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T-GluA2CT干扰GluA2/TARPγ-8耦合对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应用干扰肽TAT-GluA2CT对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以及最合适的给药时间。方法: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雄性,72只),同时设立对照组(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癫痫组(12只),对照肽组(12只),干扰肽组(48只),根据给药的时间不同将干扰肽组又分为前1 h组(12只),后2 h组(12只),后4 h组(12只)和后6 h组(12只)。选择对照组、对照肽组、前1 h组、后2 h组、后4 h组、后6 h组各6只,采用Nissl染色、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凋亡发生;选择对照组、对照肽组、前1 h组、后2 h组、后4 h组、后6 h组各6只,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 唑-4-丙酸(AMPA)受体第二亚单位GluA2表达和GluA2/AMPA受体胯膜调节蛋白家族γ-8(TARPγ-8)复合物耦合的变化情况。采用 t检验比较2组间数据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各组间差异的比较。 结果:应用干扰肽后,与癫痫组相比,各干扰肽组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癫痫组20.07±3.51,前1 h组39.40±2.39,后2 h组38.43±2.42,后4 h组30.30±2.55,后6 h组27.93±3.20, F=235.28, P<0.05);各干扰肽组与癫痫组相比,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癫痫组31.47±3.19,前1 h组7.30±3.45,后2 h组9.27±3.81,后4 h组12.86±3.08,后6 h组14.43±3.13, F=248.60, P<0.05);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癫痫后海马GluA2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1 626.53±2 700.58,癫痫组14 578.16±2 917.02,前1 h组13 375.47±3 180.54,后2 h组15 244.10±1 390.41,后4 h组15 799.16±4 559.49,后6 h组15 722.95±1 756.01, F=3.83, P<0.05),各干扰肽组与癫痫组之间GluA2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45, P=0.77);与癫痫组相比,各干扰肽组GluA2/TARPγ-8耦合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癫痫组24 509.80±3 718.54,前1 h组12 055.18±5 847.11,后2 h组9 630.51±5 805.17,后4 h组12 749.35±7 108.45,后6 h组11 092.98±7 330.08, F=10.68, P<0.05);与癫痫组相比,前1 h组大鼠发作潜伏期延长、发作评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癫痫组潜伏期(18.58±3.99) min,前1 h组(103.25±9.21) min, t=29.23, P<0.05]。 结论:干扰肽TAT-GluA2CT可减轻癫痫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在匹罗卡品前1 h或后2 h应用干扰肽对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最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海马REV-ERBα在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海马REV-ERBα在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360~380 g,12~14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8):对照组(C组)、手术组(S组)、手术+二甲基亚砜组(SD组)和手术+SR9009组(SS组)。S组、SD组和SS组在七氟烷麻醉下进行剖腹探查术;SD组于剖腹探查术前1 h时于海马CA1区注射含0.1%二甲基亚砜的生理盐水,每侧2 μl;S+SR9009组于剖腹探查术前1 h时于海马CA1区注射REV-ERBα激动剂SR9009(溶于含0.1%二甲基亚砜的生理盐水中),每侧2 μl。分别于术后1和3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术后3 d水迷宫实验结束后1 h时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EV-ERBα、脑和肌肉ARANT样蛋白1(BMAL1)、突触素(SYN)、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GRIN2B)表达水平;采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及尼氏小体形态,并行存活神经元计数。 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SD组术后1和3 d时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REV-ERBα、BMAL1、PSD95、SYN和GRIN2B表达下调,CA1区存活神经元计数降低( P<0.05);与S组和SD比较,SS组术后1和3 d时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升高,穿越平台次数增多,海马REV-ERBα和PSD95表达上调,CA1区存活神经元计数升高( P<0.05),BMAL1、SYN和GRIN2B表达无统计学意义( P>0.05)。S组和SD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REV-ERBα激活可改善大鼠POCD,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PSD95表达,减轻神经元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社会隔离对小鼠认知功能及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社会隔离(social isolation,SI)对小鼠认知行为及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方法:20只3~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群居组(group house,GH组)和社会隔离组(SI组),SI组小鼠单笼饲养8周建立社会隔离模型,GH组小鼠5只/笼正常饲养。采用新旧事物识别实验和新旧位置识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法、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变化;Sholl Analysis定量分析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A1和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蛋白酶体亚单位β-8(proteasome subunit beta 8,PSMB8)以及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的成员(a member of the S100 family of Ca 2+-binding proteins,S100A10)的表达。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认知功能结果显示,SI组小鼠新事物识别指数[(-5.54±3.30)%,(33.42±7.14)%; t=4.680, P=0.001]和新位置识别指数[(-7.96±4.81)%,(23.55±8.20)%; t=3.670, P=0.008]均低于GH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I组小鼠海马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GH组[(369.90±42.97)个,(544.90±57.64)个; t=2.480, P=0.023]。Sholl分析结果显示,SI组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回缩,突起分支与同心圆交点数目减少,在距离星形胶质细胞胞体6、8、10、12、14、16 μm处,两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组GFAP蛋白的表达低于GH组[(0.85±0.05),(1.03±0.06); t=2.527, P=0.028];PCR结果显示,SI组GFAP mRNA表达低于GH组[(0.83±0.05),(1.00±0.03); t=2.970, P=0.018];SI组小鼠海马区A1表型标志物PSMB8 mRNA表达[(1.58±0.17),(1.00±0.06); t=2.931, P=0.011]和A2表型标志物S100A10 mRNA表达[(1.52±0.14),(1.00±0.07); t=3.121, P=0.007]均高于GH组。SI组营养因子IGF-1 mRNA表达低于GH组[(0.73±0.07),(1.00±0.08); t=2.327, P<0.05],而SI组LCN2 mRNA、IL-1β mRNA、TNF-α mRNA表达均高于GH组[(1.12±0.03),(1.00±0.03), t=2.575, P<0.05;(1.76±0.19),(1.00±0.07), t=3.460, P<0.01;(2.18±0.42),(1.00±0.07), t=2.427, P<0.05]。 结论:社会隔离诱导的小鼠认知障碍可能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型转换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原发性纵隔恶性黑色素瘤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80岁,因“胸闷、喘息半月”2021年4月27日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患者半月前出现胸闷喘息,活动耐量下降,无胸痛、咯血等症状。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20年余,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情况不详;高血压病史10余年,自述血压控制可。既往无皮肤病及肿瘤病史,家族无肿瘤相关病史。体格检查:全身皮肤及黏膜未见色素痣、黄染、皮下结节或出血点;右侧锁骨上区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左肺叩诊清音、右肺叩诊浊音,呼吸规整,右肺呼吸音低、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脏及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肝功能检查:总蛋白51.6 g/L,白蛋白33.7 g/L,球蛋白17.90 g/L,前白蛋白166 mg/L,乳酸脱氢酶 530 U/L,α-羟丁酸脱氢酶426 U/L,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 130 U/L;胸水常规:白细胞计数907×10 6/L,李凡他试验阳性;肿瘤标志物检查: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69.37 U/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3.64 ng/mL。2021年5月19日胸部CT增强扫描:右前上纵隔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向前侵入胸壁,向后侵及双侧头臂静脉及上腔静脉,与右肺分界不清,肿块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内可见多发迂曲血管影,胸廓入口处、纵隔内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侧胸膜弥漫增厚并多发结节影;双侧胸腔积液,右侧较多。见图1A、1B。2021年5月8日行 18F-脱氧葡萄糖PET/CT扫描:右上纵隔软组织肿块伴液化坏死,代谢增高,考虑原发恶性病变,建议活检;右侧胸腔及心包积液,右侧胸膜多发结节样增厚伴代谢增高,考虑胸膜转移;肝包膜多发结节伴代谢增高,考虑肝包膜转移。见图1C~1E。2021年5月24日CT引导下纵隔穿刺活检:恶性肿瘤伴局灶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HMB45、Melan-A阳性(图1F~1H),符合恶性黑色素瘤诊断。2021年5月19日外周血基因检测: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serine-threon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BRAF)基因V600E,NRAS和Kis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基因2、3、4外显子,以及C-KIT和PDGFRA基因均未突变。临床诊断:原发性纵隔恶性黑色素瘤。考虑到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且肿瘤已经发生转移,手术治疗指征不足;基因检测无突变,无靶向治疗适应证,与患者家属沟通后,予以胸腔引流、补充白蛋白等保守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后出院,目前患者失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Lynch综合征相关异时性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22岁,2004年9月主诉“便血1年半”诊断为直肠癌,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直肠)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大小约8.0 cm×6.0 cm×0.8 cm,侵犯肠壁全层,肠系膜淋巴结可见转移癌(3/22)。免疫组化检查示:P53(-)、P120(++)、Her-1(++)、Her-2(++)、Ki-67(-)、TopⅡα(-)。术后行5周期FOLFOX方案化疗,随访5年无复发。外祖母40岁因“癌症”死亡。2004年3月患者母亲诊断为结肠癌,时年48岁,1年后死亡。2019年8月患者行肠镜检查显示升结肠起始段、回盲瓣、盲肠可见隆起型肿块,占4/5周径,病理诊断为腺癌,部分为黏液腺癌。PET-CT检查提示:升结肠恶性肿瘤伴外侵,FDG病灶区高代谢伴肠周淋巴结转移。根据其15年前直肠癌病史及家族史,术前诊断为林奇综合征-结直肠癌。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回肠横结肠吻合术,术后病理提示肿瘤大小10.0 cm×9.0 cm×2.8 cm,中-低分化腺癌,部分为黏液腺癌(<50%),浸润至浆膜下层,脉管内可见癌栓(图1)。免疫组化检查提示:CK20(+)、CK79(-)、EGFR(+)、Ki-67(70%+)、MLH1(蛋白表达缺失)、PMS2(蛋白表达缺失)、MSH2(蛋白表达)、MSH6(蛋白表达)。EBV原位杂交:EBER(-)。肠旁淋巴结2/30。检出KRAS基因2号外显子突变,NRAS、PIK3CA、BRAF基因未检出突变。基因检测:PD-L1阴性。肿瘤突变负荷(Muts/Mb)71.51,低于12%的升结肠癌患者。微卫星检测微卫星不稳定(MSI-H)。根据结肠癌家族史、肿瘤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及基因检查MLH1生殖系突变确诊林奇综合征-结直肠癌,术后未行其他治疗。2021年8月因月经量增多1年,行妇科超声示: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实质性占位,子宫后方液性混浊占位。盆腔增强MRI和PET-CT均提示右侧输卵管结节,宫腔内膜及宫颈管内膜异常信号,FDG摄取明显增高,恶性肿瘤的可能(图2A)。行宫腔镜检查,宫腔镜下分段诊刮,子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提示(宫腔占位、宫颈管占位)子宫内膜样癌Ⅰ级,伴黏液分化,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同时临床诊断为右侧卵巢癌。2021年9月24日行PD-1抑制剂治疗,方案为Keytruda 2.5 mg/kg,3周1次。经3周期免疫治疗后,2022年1月11日复查MRI提示子宫内膜未见增厚、信号未见异常,PET-CT检查示未见明确FDG代谢异常病灶,考虑免疫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图2B)。经6周期免疫治疗后复查宫腔镜:子宫内膜未见病变,内膜活检呈分泌期改变,目前继续用PD-1抑制剂维持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谷氨酸AMPA受体GluA2/TARPγ-8在癫痫发病中的机制及其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认为离子型谷氨酸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AMPA)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AMPA受体(AMPARs)介导与癫痫相关的脑区和脑区间的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并在癫痫的发生和癫痫诱发的脑损伤中发挥作用。但由于AMPA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分布,以及在脑神经发育和通路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直接对AMPARs的表达或功能进行调节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海马CA1区作为癫痫现象发生的主要场所,选择性地对在该区高度表达的AMPA受体GluA2亚基和AMPA受体跨膜调节蛋白家族(TARPs)γ-8亚型及其复合体GluA2/TARPγ-8进行调节,是否可以产生抗癫痫作用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该文对此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蒲公英-桑叶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潜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蒲公英-桑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阐明其治疗AML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蒲公英-桑叶的活性成分,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在症状映射(SymMap)数据库、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中检索AML相关基因和蛋白靶点.对AML相关基因和蒲公英-桑叶靶基因进行比较,确定富集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根据靶点信息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采用CytoNCA插件筛选出核心基因,通过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对数据库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后得到39种有效成分,收集蒲公英-桑叶与AML的共同靶点148个.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激酶活性正向调节和氧化应激反应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和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等.拓扑分析得到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激酶B1(AKT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原癌基因MYC、肿瘤蛋白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3)、肉瘤基因SRC、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90AA1)、连环蛋白B1(CTNNB1)、磷酸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白细胞介素6(IL-6)、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和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等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合亲和力最高的配对结果为蒲公英萜醇(taraxerol)与MYC(-8.74 kcal·mol-1),槲皮素(quercetin)、kaemfprol、木犀草素(luteolin)和 artemetin 与各个靶点均有很好的结合亲和力.结论:蒲公英-桑叶主要活性成分quercetin、taraxerol、kaemfprol、luteolin和 artemetin可能通过调控 AKT1、STAT3、HSP90AA1、IL-6 和 MAPK1 发挥抗 AML 的作用,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是蒲公英-桑叶发挥抗AML作用的重要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S100P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S100 钙结合蛋白 P(S100P)属于 S100 家族的钙结合蛋白,具有典型的 EF-手性结构,于 1992 年首次从胎盘中纯化.研究表明,S100P 在肿瘤中表达异常,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它可以参与各种信号通路,如NF-κB、β-catenin 和 FAK/Src/AKT 通路;还可以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埃兹蛋白、整合素 α7 等许多其他受体或配体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此外,S100P 在癌症治疗与肿瘤耐药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仅就 S100P 在肿瘤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CaMKⅡ参与调控成骨细胞分化和凋亡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成骨细胞分化和凋亡在维持骨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异常的成骨细胞分化或凋亡会导致多种骨代谢疾病.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体内的多功能蛋白激酶家族,它通过将细胞内的Ca2+信号转化为多种生理或病理的细胞反应,在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凋亡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aMKⅡ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主要通过3 个信号通路实现:(1)通过 1α-25(OH)2D3 膜介导信号通路调节成骨细胞的分化;(2)参与WNT/Ca2+信号通路;(3)通过RUNX2-OSX信号通路影响成骨细胞分化.这些信号通路共同作用于成骨细胞,促进其成熟和功能发挥.CaMKⅡ在成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则涉及调节内质网应激反应和调控Bax/Bcl-2表达比例.这些机制对于成骨细胞的存活和凋亡至关重要,影响骨组织的稳定性和重建.总体而言,CaMKⅡ作为一个多功能信号分子,在成骨细胞分化和凋亡的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对CaMKⅡ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骨代谢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真核延伸因子2激酶是治疗肿瘤的潜在新靶标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真核延伸因子 2 激酶(eEF2K)是一种Ca2+/CaM依赖性蛋白激酶,通过磷酸化底物eEF2,从而抑制eEF2 的活性阻止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并调节肿瘤微环境.该eEF2K属于非典型蛋白激酶家族的"α-激酶"成员,与典型的蛋白激酶在序列上同源性小,靶向eEF2K可以避免因对大多数激酶影响而产生的毒副作用,因此被认为是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分子靶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