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袋鼠式护理临床路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造瘘术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临床路径的使用对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造瘘术后奶摄入量、体重增长及提高家长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造瘘术后的患儿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采用袋鼠式护理临床路径的要求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生命体征、奶摄入量及体重增长情况,以及家长在住院期间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奶摄入量及体重增长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家长满意度调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袋鼠式护理临床路径的使用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造瘘术后的奶摄入量,以保证其生长发育需求,增长体重,缩短住院时长,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奶摄入量、神经行为及免疫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MC)对早产儿奶摄入量、神经行为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9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KMC。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奶摄入量、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和免疫状态。结果:两组早产儿护理前和护理后1 w的全天奶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2 w观察组早产儿的全天奶摄入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生后第3天两组早产儿的新生儿神经行为(NAB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生后第15天和第30天观察组早产儿的NAB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早产儿护理前的血清IgG、IgM和IgA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30 d后观察组早产儿血清IgG、IgM和IgA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KMC的应用可提高早产儿的奶摄入量,促进其神经行为发育,并改善免疫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压氧联合袋鼠式护理干预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窒息患儿的神经行为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分析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窒息患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NICU收治的窒息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干预。比较2组新生儿干预14 d后神经行为变化、神经系统损害发生情况以及出生42 d后体格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行为能力(11.64 ± 0.26)分、原始反射(5.89 ± 0.32)分、被动肌张力(7.64 ± 0.46)分、主动肌张力(7.83 ± 0.55)分、一般反应(6.17 ± 0.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2 ± 0.39)、(5.53 ± 0.31)、(7.21 ± 0.47)、(7.41 ± 0.41)、(5.88 ± 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888~8.227, P<0.05)。观察组新生儿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2.50%(1/40),低于对照组的16.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值为4.117, P<0.05)。出生42 d后,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增长(2.17 ± 0.42)kg、身长增长(7.15 ± 1.74)cm,头围增长(4.38 ± 0.93)cm,均高于对照组的(1.68 ± 0.39)kg、(5.89 ± 1.81)cm、(3.81 ± 0.7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252、3.093、2.863, P<0.05)。 结论:袋鼠式护理可有效促进窒息新生儿神经发育以及体格发育,并减少窒息新生儿神经系统损害,且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早产儿母亲与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的非劣效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母亲与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心率、血氧饱合度、体温等方面的影响,探讨母亲与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对实施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32例早产儿及其父母,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母亲组67例和父亲组65例。干预持续2 h,干预前后用状态焦虑问卷(SAI)评估实施者焦虑状态,并记录实施前15 min以及即将结束时早产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体温。结果:实施者干预前SAI得分[ M( P25, P75)]母亲组为35.00(30.00,45.00)分,父亲组为33.00(30.00,43.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值为-0.645, P>0.05);干预后SAI得分母亲组为29.00(23.00,32.00)分,父亲组为25.00(21.50,28.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为-3.518, P<0.01)。对干预前后早产儿心率( δ1=-4.25)、血氧饱和度( δ2=1.45)、体温( δ3=0.20)变化值行非劣效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370、5.343、12.612, P<0.01)。 结论: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心率、血氧饱合度、体温方面的影响不次于母亲实施袋鼠式护理;相比于母亲,袋鼠式护理更能减轻父亲的焦虑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母婴分离状态下母乳喂养实施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依据《住院新生儿母乳喂养循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调查国内75所医院母婴分离后母乳喂养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75所医院进行问卷发放;对比母婴分离后母乳喂养的施实施现况。结果:医院在解读《指南》方面执行率较低,但综合医院对《指南》的解读学习情况较专科医院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5.616, P<0.05);母婴分离后母乳喂养率较低,喂养率≥75%的单位仅占18.7%(14/75);在提供母乳采集相关支持、袋鼠式护理和专业专职人员进行母婴分离母乳喂养指导方面,专科医院较综合医院开展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9.450、10.516、6.436, P<0.05);在质量管理方面,专科医院中62.1%(18/29)有多学科合作团队促进母婴分离母乳喂养,综合医院仅34.8%(16/46)有多学科协作团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7.254, P<0.05)。 结论:我国《指南》多参照国外相关标准,由于国内各地区经济及政策差异较大,落实存在一定困难,为提高母婴分离母乳喂养成功率,我国应建立符合国情的国家标准,以利于各级医院参照执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袋鼠式护理对住院期间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紧张焦虑及亲职压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袋鼠式护理对住院期间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紧张焦虑情绪以及亲职压力的影响。方法:以东莞市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产儿及其母亲为对象,按照两组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平均分为柄组,对照组40例早产儿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的支持护理干预,试验组40例早产儿在此基础上进行袋鼠式护理,于干预前后分别运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父母紧张焦虑评分量表(PSS:NICU)、短式亲职压力量表(PSI-SF)评估早产儿母亲的疾病不确定感、紧张焦虑情绪和亲职压力。结果:干预前,两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紧张焦虑情绪评分和亲职压力评分对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14 d后,试验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14 d后,试验组紧张焦虑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14 d后,试验组亲职压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早产儿住院期间进行袋鼠式护理可有效降低早产儿母亲的疾病不确定感,缓解早产儿母亲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早产儿母亲的亲职压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在低体温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在低体温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湖北省仙桃市妇幼计生服务中心分娩的低体温新生儿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干预。综合评价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体温、耗氧量、康复进程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SpO 2)、体温高于对照组,而体温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培养箱治疗时间、体温复温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寒战、躁动、心率加快、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低体温新生儿采用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高和稳定患儿的体温,降低新生儿的耗氧量,缩短患儿的康复进程,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为新生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袋鼠式护理配合常规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窒息患儿神经行为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配合常规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窒息患儿神经行为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NICU窒息患儿1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9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袋鼠式护理配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神经行为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家长满意度(95.70%)显著高于对照组(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NICU窒息患儿采用袋鼠式护理配合常规护理,更有利于促进神经发育和提高家长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袋鼠式护理知识水平现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我国31家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护士袋鼠式护理(KMC)的知识水平,为今后开展相关的护士培训及推广KMC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14省市31家三级甲等医院NICU607名护士进行便利取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KMC知识水平问卷,包括KMC基础知识,KMC实施中突发情况的处理,以及KMC中母乳喂养3个维度,共12题。结果:NICU护士KMC知识水平得分为(6.52 ± 2.29)分(总分12分)。12道题目回答正确率小于50%的有5题,包括您认为开展KMC最佳时长占10.2%(62/607);在KMC时患儿发生呼吸停止或变得青紫,怎么办占18.8%(114/607);谁来做KMC占42.5%(258/607);患儿体质量不长,我们能做什么占47.3%(287/607);当给患儿做KMC时,如何喂养占47.8%(290/607)。NICU工作年限>10年的护士得分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的护士;初级职称的护士得分低于中级、副高级职称护士;通过个人习得的护士得分低于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培训护士( F值为9.413、9.862、5.368,均 P<0.01)。 结论:我国NICU护士的KMC知识普遍不足,应加强NICU护士对KMC基本概念的理解,针对护士处理突发状况、评估患儿病情变化的能力,以及早产儿喂养知识,分层开展培训,规范KMC操作,从而提升NICU护士实施KMC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