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跃进”时期广东省针灸普及运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针灸普及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建设、健全卫生事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大跃进”期间,广东省针灸普及与“西医学习中医”和群众运动密切结合,通过广泛动员、短期培训、逐级推广,在基层普及了针灸疗法,也推动了中医力量参与新中国基层卫生建设的进程,并在“团结中西医”和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体现了党和政府重视与利用中医资源,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卫生体系的设想与作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鸡血疗法"的医学研究始末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952年,受当时全国推行的"组织疗法"启发,民间科学爱好者俞昌时提出"鸡血疗法"。1959年,此疗法被当成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重要苗头而得到支持。在随后几年,上海市静安区有关领导组织一批研究人员和多家医院先后进行了"鸡血疗法"的动物试验、一期、二期临床试验,"鸡血疗法"在此期间也得到广泛传播。可1965年的专家会议却以不安全和远期疗效不佳为理由给予"鸡血疗法"基本否定的结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956—1960年在职“西医学习中医”的取向与转变——以“西医学习中医”专号为叙述中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西医学习中医”是整理、提高中医学术的举措之一,20世纪50—60年代,在职“西医学习中医”的学员在学习中医后承担了大量的中医学术整理工作。《中华医学杂志》等5种医学期刊编发专号(辑),介绍在职“西医学习中医”人员的实践成果。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环境,决定了期刊编辑和专号的论文作者的工作重心和价值取向。无论是《中华医学杂志》还是“大跃进”期间《江苏中医》等医学期刊编发的专号(辑),其内容都符合彼时的国情需求,展示了在职“西医学习中医”学员的努力,成为特定时期“西医学习中医”工作的缩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跃进”时期医药类期刊“针灸专号”述评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分析1958-1960年7种医药类期刊“针灸专号”出现的时代背景、政治动因和刊布内容,对其临床报道中出现频次较高的针治聋哑、阑尾炎和针刺麻醉进行分析,借以了解新中国中医行业演进的历史,以及那个历史时期针灸普及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958年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工作概况
编辑人员丨2023/8/6
1958年,全国人民在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出现了生产建设、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以及其他一切事业的全面大跃进的形势。医药卫生界也以破除迷信和解放思想的精神,把医药卫生事业推向了新的高潮,开始出现中西医结合的新局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加强急性传染病的防治研究工作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这次在首都召开的全国急性传染病学术会议,吸取了过去召开学术性会议和防治五大寄生虫病的经验,检阅了近几年特别是去年大跃进的学术成果,通过六、七百项防治急性传染病的学术资料的交流,初步地总结了各地防治急性传染病的经验,并且在集中大家智慧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防治主要急性传染病的方案,还提出了“积极防治,加强研究,力争消灭急性传染病”的奋斗目标,以及讨论了主要急性传染病的研究方向。这对今后开展急性传染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特别是对当前开展夏秋季急性传染病和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将起很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中国针刺治疗聋哑三次推广高潮的历史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新中国成立后,在"团结中西医"方针导向和卫生建设的双重需要下,针刺治疗聋哑疗法诞生,在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历经了三次推广高潮,分别为50年代中期调整中医政策后的第一次高潮、"大跃进"时期医药卫生技术革命中的第二次高潮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第三次高潮.梳理三次高潮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与阶段性特征,讨论高潮之下的隐藏冲突.结合针刺治疗聋哑在"文化大革命"后的发展现状,总结历史经验,认为客观理性、尊重事实、加强从业人员规范培训与统一管理,是医学发展、科学进步的必要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