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袋鼠式护理临床路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造瘘术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临床路径的使用对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造瘘术后奶摄入量、体重增长及提高家长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造瘘术后的患儿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临床路径的要求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生命体征、奶摄入量及体重增长情况,以及家长在住院期间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奶摄入量及体重增长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家长满意度调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临床路径的使用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造瘘术后的奶摄入量,以保证其生长发育需求,增长体重,缩短住院时长,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护理路径在奥曲肽联合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奥曲肽联合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QO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习惯改善状况、住院费用、呕血消失、肠鸣音恢复及住院时间、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QOL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生活习惯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呕血消失、肠鸣音恢复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降低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可缩短呕血消失、肠鸣音恢复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患者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腔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梳理口腔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相关文献,客观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路径及进展,为口腔癌患者术后护理及吞咽障碍的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纳入1991—2019年发表的与口腔癌术后吞咽障碍相关的文献,采用Excel和Citespace 5.5.R2版软件对年份、国家和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以所有年份搜索,并经过Citespace去重,最终得到1991—2019年的659篇文献。口腔癌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研究始于1991年,1999年的年发文量突破10篇;1999—2006年发文量略有增长;自2007年起,研究总体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美国在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根据关键词聚类分析并浏览对应文献,可以将该领域的研究分为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吞咽障碍的并发症和吞咽障碍的管理4个方面。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的发病部位、分期和治疗方式;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包括仪器评估、临床评估、床旁初筛工具和主观评估量表。吞咽障碍可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误吸或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及脱水。吞咽障碍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病因疗法和补偿技术,治疗开始的时间为术后第9天~9年。结论:口腔癌术后吞咽障碍相关研究受到各国学者持续关注,但早期吞咽功能的研究尚缺乏,尤其是护理相关研究,今后应注重开发适合护理人员使用的吞咽障碍评估工具,以早期识别患者吞咽障碍风险并给予预防性功能训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个性化护理在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0例,入院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观察组在临床路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实施单纯抗凝治疗。住院期间比较两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出院后3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药物治疗依从性和护理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在遵医嘱用药、注意饮食、戒烟、戒酒、保持乐观心态、避免久立或久卧、定期复查和坚持穿循序减压袜方面依从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联合饮食管理路径在正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联合饮食管理路径护理在正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围术期常规饮食护理及合并联合饮食管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术后1 d、出院时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饮食管理路径内容的知晓率、依从性、满意度。结果:在应用联合饮食管理路径组的患者中,入院及术后1 d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差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出院时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较术后1 d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的指标较术后1 d降低;实验组患者对联合饮食管理路径的知晓率、依从性、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将联合饮食管理路径应用于正颌患者围术期,提高患者对饮食指导的知晓及依从,有助于其科学合理的选择食物,促进身体恢复,提高住院期间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对降低腹腔热化疗灌注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干预对腔热化疗灌注术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实施腹腔热化疗灌注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根据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集合临床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其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精神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精神状态评分明显好转,且较对照组患者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给予腹腔热化疗灌注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结合临床路径,可有效提升整体疗效,降低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精神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技巧性沟通配合路径化疼痛管理在内镜下内痔硬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技巧性沟通配合路径化疼痛管理在内镜下内痔硬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于安阳市人民医院接受内镜下内痔硬化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技巧性沟通配合路径化疼痛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24、48、72 h的疼痛程度(VAS),以及干预前后患者负面情绪[焦虑(SAS)、抑郁(SDS)]、心理弹性(CD-RISC)、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干预组术后12、24、48、72 h的VAS评分降低,且干预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干预后的CD-RISC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干预后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技巧性沟通配合路径化疼痛管理能降低内镜下内痔硬化治疗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德州市齐河县人民医院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各42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路径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腹胀、嗳气、腹痛及反酸等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路径组患者各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且路径组患者各维度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且路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相应症状的改善程度,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护理路径引导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引导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中医医院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接诊的116例需行胫骨平台骨折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引导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模式。术后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撤拐时间、患肢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25.46±6.94)分、稳定性(7.23±0.28)分、关节活动度(17.23±0.56)分、肌力(8.02±0.54)分、功能(17.03±1.02)分、屈膝畸形评分(8.23±1.2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28±5.68)分、(5.02±0.36)分、(12.64±0.62)分、(5.99±0.58)分、(13.06±1.12)分、(6.32±0.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撤拐时间、患肢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7%(6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3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3%(2/62),显著低于对照组24.07%(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引导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能有效缩短/降低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撤拐时间、患肢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护理路径对改良脊柱侧弯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改善改良脊柱侧弯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或者特发性脊柱侧弯并计划接受治疗的患儿家属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实施改良脊柱侧弯临床护理路径,重点在于支持性心理干预和护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使用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测评患儿家属焦虑改善情况,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来收集患儿家属手术前的实际心理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家属术前SAS分值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实施干预后,手术前1 d、手术结束当天、手术后第3天和手术后第7天对照组患儿家属SAS分数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在手术前SCL-90中恐怖、焦虑、抑郁和躯体化分值高于对照组及全国常模都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敌对性、人际关系方面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实施引导性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儿家属心理抑郁和压力,更好支持和配合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