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内涵认识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公益性导向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要求。深刻把握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认识,关系到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效果。作者回顾梳理了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历史演进过程,总结凝练出公立医院公益性核心内涵,包括"法定义务、系统观念、人民立场、普惠目标",并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基于此内涵认识,开展的以"党的建设、医疗技术、卫生应急、改善服务、薪酬分配、经济运营、资源扩容与下沉"等为重点的深化公立医院公益性改革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资源整合视角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现状和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作为构建我国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大工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已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从医疗资源整合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横向扩容和纵向下沉双重资源整合属性进行阐述,结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各自主导的两条建设路径及工作进展,梳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构建协同体系、深化合作模式、增强主体认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应坚持主导地位,输出医院和依托医院要分别承担起建设过程中的运营管理和承接配合的主体责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疆某医院"1+6+N"医疗联合体协作体系建设实践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对区域医疗资源的垂直整合,也是推进分级诊疗的有效举措和重要抓手。某医院作为新疆规模最大的三级医院之一,根据新疆地广人稀的地域特点,自2018年逐步构建了以某医院为依托,县级医疗机构为枢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远程医疗为桥梁的"1+6+N"医联体协作体系。即以1个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媒介,将线下专家下沉带教、查房、手术指导、学科建设等以及线上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育、远程新技术培训等N个业务板块交叉融入远程协作型医联体、专科联盟型医联体、科室共建型医联体、精准帮扶型医联体、城市医疗集团型医联体、"医联医共"融合发展型医联体6种合作模式中,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截至2022年6月,该医院共与285家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合作。该协作体系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区域内的医疗服务能力、疑难危重症诊治能力、诊疗同质化和远程诊断能力,以及医联体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畅通有序推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探索"五环急救链" 推进急诊急救体系现代化建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运行模式不断创新。同时,也应看到,EMSS发展的城乡差别还比较明显,发展不平衡依旧存在。近年来,县域EMSS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 [1,2],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推动县域EMSS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创新做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急救,让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急诊急救有更多的可及性与获得感,结合县域实际,开创性探索"五环急救链",推动县域优质急诊急救资源扩容提升并向乡镇和乡村下沉,在县域内均衡布局,提升县域EMSS整体能力。本文基于"五环急救链"的创新实践,对全面推进县域EMSS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县域乳腺癌防治管理路径与质量控制指南(2023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乳腺癌是威胁中国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2016年中国女性新发乳腺癌30.60万例,其中中国县域地区(包含农村地区)新发乳腺癌约10.04万例,约占同年中国总新发乳腺癌的33%。县域(县级或县级市)医院是多数县域乳腺癌患者的首诊单位,在乳腺癌的预防、筛查、维持治疗、康复随访和转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县域医院由于经济和地理等因素的限制,在医疗设备、人才、药物可及性等方面都相对不足,亟需适合县域实际情况的乳腺癌防治管理指南。因此,在分级诊疗的政策背景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和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癌症防治专家委员会起草并制定了《中国县域乳腺癌防治管理路径与质量控制指南(2023版)》,旨在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区域均衡布局,提高整体乳腺癌的防控效果,改善县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指南采用路径形式,更加简明清晰且实操性强,以供广大县域临床医师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省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4/4/13
全面深化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省级公立医院积极推进多形式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扩容下沉,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格局.笔者以河南省人民医院"医院-政府"托管县级公立医院实践为案例,探析其经验做法,从体制机制、技术支撑、人才能力方面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以分院区建设为载体的公立中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的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1/13
一院多区协同发展是大型公立医院落实新医改,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的重要战略.以江苏省中医院紫东院区建设为案例,剖析公立中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的政策背景、运营方式、阶段性成效,探讨这一模式适宜的关键路径,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分院区高标准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多院区一体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宁夏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11/4
为解决宁夏南部山区医疗资源短缺和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不断探索多院区一体化跨区域扩容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模式,最终与海原县政府合作并全权托管宁南医院,建成了五个院区一体化发展格局.通过下沉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教学资源、管理资源和服务模式等,实现了宁南医院与银川四个院区医疗服务、临床诊断、医疗质量、教学培训和治理机制同源化、同质化、一体化发展,助力医疗健康扶贫.针对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过程中出现的挑战,提出应对举措,为三级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反常性脑疝的临床治疗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反常性脑疝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对山西大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4月至2017年7月诊治的12例反常性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体位调节、容量补充及颅骨修补等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本组12例反常性脑疝患者中9例发生于术后2周内,2例发生于术后2周~1月,1例发生于术后2个月,其中8例发生术区皮瓣塌陷下沉.12例患者接受体位调节、控制脑脊液流失、补液扩容等综合治疗后,脑疝症状均获得阶段性的改善;9例患者接受颅骨修补后脑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 结论 当发生反常性脑疝时,应及早给予体位调节、减少脑脊液流失、补液扩容改善脑灌注和颅骨修补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战略规划背景下大型综合医院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是公立医院公益属性彰显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公立医院体现社会责任担当的重要内容.研究以某省级大型综合医院编制"十四五"战略规划为背景,按照其功能定位要求,结合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和深入访谈等结果,以实现患者、职工、政府和社会四方满意为目标,从内部责任体系和外部责任体系两个维度,尝试构建了涵盖医疗质量与安全、患者医疗负担和就医体验、医院职工合法权益、医院内部治理能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与慢病防治、供应链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和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内容的社会责任体系建设规划,为不同级别公立医院在新时期履行社会责任担当提供参考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