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离子束辐照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6
为研究高能碳离子束对马铃薯组培苗茎切段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新大坪'的组培苗茎切段为研究材料,设置4个辐照剂量梯度对其进行辐照处理,测定植株致死率、生根率、侧芽形成率、形态变异率以及叶片生理指标,确定'新大坪'组培苗茎切段的半致死辐照剂量.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与致死率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性;组培苗茎切段的再生植株表型变化主要为叶片不对称、叶缘不规则、茎变异伸长、叶片丛生和叶片粘连等;随辐照剂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则呈先升后降,随后又升高的现象.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新大坪'的半致死辐照剂量为20.37 Gy.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中华猕猴桃花药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通过中华猕猴桃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或双单倍体再生植株,以期创新猕猴桃种质,为猕猴桃育种提供材料.方法:以中华猕猴桃栽培品种'桂海四号'雄株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诱导、继代及植株再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再生植株倍性.结果:花药在添加1 mg/L 2,4-D和5 mg/L 6-BA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为58.48%,愈伤组织为淡黄色、结构致密.上述愈伤组织在添加2,4-D的培养基中未形成体细胞胚,而其它激素配比均可产生体细胞胚,在体视镜下可观察到球形胚、心形胚和鱼雷胚阶段.体细胞胚在添加0.05 mg/L NAA、1 mg/L 6-BA 和 0.5 mg/L IBA的培养基上增殖率最高,为53.30%,且状况良好.在添加不同浓度IBA和ZT培养基上,体细胞胚均可分化产生丛生芽,当IBA为0.05 mg/L、ZT为3 mg/L时其再生率最高,为40%.再生植株在添加0.5 mg/L IBA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根多且粗壮.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出单倍体、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和五倍体多种倍性再生植株.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花药—愈伤组织—体细胞胚—植株再生的培养体系,可为中华猕猴桃或其它猕猴桃物种的花药培养提供借鉴,再生单倍体或双单倍体植株是猕猴桃新种质,可为猕猴桃育种提供重要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珍稀濒危物种堇叶紫金牛高效快繁体系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筛选堇叶紫金牛(Ardisia violacea)野生优株,以其当年新发带休眠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启动培养、丛生芽诱导增殖、壮苗培养、生根培养和炼苗移栽等过程建立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0.80 mg.L-1KT+0.10 mg.L-1 NAA+0.10 mg.L-1 IBA,腋芽萌发率达92.60%;最佳丛生芽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1+0.50 mg·L-1 TDZ+0.10mg.L-1NAA,平均增殖系数达8.60;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1.00 mg.L-1 KT+0.50 mg.L-1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2.00 mg.L-1 IBA+1.00 mg.L-1 NAA+1.00 mg.L-1 AC,平均生根率达98.70%;采用松鳞和泥炭(2∶1,v/v)作为炼苗基质,炼苗成活率可达85.30%.实验成功建立了堇叶紫金牛高效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经验证该体系能够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碳源对柽柳丛生芽生长、三萜及黄酮物质积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以内蒙古柽柳(Tamarix chinensis)嫩枝为外植体,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碳源(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淀粉)及不同浓度(10、20、30、40 g·L-1)的蔗糖,研究柽柳丛生苗生长量和次生产物含量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碳源及蔗糖浓度均对柽柳丛生苗生长量和次生产物积累有显著影响,其中,适合柽柳丛生芽生长的碳源为蔗糖,最适蔗糖浓度为10 g·L-1,培养35 d后其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当以蔗糖为碳源时,柽柳组培苗一个生长周期(35 d)内的总黄酮及三萜组分(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齐墩果酸)含量均较高.当蔗糖浓度为30 g·L-1时有利于总黄酮的积累,含量可达16.65 mg·g-1(DW);而10 g·L-1蔗糖浓度对三萜组分积累更有利,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齐墩果酸含量分别可达2.67、6.86、0.85 mg·g-1(DW).当碳源浓度为30 g·L-1时,总三萜含量以葡萄糖处理为最高,可达62.43 mg·g-1(DW),蔗糖次之,麦芽糖最低.该研究结果为通过生物发酵方法进行柽柳药用成分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道地中药颖半夏组培快繁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并优化道地中药颖半夏的组培快速繁殖体系.方法:将不同大小的茎尖接种于培养基MS+6-BA 2.0 mg/L+ IAA 0.2 mg/L,考察最适宜大小的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试验,筛选颖半夏试管苗快速繁殖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成.结果:最适宜的外植体为直径0.4mm的茎尖,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2 mg/L+ KT 0.1 mg/L;诱导试管苗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 NAA 0.2 mg/L+ PP333 0.2 mg/L.结论: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可进行颖半夏的快速繁殖,为后续的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鳄嘴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鳄嘴花[Clinacanthus nutans(Burm.f.)Lindau]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鳄嘴花茎段腋芽诱导、丛生芽分化、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在培养基MS+1.0 mg·L-1 BAP+0.1 mg·L-1 NAA上诱导产生腋芽,将腋芽转入培养基MS+1.0 mg·L-1 BAP+0.1 mg·L-1 NAA诱导分化丛生芽,分化率高达93.3%;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30 g·L-1椰汁、30 g·L-1香蕉、0.5 g·L-1蛋白胨,都有壮苗的效果;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MS+0.5 mg·L-1 NAA+2.0 mg·L-1 IBA,生根率达90%,且根系发达,芽苗生长健壮.移栽至混合基质(泥炭:椰糠:珍珠岩:河沙=3:2:2:1)中,鳄嘴花的成活率达97%.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如意皇后粗肋草的离体培养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以粗肋草‘Red Valentine’带侧芽的根茎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时间、不同种类外源激素对其根茎侧芽萌发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灭菌时间为18 min,污染率为20.0%.MS+6-BA 2.0 mg/L+ IBA 0.2 mg/L为最佳侧芽萌发诱导培养基,MS+TDZ 0.5 mg/L+2,4-D 2.0 mg/L为最优愈伤诱导培养基,1/2MS+TDZ 0.5 mg/L为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最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1 mg/L或MS+KT 4.0 mg/L+NA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本研究通过对粗肋草‘Red Valentine’进行离体培养,初步得出了适合外植体各时期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粗肋草试管苗的商业化、工厂化及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澳洲鸽子石斛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澳洲鸽子石斛(Dendrobium kingianum Bidwill)幼嫩假鳞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消毒方式,外植体消毒成功率可达92.5%.MS培养基添加5.0 mg·L-16-BA适合用于不定芽的诱导和前期增殖,MS培养基+0.5 mg·L-1 NAA+2.0 mg·L-1 KT的增殖倍数最高,为6.96.丛生芽诱导出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25 mg·L-12,4-D,诱导率为80%;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为MS+1.0 mg·L-16-BA,愈伤组织分化芽数为381.99个·g-1.MS+2.0 mg·L-1 IBA+10%香蕉泥+1 g·L-1活性炭最适合于生根壮苗培养;试管苗在兰石:泥碳土(1:1)的混合基质中移栽3个月后,成活率达100%,且生长速度快,基质成本较低,适合澳洲鸽子石斛试管苗的商业化栽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丹参茎段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并优化丹参茎段组培快繁体系.方法: 以丹参春生幼嫩枝条为外植体,利用正交试验等方法筛选优化丹参茎段消毒、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生根培养的适宜方案.结果: 最适的消毒方案是用70%~ 75%乙醇浸泡30 s, 0. 1%升汞浸泡8 min,萌芽率为85%; 适宜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是MS+6-BA 1. 0 mg/L+NAA 0. 0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 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是1/2~ 2/3MS+6-BA 1. 0 mg/L+NAA 0. 05~ 0. 2 mg/L+GA3 0. 1mg/L+蔗糖30 g/L+琼脂6. 5 g/L,平均丛生芽增殖系数为11. 95; 适宜生根的培养基是1/4 ~ 1/2MS+2,4-D 0 ~ 0. 1mg/L+IBA 0. 1~ 0. 5 mg/L+蔗糖20 g/L+琼脂7 g/L,2 w 后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达2. 3 条以上,平均根长达0. 83 cm 以上; 炼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结论: 筛选出了丹参含顶芽茎段最适的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建立并优化了丹参茎段组培快繁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党参丛生芽诱导及不定根培养体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及优化党参丛生芽及不定根培养体系.方法:以山西壶关党参组培苗为实验材料,以MS为基础培养基,研究6-BA对党参丛生芽及NAA对党参不定根诱导的影响,探索党参丛生芽及不定根生长的最佳条件.结果:在固体MS培养基中6-BA浓度为0.3 mg/L时丛生芽诱导率最高,为90%,但丛生芽矮化现象严重;6-BA浓度为0.5 mg/L时,诱导率虽较低仅为62.5%,但丛生芽粗壮,生长良好;液体1/2 MS培养基中NAA浓度为0.5mg/L时,不定根生物量显著增加;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不定根继代培养,培养周期为24 d,较固体培养基的培养周期(49 d)缩短了1/2.结论:建立了党参丛生芽及不定根快繁体系,为党参的良种繁育及生物活性物质合成、分子调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