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母种苗移栽施用基肥的筛选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筛选研究知母种苗移栽时适宜的基肥种类和施肥量,为指导知母合理施肥、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对施用不同基肥种植收获的三年生知母的根茎干重、须根干重、产量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芒果苷含量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通过比较优选出知母种苗移栽时适宜的基肥种类和施肥量.结果:有机肥组合中施用鸡粪15 000 kg·hm-2可提高知母产量40.18%,芒果苷含量提高16.33%;复合肥组合中施用N∶P∶K(20∶8∶12)750 kg ·hm-2可提高知母产量47.28%,芒果苷含量提高45.95%;有机肥与复合肥混合组合中施用鸡粪7500 kg ·hm-2和复合肥450 kg ·hm-2可提高知母产量45.10%,芒果苷含量提高88.24%.结论:在知母生产中可选用适宜的有机肥混合复合肥施肥方法,提高知母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连生长发育及生物碱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研究黄连高产地植株的生长发育及生物碱含量变化规律,对生长发育性状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构建其生长发育模型,为黄连高产栽培合理促控提供依据.得到黄连植株生长模型:y株高=3.030 9+0.732 6x-0.009 6x2,y叶片数=111.882 6-2 234.881 7/x+ 15 218.960 8/x2-31 740.960 8/x3,Y叶面积=-217.136 1 +30.552 2x-0.359 0x2,y根茎鲜重=-2.748 8 +0.210 3x+0.006 4x2,y根茎分枝数=-1.246 0+0.192 6x+0.000 8x2,y须根鲜重=-4.973 5 +0.589 4x-0.002 6x2.结果表明:黄连种苗移栽后的叶片数和叶面积不断增加,三年生的黄连叶面积达到最大值425.83 cm2/株,之后叶面积有减小的趋势,五年生黄连叶片数达最大值70.91片.黄连株高在整个生育期呈现快速生长-逐渐减低的趋势,植株高度在三年生达到最大值.根茎鲜重、根茎分枝数、须根鲜重随生长发育时间不断增加,整个过程呈S型曲线.一年生黄连根冠比最小,随后逐渐增大,生长中心由茎叶逐渐转移至根茎,三年生黄连的地下部分质量已经超过地上部分,五年生黄连的根冠比值达到最大值1.91∶1.黄连碱、小檗碱、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这4种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二年生黄连的药根碱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年生,之后随生长年限的增加无显著变化.非洲防己碱在三年生黄连中得到最高值后逐渐降低.木兰花碱含量随生长年限逐渐增加,在五年生得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刺五加种苗质量分级标准及其方法的优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刺五加种苗质量,制定分级标准,并优选最佳分析方法.方法:观察并测量一年生不同产地(宝清、林口、七台河、东方红、依兰、阿城、饶河及亚布力)刺五加实生苗的株高,径粗、叶面积,根长,叶绿素含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分别采用K-聚类分级法,主成分评价因子K-聚类分析法,标准差法进行分级,以不同级别种苗成活率为指标来评价3种分级方法.结果:直接K-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刺五加种苗的质量分级为最优方法,将刺五加种苗分为3级,其中I级种苗株高≥13 cm,茎粗≥0.37 cm,根长≥8 cm,叶面积≥28 cm2,叶绿素含量≤31(SPAD值,下同),主要所属产地为宝清,七台河地区;Ⅱ级种苗株高8~13 cm,茎粗0.30~0.37cm,根长6~8 cm,叶面积13 ~28 cm2,叶绿素含量31 ~32,主要所属产地为阿城,东方红,饶河地区;Ⅲ级种苗株高5 ~8 cm,茎粗0.26~0.30 cm,根长5~6 cm,叶面积5~13 cm2,叶绿素含量32~38,主要所属产地为亚布力、依兰、林口.结论:该实验初步建立了刺五加种苗的质量分级标准,并确定了宝清县和七台河为黑龙江省内育苗选种的优质产区,为刺五加种苗种植及人工栽培提供质量评价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种四照花一年生播种苗生长规律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揭示3种四照花的苗期生长规律,对1 a生大花四照花(Cornus florida)、香港四照花(C.hongkongensis)和东京四照花(C.hongkongensis subsp.tonkinensis)幼苗的年生长节律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拟合的Logistic方程生长模型(R2>0.98,P<0.01),可将3种四照花苗期的苗高和地径年生长进程划分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3个时期.其中,生长盛期的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分别占全年的55.23%~59.06%和59.46%~60.71%.大花四照花的年生长积累均大于2种东亚类常绿四照花,而香港四照花和东京四照花的苗高和地径生长相似;大花四照花的生长初期和生长盛期的启动时间早于2种东亚类四照花,但持续时间最短.3种1 a生四照花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节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且地径和苗高呈现出异速生长现象.这为四照花栽培推广、引种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阔叶丰花草与2种菊科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阔叶丰花草是一种适用于华南果园生草控草的一年生植物.为了揭示阔叶丰花草与果园常见杂草之间的竞争关系,研究了阔叶丰花草与两种菊科植物(胜红蓟和白花鬼针草)之间的化感作用.结果 表明:10~50 mg·mL-1的阔叶丰花草水浸液处理显著抑制胜红蓟和白花鬼针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胜红蓟和白花鬼针草的胚根长分别比对照降低57.4%~90.2%和57.3%~62.3%.胜红蓟和白花鬼针草水浸液对阔叶丰花草种子萌发也有较强的化感效应,在50 mg·mL-1的浓度处理下,阔叶丰花草种子几乎不能萌发.经10 mg·mL-1阔叶丰花草水浸液处理30 d后,胜红蓟播种苗的净光合作用、株高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5.2%、20.6%和41.5%,白花鬼针草播种苗的生物量也出现下降趋势;但胜红蓟和白花鬼针草水浸液处理对阔叶丰花草播种苗生长的影响均不显著.在混种条件下,阔叶丰花草的生物量与单种的水平相当,胜红蓟和白花鬼针草的生物量则分别比单种降低86.0%和27.1%.与胜红蓟和白花鬼针草相比,阔叶丰花草的化感优势在于除了能抑制对方的种子萌发,也能抑制其植株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枳壳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收集重庆、四川、湖南、江西等枳壳主产地43份一年生枳壳嫁接苗,测定株高、砧木粗、地径、根长、根粗、侧根数、根幅、分枝数、分枝长、绿叶数、叶长、叶宽、是否有刺等指标.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K-均值聚类法分析获得分级标准,结合生产实际,将株高、地径、分枝数作为枳壳种苗(一年生嫁接苗)质量分级指标.制定3个等级分级标准,一级苗:株高不小于80cm,地径不小于9.0 mm,分枝数不少于5枝;二级苗:株高60~80 cm,地径8.0~9.0 mm,分枝数3~5枝;三级苗:株高不小于40 cm,地径不小于6.0 mm,分枝数不少于1枝.不满足三级标准则为不符合规定苗,不能作为种苗使用,生产上建议使用一、二级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金铁锁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制定金铁锁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金铁锁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 采集一年生金铁锁实生苗,以根长、根粗、根重为分级指标,采用标准差法对种苗进行分级,进一步开展田间栽培试验,观察比较种苗分级移栽后的存活率、产量、生长情况,对划分的等级进行验证.结果 金铁锁种苗可分为3个等级,不同等级种苗存活率、产量、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状况差异明显.一级种苗根长≥17 cm,根粗≥6.5 mm,根重≥2.8 g;二级种苗:根长≥13.5 cm,根粗≥5.5 mm,根重≥2.0 g;三级种苗:根长≥10.00 cm,根粗≥4.0 mm,根重≥1.0 g.结论 制定的种苗分级标准可用于金铁锁生产中的种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甘肃河西黄芪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种苗选择和喷施生长调节剂提高河西走廊黄芪的产量和切片的药用品质.方法: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比较种苗大小和生长调节剂对黄芪生物学产量、根鲜重、收获指数、根直径、主根长和药用系数的影响.结果:种苗越大,黄芪产量越高,切片品质越好;在芽苗期、拔节期、蕾薹期喷施1.3 g/L金哥赤霉素,可大大提高黄芪产量和黄芪切片的药用品质.结论:选择一年生大苗,并喷施3次1.3 g/L金哥赤霉素,可显著提高黄芪的产量和品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肥料类型对盐碱地蒙古黄芪生长与光合特征及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以一年生蒙古黄芪种苗为材料,在盐碱地探究二年生蒙古黄芪根系产量和药效成分对不同肥料(海藻酸水溶肥、腐殖酸水溶肥、微生物菌剂生物肥、复合肥和有机肥)的响应以及其光合生理机制,为盐碱地蒙古黄芪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结果 显示:在盐碱地,微生物菌剂生物肥的施用对蒙古黄芪的抗逆性、光合作用效率、生长特性、根系产量及质量均无显著性影响;复合肥的施用显著促进了蒙古黄芪地上部分的生长,但对根系产量无显著影响,反而显著降低了其抗逆性、光合作用效率和药效成分;海藻酸水溶肥、腐殖酸水溶肥和有机肥的施用均显著提高了蒙古黄芪抗逆性、光合作用效率、地下部分的生长及产量、质量;施用有机肥的蒙古黄芪药材产量最高(7046.2 kg·hm-2),并与施用除腐殖酸水溶肥以外的其余处理差异显著,施用腐殖酸水溶肥和有机肥的蒙古黄芪药效成分含量最高并与其余施肥处理差异显著,它们的黄芪甲苷含量均达到0.13 %以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均达到0.06%以上.研究表明,在盐碱地蒙古黄芪栽培过程中,施用有机肥在保证蒙古黄芪药效成分较高的同时,还具有最高的药材产量,可认为是最佳肥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褐斑病胁迫下栀子叶片的形态特征及生理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栀子响应褐斑病病菌的生理指标及超微形态变化,为栀子褐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一年生栀子种苗叶片接种病原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并于0、4、12、24、48、72、96 h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同时,运用扫描电镜(SEM)对接种病原菌0、2、4、6 d后的栀子叶片进行观察.结果:栀子叶片在接种病原菌后的0~96 h期间SOD、POD、CAT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Pro、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下降后轻微上升的趋势.生理指标变化的同时超微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感病初期时,菌丝附着于叶片表面并侵入叶表皮;到感病中期,菌丝在叶片内部生长扩散并突破叶表皮;再到感病后期,菌丝交错成网状覆盖于叶片表面.结论:病原菌以溶解栀子叶片表皮的方式侵入叶片内部,同时栀子体内通过调控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等抵御病原菌,但栀子自身防御能力不高,需及时采取人工防治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