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养胃颗粒具有养胃健脾,理气和中的功效,临床广泛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相关疾病.为进一步规范养胃颗粒的临床应用,经中华中医药学会立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研究所牵头,制定《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共识研究工作于2020年1月启动,2023年2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GS/CACM 315-2023).介绍该共识制定的背景和目的、编制方法,并详细介绍共识的31条推荐意见/共识建议,包括养胃颗粒的组成及功效、作用机理、中医证候、目标疾病、临床症状、用量用法、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禁忌及注意事项9个方面,旨在为临床精准用药、提高疗效、保障用药安全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温阳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温阳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1组患者给予埋线疗法,对照2组患者给予温阳通络汤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温阳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肌张力、痉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平衡功能(BB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价].结果 治疗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75.00%、对照2组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肌张力、痉挛程度改善效果明显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舌质紫暗、脉络瘀血、感觉障碍、肢体麻木积分分别为(1.02±0.15)分、(0.91±0.12)分、(1.04±0.20)分、(0.95±0.11)分,明显低于对照1组的(1.29±0.18)分、(1.17±0.14)分、(1.34±0.23)分、(1.22±0.15)分和对照2组的(1.31±0.22)分、(1.19±0.17)分、(1.36±0.19)分、(1.20±0.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下肢FMA评分、总评分分别为(50.28±3.14)分、(28.97±2.73)分、(79.25±6.02)分,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44.36±2.97)分、(24.26±2.45)分、(68.62±5.57)分和对照2组的(43.84±3.35)分、(23.72±2.60)分、(67.56±5.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BBS、MBI评分分别为(44.42±3.68)分、(75.84±5.44)分,明显高于对照1组的(37.11±3.26)分、(68.31±6.12)分和对照2组的(36.68±2.91)分、(68.02±6.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通络汤联合埋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肌张力、痉挛症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疗卫生机构离退休党支部功能发挥的现况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了解离退休党支部功能发挥的现状,探索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离退休党支部党建工作机制的策略建议.方法 2023年6月至9月,对5家医疗卫生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121名离退休党员进行问卷调查,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2名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党员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离退休党员共121名,年龄多>60~70岁,多为女性,文化程度集中在大学本科/专科,高级职称占比较大,离退休前多在研究和行政管理岗位工作,有职务的党员占55.37%,目前居住状态多为"不与子女共同居住",退休后最主要生活内容是"发展兴趣爱好",住所距离单位较近,39.67%的离退休党员每月回单位>1次,目的多为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和个人医疗需要.97.52%的党员对离退休党支部工作认可,认为"有党组织觉得有依靠"及"希望能经常听到党组织的声音",多数党员认为政治功能发挥有力、组织活动规范和凝聚力强;建议按照业务相近的方式设置离退休党支部,认为选任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的重要条件是具有威望、人品正直公正,其次是具有很强的组织功能和管理能力,"做好为老同志的服务工作"在离退休党支部的基本任务中占比最高.结论 探索离退休党支部功能发挥,尤其是政治功能及组织功能的实现机制,需结合新特点、适应新形势,充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在党员中的组织、引导、教育和管理作用,开展灵活多样、方便高效的组织生活,与老干部处等行政部门紧密结合,促进离退休工作高质量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冠心病心房颤动血瘀证患者血清炎症趋化因子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本研究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颤动(房颤)血瘀证患者血清炎症趋化因子为主要切入点,主要研究血清炎症趋化因子在冠心病房颤血瘀证及非血瘀证患者血清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患者,收集并记录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史等一般资料,炎症趋化因子血清样本检测均采用用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实验技术.结果 冠心病房颤血瘀证组血清炎症趋化因子CXCL10、CXCL1平均浓度较冠心病房颤非血瘀证显著升高,CXCL10[172.12(143.00,345.92)]pg/ml vs.[110.58(90.53,142.89)]pg/ml、CXCL1[331.65(199.23,544.42)]pg/ml vs.[223.87(146.80,546.60)]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炎症趋化因子CXCL1、CXCL10与冠心病房颤血瘀证存在一定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级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柴术理胃饮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脾虚气滞型FD伴睡眠障碍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柴术理胃饮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院区老年病门诊收治的80例脾虚气滞型FD伴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多潘立酮片联合柴术理胃饮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两组均连续给药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老年FD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评分、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ean dyspepsia index,ND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变化差异.结果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脱落2例,最终77例纳入疗效观察统计,其中对照组39例,观察组38例.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6.84%和69.2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DI评分(77.13±5.62分)和对照组NDI评分(61.03±5.33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且观察组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总分(5.23±1.52分)和对照组PSQI总分(7.74±2.17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 柴术理胃饮联合多潘立酮能有效缓解老年脾虚气滞型FD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改善睡眠状态,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智能化技术在名医传承中的应用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中医传承模式及手段越来越丰富,传承结果也越来越客观、严谨、智能。但名医传承信息化过程中亦存在资料采集困难、数据处理困难、算法应用困难、分析总结困难等问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知识图谱技术等技术方法的融入,为名医传承信息化带来了技术革新。在此形势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团队,围绕规划名医传承与挖掘开展了一系列中医药领域专业应用系统研究,研发了古今医案云平台、医案大数据分析平台、云医案APP、名医传承工作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模式局限下的医案采集效率低、名医经验总结缺少客观数据支持,以及信息壁垒等问题,从而推进了名医经验传承,提升师徒带教的传授能力与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学生人文关怀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医学生人文关怀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医学人文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1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西安医学院、延安大学医学院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的239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问卷、杰弗逊共情量表学生版和关怀能力量表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水平评分为(193.02±18.87)分,其中女生评分高于男生[(196.86±17.92)分比(187.68±18.95)分, P<0.001]。共情反应水平( b=0.547, P<0.001)评分越高的医学生人文关怀水平越好;与对自己人际关系评价较低和本专业满意程度较低的医学生相比,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较高( b=0.185, P=0.001)、对本专业满意程度较高( b=0.145, P=0.008)的医学生,人文关怀水平越好,上述3个变量可以共同解释医学生人文关怀水平变异的40.0%。 结论: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水平仍有待提高,女生的人文关怀水平高于男生。共情反应水平、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和对本专业的满意程度会对人文关怀水平产生正向影响。高校应考虑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升医学生人文关怀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处理方法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妥善处理胰十二指肠下动脉(IPDA)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22年1—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胰腺中心连续收治的70例因胰头占位、壶腹部肿瘤或胆总管下段占位而接受LPD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47例(67.1%),女性23例(32.9%),年龄(59.9±12.8)岁(范围:13~87岁)。IPDA的解剖和处理方法:结肠上区采取中间入路,于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肠系膜上静脉(SMV)之间,鞘外解剖、显露SMA右侧,显露SMA右侧分支,暂不离断;结肠下区沿空肠动脉由足侧向头侧解剖追踪、显露SMA主干,判断IPDA与空肠动脉的关系,识别并离断IPDA,处理IPDA根部。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每1~3个月门诊随访1次。结果:本组患者的LPD完成率为98.6%(69/70),所有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术中联合血管切除重建9例(12.9%),其中1例(1.4%)经上腹部小切口完成血管重建和消化道重建。手术时间(432.7±115.4)min(范围:282~727 min),术中出血量(140.0±125.7)ml(范围:20~800 ml)。2例(2.9%)输注新鲜冰冻血浆。91.4%(64/70)的病例术中实现IPDA可靠结扎、根部安全处理,8.6%(6/70)合并IPDA损伤出血,无中转开腹病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3.3±1.6)cm(范围:1~7 cm),清扫淋巴结(17.0±7.3)枚(范围:0~46枚),合并淋巴结转移13例(18.6%)。术后发生B级胰瘘5例(13.2%),无C级胰瘘,胆瘘1例(1.4%),胃排空延迟2例(2.9%),淋巴漏2例(2.9%),腹腔感染9例(12.9%),切口脂肪液化1例(1.4%)。术后腹腔出血2例(2.9%,1例为胃小弯侧系膜血管出血,1例为肝固有动脉鞘滋养血管渗血),均为非IPDA相关性出血。术后住院时间(15.2±4.6)d(范围:9~28 d)。结论:LPD术中采取妥善方法处理IPDA,可减少术中、术后IPDA相关性出血,提升LPD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西医结合外治法治疗黄褐斑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外治法治疗色素合并血管型黄褐斑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选取色素合并血管型女性黄褐斑患者82例,年龄26~50(44.5±14.0)岁。分为中医治疗组28例,用中药倒膜结合面针围刺治疗;西医治疗组26例,用湿敷0.5%氨甲环酸溶液治疗;中西医结合组28例,用两种方案联合治疗,8周后进行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用偏振光皮肤镜观察皮损区血管增生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MASI评分均有下降,中西医结合组MASI评分下降值为(8.60±4.53)分,优于中医治疗组(6.26±3.20)分及西医治疗组(4.39±2.11)分(均 P<0.05);3组治疗后血管增生下降值中西医结合组为(2.57±0.63)分,西医治疗组为(1.55±0.51)分,均大于中医治疗组(0.96±0.51)分(均 P<0.05);而中西医结合组及西医治疗组血管增生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外治法对色素合并血管型黄褐斑疗效显著,氨甲环酸溶液湿敷可抑制黄褐斑患者的血管增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