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Ⅺ型胶原α1蛋白调节蛋白激酶通路促进人肺腺癌原代细胞迁移和侵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Ⅺ型胶原α1蛋白(COL11A1)在肺腺癌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2020年9至1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例肺腺癌患者手术病理组织,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行转录组测序,使用TCGA和GTEx数据库行单基因预后分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OL11A1基因表达水平。提取及培养人肺腺癌原代细胞。COL11A1 siRNA转染人肺腺癌原代细胞后转录组测序,差异基因做KEGG富集分析,分析差异基因富集的通路,Western blot法检测该通路各关键位点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变化,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侵袭能力。结果:肺腺癌组织转录测序筛选差异表达较高的10个基因,单基因预后分析发现COL11A1基因表达水平与生存率相关( P<0.001);Western blot法检发现COL11A1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组织高( P<0.001);COL11A1 siRNA转染人肺腺癌原代细胞后转录组测序发现差异基因集中在PI3K-akt通路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抑癌基因PTEN在siRNA转染组中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阴性转染组,而Akt、p-Akt 473、p-Akt 308、p-PTEN、p-PDK1、p-c-Raf、p-GSK-3β基因表达均显著下调(均 P<0.05),siRNA转染组相较于阴性对照组人肺腺癌原代细胞迁移、增殖、侵袭能力均降低(均 P<0.05)。 结论:COL11A1调节PI3K/Akt/GSK-3β通路促进人肺腺癌原代细胞迁移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本螺旋-环-螺旋家族成员a15通过Ⅺ型胶原蛋白α1链基因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Ⅺ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1A1)基因是否为基本螺旋-环-螺旋家族成员a15(MIST1)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的关键靶基因。方法:采用Chip-seq(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筛选MIST1在胰腺癌中的候选靶基因得到COL11A1基因;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对过表达MIST1的胰腺癌细胞进行验证MIST1对COL11A1基因的调控作用;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明确MIST1和COL11A1的结合域;Transwell实验(侵袭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四唑盐比色法(MTT)、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和动物实验研究COL11A1的表达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收集胰腺癌和癌旁组织样本,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研究其COL1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来评估COL11A1的表达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或方差分析。 结果:对TCGA胰腺癌数据根据COL11A1表达水平分组后生存分析显示高COL11A1表达与胰腺癌预后不良呈正相关[风险比( HR)=2.30, P<0.05];MIST1的-N端与COL11A1启动子相互作用并抑制其转录,MIST1-N端突变后诱发的荧光酶活性(1.08±0.22)与对照组(1.0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08, 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COL11A1敲低组在PANC-1、BxPC-3和SW1990细胞系中细胞穿膜数为(98.33±9.56)、(95.00±8.67)、(104.00±11.73)个/视野,均低于对照组[(562.00±37.33)、(793.67±67.29)、(504.00±37.39)个/视野, t=20.841、17.836、17.680, 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COL11A1敲低组划痕愈合率为(63.39±5.71)%、(49.66±4.22)%、(53.33±8.92)%,低于对照组[(89.42±4.25)%、(78.39±7.73)%、(82.98±7.09)%, t=6.334、5.847、4.507, P<0.01];MTT测定和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COL11A1敲低组集落形成个数为(19.00±4.55)、(41.00±7.33)、(21.33±4.07)/个,低于对照组[(43.33±9.27)、(87.67±10.39)、(69.00±9.85)/个, t=4.080、6.357、7.747, P<0.05]。 结论:MIST1通过COL11A1基因调控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POSTN、COL11A1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骨膜蛋白(POSTN)、Ⅺ型胶原α1(COL11A1)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EOC组织122例份、正常输卵管上皮组织60例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OSTN、COL11A1蛋白表达.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EOC组织POSTN、COL11A1蛋白表达的关系.分析EOC组织POSTN、COL11A1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EOC组织POSTN、COL11A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EOC组织POSTN、COL11A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输卵管上皮组织(χ2分别为30.118、22.499,P均<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EOC组织POSTN蛋白表达与COL11A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22,P<0.05).FIGO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EOC组织POSTN和COL11A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FIGO分期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的EOC组织(P均<0.05).POSTN蛋白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5.60%、77.30%,COL11A1蛋白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8.80%、79.60%,二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分别为14.291、13.870,P均<0.05).结论 EOC组织POSTN、COL11A1高表达,二者表达变化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COL11 A1表达情况与乳腺癌患者病情程度、新辅助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分析Ⅺ型胶原蛋白α1 链(COL11A1)表达情况与乳腺癌患者病情程度、新辅助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35 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取患者新辅助化疗前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L11A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的表达情况.分析COL11A1 表达情况与患者分子分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OL11A1 阳性患者的ER表达阳性率、HER2 表达阳性率、Ki-67 表达阳性率、TNM Ⅲ期比例、肿瘤直径>5cm比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COL11A1 阴性患者(均P<0.05).COL11A1 阳性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病理完全缓解率、总体无复发生存率均低于COL11A1 阴性患者(均P<0.05).结论 COL11A1 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患者的病情程度、新辅助化疗效果及预后有关,COL11A1 阳性患者的病情更重,新辅助化疗效果和预后更差.COL11A1 有望成为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干姜附子肉桂汤诱导口腔溃疡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研究干姜附子肉桂汤诱导的大鼠口腔溃疡的机制,探讨热性药诱发上火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0.1mL/(10g·d)灌胃,模型组用干姜附子肉桂水煎剂0.1mL/(10g·d)灌胃,均为1次/d,连续给药21d后,腹腔主动脉取血行血常规检测,取两组大鼠的口腔黏膜组织,以HE染色检测口腔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IgG和IgA表达差异,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血常规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总数、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单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ONO)、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lymphocyte ratio,NLR)均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口腔黏膜组织出现表皮脱落、炎性浸润,表明模型组的口腔黏膜损伤,造模成功;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的口腔黏膜组织的IgG和IgA表达升高,提示口腔黏膜组织炎性反应增强.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表达两倍以上的基因有463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99个,参与主要通路有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类固醇的生物合成,涉及的主要基因为二酯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acyl CoA:diacylgycerol acyltransferase 2,DGAT2)、鞘磷脂沉积病C1样蛋白1(Niemann-Pick C1-like 1,NPC1L1)、脂肪酸羟化酶结构域蛋白2(fatty acid hydroxyl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FAXDC2)、类固醇脱氢酶样蛋白(NAD/NADP dependent steroid dehydrogenase like protein,NSDHL)等;下降表达基因164个,参与主要通路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和黏着斑通路,涉及的主要基因有软骨素(chondroadherin,CHAD)、Ⅺ型胶原α2(collagen typeⅪalpha-2,COL11A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R)、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干扰素alpha 2(interferon alpha 2,IFNA2)等.[结论]干姜附子肉桂汤会引起大鼠上火,并引发口腔溃疡,其机制与多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改变有关,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类固醇的生物合成、ECM受体相互作用和黏着斑通路等信号通路异常可能与其发生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α1-Ⅺ型胶原蛋白基因突变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α1-Ⅺ型胶原蛋白基因(COL11A1)突变对胃癌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并分析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中包含体细胞突变数据和随访信息(包括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生存结局)的408例胃癌样本进行COL11A1突变的单因素生存分析以及其与肿瘤突变负荷(TMB)相关性的Wilcoxon秩和检验.其中包含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特征的381例样本用于多因素Cox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CIBERSORT算法用于评估COL11A1突变型和野生型样本之间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比例的差异.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用于确定COL11A1突变样本所富集到的分子信号通路.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相对于野生型患者,COL11A1突变型胃癌患者具有显著延长的总生存期(Log rank test P=0.015;校正P=0.004)和无进展生存期(Log rank test P=0.083;校正P=0.01).COL11A1突变型患者比野生型患者具有更高的TM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校正临床混杂变量和DNA损伤修复基因的突变等因素后,结果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IBERSORT结果显示,COL11A1突变患者具有显著更高的CD8 T细胞、M1巨噬细胞浸润(P<0.001)以及更低的调控性T细胞浸润比例(P=0.018).GSEA结果表明,免疫激活相关的信号通路能够显著富集到COL11A1突变患者.结论:COL11A1突变的胃癌患者表现出更好的生存结局,可能与该类患者具有更高的TMB以及更好的肿瘤免疫微环境有关.COL11A1基因可能成为胃癌预后以及免疫治疗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Ⅺ型胶原α1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Ⅺ型胶原α1(COL11A1)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初诊于本院小于65岁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0例为多发性骨髓瘤组,选择与其一般资料相匹配的50例健康骨髓捐献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骨髓并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qRT-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OL11A1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OL11A1蛋白表达水平;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OL11A1表达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对患者随访3年,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COL11A1表达水平与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OL11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OL11A1表达与性别、免疫球蛋白分型、轻链类型、血钙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染色体状态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S分期、β2-微球蛋白水平、LDH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COL11A1高表达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46.57%)显著低于低表达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数秩x2=4.995,P=0.02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L11 A1表达水平、D-S分期、ISS分期、β2-微球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OL11A1高表达、D-S分期为Ⅱ+Ⅲ、ISS分期为 Ⅱ+Ⅲ、(β2-微球蛋白>3.5 mg/L、血清白蛋白>35 g/L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L11A1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