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甲双胍调控成骨细胞相关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成骨细胞失调所导致的骨形成机制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骨代谢相关疾患的病理基础.研究表明,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磷脂酰基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核因子E2 相关因子 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6/核转录因子-κB(SIRT6/NF-κB)等信号通路均具有调节成骨细胞,维持骨稳态的能力.而二甲双胍作为临床一线降糖药物不仅具有降糖能力,而且在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总结上述信号通路与二甲双胍干预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成骨细胞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为改善骨形成促进骨稳态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靶向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关节炎(OA)是一种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影响着全球约5亿人,但目前对该疾病的病理机制仍缺乏全面了解,尚无有效治愈方案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近年来逐渐被证实参与OA发生和进展。本文主要从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关节炎症反应、软骨细胞外基质和微小RNA方面综述Wnt/β-连环蛋白通路在OA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该通路的潜在靶向治疗方案,以期为探究OA发病机制及诊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微小RNA-200a通过Wnt/β-连环蛋白通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来源外泌体miR-200a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收集从4周龄SD大鼠(福建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取的BMMSCs来源外泌体,与从新西兰兔提取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共培养,提取BMMSCs来源外泌体,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共培养,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明确外泌体对EMT的影响。构建过表达和低表达miR-200a的BMMSCs,分别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共培养,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各标志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肾小管上皮细胞中miR-200a与β-catenin基因CTNNB1是否直接结合。使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高剂量外泌体组E-cadherin表达水平较低剂量组更低(0.51±0.09比0.78±0.12, t=3.115, P<0.05),而N-cadherin(2.05±0.22比1.40±0.13, t=6.478, P<0.001)和Vimentin(1.01±0.13比0.75±0.12, t=2.987, P<0.05)表达水平高于后者。高表达miR-200a外泌体处理组E-cadherin表达水平较低表达miR-200a外泌体处理组降低(0.71±0.09比1.48±0.14, t=4.751, P<0.05),而N-cadherin(1.55±0.12比0.75±0.10, t=11.603, P<0.01)和Vimentin(0.88±0.07比0.37±0.04, t=6.039, P<0.05)表达水平前者较后者更高。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标志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表达量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9±0.21比0.92±0.15, t=0.130, P>0.05),而低表达miR-200a外泌体处理组p-GSK3β、β-catenin和T细胞因子-1(TCF-1)表达水平均高于高表达miR-200a外泌体处理组(1.89±0.17比1.15±0.12, t=4.125, P<0.05;1.32±0.09比0.74±0.15, t=4.962, P<0.05;0.96±0.08比0.38±0.05, t=6.740, 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野生型β-CTNNB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miR-200a组细胞荧光活性显著低于miR-NC组(0.51±0.07比0.98±0.08, t=13.251,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突变型β-CTNNB1的细胞中,miR-200a组细胞荧光活性与miR-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4±0.05比0.96±0.07, t=0.247, P>0.05)。 结论:BMMSCs来源外泌体miR-200a通过直接作用β-catenin基因CTNNB1,降低β-catenin表达,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激活,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影响汗腺发育的信号通路及其参与汗腺样细胞体外重建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因汗腺毁损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基本丧失,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对于修复汗腺功能的研究较多,然而人体汗腺发育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Wnt/β连环蛋白、外胚叶发育不全/外胚叶发育不全受体/核因子κB、音猬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等信号通路彼此级联共同影响汗腺发育,并且已有研究报道可以利用级联信号通路实现汗腺样细胞的体外重建。现就影响汗腺发育的信号通路及其参与汗腺样细胞的体外重建情况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探讨EphB2抑制剂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分子对接法筛选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2(EphB2)小分子抑制剂,研究其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Schrodinger对接工具预测EphB2蛋白的三维结构及其配体结合位点,通过分子对接进行高通量虚拟筛选EphB2抑制剂,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筛出的EphB2抑制剂山奈苷与芦荟大黄素(AE)抗CSCC的作用及机制。体外实验中,将人CSCC细胞系A431、SCL-1及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AE组与山奈苷组,通过MTT实验(AE浓度:20、40、80、160 μmol/L;山奈苷浓度:12.5、25、50、100 μmol/L)、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AE浓度:80 μmol/L,山奈苷浓度:50 μmol/L)分析EphB2抑制剂对C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体内实验中,SPF级BALB/c雌性裸鼠皮下注射0.2 ml A431细胞悬液,待成功长出瘤体以后,随机分为4组( n = 6),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AE组(腹腔注射AE 20 mg·kg -1·d -1 AE)与山奈苷组(腹腔注射山奈苷25 mg·kg -1·d -1);每周测量裸鼠的肿瘤大小和体重;连续给药28 d后,剥取裸鼠移植瘤进行HE染色,qRT-PCR与Western blot分析AE和山奈苷对裸鼠移植瘤中上皮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磷酸化葡萄糖合成激酶3β(p-GSK-3β)、β联蛋白及GSK-3β表达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 t检验。 结果:筛选出对EphB2具有较高抑制活性的两个小分子化合物AA-504/20999031(山奈苷)和AA-466/21162055(AE)。MTT实验结果表明,与HaCaT细胞相比,AE对SCL-1和A431细胞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且随AE浓度升高毒性变强( F = 17.95, P<0.001),作用48 h时,IC50分别为124.59 μmol/L和80.85 μmol/L;山奈苷对SCL-1和A431细胞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且随山奈苷浓度升高毒性变强( F = 11.34, P<0.001),作用48 h时,IC50分别为119.64 μmol/L和64.96 μmol/L。划痕实验显示,与二甲基亚砜组细胞迁移距离(88.1±1.4) μm相比,AE组和山奈苷组A431细胞迁移距离[(36.7±1.0) μm和(44.7 ± 3.5) μm]显著缩短( F = 52.34, P < 0.001),而HaCaT细胞迁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 1.73, P = 0.238)。Transwell小室实验表明,与二甲基亚砜组A431细胞跨膜细胞数量(195.3 ± 5.7)相比,AE组和山奈苷组A431细胞显著抑制(145.0 ± 2.5和94.7 ± 4.1, F = 72.85, P < 0.001),而对HaCaT细胞则无明显抑制作用( F = 3.91, P = 0.055)。动物实验表明,与二甲基亚砜组裸鼠移植瘤体积(841.88 ± 84.63) mm 3相比,AE组和山奈苷组显著下降[(407.42 ± 70.37) mm 3与(368.77 ± 62.7) mm 3, F = 73.78, P < 0.001]。HE染色证实,AE和山奈苷干预可改善其病理变化。qRT-PCR与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E和山奈苷明显上调瘤体组织中上皮钙黏着蛋白与p-GSK-3β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 P < 0.001),下调波形蛋白、β联蛋白及GSK-3β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 P < 0.001)。 结论:分子对接筛选的小分子抑制剂与EphB2可形成稳定复合物,并通过影响Wnt/β联蛋白通路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现象来抑制CSCC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特异性顶部盘状底板反应蛋白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关节炎(OA)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是关节软骨变性、软骨下骨硬化、骨赘形成、滑膜组织炎症和增生、韧带和半月板变性以及关节囊肥大。特异性顶部盘状底板反应(RSPOs)蛋白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主要通过激活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发挥其生理功能。近年来,随着RSPOs在OA领域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了RSPOs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影响。本文总结了RSPOs在OA领域的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并且还讨论了RSPOs在OA多种细胞中的影响,为OA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Dickkopf-1:缺血性卒中的潜在治疗靶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Dickkopf-1(DKK1)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作为Wnt/β-连环素通路的抑制剂,在胚胎发育、神经发生和突触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脑缺血后,DKK1通过促进神经元凋亡及血脑屏障损伤,抑制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从而加重脑损伤。此外,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DKK1与不同病期及转归相关。因此,开发以DKK1作为靶点的特异抑制剂,有望应用于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usashi RNA结合蛋白2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Musashi RNA结合蛋白2(MSI2)如何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通过转染短发夹RNA(shRNA)抑制MSI2表达,将细胞分为转染对照质粒(sh-Ctrl)组和sh-MSI2组。MSI2过表达实验中将细胞分为对照组(Vector组,转染空白质粒Vector)和过表达组(MSI2组,转染MSI2重组质粒)。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干预MSI2后β-catenin、转录因子7(TCF7)和淋巴增强因子1(LEF1)的表达。Rescue回复实验中将细胞分为MSI2+sh-Ctrl组(同时转染MSI2重组质粒和sh-Ctrl质粒)和MSI2+sh-β-catenin组(同时转染MSI2重组质粒和sh-β-catenin质粒)。在过表达MSI2的基础上敲低β-catenin进行肝癌细胞增殖能力检测。结果:sh-MSI2组HepG2和MHCC97H细胞的增殖率均低于sh-Ctr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MSI2组的SMMC-7721和MHCC97L细胞增殖率均高于Vecto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sh-Ctrl组相比,sh-MSI2组的HepG2细胞克隆数量[(129.7±6.5)比(286.0±12.8)]和MHCC97H细胞克隆数量[(134.0±6.7)比(248.0±14.1)]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Vector组相比,MIS2组的SMMC-7721细胞克隆数量[(242.0±5.6)比(135.3±8.7)]和MHCC97L细胞克隆数量[(308.0±9.0)比(149.7±5.9)]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sh-MSI2组HepG2和MHCC97H细胞中β-catenin、TCF7和LE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低于sh-Ctrl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相反,与Vector组相比,MSI2组SMMC-7721和MHCC97L细胞的β-catenin、TCF7和LE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MSI2+sh-Ctrl组相比,MSI2+sh-β-catenin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平板克隆实验显示,MSI2+sh-β-catenin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少于MSI2+sh-Ctrl组[(138.3±7.0)比(246.3±8.0), P=0.028]。 结论:MSI2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导致肿瘤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冬凌草甲素对卵巢切除大鼠骨量丢失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对卵巢切除(OVX)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病理学改变、骨微结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由徐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提供的8周龄雌性SD大鼠30只,参照随机化数字表分假手术(Sham)组、卵巢切除+溶剂(Veh)(OVX+Veh)组、卵巢切除+冬凌草甲素(OVX+ORI)组。OVX+ORI组予0.1%冬凌草甲素2 mg/kg腹腔注射,OVX+Veh组予相同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均为每周2次,持续12周。获取各组大鼠血浆、骨组织标本。骨组织染色切片观察病理改变。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行骨微结构扫描和骨密度测定。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骨组织中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和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信使RNA相对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获得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浆中骨代谢指标。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与OVX+Veh组比较,OVX+ORI组骨小梁断裂明显减少,完整性改善。RANKL表达量、骨硬化蛋白表达量、Ⅰ型胶原C端交联肽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OVX+Veh组高于OVX+ORI组[1.62±0.04比1.02±0.06, t=26.766, P<0.01;1.60±0.04比1.08±0.04, t=29.898, P<0.01;(61.68±6.88) ng/ml比(28.97±4.07) ng/ml, t=12.937, P<0.01;(759.44±32.47) pg/ml比(435.71±31.43) pg/ml, t=22.654, P<0.01]。骨密度、OPG表达量、wnt3a表达量、β-Catenin表达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表达量、碱性磷酸酶水平、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水平OVX+Veh组低于OVX+ORI组[(96.75±8.44) mg/cm 3比(195.84±13.16) mg/cm 3, t=-20.036, P<0.01;0.56±0.04比1.00±0.05, t=-21.267, P<0.01;0.31±0.01比0.93±0.04, t=-52.286, P<0.01;0.31±0.01比1.02±0.07, t=-30.535, P<0.01;0.32±0.03比1.00±0.03), t=-50.398, P<0.01;(15.71±3.44) ng/ml比(53.21±6.99) ng/ml, t=-15.229, P<0.01;(23.83±3.54) ng/ml比(63.95±4.17) ng/ml, t=-23.217, P<0.01]。 结论:冬凌草甲素可能通过抑制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同时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雌激素缺乏大鼠骨量丢失,减少骨微结构破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R-425-5p对脂多糖诱导的肠道L细胞GLP-1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miR-425-5p对脂多糖诱导的肠道L细胞胰升糖素样肽1(GLP-1)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孵育肠道L细胞系GLUTag细胞,检测miR-425-5p和GLP-1的表达和分泌;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miR-425-5p、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胰升糖素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检测TOP/FOP比率测定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明确miR-425-5p与PTEN、β-catenin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GLUTag细胞中,随着脂多糖浓度的升高,miR-425-5p表达增加,活性GLP-1水平降低,细胞凋亡增加,细胞活力下降;而且miR-425-5p参与脂多糖对GLP-1表达和肠道L细胞活力的调节作用。抑制miR-425-5p可降低胰升糖素原mRNA表达和TOP/FOP比率,提高PTEN蛋白水平,抑制细胞活力。在脂多糖诱导下,miR-425-5p通过靶向PTEN上调β-catenin的表达水平,而β-catenin作为顺式作用元件诱导胰升糖素原的转录,进而促进GLP-1的表达。结论:在脂多糖诱导的肠道L细胞中,miR-425-5p通过靶向PTEN调控β-catenin水平进而促进GLP-1的分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