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戴仿生口腔矫治器对韩国成人上颌窦气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下颌前移矫治器(MADs)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常用方法之一。成人下颌骨前突通常伴有面部侧貌不协调,配戴仿生口腔矫治器(OA)是面部正畸治疗的有效方法,然而其对上颌窦的影响仍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分析口腔矫治器治疗前后上颌窦相关测量数据,探讨配戴口腔矫治器对上颌窦气化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6例韩国中面部发育不良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前采用锥形束CT扫描进行头面部三维图像重建,每天配戴仿生口腔矫治器治疗12~16 h,每月测量颚骨宽度和上颌窦体积,治疗完成后拆除口腔矫治器再次行CT扫描。治疗前后数据均采用相关软件进行测量,采用t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患者年龄(25.0±8.7)岁,治疗时间(15.5±5.2)月。治疗后颚骨宽度(38.5±2.0)mm高于治疗前(35.3±3.0)m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左侧上颌窦体积(20.0±6.0)cm3高于治疗前(18.8±6.5)cm3,P<0.05;治疗后右侧上颌窦体积(19.7±5.8)cm3高于治疗前(18.5±5.7)cm3,P<0.05。结论:配戴仿生口腔矫治器能够增加成人上颌窦体积,上颌窦体积增大对副鼻窦的功能以及睡眠相关指标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倾斜种植在上颌后牙区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5/25
上颌后牙区缺牙患者通常由于牙槽骨病理性吸收萎缩、增龄性骨丧失、上颌窦气化等原因导致牙槽骨高度降低,在对这类患者进行种植修复时,因骨量的不足,导致种植修复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难度增大.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有学者提出倾斜种植的治疗方案来满足骨量不足患者的种植修复需求.文章从应用类型、优势、生物力学等方面出发,对倾斜种植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血浆基质骨块于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种植治疗中的应用1例
编辑人员丨2024/1/20
上颌后牙区拔牙后牙槽骨吸收和上颌窦气化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常导致拟种植位点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不足,这为种植体植入带来了挑战[1] . 根据上颌窦解剖形态、手术风险等因素可选择侧壁开窗、经牙槽嵴顶等不同术式进行上颌窦底提升. 然而,单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无法修复牙槽骨宽度、垂直向高度和患者的咬合关系,引起一系列生物及机械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颧种植、外提升复合方法治疗上颌窦解剖变异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上颌窦气化延伸至颧骨是罕见的解剖变异,往往导致颧骨区无充分的骨量,对于牙列缺损/缺失患者,尤其是上颌无牙颌种植修复的患者,导致不能实施颧骨种植修复治疗.本文报告1例先天性左侧上颌窦重度气化病例,该患者采用右侧(健侧)颧骨种植合并上颌前牙区常规种植体进行即刻修复,左侧(患侧)上颌窦外提升延期种植修复植入的复合方法完成固定种植修复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讨论变异上颌窦的可能病因、鉴别诊断以及上颌骨重度缺损患者的种植治疗方法选择,旨在为该类患者提供优选的种植固定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单侧上颌窦真菌球患者上颌窦解剖参数的CT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探讨单侧上颌窦真菌球(UMFB)与上颌窦解剖参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UMFB患者的鼻窦CT资料,应用Mimics 21.0软件对双侧上颌窦进行三维重建,同时测量计算患侧与健侧上颌窦的容积、表面积、气化系数、骨壁厚度及密度等解剖参数,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UMFB患者的双侧上颌窦中,患侧上颌窦容积、内表面积、气化系数、上下径均较健侧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右径、前后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上颌窦骨壁厚度及密度均较健侧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UMFB患侧上颌窦解剖参数与Lund-Mackay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UMFB更好发于上颌窦容积、表面积、气化系数以及上下径较小的一侧.上颌窦骨壁厚度及密度增大对于诊断UMFB具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剩余骨高度<3mm时联合CGF与Bio-Oss骨粉行液压法上颌窦内提升术并同期种植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上颌后牙区域牙列缺损实施种植修复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上颌窦气化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的剩余骨高度(RBH)不足.本文报告一例RBH<3 mm时上颌窦底内提升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GF)与Bio-Oss骨粉同期种植的病例,并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中均观察到明显的影像学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骨移植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上颌窦提升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骨萎缩和上颌窦的持续气化可以引起上颌骨后牙的高度不足,在此部位进行牙种植体植入非常困难,增加上颌骨的骨量将有利于种植体植入物,采用骨移植材料进行上颌窦提升以弥补骨量不足是目前公认的方法.目的:分析骨移植材料、人工作骨材料以及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上颌窦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上颌窦提升,种植体,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组织工程支持材料"为中文关键词,以"maxillary sinus elevation,dental implants,autologous bone,allograft,artificial Bone,scaffold"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有关上颌窦提升移植材料应用的相关文献,分析各移植材料对上颌窦提升后新骨形成、种植体稳定性和骨-种植体结合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自体骨是上颌窦提升中骨移植材料的金标准,可保证种植体周围骨量及种植的长期稳定性,但自体取骨造成供区二次损伤,容易产生感染.同种异体骨可作为自体骨的替代材料,可生成新生骨并保证种植体植入,达到足够的稳定性.人工骨材料如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双相复合磷酸钙等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可达到高骨-种植体接触率.组织工程骨移植物将干细胞、细胞因子与生物支架材料相结合用于上颌窦提升,可促进新骨形成,提高骨量,使种植体成功植入且稳定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牙槽嵴顶入路微创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同期种植技术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因龋病、牙周病等原因导致的上颌后牙缺失通常伴有牙槽骨的缺失,而牙齿缺失后上颌窦腔的气化、扩大加重了牙槽骨的吸收,导致剩余骨量不足是上颌后牙区行种植修复遇到的主要难题.临床上可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增加骨量为提高种植修复成功率创造有利条件.简单、快速、有效的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技术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热点.与经上颌窦外侧壁开窗入路植骨种植技术相比,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提升植骨种植技术具有创伤更小、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更少等优点,但存在着术中微小黏膜穿孔不易被发现的缺点,故寻找更安全可靠的技术也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结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临床病例研究对临床上3种经牙槽嵴顶入路微创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种植技术的方法、技术要点、并发症及处理措施进行报告,为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种植修复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颌窦后上筛房的CT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上颌窦后上筛房的影像解剖学特征.方法:收集2012-03-2012-10期间门诊行鼻窦CT检查的103例患者,无头颅及鼻窦外伤、手术及肿瘤史.观察其上颌窦后上筛房的出现率及影像解剖特征.结果:上颌窦后上筛房是后组筛房沿着纸样板向眶下气化形成,位于眶下、上颌窦后壁后方.上颌窦后上筛房的出现率为74.3%.在解剖学确认可主要依据是上颌窦筛窦隔的出现,上颌窦筛窦隔后上部的筛房便是上颌窦后上筛房.上颌窦筛窦隔的矢状位成角在22~87°之间,平均(50.34±12.10)°.结论:上颌窦筛窦隔是上颌窦后上筛房解剖识别的重要依据,内镜鼻窦手术术前准确识别上颌窦后上筛房有助于提高后组筛窦的切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及鼻腭囊肿揭盖造袋术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0岁,2年前出现持续性双侧鼻塞,反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就诊于我科,鼻内镜检查见鼻中隔明显向左侧偏曲,鼻中隔左侧有棘突,接近左侧下鼻甲.右侧鼻底近鼻阈处局限性隆起,累及鼻中隔右侧下部,并与右侧下鼻甲前端接近,右侧鼻阈明显变小.隆起处鼻底黏膜表面光滑,触之质软有弹性(图1A).对应位置的口腔硬腭面黏膜平整.鼻窦CT显示:上颌窦向腭突方向明显气化,超过了鼻底宽度一半以上,属于上颌窦向腭突气化分型的Ⅲ度气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