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毛舌是一种发生在舌背的毛发状病损,可被食物、烟草或者显色的微生物染色,从而呈现多种颜色如白色、黄褐色和黑色.毛舌是一种良性损害,但可引起口腔异味、口干、美观等问题,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目前毛舌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本文总结现有研究下毛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其可能涉及丝状乳头代谢异常、口腔微生物失衡、免疫异常状态和相关药物的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低浓度异丙醇对口腔门诊污染物表消毒效果的临床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评价低浓度异丙醇与常规消毒剂对口腔治疗所致污染物表的清洁消毒效果.方法 使用灭菌蒸馏水(阳性对照组)、75%乙醇溶液(乙醇组)、500 mg/L含氯消毒液(500 mg/L含氯组)、1 000 mg/L含氯消毒液(1 000 mg/L含氯组)、季铵盐化合物消毒湿巾(QACs组)、17.2%异丙醇+0.28%苄索氯铵消毒液(IACs组)对12例男性患者洁治过程中污染的玻璃标本进行清洁消毒.采用压印法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培养消毒标本表面残留微生物并计数.使用x2分割法检验不同消毒剂的清洁效果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结果 QACs组和IACs组标本表面未见有血液、黏液或其他可见污染物的残留,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醇组(4/12)标本表面可见污染物残留率低于阳性对照组(9/12)、500 mg/L含氯组(9/12)及1 000 mg/L含氯组(7/12)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0 mg/L含氯组和1 000 mg/L含氯组可见污染物残留率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ACs组(0.05±0.01)和IACs组(0.04±0.01)物表菌落总数(T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2组TSC均小于500 mg/L含氯组(21.88±2.79)、乙醇组(8.21±1.08)及 1 000 mg/L 含氯组(2.96±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0 mg/L含氯组、乙醇组及1 000 mg/L含氯组3组TSC依次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ACs和IACs消毒剂对口腔治疗过程中的污染物表具有良好的清洁消毒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短期氮添加对罗浮栲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生物有效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氮沉降通常会加剧土壤磷限制,微生物和植物将采取策略抵消这种负面影响.然而,氮添加下土壤微生物和/或植物如何影响土壤生物有效磷尚不明确.基于野外氮添加实验,测定了生长季(4月)和非生长季(10月)罗浮栲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磷酸酶活性以及根系形态和养分,并通过生物学方法量化了四种形式的生物有效磷,包括氯化钙-磷(CaCl2-P),柠檬酸-磷(CA-P),盐酸-磷(HCl-P)和酶-磷(Enz-P).研究结果表明,非生长季大多数生物有效磷表现为根际含量高于非根际,而生长季根际土壤CaCl2-P和CA-P含量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氮添加显著增加了生长季非根际土壤CA-P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非生长季根际土壤CaCl2-P和Enz-P含量和显著增加了非生长季根际土壤HCl-P含量,但两个季节的总生物有效磷含量均保持不变.两个季节中,氮添加下植物细根比根长、比表面积和组织密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菌根侵染率显著增加,这说明氮添加下植物倾向于通过与菌根真菌合作而非改变根系形态来截留土壤中可直接获取的有效磷.从非生长季生物有效磷含量的动态来看,氮添加下植物根系和/或微生物通过释放质子活化矿质结合态无机磷对维持罗浮栲林土壤生物磷至关重要.总之,短期氮添加下维持了土壤有效磷的潜在供应.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微生物和植物对低磷亚热带地区氮负荷的适应机制,可为制定缓解土壤磷限制的可持续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创伤性伤口分泌物中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究创伤性伤口分泌物中所检出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和耐药性,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收治的1689例不同住院患者创伤性伤口分泌物中检出的病原菌1 836株,使用VITEK-MS质谱仪和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结合K-B法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共检出1 8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1187株,占64.65%,革兰氏阴性杆菌504株,占27.45%,革兰氏阳性杆菌134株,占7.3%,真菌3株,占0.16%;革兰氏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95株(21.51%),表皮葡萄球菌321株(17.48%),溶血葡萄球菌117株(6.37%),沃氏葡萄球菌102株(5.56%),人葡萄球菌人亚种36株(1.96%).革兰氏阳性杆菌以蜡样芽孢杆菌为主有113株(6.15%),而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147株(8.01%),大肠埃希菌102株(5.56%),阴沟肠杆菌66株(3.59%),奇异变形杆菌24株(1.3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最强,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菌株,但MRSA的出现率较高,占比达35.69%;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较高.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较强,未出现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普遍敏感.结论 熟悉掌握创口感染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有利于临床相对精准地进行经验用药,指导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芥菜籽粕和威百亩熏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异同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土壤消毒是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化学熏蒸和生物熏蒸是目前常用的土壤消毒技术.然而,关于化学熏蒸和生物熏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异同性的研究仍鲜有报道.研究以未熏蒸土壤为对照,向土壤中添加0.1%、0.2%和0.5%(质量分数)芥菜籽粕和0.1%(质量分数)威百亩,探究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具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会显著改变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结构(P<0.01),熏蒸材料的种类和用量而不是熏蒸时间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P<0.01).在杀灭有害微生物方面,0.5%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能够降低土壤中镰刀菌属(Fusarium)的相对丰度.在富集有益微生物方面,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能够富集土壤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其中0.5%芥菜籽粕熏蒸能够富集藤黄色单胞菌属(Luteimonas)和野野村氏菌属(Nonomuraea),威百亩熏蒸能够富集小单胞菌属(Micromonospora)和青霉菌属(Peniclillium).在微生物功能方面,0.5%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增强了土壤细菌化能异养和需氧化能异养功能,减弱了土壤真菌病害相关功能,0.5%芥菜籽粕熏蒸还增强了土壤细菌硝酸盐还原和碳氢化合物降解功能.综上,芥菜籽粕熏蒸和威百亩熏蒸能够通过富集芽孢杆菌属和马杜拉放线菌属等有益微生物和消减镰刀菌属有害微生物来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使土壤具有预防土传真菌病害和促进作物生长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黑水虻幼虫中肠区块化免疫表达促进特征肠道微生物群落形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黑水虻 Hermetia illucens L.幼虫肠道中的免疫系统既需要消灭病原体,又要创造有益环境,保留共生微生物.Toll 和免疫缺陷(Immune deficiency,Imd)通路是昆虫肠道内抵御病原体的基本免疫防御机制,然而黑水虻幼虫肠道中耐受共生菌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废弃物(餐厨垃圾、豆渣和鸡粪)中黑水虻幼虫中肠微生物组,发现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肠道中占主导,并且肠道能富集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通过随机森林模型预测,异单胞菌 Dysgonomonas、摩氏摩根菌属 Morganella、厌氧球菌属 Anaerococcus 最有可能是中肠中的特征菌属,这些菌的存在可能对黑水虻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可以作为判定样品是否属于黑水虻的标准.进一步研究表明后中肠的微生物负荷平均是前中肠和中中肠的 8.56 倍,同时异单胞菌主要在后中肠富集.另外,前中肠和中中肠的抗菌肽表达分别是后中肠的1 645倍和 10.20倍,而负反馈因子在后中肠的表达平均提高了 4.66倍.本研究初步表明黑水虻幼虫肠道可能对微生物具有重塑作用,幼虫在前中肠通过抗菌肽筛选微生物,并在后中肠抑制抗菌肽释放保存共生菌.综上,本研究揭示了黑水虻幼虫肠道免疫的区域化表达可维持抗病原体能力的同时为共生微生物群构建保护区域的"先清除-后招募"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阿莫西林对厚壁菌门微生物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抗生素污染对微生物生态造成严重影响.发酵是厌氧条件下的重要生物过程,但其对于抗生素污染的响应仍有待研究.本研究以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为例,探究了不同浓度抗生素对两种厚壁菌门产芽孢微生物——丁酸梭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发酵代谢的影响,主要关注两株菌发酵过程中生长曲线、碳源消耗、有机酸产量和pH的变化.结果表明:阿莫西林对丁酸梭菌和凝结芽孢杆菌的生长和碳源消耗均有抑制作用,对细菌形态的影响较小,50 mg·L-1阿莫西林使丁酸梭菌停止生长,而凝结芽孢杆菌在培养24 h后可继续生长.在有机酸代谢方面,阿莫西林对凝结芽孢杆菌影响更为显著.两株菌的丁酸、甲酸、乳酸和乙酸生产均受到抑制,但在添加低浓度(1 mg·L-1)阿莫西林时,凝结芽孢杆菌的乳酸产量显著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砷输入对河口沉积物微生物厌氧发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为探究外源五价砷(arsenate,As(Ⅴ))输入对砷污染环境沉积物原位微生物厌氧发酵和群落结构影响,阐释As(Ⅴ)与砷污染河口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互作效应,本研究以辽宁省葫芦岛市某锌厂排污口下游高砷污染的五里河河口沉积物为对象,通过外源添加As(Ⅴ)(1、10、60mg·L-1)进行富集培养,测定产氢产酸、pH与碳源消耗等理化参数,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同时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方法筛选高浓度As(Ⅴ)富集菌液中优势菌株.结果表明,富集培养过程中,所有处理组的砷形态都发生了转化,其中在60 mg·L-1外源As(Ⅴ)投加下,约43%的As(Ⅴ)转化为三价砷(tarsenite,As(Ⅲ));微生物群落组成自原始沉积物的11个门转为单一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菌属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占据优势生态位.自60 mg·L-1的As(Ⅴ)输入的富集菌群中,筛选分离出一株厌氧发酵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CXL-1),该菌株具有较高的As(Ⅲ)耐受性(≥200 mg·L-1),并能利用葡萄糖发酵代谢产生有机酸和H2等发酵产物,为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古菌等提供氢气和碳源.本研究结果可为砷污染环境微生物厌氧矿化修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麦芽醇提物对肠道微生物区系中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麦芽醇提物对肠道微生物的抗菌活性及体外的抑菌机制.方法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各微生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在不同时间点绘制麦芽醇提物处理前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通过荧光显微镜、结晶紫染色实验以及乳酸脱氢酶活性、碱性磷酸酶含量变化来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 麦芽醇提物对选取的8种肠道微生物抑菌效果明显,其中对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MBC均为25,MIC均为12.5 mg·mL-1.经麦芽醇提物作用后,与对照组相比,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减弱,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随着麦芽醇提物浓度的增加,在细菌暴露于2MIC的条件下,其细胞膜的破损程度相较于对照组比较严重;细菌乳酸脱氢酶活性也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碱性磷酸酶分别在3 h、6 h时活性最高,随之趋于平稳.结论 麦芽醇提物对肠道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胞内物质外泄造成细菌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揭示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谱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所揭示的感染谱特征,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感染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1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行allo-HSCT后出现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的血液病患者64例。用mNGS方法检测血液、脑脊液、肺泡灌洗液等标本中存在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基因序列,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致病或疑似致病的病原体。结果:共对64例allo-HSCT患者进行了97份样本的mNGS检测。革兰阳性菌中最常见为溶血葡萄球菌(19例次)和人葡萄球菌(14例次),革兰阴性菌中最常见为鲍曼不动杆菌(8例次);病毒中最常见的为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细环病毒(分别为35、22和23例次);真菌中最常见的为球形马拉色菌(14例次)和近平滑念珠菌(8例次)。3例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均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移植后患者。1例患者痰液中检测到口腔支原体,寄生虫未见。结论:mNGS可全面揭示血液病allo-HSCT后的感染谱,尤其对于少见和难培养病原微生物检测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帮助临床感染病原体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