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卫生人员对移动医疗的采纳和感知效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基层卫生人员对移动医疗的采纳现状和感知效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信息化减负、增效、赋能提供策略建议。方法:于2019年7月,对来自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91位不同岗位的职工,就"移动医疗的采纳和感知效用"话题进行深入访谈;利用Nvivo11质性研究软件对访谈记录进行编码编目,采用响应率、普及率、列联表描述感知效用的分布。结果:调研地基层卫生人员广泛采纳移动医疗,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应用和便携医疗设备;感知效用正、负效用的响应率分别为78.97%和21.03%,排名前五的感知效用为工作创新、工作效率提升、网络效用、数据驱动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超载,累积响应率为73.80%;各岗位感知效用有统计学差异,管理和公共卫生人员的普及率更高。结论:目前调研地基层移动医疗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正向集成阶段过渡;创新和提效的初代效用已经显现,网络效应、资源配置、临床决策支持等高阶效用值得期待;同时要警惕移动医疗的双刃剑,理性对待发展中的技术超载、技术投资、信息鸿沟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国性病监测点实验室检测能力调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国家级性病监测点医疗机构开展性病实验室检测能力的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105个监测点内医疗机构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开展情况,计算各检测项目的比例、比较其差异。结果:752家医疗机构开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比例分别为97.5%(733/752)和91.4%(687/752);淋球菌培养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核酸检测的比例分别为48.4%(364/752)和23.4%(176/752);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各检测项目的比例均<40%。其中,省、地市及县区级医疗机构开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比例均>90%,开展淋球菌培养的比例分别为66.9%(83/124)、46.9%(197/420)和47.4%(82/173),开展CT核酸检测的比例分别为29.0%(36/124)、25.0%(105/420)和19.7%(34/173)。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梅毒与淋病检测项目、CT核酸检测的比例高于民营/合资医疗机构,皮肤性病专科医院高于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华东和中南地区监测点开展性病检测项目的比例普遍高于其他地区,西北地区最低。结论:我国性病监测点医疗机构已普遍开展梅毒血清学检测,但淋球菌培养、CT核酸检测开展不足。不同级别、类型和经营性质的医疗机构开展性病检测项目的比例不同,不同地区性病检测发展不平衡。应加强淋球菌培养、CT核酸检测的能力建设,加强基层、民营/合资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性病检测能力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立足基层,持续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层诊疗与管理水平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我国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疾病负担严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我国慢阻肺防控的关键环节,基层医务人员对慢阻肺的防治能力直接影响我国慢阻肺的照护水平。《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的更新制定参考了最新发表的国内外指南和新证据,并充分结合了我国基层医疗实际情况,从慢阻肺的定义,最新疾病分类术语,筛查、诊断与综合病情评估,临床表现,疾病分组,治疗,基层管理等多个方面对慢阻肺的基层诊疗与管理进行了更新和详述,更加贴合基层临床实践工作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5G网络医联体联动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严重创伤是45岁以下青壮年主要的死亡原因。基层医院严重创伤救治经验的匮乏、医联体间缺乏快速有效的转诊模式均导致严重创伤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增加。而5G网络信息高速率、低延时实现多学科会诊前置基层医院、诊疗早期共同决策,弥补了基层医院救治经验的不足。医联体间依托信息联动的精简诊疗流程,可缩短创伤急救时间。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收治的128例基层医院转诊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初步分析5G网络医联体联动救治模式在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发达国家纵向整合临床实习模式的发展及其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能力和深入临床环境学习的重要途径。纵向整合临床实习模式目前是一种创新性的临床教学方法和理念,它将连续性作为教学原则,很好地解决了原有临床实习中缺乏医疗连续性、课程连续性和教学指导连续性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医学院应用此种模式进行临床教学改革。本文对该实习模式的核心内涵、意义和哈佛剑桥模式及其发展与衍变进行阐述,并结合中国医学教育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认为纵向整合临床实习模式可以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培养质量,促进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有助于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庆市尘肺病患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重庆市尘肺病患者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1 771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因尘肺病相关症状治疗情况、医疗服务机构选择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用χ 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1 771例尘肺病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1±10.19)岁,两周内门诊就诊尘肺病患者中,年龄41~50岁患者占40.0%(204/510);农村患者占87.8%(448/510);矽肺患者占65.1%(332/510),贰期患者占37.5%(191/510),诊断尘肺后未继续从事接尘工作患者占75.1%(383/510),工作时从来没有工伤保险患者占57.1%(291/510)。获得尘肺相关救助和有低保患者两周内门诊率分别为17.6%(90/510)和12.5%(64/510),患者自我健康评分为3分(41~60/中等)者占59.1%(301/510),有并发症、有尘肺病相关症状加重和一年内有住院史的患者分别占97.8%(499/510)、78.8%(402/510)和76.5%(390/510)。患者自我健康评分平均得分(52.9±16.2)分;28.2%的患者购买过工伤保险;两周内进行治疗患者1 204例,门诊就诊者42.2%,住院治疗者20.7%,自己买药者36.9%,患者不同治疗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7.53, P<0.01);不同居住地患者选择到不同医疗机构就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3.97, P<0.05);患者尘肺病期别、有无并发症、有无工伤保险、自我健康评分、近一年是否住过院等是影响尘肺病患者门诊就诊的重要因素。 结论:尘肺病患者门诊利用情况受人口社会学、社会支持、疾病特征多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职业病医疗服务质量,让尘肺病患者能获得便利有效的治疗;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减轻尘肺病患者疾病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社区医防融合数智健康管理路径建设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为进一步改善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综合管理,由杭州市卫健委顶层设计、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构建了“三高共管”社区医防融合数智健康管理路径,文章介绍该路径的构建模式、实践应用及思考,以期为基层医疗机构通过数据流叠加业务流提升慢性病管理效率和质量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家糖尿病基层中医防治管理指南(2022)》制订要点及关键内容解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国家糖尿病基层中医防治管理指南(2022)》是我国首部基层糖尿病中医指南。指南制订过程严格遵循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方法和步骤,重视中医理论的指导,吸纳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证据。通过对全国1 150名医师进行调研、31名医师进行访谈,了解基层医疗现状,从而构建了指南的临床问题,力求该指南在基层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指南编撰过程中,召开多轮专家会议,来自全国50多所医院的80多名中西医专家参与了讨论。指南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强调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倡导针刺、耳穴、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穴位埋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并将代茶饮、传统锻炼功法融入防治体系,从重点解决患者常见症状入手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强调综合管理模式,尤其对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医师、中医师、健康管理师共同参与的“三师共管”团队诊疗模式进行了推荐。为便于医务人员深入理解及更好地应用本指南,现对指南的制订背景和方法学要点进行概述,并对指南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持我国基层医疗队伍的稳定性提供合理建议。方法:2020年5月,利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西南地区2 805名乡村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 χ2检验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2 805份问卷,回收问卷2 693份,有效问卷2 272份,有效率为84.4%。有1 076名(47.4%)乡村全科医生存在中高离职倾向。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兼职( OR=1.443,95% CI:1.105~1.884, P<0.01)、平均每月夜班次数≥20次( OR=1.340,95% CI:1.106~1.623, P<0.01)、接诊时长≥13 h( OR=1.358,95% CI:1.107~1.666, P<0.01)、存在失眠症状( OR=2.075,95% CI:1.755~2.454, P<0.01)、工作中感到沮丧( OR=2.987,95% CI:2.516~3.546, P<0.01)、有情感衰竭( OR=3.801,95% CI:3.188~4.533, P<0.01)、有去人格化倾向( OR=2.493,95% CI:2.086~2.981, P<0.01)的乡村全科医生更易产生离职倾向。 结论: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具有较高的离职倾向,兼职、平均每月夜班次数多、接诊时间长、失眠、感到沮丧、职业倦怠是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服务的资金投入,提高乡村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降低工作负荷,增强乡村全科医生队伍的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浅谈基层卫生院的发展方向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作者从乡镇卫生院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社会发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要求,提出通过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建设,合理配置硬件设施,促进健康教育,健全医院管理制度,以及积极推进"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全方位地提高基层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整体健康水平,缓解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平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