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糖尿病基层中医防治管理指南(2022)》制订要点及关键内容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国家糖尿病基层中医防治管理指南(2022)》是我国首部基层糖尿病中医指南。指南制订过程严格遵循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方法和步骤,重视中医理论的指导,吸纳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证据。通过对全国1 150名医师进行调研、31名医师进行访谈,了解基层医疗现状,从而构建了指南的临床问题,力求该指南在基层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指南编撰过程中,召开多轮专家会议,来自全国50多所医院的80多名中西医专家参与了讨论。指南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强调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倡导针刺、耳穴、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穴位埋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并将代茶饮、传统锻炼功法融入防治体系,从重点解决患者常见症状入手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强调综合管理模式,尤其对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医师、中医师、健康管理师共同参与的“三师共管”团队诊疗模式进行了推荐。为便于医务人员深入理解及更好地应用本指南,现对指南的制订背景和方法学要点进行概述,并对指南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呼吸专科医师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疗认知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国内呼吸专科医师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疗认知现状。方法:于2020年5—6月,基于支气管扩张症专家共识及诊疗指南设计问卷,对四川省、云南省50家医院的呼吸专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91份,收回641份,筛选后获得有效问卷601份(有效回收率87.0%)。调查采用电子问卷方式,由受访医师根据对该病的认知独立作答,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严重程度评估、治疗以及中医中药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反馈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依据相应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来评估受访医师的认知现况。结果:540名(89.9%)受访医师认可胸部高分辨率CT扫描是支气管扩张症确诊的“金标准”,但318名(52.9%)对常见影像学表现认知不全面,不同级别医院或不同学历的医师对支气管扩张症影像学的认识也有一定差异( P<0.05)。仅118名(19.6%)受访医师比较了解支气管扩张症严重程度评估。但在比较了解该两种评分的118名受访医生中,65名(55.1%)表示不会在临床工作中主动将该评分用于患者评估。对稳定期患者,受访医师最为推荐的治疗方式是气道清除技术[410名(68.2%)],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体位引流[559名(93.0%)]。对急性加重期患者,绝大多数受访医师推荐首要治疗方式为抗生素治疗[600名(99.8%)],同时需完善痰培养[544名(90.5%)]、血炎性标志物[523名(87.0%)]等检查。504名(83.9%)受访医师认为铜绿假单胞菌是支气管扩张症最见病原菌。对反复加重患者,385名(64.1%)受访医师认为长期抗生素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在认可该治疗方法的385名受访医生中,仅113(29.4%)名表示愿意在临床工作中为反复加重患者推荐长期抗生素治疗。其他治疗手段中,304名(50.6%)受访医师对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持有支持态度。然而,在持支持态度的304名受访医生中,仅86名(28.3%)会主动向患者推荐中医中药方案。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师在对中医中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态度和临床应用中表现出明显差异( P<0.05)。 结论:呼吸专科医师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和治疗认知有所不足,来自不同级别医院的受访医师了解程度有所不同,对指南认知和临床实践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应进一步推广加强支气管扩张症的早期诊断、规范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为了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结合诊断、分类、预防和控制等方法,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水平和效果,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华医学会汇集相关专家,严格按照循证医学方法学,调研和构建临床问题,检索、筛选、提取和综合证据,通过专家共识形成推荐意见,最终征求专家意见并通过审查,形成与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结合防控相关的诊疗指南。本指南从有效延缓健康儿童青少年发生近视、避免假性近视发展为真性近视、延缓低度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预防和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症等方面,提出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控制推荐意见,涵盖用眼行为监测与矫正,针刺或经皮穴位电刺激、光学、药物等预防和控制近视发生和发展技术等内容,以供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临床及科研实践中参考和使用,也可作为近视、假性近视、近视临床前期或健康人群自我预防的健康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诊疗指南》计划书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联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发起制订《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期为儿童UACS的中医诊疗工作提供支持。本《指南》将参照指南制订手册及清单,注册《指南》,撰写计划书,并参照指南制订相关流程及撰写规范,制订和发布正式文件。本计划书主要介绍了《指南》的范围,制订的目的与意义,《指南》工作组构成,利益冲突的管理,临床问题的收集、遴选及确定,证据的检索、筛选和评级,以及推荐意见的形成与共识等内容。注册信息:本研究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IPGRP)完成注册,注册号PREPARE-2023CN087。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环境因素预防及管理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全面检索、分析并整合环境因素预防及管理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最佳证据,为制订科学完整的近视预防及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中华医学知识库、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美国眼科学会、国际近视学会、欧洲眼科学会、国际防盲机构、Brien Holden视觉研究中心、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关于环境因素预防及管理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Meta分析、证据总结、最佳临床实践,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判断提取和汇总证据。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包括指南6篇、专家共识3篇和系统评价14篇。从预防及管理目的、风险评估、环境预防及管理措施和健康教育4个方面总结了27条最佳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环境因素预防及管理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最佳证据,在证据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环境预防及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促进循证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小儿常见的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日益增高的儿童哮喘患病率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国内外指南为儿童哮喘的西医规范化诊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建议,但仅限于西医领域。我国的中医药在防治儿童哮喘方面历史悠久,而西医儿科医生往往不能把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合理融合。《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专家共识》参照国内外中西医最新指南、共识和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儿童哮喘中西医防治的重要临床实践和经验反复修订完成,对儿科医师合理应用中西医结合知识防治儿童哮喘提供重要的临床决策参考,从而提高儿童哮喘的整体控制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纤维肌痛综合征诊疗指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目前我国尚缺少大样本的流行病学数据,临床诊治亦存在诸多难点,制订我国FMS的诊疗指南势在必行。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纤维肌痛综合征中西医研究学组、首都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研究所联合牵头发起,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E)分级体系及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IGHT),对我国一线医师关注的FMS的11个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意见,旨在推动风湿免疫科、心理科、疼痛科等相关科室高度重视FMS的综合管理及早期识别与干预,早筛查、早评估、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膝骨关节炎针刀临床诊疗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继发性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滑膜炎症等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针刀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松解刺激,解除应力集中点,恢复膝部力学平衡,改善KOA患者功能,是临床治疗KOA的有效方式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提出的《膝骨关节炎针刀临床诊疗指南》(简称《指南》)首次较为完整地对针刀临床诊疗方案进行规范梳理,更好地为KOA临床决策与实践提供可靠的证据参考.为进一步推广与应用该《指南》,本研究从《指南》制定目的和意义、临床安全性、临床适用范围、推荐诊疗方案、不良反应标准化处理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提高针刀在KOA诊疗中的应用水平.重点解读了针刀在KOA诊疗中的适用范围与禁忌证、针刀治疗KOA操作规范化要求、KOA分期针刀诊疗方案、针刀诊疗方案和规范治疗点选择、针刀治疗KOA注意事项、《指南》的临床适用性及有效性、存在的不足及发展建议等内容,促进《指南》在KOA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现状、挑战及策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临床实践指南旨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合理配置资源和保障患者权益,但这一切是在指南的严谨设计、科学制订和规范报告的基础上实现的.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标准化事业的高度关注,许多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已经发布.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药领域专业化优势明显的特色学科,临床实践指南的数量正快速增加,促使学科向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逐步迈进.但在此背景下许多问题也日益显现,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了骨伤科临床实践指南发展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目前骨伤科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面临着临床问题定位不准、高质量临床证据匮乏、指南制订规范性不足、多学科人才培养欠缺、指南更新和实施缺乏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研究中,专业学会/协会应加强对指南制订的引导,研究者要注重提高原始研究的质量、加强指南方法学的学习和研究、重视指南的更新与改编、促进指南的传播与实施,以制订高质量的骨伤科指南,促进骨伤科的标准化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医药指南制订中共识法应用关键要素的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索共识法在中医药指南制订中的关键要素,为改善共识的规范性和客观性提供方法学建议,为未来指南制订中规范应用共识法提供新思路.方法 采用半结构化定性访谈法,对指南牵头人、工作组及共识组进行访谈,探讨共识可信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共识主体构成和共识过程的看法.结果 共访谈了 26 名专家,对访谈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212 条编码,深化为5 个领域,分别为组建共识组、患者参与、会议主持人、共识准备及共识影响因素;概括了组建共识组的3 个基本步骤,以及共识法应用的 17 个基本考虑.结论 在指南制订过程中,建议增加共识前的方法学培训,方法学家应全程参与,鼓励专家合理看待分歧,重视指南制订方法及证据资料,公开共识组遴选过程、增加患者参与、管理和报告利益冲突,以减少偏倚,提高共识的透明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