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合并右侧声带麻痹围手术期管理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是最复杂的颅底肿瘤之一,发病率低,肿瘤组织常与神经、血管广泛紧密粘连。此类肿瘤患者术前常合并后组脑神经损伤,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中需全面的神经功能电生理监测,围手术期管理复杂。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近日完成了1例在全麻下行右侧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切除+颅骨修补术。现整理此病例围手术期管理体会,以期为该类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颅骨缺损修补术后植入物外露的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因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术后植入物(钛网和聚醚醚酮)外露的治疗策略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0年10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10例)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颅脑创伤中心(15例)收治的25例颅骨缺损修补术后植入物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外露创面是否存在感染、外露时长、大小、形态,个体化决定是否行手术治疗及是否去除修补材料。若存在皮下感染,则清除感染病灶并去除修补材料。以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作为疗效指标。患者于出院后1、3、6、12个月进行门诊复诊,随访伤口愈合、外观修复、生活质量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23例为钛网外露,2例为聚醚醚酮外露;13例(52.0%)患者植入物外露同时伴有伤口感染。2例局部感染的钛网修补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最终痊愈,另外23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患者中,10例患者通过旋转皮瓣保留了修补材料,13例去除了材料。25例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时,去除材料的患者中有11例再次进行了修补;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生活质量无影响。结论:颅脑外伤患者颅骨修补术后植入物外露常伴有伤口感染。仅伤口局部感染的患者可以考虑非手术治疗;对于不伴皮下感染的患者可以选择旋转皮瓣覆盖创面以保留原修补材料,而对于存在皮下感染的患者应当去除修补材料,考虑远期再次修补。经个体化治疗,患者伤口愈合良好,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钛网修补材料对幼羊颅骨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钛网对幼羊颅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雌性小尾寒羊分为3组,分别为钛网组( n=3)、钛钉组( n=3)及假手术组( n=3)。钛网组将标准钛网以矢状缝为中线垂直覆盖于幼羊颅骨上,并在固定点(a、b、c、d、e、f)植入钛钉固定;钛钉组仅在固定点植入钛钉;假手术组仅切开头皮至骨膜不做任何处理。术后30 min及随后每6个月评估3组的神态和行动能力、采食行为及反刍行为。术前及术后24个月检测3组实验羊头围。手术中植入钛钉后和术后24个月对3组实验羊行头颅CT扫描,并测量钛网组和钛钉组的钛钉间距。手术植入钛钉后和术后24个月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钛网组和钛钉组的钛钉间距。术后24个月处死3组实验羊后,测量其脑重量和脑容积。 结果:3组幼羊手术均成功,且均无死亡。术后30 min及术后6、12、18、24个月时,3组实验羊神态和行动能力、采食行为及反刍行为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组实验羊手术前、后比较,头围均增加(均 P<0.05);而在术前和术后24个月时,3组头围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通过CT和游标卡尺测量的结果均显示,手术时,钛网组和钛钉组每两颗钛钉间距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24个月时,钛钉组的钛钉间距bc、de、af、ad、ae、fb、fc、ce、bd、be均较钛网组增大(均 P<0.05)。钛网组手术时与术后24个月比较,每两颗钛钉间距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钛钉组术后24个月时,钛钉间距bc、de、af、ad、ae、fb、fc、ce、bd、be均较手术时增大(均 P<0.05)。术后24个月,3组实验羊脑重量和脑容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将钛网固定于幼羊颅骨并不影响其生长发育,且对其行为学和大脑容积也无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固定钛网的钛钉随颅骨的生长滑行移动,无钛网限制的钛钉随颅骨生长而"随波逐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症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改良手术与传统标准手术方案的效果及预后对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比改良手术与传统标准手术方案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外伤(STBI)患者的效果。方法:对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120例STB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3例患者采用改良扩大额颞大骨瓣手术治疗(改良组),57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颅骨手术修补时间,颅内压、鹿特丹CT评分、脑组织氧分压(PbtO 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变化趋势,患者的预后结局和手术并发症情况。 结果:手术前,改良组和传统组患者的颅内压、PbtO 2、GCS评分、鹿特丹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24 h,改良组患者的PbtO 2、GCS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均 P<0.05);术后3 d、术后1周,改良组患者的鹿特丹CT评分均低于传统组(均 P<0.05)。改良组患者手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14例、4分28例,传统组患者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10例、4分17例,改良组的预后良好率[66.67%(42/63)]高于传统组[47.37%(27/57)]( P<0.05)。改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15.87%(10/63) vs 31.58%(18/57), P<0.05]。 结论:改良扩大额颞大骨瓣手术较传统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症对冲性STBI患者对于改善患者病情、预后方面更有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游离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头部皮肤缺损伴人工硬脑膜裸露感染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头部皮肤缺损伴人工硬脑膜裸露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颅脑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人工硬脑膜裸露伴感染的患者,均为开颅术后并发症。经术前抗感染治疗后,术中神经外科参与清创并尽可能去除人工硬脑膜,设计携阔筋膜的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用皮瓣动静脉分别与颞浅动脉、颞浅静脉/颞中静脉吻合,用带血供的阔筋膜修补缺损硬脑膜,皮瓣封闭创面,供瓣区直接缝合或移植自体中厚皮片。观察术后皮瓣血运及成活情况、有无脑脊液漏、供瓣区愈合情况;随访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硬脑膜完整性以及颅骨重建术后效果。结果:本组13例患者中,11例患者人工硬脑膜全部去除干净,2例患者因粘连严重未全部清除,其中1例残余0.8 cm×1 cm,另1例有3处残余,最大面积0.5 cm×0.7 cm;所有移植皮瓣均成活,其中12例患者一期愈合,1例皮瓣拆线后部分伤口裂开,经保守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均无脑脊液漏;1例供瓣区移植皮片部分坏死,补充植皮后愈合;13例患者术后3~6个月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均显示硬脑膜完整;其中8例患者已完成颅骨重建手术,重建术后均愈合良好,术区外观良好。结论:对于头部皮肤缺损伴人工硬脑膜裸露感染的创面,采用携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能有效地覆盖创面并修复硬脑膜缺损,获得良好的功能和外形,并能为后期颅骨重建创造有利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聚醚醚酮与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聚醚醚酮(PEEK)与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1年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8例行颅骨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应用的修补材料分为PEEK组(17例)和钛网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经济学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有效性(塑形满意度)和安全性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EEK组患者的年龄小于钛网组[(32.1±3.8)岁对比(40.7±2.2)岁, P=0.044]。PEEK组的总住院时间长于钛网组[(25.1±2.9)d对比(16.4±1.1)d, P=0.002]。PEEK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钛网组[(212 085±19 635)元对比(76 514±5 937)元, P=0.001]。PEEK组患者的塑形满意比例高于钛网组(16/17对比28/41, P=0.036)。两组间并发症发生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7对比5/41, P=0.964)。两组间术后第1天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颅骨修补术应用PEEK患者的经济学指标不及应用钛网的患者,而有效性好于后者,可作为颅骨修补术中选择的材料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患儿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颅骨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中是否伴有脑组织高出骨窗平面1.5 cm将患儿分为脑膨出组(28例)和无膨出组(32例),比较2组患儿颅骨缺损时间、缺损面积等临床资料。应用钛网或聚醚醚酮材料对患儿颅骨缺损进行修补,24例脑膨出组织中无神经纤维束分布的患儿同时行膨出组织切除术。所有患儿门诊随访3~10年,术后1年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估2组患儿预后。结果:与无膨出组患儿比较,脑膨出组患儿颅骨去除时的年龄更小,颅骨缺损病程时间更长,癫痫发病率更高,缺损周围脑组织继发改变更多见,但颅骨缺损面积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儿术后均无出血及严重水肿,伤口无感染、脑脊液漏,均一期愈合。脑膨出组16例伴癫痫发作患儿中10例癫痫完全控制,余6例癫痫发作较术前好转;无膨出组8例伴癫痫发作患儿中6例癫痫完全控制,余2例癫痫发作较术前好转。术后1年无膨出组患儿GOS评分明显高于脑膨出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颅骨缺损发生年龄早、缺损时间较长的患儿易出现严重的缺损局部结构继发改变及偏高的癫痫发生率,治疗更加复杂,预后相对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维打印预成形钛网联合游离背阔肌肌瓣在头顶部鳞状细胞癌伴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三维打印预成形钛网联合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治疗头顶部鳞状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伴颅骨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0年1月—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收治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头顶部鳞状细胞癌伴颅骨侵袭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50~65岁,原始病变面积为5 cm×4 cm~15 cm×8 cm。术前根据颅骨CT三维重建结果预估颅骨切除范围并采用三维打印技术预制钛网。Ⅰ期行肿瘤扩大切除后,头皮软组织缺损面积为8 cm×7 cm~18 cm×11 cm,采用预成形钛网修补,并采用面积为10 cm×9 cm~20 cm×13 cm的背阔肌肌瓣覆盖钛网,将胸背动静脉与一侧颞浅动静脉吻合,对供区肌肉断端行拉拢缝合或缝扎处理,将背部皮肤重新覆盖回供区。Ⅰ期术后第10天进行Ⅱ期手术,取患者股前外侧薄中厚皮片覆盖背阔肌肌瓣。统计Ⅰ期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观察Ⅰ期术后肌瓣及Ⅱ期术后皮片存活情况,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头部外观、肿瘤有无复发。结果:患者平均Ⅰ期手术时长为12.1 h,且术中出血量不超过1 200 mL,Ⅰ期术后肌瓣和Ⅱ期术后皮片全部存活良好。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钛网外露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头顶部受区外观形态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应用三维打印预成形钛网联合背阔肌肌瓣游离移植加中厚皮覆盖修复头顶部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后伴颅骨缺损的创面,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该方法可在有效覆盖创面的同时,使受区和供区均获得良好的功能及外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体颅骨修补创伤性颅骨缺损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应用自体颅骨修补创伤性颅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自体颅骨修补创伤性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58例。观察患者的颅骨修补效果、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发生时间。结果:7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颅骨修补术。术后因大面积脑梗死死亡1例(0.13%),术后第2天影像学复查发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1例(0.13%)。757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中位数为14个月)。随访期间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并取出颅骨16例(2.11%),其中13例感染出现在术后8~72 d(中位数为21 d),另外3例分别出现在术后4、11及30个月;严重骨吸收7例(0.92%),颅骨吸收在术后4~6个月开始出现,严重骨吸收出现在术后12个月左右。结论:应用自体颅骨修补创伤性颅骨缺损的严重并发症和手术失败率可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自体颅骨仍可作为颅骨修补的选择材料;自体颅骨使用中需防控术后感染,特别是早期感染的防控,并需对骨吸收的情况进行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利用包载骨形态发生蛋白-4腺病毒异位成骨移植修补骨缺损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包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MP)-4的腺病毒并利用其骨骼肌内异位成骨特性,探索移植异位形成的自体骨进行骨缺损修补的体内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将BMP-4基因构建入AAV载体内,纯化出AAV-BMP-4。将AAV-BMP-4吸附于明胶海绵(Gelfoam)上并植入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饲养室饲养的SCID小鼠的股肌袋内,4周后进行AAV-BMP-4的活性测定。在小鼠背部皮下应用AAV-BMP-4,观察骨骼肌肉诱导异位成骨,待骨组织形成稳定后,取出这些骨组织移植入事先制备好的小鼠的颅骨缺损模型中,观察其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成功构建出纯化后浓度达5×10 12 vp/ml的AAV-BMP-4病毒颗粒。病毒颗粒植入小鼠的股肌袋内可成功诱导异位骨组织的形成,小鼠背部皮下植入AAV-BMP-4+Gelfoam复合体后4周出现了少量的新生骨组织,骨量达1 cm×2 cm×2 cm。X线和MicroCT的检查均证实了小鼠的背部皮下骨组织形成。经修剪移植入小鼠颅骨缺损模型处的骨组织在植入缺损处后,没有出现异常增生的现象,而是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着外形的轻微改建,颅骨缺损得到了良好的修复。 结论:体外构建的AAV-BMP-4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AAV-BMP-4+Gelfoam在骨骼肌肉中可有效诱导成骨,利用新生骨组织可以成功地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移植的骨组织植入颅骨缺损后未出现过度生长的现象,且与宿主骨结合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