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平凉市大骨节病三年攻坚行动防治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甘肃省平凉市大骨节病三年攻坚行动防治现况,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自"全国地方病防治综合管理系统(三年攻坚行动管理系统)"收集2019 - 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所有大骨节病病区县(市、区)辖内全部病区村的大骨节病监测数据,包括7 ~ 12周岁儿童病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现症患者个案调查、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及治疗情况。结果:平凉市大骨节病患者分布在6个县(市、区)、64个乡(镇)、690个病区村,且全部为重病区。2019、2020年分别临床检查7 ~ 12周岁儿童40 537、41 053人,临床检出率分别为0.08%(31/40 537)和0.03%(12/41 053),X线检出率均为0。2018 - 2020年平凉市居民膳食结构中,大米、面粉、其他膳食的食用比例依次为15.03%、76.63%、8.34%,主食购入比例为19.28%;3年间累计搬迁病区群众9 564户、36 282人,7 ~ 12周岁儿童易地育人4 831人,改种经济作物占原耕地的14.81%(420 914/2 842 939),退耕还林(草)占原耕地的21.81%(620 045/2 842 939),发放6 ~ 24月龄儿童营养包231 811人份。共调查登记大骨节病现症患者6 269例,其中男性3 722例、女性2 547例,男女性别比为1.00∶0.68;临床分度以Ⅰ度患者最多,占78.00%(4 890/6 269),其他依次为Ⅱ度(15.89%,996/6 269)、Ⅲ度(6.11%,383/6 269);发病年龄为(64.57 ± 10.01)岁,范围为16 ~ 87岁,以50岁以上为主,占86.57%(5 427/6 269)。2019年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患者1 659例,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25.38%(421/1 659)、52.92%(878/1 659)、21.70%(360/1 659);2020年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患者1 395例,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19.50%(272/1 395)、61.65%(860/1 395)、18.85%(263/1 395)。结论:平凉市所有大骨节病病区村均达到消除标准,实现了消除目标;应继续做好病情动态监测,加强防控措施落实和大骨节病现症患者康复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6-2018年我国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2016-2018年我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掌握疫情变化规律,探讨相应的防控策略。方法:收集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16-2018年狂犬病病例数据和11个国家监测点(湖南省、安徽省、贵州省、江苏省和山东省)以及国家统计局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6-2018年狂犬病疫情的分布特征,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6-2018年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中部地区。高发季节为夏秋季,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38∶1(1 114∶468)。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且发病曲线呈双峰型,中老年组发病高于青年组。狂犬病个案分析中,致伤动物以犬为主,占91.46%(439/480)。暴露程度以Ⅲ级暴露为主,占71.88%(345/480)。暴露后疫苗接种率仅为8.13%(39/480)。年龄、暴露程度、暴露部位、伤口处置、疫苗接种及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可能是潜伏期的影响因素。结论:2016-2018年我国狂犬病疫情持续下降,且波及范围逐渐缩小,西北地区未出现传播病例。病例暴露后伤口处置率、疫苗接种率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均有所提高,但暴露后伤口处置规范水平有待提高。应重视高发省份及周边省份的疫情监管,加强暴露后相关医疗机构专业化处置能力培训,强化犬只免疫及管理工作,努力实现“2030年人和犬间狂犬病零死亡”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黑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土相关疫情流行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描述黑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本土相关疫情的流行状况及特点,为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新冠肺炎个案调查、聚集性疫情调查资料来源于中国CDC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3.0软件整理数据与统计学分析,描述人群、时间及地区分布特征。结果:2020年1月22日黑龙江省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2020年3月11日,13个城市累计报告境内病例482例,发病率为1.28/10万,病死率为2.70%(13/482)。其中聚集性疫情81起,确诊病例数占总确诊病例的79.25%(382/482),死亡12例;家庭聚集70起(86.42%,70/81)。与散发病例相比,聚集性疫情尤其是家庭聚集性病例中,病死率、≥60岁老年人与重/危重型的比例均较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涉及病例≥5例的聚集性疫情占41.98%(34/81),涉及病例数占聚集性病例的68.31%(261/382),涉及6~9例病例数的聚集性疫情中,年龄≥65岁者的比例较多(26.53%,39/147)。 结论:黑龙江省新冠肺炎的发病率较高,前期疫情较为严重;聚集性疫情尤其是家庭聚集涉及病例数较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8 - 2020年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 - 2020年四川省布病报告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对人间布病病例的三间分布情况(人群、时间、地区分布)和个案调查资料(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8 - 2020年四川省共报告布病病例30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123/10万。在309例布病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4∶1.0(218∶9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 60岁,占79.9%(247/309);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1.8%(160/309)。全年各月均有布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3 - 8月,占总病例数的72.5%(224/309)。2018 - 2020年四川省21个市(自治州)均有布病病例报告,其中累计发病数前5位的市(自治州)依次为成都、凉山、自贡、内江、泸州,合计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0.5%(187/309)。在309例布病报告病例中,完成个案调查279例,其中有牲畜及其制品接触史者258例,占92.5%;接触牲畜种类均为羊;传播方式主要为直接接触传播,占88.5%(247/279);传播途径主要为养羊(50.2%,140/279)、屠宰羊(18.6%,52/279)、卖羊肉或羊肉餐馆切割羊产品(11.1%,31/279);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多汗和肌肉及关节酸痛,分别占91.4%(255/279)、89.2%(249/279)、80.3%(224/279)和65.2%(182/279)。结论:四川省布病疫情呈扩散加重趋势,春夏季流行。布病病例以散养羊农户高发,直接接触感染为主;临床表现多样但无特异性。相关部门应加强针对重点人群和地区的防控工作,以控制布病疫情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6—2020年西安市手足口病中柯萨奇病毒A组6型感染的流行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2016—2020年西安市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中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group A type 6, CV-A6)的流行病学特征,为HFM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病例的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V-A6感染HFMD的流行特征,Excel 2007和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6—2020年在4 034例HFMD病例中,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group A type 71, 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group A type 16, CV-A16)和其他EV的检出率分别为17.85%(720/4 034)、23.92%(965/4 034)和47.79%(1 928/4 034)。随机抽取2 571例HFMD病例,其中其他EV阳性1 268例,CV-A6在HFMD病例中的检出率为34.73%(893/2 571),CV-A6在其他EV阳性病例中的构成比为70.43%(893/1 268)。CV-A6感染HFMD的男女性别比为1.47∶1,≤5岁患儿占到所有病例的95.18%,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份。CV-A6感染HFMD与EV-A71和CV-A16感染HFMD相比较,在临床分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9.55, P<0.001),在年龄( F=2.74, P=0.065)和性别比( χ2=2.43, P=0.297)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2016—2020年西安市HFMD的优势病原是其他EV,其中CV-A6在其他EV阳性病例中的检出率最高,应开展HFMD多种病原检测,加强CV-A6感染HFMD的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东省招远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招远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特征和发病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策略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 - 2018年招远市SFTS监测资料及确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对SFTS病例的一般情况与流行病学特征、发病与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及接触史等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60例SFTS确诊病例及与确诊病例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组的120例健康人群进行SFTS发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011 - 2018年招远市共报告SFTS确诊病例140例,病死率为18.57%(27/140);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 - 8月,占83.57%(117/140);发病年龄主要为50 ~ 80岁,占90.00%(126/140);男女性别比为1.06∶1.00(72∶68);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92.14%(129/140)。在140例SFTS病例中,发病至首诊及首诊至确诊的平均时间间隔分别为4和6 d;病例发病至确诊前平均就诊史为2次;病例首诊医疗机构为乡镇医疗机构者占60.71%(85/140),确诊机构为市级医院者占86.43%(121/140),首发症状为发热者占92.86%(130/14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中饲养动物[比值比( OR)= 9.209,95%置信区间( CI):2.064~41.083]和被蜱虫叮咬( OR=16.818,95% CI:1.553~182.164)是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招远市SFTS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 - 8月,50岁以上的农民是易感人群;家中饲养动物和被蜱虫叮咬是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SFTS防控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湖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2004—2020年)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2004—2020年湖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评价腮腺炎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效果。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整理湖州市2004—2020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个案资料,对病例做描述性分析,比较疫苗常规使用之前(2004—2009年)、疫苗常规使用5年内(2010—2014年)和疫苗常规使用5年后(2015—2020年)三个时期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描述三个时期湖州市各区县发病率情况,人群分布情况以及季节分布情况。结果:2004—2020年湖州市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1 531例,年均发病率为23.45/10万,疫苗使用前、使用5年内和5年后三个时期的发病率分别为31.82/10万、30.92/10万和9.54/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 χ 2趋势=1 955.233, P<0.001)。各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南浔区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0.75/10万;4—7月为发病高峰,报告病例6 411例(55.60%);发病年龄段以5~<10岁最高,为248.64/10万,三个时期各年龄段中以2004—2009年5~<10岁组发病率最高,为334.16/10万。 结论:湖州市实施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常规免疫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持续下降,预防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河南省2005-2020年14岁及以下儿童丙型肝炎疫情趋势及流行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2005-2020年河南省≤14岁儿童丙型肝炎(丙肝)疫情的时间序列特征,并通过有效的模型预测其流行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05-2020年河南省报告的≤14岁儿童丙肝个案,季节特征的时间序列分析采用趋势分解法,以季节指数表示季节趋势的显著程度,按月变化的长期趋势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建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进行拟合。结果:2005-2020年河南省共报告儿童丙肝病例5 355例,当年报告病例季节指数的极差值<1,季节特征不明显。以2012年为界限,2005-2011年当年报告病例数的按月变化长期趋势呈上升趋势(0.351例/月),2012-2020年呈下降趋势(-0.474例/月)。对当年报告病例数和现存儿童病例数2个指标分别建模拟合,ARIMA模型拟合的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预测值与实际值较一致,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240、10.558,35.566、0.659和6.688、7.156。模型对现存儿童病例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一致性较好。结论: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有助于了解河南省≤14岁儿童丙肝的流行特征,ARIMA模型用于河南省儿童丙肝的短期预测和动态分析,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6 - 2020年南昌市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南昌市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及时调整南昌市消除疟疾后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专报系统"收集2016 - 2020年南昌市报告的疟疾病例信息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疟疾病例的一般情况、三间分布(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和感染来源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2016 - 2020年南昌市共报告疟疾病例69例,其中恶性疟39例、间日疟19例、卵形疟9例、三日疟1例、混合感染1例。69例疟疾病例的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分布于南昌市的8个区(县),以进贤县最多,占36.2%(25/69);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2 ∶ 1(66 ∶ 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 < 60岁,占97.1%(67/69);职业分布以工人为主,占26.1%(18/69)。69例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从非洲输入67例,占97.1%。结论:2016 - 2020年南昌市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今后应加强境外输入人员的管控与防治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个案管理系统在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系统在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和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12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391例,依托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中心结构体系下,使用医院自主研发的个案管理系统对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管理,将检验中存在阳性体征患者自动转入个案管理系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个案管理计划,并上报系统执行情况。对所有纳入观察的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分型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超声检查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391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中年龄>60岁者78.0%;单纯下肢DVT占93.1%,单纯肺栓塞占5.4%,下肢DVT合并肺栓塞占1.5%,有95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率为94.9%,超声复查率为89.8%。结论:个案管理系统将散在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集中化管理和指导追踪,专人管理提升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规范性,提高返院复查率,追踪患者结局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