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导向性运动训练对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制订适合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的任务导向性运动训练(TOE)方案,评价其对患者上下肢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医院2019年8—12月收治的老年衰弱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任务导向性运动组(TOE组)和常规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TOE组进行翻身取物和多向移步,常规组进行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两组均完成10次训练。两组患者干预前评估基线资料,干预后评估患者的握力(作为上肢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2.0的运动部分(作为下肢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和改良Barthel指数(作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指标)。结果:干预前TOE组和常规组握力分别为(20.21±6.39) kg、(17.61±10.59) kg,WHODAS 2.0运动部分评分分别为(16.07±6.64)分、(20.23±1.18)分;干预后TOE组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评分分别为(22.13±5.97)kg、(12.86±5.17)分,与常规组(19.05±9.16)kg、(15.67±1.1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05、-18.210, P=0.049、<0.001);干预后TOE组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结果均较干预前提高( t=5.005、-5.291,均 P<0.001),但常规组干预前后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247、1.614, P=0.806、0.112)。干预后TOE组和常规组改良Barthel指数总分分别为(55.27±37.12)分、(57.27±33.39)分,较干预前(42.27±29.92)分、(40.54±20.55)分均有提高(均 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42, P=0.303)。 结论:对老年衰弱住院患者,TOE方案简便易行、安全有效,不仅能够与常规运动方案达到同样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目的,还能更快地提高上下肢运动功能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软膜下切除技术在功能区胶质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软膜下切除技术在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应用软膜下切除技术。术后评价肿瘤的切除程度、神经功能、术区水肿程度、出血及缺血性脑损伤情况。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3个月为早期神经功能障碍,否则为长期神经功能障碍(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严重和一般)。结果:62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病理学结果显示,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Ⅱ级46例(74.2%),Ⅲ级9例(14.5%),Ⅳ级7例(11.3%)。肿瘤全切除26例(41.9%),近全切除30例(48.4%),部分切除6例(9.7%)。术后复查头颅CT或MRI显示术区无明显异常54例(87.1%),水肿4例(6.5%)、出血2例(3.2%)、深部缺血2例(3.2%)。术后3个月随访,无神经功能障碍15例(24.2%),早期神经功能障碍41例(66.1%),长期严重神经功能障碍2例(3.2%),长期一般神经功能障碍4例(6.5%)。结论:功能区胶质瘤术中采用软膜下切除技术可安全、有效地保护功能区皮质和过路血管,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安全切除肿瘤,长期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版《敏感结核病治疗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2年5月24日发布了《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4:药物敏感结核病治疗》,简称《2022年版指南》。笔者对证据来源、更新推荐、总结及我国国家结核病规划采纳的可行性展望等三部分进行了解读,并就该指南在我国临床实践的可行性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和讨论。更新的指南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可靠,大多数推荐意见适宜在我国结核病防治机构推广应用,个别推荐意见是否适合我国结核病规划的借鉴与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进行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小脑幕上无症状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分析(附163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小脑幕上无症状脑膜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确诊的无症状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63例,其中122例为手术治疗者,41例为于门诊随访观察者。观察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肿瘤部位、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等。结果:163例患者中,男51例,女112例,男女比例为1.0 ∶2.2;发病年龄为(53.25±10.75)岁(22~80岁),其中50~59岁患者的占比最高(41.72%,68例),其次为60~69岁患者(22.09%,36例);男、女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27)。肿瘤位于大脑凸面最多见,占73.62%(120例),其次为矢状窦旁,占16.56%(27例),而位于大脑镰旁、脑室、小脑幕者均较少见。肿瘤体积的 M( Q1, Q3)为6.08(1.87,15.78) cm 3。行手术切除的122例患者中,WHO 1级97例(79.51%)、2级21例(17.21%)、3级4例(3.28%);组织病理学类型中以移行型(36.07%,44例)、纤维型(25.41%,31例)及内皮型(17.21%,21例)多见;纤维型脑膜瘤的分布部位最为广泛(各部位均可见),其次为移行型和内皮型脑膜瘤。122例患者中,术后21例(17.20%)发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其中WHO 1级、2级、3级患者分别占8.20%(10例)、6.56%(8例)、2.46%(3例)。 结论:初步观察显示,小脑幕上无症状脑膜瘤可能与脑膜瘤的整体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诊断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全国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设计: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背景::2015-2017年中国大陆31省份全国横断面数据。调查对象::75 880名18周岁及以上代表中国大陆人口的成年人样本。主要观察指标::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诊断中国成人不同性别、区域和种族的糖尿病患病率。通过问卷的方式记录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和疾病史。临床检测包括空腹血糖(单次)、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lC。结果::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中国成人总糖尿病( n=9 772)患病率为12.8%(95% CI:12.0%~13.6%),已知糖尿病患病率为6.0%(95% CI:5.4%~6.7%),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8%(95% CI:6.1%~7.4%),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95% CI:33.5%~37.0%)。总糖尿病患病率在男性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最高。全国31省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贵州的6.2%到内蒙古自治区的19.9%不等。在被调查的5个民族中,汉族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12.8%),回族最低(6.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诊断的总糖尿病( n=8 385)患病率为11.2%(95% CI:10.5%~11.9%)。 结论::从2007年到2017年,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略有上升,提示糖尿病仍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变异株的分型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易发生变异。刺突(spike,S)蛋白是SARS-CoV-2与宿主细胞结合的重要结构,S蛋白的基因突变可能会改变病毒传染性、致病性、抗体应答等临床特征。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病毒的传染性、致病性和免疫逃逸能力,提出存疑变异株(variant of interest,VOI)和关切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VOC)的分类。本文将对D614G变异株及流行的Alpha(B.1.1.7)、Beta(B.1.351)、Gamma(P.1)、Delta(B.1.617.2)和Epsilon(B.1.427/ B.1.429)变异株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现代膳食模式与口腔健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突破,为探索膳食、营养与慢性病包括口腔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对通过改变膳食模式防治慢性病理念的重视。1989至2018年期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曾多次组织专家商议并出台系列关于膳食与健康的全球战略和行动计划。中国、日本、美国等国分别出版居民膳食指南。遵循指南进行膳食指导, 许多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降低。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科学成果似乎并未对公众健康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现代膳食模式与口腔健康的关系,并提出改变膳食模式防控口腔疾病的建议,供口腔同仁和政策决策者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包括一组非血液系统(继发或反应性)和血液系统(原发或克隆性)疾病,该组疾病可能伴有器官受损。基于新的临床研究数据和对疾病分子遗传学解析结果,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共识分型(ICC)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的诊断和分型标准进行了更新。本指南是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基础上的更新,旨在为我国血液学工作者提供一个规范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程序、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生存到发展: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在中国妇幼健康领域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联合国全球战略从千年发展目标向可持续发展目标转变,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了健康指标策略从生存到发展的理念,儿童早期发展也逐渐成为儿童健康发展领域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本述评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含义及其重要战略意义进行相关论述,同时基于对养育照护框架及其在中国妇幼健康领域实施的路径,对我国儿童早期发展提出实施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级别脑胶质瘤电场治疗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评估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同步放化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8例明确诊断为高级别脑胶质瘤(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Ⅳ级36例,Ⅲ级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后接受TTFields联合同步放化疗。按照神经肿瘤反应评价(RANO)标准判断肿瘤缓解、稳定或进展。按照不良事件通用术语5.0版标准和TTFields相关皮肤不良事件(dAE)分级标准记录不良事件。治疗依从性通过NovoTTF-200A治疗设备的使用数据进行评估,以每日TTFields使用时间的百分比计算。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38例患者使用TTFields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19.2h(范围为2.4~22.6 h),中位治疗依从性为80%(范围为10.0%~94.0%)。为期42 d的TTFields同步放化疗后,12例行肿瘤完全切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均为疾病稳定。26例行肿瘤部分切除的患者中,23例(88%)评价为疾病缓解。7、10、13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0%、64.0%、49.5%。TTFields相关dAE主要是1级(45%)和2级(8%),无3-4级;典型表现为接触性皮炎、水泡、皮损或溃疡、脓肿。中位随访时间10.0个月(范围为1.6~21.3个月),随访截至2023年7月,38例患者中26例稳定,12例进展(其中8例死亡)。结论:初步结果显示高级别脑胶质瘤TTFields同步放化疗是有效的且安全可靠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