免疫反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斑秃的确切病因未明,部分患者反复发作。有证据显示过敏参与部分斑秃患者早发、重症、复发和迁延。尘螨过敏可能是部分重症斑秃患者尤其是儿童重症斑秃的病因之一,估计因为Th2型免疫反应占优势。脱敏可抑制Th2型免疫反应,改变机体免疫格局,降低斑秃复发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另外,斑秃治疗前高IgE水平可预测度普利尤单抗有效率较高,高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可预示二苯环丙烯酮局部免疫疗法无效,因为该疗法通过拮抗Th1型反应而起作用。因此,血清总IgE、尘螨特异性IgE和IL-4可作为生物标志物,在斑秃患者中提示Th2型反应占优势。本文重点分析过敏与斑秃的关系、抗过敏和脱敏在治疗斑秃中的作用,旨在为斑秃的精准/个体化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微生物群与抗结核免疫反应类型的作用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群与抗结核分枝杆菌免疫反应类型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长兴院区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80例肺结核患者和80例非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血杆菌、奈瑟菌、链球菌和韦荣球菌的数量,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bet mRNA(Th1反应)和GATA-3 mRNA(Th2反应)相对表达水平。记录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和非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奈瑟菌、韦荣球菌和嗜血杆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链球菌明显少于非结核患者(630 ± 120比1 000 ± 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结核患者和非肺结核患者T-bet mR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肺结核患者GATA-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肺结核患者[(5.883 ± 1.864) × 10 4比(3.997 ± 1.186) × 10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症状和体征中的发热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奈瑟菌和韦荣球菌呈正相关( r = 0.402和0.566, P<0.01或<0.05);肺结核症状和体征中结核病灶占肺部面积比与T-bet和GATA-3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 = 0.024和0.442, P<0.05),体质量减轻与T-bet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 = 0.112, P<0.05);GATA-3 mRNA表达水平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奈瑟菌呈正相关( r = 0.332, P<0.05),T-bet mRNA表达水平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血杆菌呈正相关( r = 0.162, P<0.05)。 结论:肺结核患者的Th1/Th2免疫应答类型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嗜血杆菌、奈瑟菌存在相关性,并且患者的发热症状与奈瑟菌和韦荣球菌亦相关,体质量减轻和结核病灶占肺部面积比与免疫应答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母体接种寨卡DNA疫苗后可使乳鼠获得抵抗病毒攻击的被动免疫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自2015年以来在全球大范围暴发流行,ZIKV感染除可引起发热、皮疹等常见的临床症状外,还可引起孕妇流产及新生儿小头畸形等有别于其他蚊媒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因此,成功的寨卡疫苗除了需要对成人接种者提供保护外,还应对胎儿及新生儿提供保护作用。虽然寨卡疫苗的开发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但鲜有关于寨卡DNA疫苗为母婴提供双重保护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利用ZIKV前膜蛋白和包膜蛋白构建寨卡候选DNA疫苗并免疫成年小鼠,成功诱导成年小鼠产生了较高水平的ZIKV特异性抗体,并且此抗体水平及其中和活性可至少维持至末次免疫后30周,长效体液免疫反应效果显著。与此同时,疫苗接种可显著增强小鼠CD8 +记忆T细胞反应及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疫苗除了可以在成鼠体内诱导高水平的免疫应答外,免疫后的雌性成鼠在受孕并分娩后,于初乳及1日龄乳鼠的血清中均可检出具有中和活性的ZIKV特异性抗体,提示高水平的特异性母体抗体可跨胎盘转移至乳鼠体内,使乳鼠在一定时间内具备抵抗ZIKV攻击的能力,有效抑制ZIKV在乳鼠体内的感染及播散,更可避免由ZIKV感染而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为乳鼠提供特异性的围产期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免疫功能健全的BALB/c母鼠免疫-乳鼠攻毒的动物模型成功评价了寨卡疫苗对母婴的保护作用,对寨卡DNA疫苗的围产期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为BALB/c乳鼠模型用于ZIKV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抑制糖代谢可缓解获得性大疱性类天疱疮样表皮松解症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获得性大疱性类天疱疮样表皮松解症(EBA)是一种自身抗体驱动的、粒细胞介导的皮肤病。既往研究证据表明,免疫细胞的分化、功能、代谢相互影响,这是免疫反应的先决条件。例如,Th1和M1型巨噬细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要依赖于糖酵解,而M2型巨噬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和静止记忆T细胞则主要依赖于氧化磷酸化(OxPhos)。但细胞代谢的作用及其作为EBA治疗靶点的潜力尚不清楚。为此作者研究了2-脱氧-D-葡萄糖和二甲双胍在EBA抗体转移C57BL/6J野生型小鼠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和2-脱氧-D-葡萄糖均能够在该模型中减轻EBA症状。而后,该项研究证明了免疫复合物对中性粒细胞的刺激增加了有氧糖酵解的速率,并且这种增加是诱导对EBA至关重要的白三烯B4和活性氧的释放所必需的。因此,2-脱氧-D-葡萄糖作为糖酵解酶己糖激酶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抑制剂,庚酸作为GAPDH的抑制剂,减弱了这种中性粒细胞的反应。在超药理学剂量时,二甲双胍能够降低氧化磷酸化水平,也能抑制这种中性粒细胞反应,而在体内二甲双胍却不大可能对中性粒细胞产生直接影响。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寡霉素同样能够抑制这种中性粒细胞反应,且免疫复合物刺激不会改变氧化磷酸化的速率,这意味着中性粒细胞完整线粒体反应是抑制糖代谢反应的基础。总的来说,该研究强调2-脱氧-D-葡萄糖和二甲双胍是治疗EBA的潜在药物,而中性粒细胞的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都是EBA颇具前景的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