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节参不同部位竹节参皂苷Ⅳa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测定竹节参根、茎、叶中竹节参皂苷Ⅳa含量,挖掘其开发价值。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竹节参根、茎、叶中竹节参皂苷Ⅳa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 ODS(4.6 mm×150 mm,5 μm),乙腈-0.2%磷酸(35∶6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210 nm。结果:竹节参皂苷Ⅳa在1~1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 5),竹节参根、茎、叶中竹节参皂苷Ⅳa含量分别为2.169%、0.269%、0.169%。 结论:竹节参根、茎、叶中均含有竹节参皂苷Ⅳa,以根中含量最高,茎中次之,叶中最少;根可作为其药用部位,茎和叶也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益智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益智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益智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方法:采用UPLC建立益智药材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益智药材、益智仁饮片、益智外壳指纹图谱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益智不同部位UPLC指纹图谱测定结果显示,益智药材共标定了16个共有峰;相比于药材,益智仁饮片缺失峰13(杨芽黄素),益智外壳缺失峰5、峰6。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5批益智药材、益智仁饮片及益智外壳可分为3类;OPLS-DA结果显示,峰14(圆柚酮)、峰4、峰7、峰12的峰面积值是影响益智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用于益智不同部位的区分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参不同药用部位皂苷类成分差异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人参不同药用部位(人参、人参叶、人参花)中皂苷类成分的差异性,为其质量评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FLC-Triple-TOF-MS/MS)分析人参、人参叶、人参花中皂苷类成分含量,采用SynergiTM Hydro-RP 100 A柱,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样品分组情况,以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DA)分析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差异。结果:人参、人参叶、人参花的代谢组分具有明显差异,共得到10个差异化学成分,且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人参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人参的进一步研究与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杏仁古名核、仁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古代医书有"杏核"这样的药物名称,但现代医书中只有"杏仁"的药名。在查考字书、训诂书和古代文献记载的基础上,认为古人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明确"核"和"仁"的区别,认识到了果核和果仁是不同部分。以杏仁为中心,来探讨古代医书中"核"与"仁"的概念以及实质的异同。通过考察古代医药文献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来"杏核"一药其实际药用部分还是杏仁。可能因为古代药材市场不完善,没有完善的药材加工产业,杏核作为杏仁一种容易保存的形式在药铺中出售,需要医家在得到药材之后,再去除一部分非用药部位,因此在古代医籍中"杏核"与"杏仁"实为同一入药部位的不同名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DNA条形码序列的辽宁省龙胆药材鉴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碱基序列,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对辽宁省9个地区道地药用植物龙胆 Gentiana scabra Bge.药材进行鉴别分析。 方法:利用DNA试剂盒提取法提取26批龙胆样本药用部位DNA,对ITS序列部分进行PCR扩增并双向测序,从Genbank下载药用植物龙胆的其他来源和外群序列,运用SeqMan 7.1.0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使用MEGA 7.0软件分析数据,计算K2P遗传距离,并利用邻接(NJ)法建立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根据NJ聚类树结果可知,不同来源的龙胆样品可聚为一大支,其中坚龙胆和三花龙胆分别聚为一支,区别较明显;龙胆与条叶龙胆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且结合变异位点与遗传距离可知,龙胆与条叶龙胆的碱基序列相似,种间差异较小。26批样本中仅1个样品出现种内变异,其余样本碱基序列均相同,“清原龙胆”与辽宁省其他地区龙胆样品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ITS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用于龙胆药材及其不同来源的基原植物的种内和种间鉴别,且成功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部位平车前、车前及市售混用药材鉴别与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车前草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指纹图谱,对不同药用部位、不同来源药材的指纹图谱峰面积进行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 t检验,采用SIMCA14.1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分析,采用CRITIC法计算指标权重并结合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车前草药材的质量。 结果:平车前全草、茎、叶、穗的指纹图谱各标定了24、16、23、22个共有峰,车前全草、根茎、叶、穗的指纹图谱各标定了22、10、16、22个共有峰,市售混用车前草药材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3个共有峰。共指认10个色谱峰。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平车前与车前不同部位色谱峰峰面积存在差异。结合PLS-DA可知,平车前、车前与市售混用车前草样品分类中有16个重要的特征性指标,重要程度排名依次为峰3、峰8、峰28、峰12、峰14、峰7、峰5、峰17、峰6、峰19、峰23、峰11、峰22、峰27、峰9、峰16。CRITIC法结合灰色关联度的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显示,21批平车前、车前及市售混用车前草药材中,车前药材的整体质量最优。结论:市面上的车前草药材存在基原混用的情况,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不同来源车前草的鉴别及质量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3种药用植物利用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制片的效果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优选出不同状态(新鲜、干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不同药用植物(滇重楼、密脉鹅掌柴、铁皮石斛)最适宜的制片方法,提高横切面组织装片制备效率.方法:采用不同防冰晶形成保护剂(不处理、蔗糖和甘油)处理新鲜材料并进行冰冻切片,采用甘油软化干燥材料并进行石蜡切片,比较不同前处理条件和两种制片方法的制片效果.结果:新鲜材料中,密脉鹅掌柴的茎叶,滇重楼的根茎、茎、叶采用甘油溶液做保护剂效果较佳,而铁皮石斛适用蔗糖磷酸缓冲溶液做保护剂;滇重楼的须根用石蜡切片法可获得组织结构完整的装片.此外,经甘油溶液软化,滇重楼的干燥根茎和密脉鹅掌柴的干燥叶可获得质量较好的石蜡切片.结论:质地稍硬的新鲜药材用甘油溶液处理后采用冰冻切片可以获取较为理想的效果;质地柔软的新鲜药材可不经任何处理或经蔗糖磷酸缓冲液浸泡后采用冰冻切片;干燥药材或含淀粉类药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可获得理想的切片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永修县不同植被类型下药用植物多样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永修县进行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揭示永修县不同植被类型下药用植物的多样性特征和分布特点,为永修县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样方法调查永修县不同植被下药用植物的组成、重点药用植物的数量等信息,统计分析药用植物多样性水平、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变化,从而揭示药用植物的分布特点.结果:永修县不同植被类型的样方中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37科383属676种;药用植物的物种数呈现随植被正向演替发展而增加的趋势;不同植被类型之间植物优势科的组成差异较明显;草本药用植物在各植被类型下均占较大比例;入药部位分析显示,全草、根及根茎、枝叶、藤茎为主要类型;Jaccard指数分析显示,不同植被类型间药用植物表现为中等不相似或极不相似;草丛和阔叶林中重点药用植物相对丰富.结论:永修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不同植被类型下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和丰富度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植被类型是影响药用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此外,水分也是影响药用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根据药用植物分布特征,提出了永修县药用植物的保护、利用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硒对膜荚黄芪镉胁迫的缓解机制解析
编辑人员丨2024/8/10
为了揭示硒(Se)对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镉(Cd)胁迫的缓解机制,以传统药用植物膜荚黄芪为材料,利用水培技术综合研究了离子拮抗作用、抗氧化酶系统、重金属螯合物以及异黄酮在Se缓解Cd胁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0 μmol·L-1 Se显著改善了 50 μmol·L-1 Cd胁迫下膜荚黄芪幼苗生长状况并减轻了植株的活性氧积累水平以及膜脂过氧化水平.Cd处理下Se添加显著降低了膜荚黄芪各部位Cd含量,同时Cd添加也显著降低了各部位Se含量,说明膜荚黄芪在Se与Cd的吸收上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Se添加降低了 Cd胁迫下膜荚黄芪各部位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多种抗氧化酶活性与O2·-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暗示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更多的是与植物体内活性氧水平相适应的结果.此外,Se添加也降低了 Cd处理下膜荚黄芪各部位非蛋白巯基和金属硫蛋白含量,且两者在各部位的含量与对应Cd含量呈现出良好的正相关,表明重金属螯合物含量是由各部位Cd含量所调节的.与抗氧化酶和金属硫蛋白不同,Se添加显著提高了 Cd胁迫下膜荚黄芪幼苗根系中3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进一步对异黄酮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CHS、IFS、I3'H、IOMT和UCGT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发现Se明显上调了 Cd处理下所有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综上,Se通过吸收过程中与Cd的拮抗作用降低了 Cd处理下膜荚黄芪幼苗中的Cd含量,降低了植物受胁迫程度,同时通过上调异黄酮等次生代谢物质合成,提高了植物对Cd胁迫的耐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石菖蒲生长过程中β-细辛醚积累特征及其饮片品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法建立石菖蒲及其挥发油中β-细辛醚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石菖蒲饮片品质,并研究石菖蒲生长过程中不同药用部位β-细辛醚的积累规律,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石菖蒲药材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饮片挥发油,计算挥发油得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片及其挥发油中β-细辛醚含量;采集不同月份石菖蒲新鲜全草,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药用部位中β-细辛醚含量.[结果]不同产地饮片中β-细辛醚含量、挥发油含量以及挥发油中β-细辛醚含量差异较大,四川产地饮片指标含量差异较小;在研究期限内石菖蒲中β-细辛醚含量(以干质量计)2月最高,7月次之;石菖蒲叶基中β-细辛醚含量高于根茎,叶中几乎不含β-细辛醚.[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定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石菖蒲的质量评价.以挥发油含量和β-细辛醚计,四川产地饮片品质较佳;以β-细辛醚计,石菖蒲在2月、7月采收较佳,根茎和叶基质量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