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ISM法的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结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以ISM法提取中美两国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分子遗传学"部分知识要素,从关键知识要素、起始要素和结点要素安排、要素间路径形成3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编写与课堂教学提供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群落及其演替"部分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分析和比较教材有益于教师从不同方面把握教材,实现高质量育人目标.以"群落及其演替"相关内容为例,从知识编排、实验设计、习题编制3个方面对中美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生物学教材的编写与课堂教学提出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职业生涯教育课后习题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课后习题让学生体验相关职业工作内容,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了解职业所需,挖掘自身潜在的职业取向.对人教版、苏教版和美国高中生物学教材中与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课后习题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课后习题的改进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基因突变"内容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对中美高中生物学主流教材中"基因突变"部分在教材中的位置、栏目设置、内容编排逻辑、知识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梳理两国教材中"基因突变"部分的异同点以及美国教材中可借鉴的内容,希望为我国高中生物学"基因突变"内容的教学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细胞的生命历程"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1
以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细胞的生命历程"部分为例,从核心知识点、实验、"细胞周期"过程图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美版教材对核心知识点的描述更具深度,实验选题更注重生活化,对细胞周期的划分更细致;人教版教材的核心知识点范围更广,实验选题更侧重知识点本身,"细胞周期"过程主图更清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中美生物学教材"酶"模块的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6
对人教版教材和美版教材的编写思路、栏目、实验、插图、习题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数据分析的训练、适当补充跨学科内容、增补实验安全内容等启示与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3/30
为落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强化中学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理念,选取我国人教版、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和美国初中《科学探索者》系列教材,对其中的职业信息板块分布、职业种类、描述程度以及配图情况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各具特色,我国教材中涵盖的职业信息描述程度高,善于在生物科学史中渗透职业教育理念,但职业类型覆盖面还不够全面,相关配图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细胞增殖"的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通过比较美国麦格劳希尔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教材《科学发现者:生物·生命的动力》和我国人教版普通高中教材《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细胞增殖"的内容,分析中美教材在知识内容、栏目设置、插图、课后习题等方面的差异与特点,为我国生物学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美高中生物学主流教材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以"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一节为例,分析中、美两国高中生物学主流教材的知识呈现、栏目设置、实验设计及习题编写的差异.鼓励一线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聚焦章节重难点,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情境设置比较——以"神经调节"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11/4
教材中合适的情境设置有益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在研究性学习的视角下,以"神经调节"为例,对人教版教材和美国BSCS黄皮本BIOLOGY:The Dynamics of Life情境设置在生物学内容、情境描述、所处位置和所属类型进行梳理,综合分析二者在情境设置上的不同,深入思考两种教材设置的不同,并就我国生物学教材的情境设置提出三点建议,为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