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协同论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的辩证关系,探索在医学院“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产业发展遵循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原则,目前公司规范运营,稳中求进;学业方面探索专业课和双创教学结合,实验平台和双创孵化结合,假期实践学习和双创实践结合,实现双创实践教学课内课外全覆盖;科学研究途径为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组或是学生自主申报大创项目,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载体,目前团队已经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创项目四项;规范性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形成完备的竞赛体系。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奖项两百余项。通过几年不懈努力,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并初具发展规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传染病数学模型在大型活动赛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风险模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欧美国家肆虐,德尔塔变异株在国内引起数次小规模暴发,对大型活动赛事期间的新冠肺炎传播风险进行模拟,从而提前做好人员、物资、隔离场所等各类保障工作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例,介绍使用数学模型对来华运动员、官员和其他奥运会利益相关方(简称“涉奥”)入境风险、闭环内风险和防控措施进行模拟。在2022年1月19日的模拟结果中,预估涉奥入境海关核酸检测产生的阳性病例数为357例(95% CI:153~568),实际来华涉奥病例数为323例;模拟冬奥会进入闭环内的“种子”病例数为195例(95% CI:43~335),实际闭环内检测病例数为212例。本研究展示了传染病数学模型在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国治疗指南(2023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全部肺癌患者的80%~85%,包括腺癌、鳞癌等病理亚型。近年来,随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发现和相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成功研发,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Ⅳ期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改善。截至 2023年8月23日,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第一代EGFR-TKIs包括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和厄洛替尼,第二代EGFR-TKIs包括阿法替尼和达可替尼,第三代EGFR-TKIs包括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和贝福替尼。另外,还有多个国产第三代EGFR-TKIs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如瑞齐替尼(BPI-7711)、利厄替尼(ASK120067)、奥瑞替尼(SH-1028),另外还有针对EGFR 20ins突变的莫博赛替尼和舒沃替尼也已经获批上市。随着陆续获批上市的EGFR-TKIs种类越来越多,如何选择具体药物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些困惑,亟须制定相关治疗指南。有鉴于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组织专家整合各类EGFR-TKIs的相关研究结果,编写了《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国治疗指南(2023年版)》,以便更好地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研究从学生、院校、导师及社会4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推动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学生应潜心研究优质科研文献、踊跃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积极申报各级创新项目;院校应革新培养管理理念、优化课程设置体系、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建立质量监管机制;导师应树立科研创新榜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落实立德树人责任、组建优质导师团队;最后还需强化社会、院校联合育人功能,落实"产教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生恶变并发盆腔脓肿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MA)发生恶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孕妇并发盆腔脓肿的临床特征及风险。方法:选择2017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右侧OMA发生恶变并发盆腔脓肿IVF-ET助孕孕妇(患者1)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1(31岁)的病史、本次诊治过程及预后等。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盆腔脓肿""育龄期"为中文关键词,以"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ovarian endometrioma""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pelvic abscesses""reproductive age"为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文献数据库中,检索OMA发生恶变孕妇并发盆腔脓肿相关研究文献。本研究符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伦理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审批文号:IRB2023-WZ-156),患者1对诊断及治疗均知情同意。结果:①对患者1采取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后,被诊断为右侧OMA恶变(子宫内膜样腺癌ⅡB期)、盆腔脓肿。患者1术后并发不全性肠梗阻、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及药物性肝损伤等并发症,经治疗于术后7周出院。对患者1术后采取多西他赛+卡铂方案化疗6个周期,目前随访6.5年右侧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无复发。②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文献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未检索到关于育龄期女性OMA恶变并发盆腔脓肿相关研究的文献报道。结论:临床医师应警惕育龄期女性OMA恶变可能,对OMA应早诊断,以避免患者进入IVF-ET周期后,发生OMA恶变并发盆腔脓肿。对OMA患者应积极预防IVF-ET助孕后盆腔脓肿风险。多学科团队协作在该病患者的诊疗中具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国产与进口多西他赛致乳腺癌患者血系不良反应的自动监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多帕菲与泰素帝化疗致乳腺癌患者血液系统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利用"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自动监测并筛选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使用多帕菲与泰素帝的乳腺癌住院患者,药师对系统报警病例人工评价甄定后进行血液系统ADR发生率比较,并对其发生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多帕菲与泰素帝血液系统ADR总发生率分别为47.10%和53.67%,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两种药品严重ADR均为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其发生率多帕菲为4.52%和3.23%,泰素帝为2.26%和2.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2,P=0.840).两药均未致严重血小板减少和贫血.本研究显示BMI(OR:0.940,95%CI:0.885-0.999,P=0.047)与肺转移(OR:2.005,95%CI:1.022-3.933,P=0.043)均为多西他赛血液系统ADR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多帕菲与泰素帝血液系统ADR发生率均高,临床应用中要密切监测并采取必要防治措施,减少严重ADR发生.借助专项软件能够高效、快捷的开展重点药物、重点ADR安全性研究,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妊娠期乳腺癌临床诊治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妊娠期乳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7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年龄25~45岁,中位年龄32岁.0期原位癌2例,Ⅱa期1例,Ⅱb期7例,Ⅲa期1例,Ⅲc期2例,Ⅳ期4例.结果 13例患者于妊娠期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手术时孕周为(27.7±4.6)周,其中2例原位癌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其余1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先期接受手术治疗的4例患者未使用任何预防措施,2例患者术后24 h内出现频繁宫缩,后续9例患者予以口服硝苯地平预防宫缩,术后未发生明显宫缩.7例患者于妊娠期接受化疗,其中4例三阴型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周疗序贯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另外3例患者为多西他赛序贯表柔比星+环磷酰胺.15例患者剖宫产终止妊娠,2例自然分娩,分娩孕周为(36.9±1.3)周.其中<35周终止妊娠1例,胎儿娩出后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转新生儿ICU,且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其余新生儿体重、身高、智力发育等均良好.17例患者接受4~27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0~Ⅲc期13例患者中1例术后12个月确诊骨转移,其余12例患者病情无进展,无进展生存率为12/13,总体生存率为13/13.Ⅳ期4例患者中,1例在产后7个月死亡,1例在产后8个月出现肝脏新发转移灶,其余2例患者目前病情稳定.结论 妊娠期乳腺癌可以进行有效治疗,一旦怀疑妊娠期乳腺癌,应积极通过多学科合作详细评估母胎个体化风险和收益.妊娠期化疗对于母胎是安全的,但尚需大样本临床研究和长期随访.新生儿结局与孕周有关,在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早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国中青年围产医学论文演讲比赛”六场预赛圆满落幕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8年1月21日,随着最后一站东北赛区预赛的顺利结束,由《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会及编辑部举办的“全国中青年围产医学论文演讲比赛”预赛圆满落幕.本次大赛的举办是为了纪念2018年《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举办10周年,同时也为了活跃学术氛围,培养围产医学领域中青年学者的科研能力,为新一代围产医学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推动医疗大数据应用落地的跨学科Datathon模式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疗实践活动产生海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利用需要跨学科合作,需要新的模式和方法,以推动医疗大数据应用和人工智能研究的落地.Datathon是一项新颖的数据实践活动,通过组建理-工-医结合的跨学科团队,以短期高强度的项目竞赛形式,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来探索解决临床研究问题.本文介绍了Datathon活动的背景起源、组织模式和相关实践.Datathon活动为国内医疗领域的跨学科合作提供了创新协作的新模式,为如何开展医疗大数据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不同学科间优势互补,凝聚多方力量一起探索解答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推动医疗大数据实践应用落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病原分枝杆菌质谱数据库"构建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国产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仪的病原分枝杆菌鉴定数据库,评价其鉴定准确性并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方法 "中国病原分枝杆菌质谱数据库"的构建:收集分枝杆菌国际标准菌株19种、19株及"资源化"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42种、183株;采用改良研磨-超声裂解法提取菌体蛋白.以国产MALDI-TOF MS仪(microTyper MS)为基础进行谱图采集及数据库构建,每株菌提取物平行滴加于12个靶点,每个靶点采集2次,得到24张质谱图;后按标准精选20张优质谱图,设置最大出峰数目、最小出峰频率及质量容差,经分析软件生成主谱图(MSP).数据库验证:收集不同地区来源分枝杆菌305株,以16S rRNA基因、hsp65及rpoB测序为金标准,比较以本数据库为基础的microTyper MS与以Mycobacteria Library 3.0数据库为基础的进口MALDI-TOF MS仪(MALDI-TOF MS Microflex)鉴定分枝杆菌的准确性及谱图特征.结果 构建的"中国病原分枝杆菌质谱数据库"容量为42种、202株,平均每种纳入菌株4.8株,排在前10位的是堪萨斯分枝杆菌16株、胞内分枝杆菌16株、戈登分枝杆菌16株、偶发分枝杆菌16株、鸟分枝杆菌16株、脓肿分枝杆菌16株、结核分枝杆菌15株、马赛分枝杆菌11株、阿罗普研院分枝杆菌10株及yongongens分枝杆菌2株;305株验证菌株经测序确认为29种;基于本数据库,种水平鉴定准确率为99.67%(304/305),高于MALDI-TOF MS Microflex(97.38%,297/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结论 构建的"中国病原分枝杆菌质谱数据库"质量达到临床常规应用要求,就国内流行株而言,鉴定准确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