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主疫区(扬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表现及演变过程初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非主疫区(扬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胸部CT表现及演变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3月3日扬州地区23例COVID-19确诊患者病程中的胸部CT表现及演变过程。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23~72岁,中位年龄51岁。结果:首次胸部CT表现:2例正常,4例病灶累及单侧肺,17例为双侧。19例病变表现为单个或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主要位于外周,其中2例呈淡磨玻璃影;2例磨玻璃与实变影并存。20例有网格征,10例血管增粗,20例内见空气支气管征,2例支气管扩张,1例合并有少量胸腔积液。所有患者进行了CT复查共计37次。首诊阴性的2例出现两肺多发病变。2例早期仅累及单侧的波及两侧。2例复查图像无明显变化。29次复查图像显示病灶进展,表现为病灶范围增大(20/37)、病灶数目增多(10/37)、病灶内部出现实变(25/37)。6次CT复查图像显示病情较前片缓解,表现为磨玻璃影缩小、消散,可见纤维化形成。结论:COVID-19 CT表现及演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典型的早期表现为分布于外周的磨玻璃影伴间质增粗、网格征,进展期病灶数目增多、增大,实变影增多,缓解期表现为病灶缩小、吸收、纤维化形成。但病程中影像表现变化很大,早期可出现阴性或病灶小而不典型而漏诊,后期出现实变和纤维化难以与其它炎症鉴别,因此连续动态观察CT表现对临床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环内酯类药物非抗菌作用及其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气道黏液分泌、降低病原体载量等非抗菌作用。儿童支气管扩张症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和生长发育,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感染、慢性气道炎症、黏液纤毛清除作用受损参与其发生发展,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非抗菌作用可在这些环节发挥作用。该文就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非抗菌作用在儿童囊性纤维化、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等应用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供临床实践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BTK基因变异导致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2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报告同一家系2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病例。2例患者均为29岁,为表兄弟,均存在反复肺部感染多年,同时合并鼻窦炎和支气管扩张。除此之外,患者1出现多关节疼痛9年,患者2有中耳炎和脓肿切开引流病史。入院后完善免疫检查均提示IgG、IgM、IgA显著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显示B淋巴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显著降低。基因检测提示2例患者存在BTK NM_000061.2:c.1430T>A,p.(Met477Lys)相同位点基因变异。入院后给予丙种球蛋白输注、抗感染等治疗后2例患者均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咯血的临床特征及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咯血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估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治疗咯血的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因咯血接受SAE治疗的住院患者,术后随访2年,分析咯血的病因,血管造影表现,供血血管、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咯血复发情况。结果:共有1 211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SAE治疗。咯血的主要病因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654例(54.0%),肺结核144例(11.9%),肺恶性肿瘤128例(10.6%),肺部感染116例(9.6%)。血管增粗、迂曲,末梢分支增多紊乱、体动脉-肺循环异常交通、动脉瘤或瘤样扩张为DSA下靶血管的主要病理特征。1 211例患者共栓塞6 540支责任血管,例均栓塞的血管支数为(5.4±3.7)支,其中栓塞支气管动脉(BA)(2.5±1.0)支,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3.5±2.0)支。SAE总有效率为94.0%(1 138/1 211)。1 026例患者完成随访,208例2年内咯血复发(20.3%)。复发组栓塞的责任血管支数、NBSA支数及其比例均高于未复发组,肺血管介入联合呼吸内镜介入治疗比例低于未复发组(均 P<0.05)。481例(39.72%)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以术后胸背痛385例(31.79%)和发热142例(11.73%)为多见。 结论:成人咯血的主要病因是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BA和NBSA均为咯血的主要责任血管。靶血管越复杂,NBSA数量及比例越高,越容易出现咯血复发,SAE是治疗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胸腔镜钟向式肺叶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肺畸形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钟向式肺叶切除术在治疗儿童先天性肺畸形(congenital lung malformations,CLMs)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钟向式肺叶切除术的184例CLM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3例,女71例,中位手术年龄为6.8个月,中位体重为9 kg。所有病例均为下叶切除,其中左侧81例,右侧103例。患儿术前均进行胸部增强CT扫描以明确病变位置及伴发畸形,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出院后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结果:184例患儿术后病理诊断为先天性肺气道畸形133例,叶内型隔离肺44例,支气管扩张4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3例。3例患儿因胸腔粘连而中转开胸,其余均通过钟向式肺叶切除术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6 min,范围为35~113 min;平均出血量为3.5 ml,范围为1~60 ml。88.0%(162/184)的患儿未安置胸腔引流管,所有患儿术后6 h正常饮食。23例患儿术后出现低热,2例出现漏气,其余患儿恢复顺利,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2 d。共21例患儿失访,其余随访1年以上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钟向式肺叶切除术适用于儿童胸腔镜肺下叶切除,是治疗儿童CLMs的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2021年)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CRD)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疾病负担重。呼吸康复是CRD长期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基于全面患者评估、为患者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之一。该指南适用于常见的CRD和其他的一些呼吸相关疾病导致的慢性呼吸道症状或者类似综合征,需排除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不稳定心绞痛等。采用量表分析、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等方式进行呼吸康复评定是呼吸康复的重要环节。呼吸康复技术包括不依赖设备的运动训练、手法排痰和体位引流、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自主引流,依赖设备的呼气正压/振荡呼气正压治疗、高频胸壁振荡。同时,可通过应用呼吸支持技术如氧疗、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以及辅助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措施,保证上述康复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为呼吸康复重要组成部分,推荐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或主观整体评价量表进行CRD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推荐以增强骨骼肌力量,从而改善呼吸肌力为目标。此外,通过对CR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自我管理教育和日常生活指导,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合并症,消除不良情绪与行为。目前,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技术的普及为呼吸康复的施展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硅酮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婴儿先天性气管软化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报道了1例3月龄先天性气管软化患儿的诊疗过程。患儿为低出生体重儿,曾因“出生气促1 h”于2018年8月21日入当地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后因“先天性食道闭锁”转诊至深圳市儿童医院普外科,于8月2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气管瘘修补+食管吻合术。术后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和撤呼吸机困难,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重度气管软化。经抗感染、抗反流及呼吸支持治疗2个月后,患儿症状缓解,遂出院。之后患儿因“反复出现憋气、紫绀”多次住院治疗。本次因再次出现“憋气、紫绀”于11月30日入院。查纤维支气管镜和CT可见隆突处上端气管重度软化,气道最狭窄处仅为0.88 mm。多学科组讨论建议,患儿在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辅助下行气管支架置入术。12月14日,患儿行气管支架置入手术。术后第2天拔出气管插管,患儿呼吸平顺,未再有窒息发作。气管支架于术后8个月被取出。术后随访,患儿未出现呼吸困难,气管软化支架扩张端恢复正常,未扩张端依旧塌陷,但不影响呼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清金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清金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市第六医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金化痰汤。2组均连续治疗7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检测FEV1、FVC及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 PEF),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 NE)、组织蛋白酶G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痰液中TNF-α、IL-4、IL-6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为77.5%(3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01, P=0.034)。治疗后,研究组咳嗽、咳痰、痰质、痰量、发热、气促、口渴、胸闷痛及湿啰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5.240、16.910、21.761、18.949、16.740、9.285、11.732、9.050、11.193, P值均<0.001);FEV1、FVC及PEF均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085、4.468、4.219, P值均<0.001);痰液TNF-α、IL-4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8.341、8.884、11.352, P值均<0.001);血清NE[(26.20±3.18)μg/L比(51.15±5.24)μg/L, t=25.744]、组织蛋白酶G[(5.62±1.01)μg/L比(8.05±1.33)μg/L, t=9.203]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 结论:清金化痰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明显减轻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抑制气道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与蛋白分解,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数字化X线摄影对照分析在叁期尘肺诊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叁期尘肺及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20年9月,选择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94例叁期尘肺患者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和MPR检查,对大阴影检出率及有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比较用χ 2检验。 结果:患者MPR和DR胸片分别检出大阴影178、132个,与DR检查比较,MPR对肺结核、肺气肿、胸膜增厚和黏连、肺门及纵膈淋巴结增大和钙化、气胸、胸腔积液和肺炎等尘肺相关并发症的检出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肺大泡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DR检查比较,MPR对空洞、钙化、支气管扩张、瘢痕旁气肿征象的诊断检出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PR对叁期尘肺大阴影及并发症的检出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味止哮汤结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加味止哮汤结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1年1-12月本院支气管哮喘(热哮)急性加重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止哮汤。2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检测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采用呼吸峰流速仪检测呼气流速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PEF);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8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分级情况进行评估,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80.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1, P=0.043)。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 t=7.91, P<0.01);FEV1[(2.83±0.37)L比(2.38±0.32)L, t=6.77]、FEV1/FVC[(85.37±9.36)%比(75.50±10.24)%, t=4.50]、PEF[(4.84±0.82)L比(3.92±0.43)L, t=6.28]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血清IL-8[(80.59±10.28)ng/L比(87.15±8.25)ng/L, t=3.15]、TNF-α[(43.18±4.08)ng/L比(51.78±7.58)ng/L, t=6.32]、PCT[(0.84±0.35)μg/L比(0.41±0.12)μg/L, t=7.35]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哮喘等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Z=17.86, 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加味止哮汤结合西医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热哮)急性发作患者的中医症状及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哮喘等级,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