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饮食管理路径在正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联合饮食管理路径护理在正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围术期常规饮食护理及合并联合饮食管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术后1 d、出院时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饮食管理路径内容的知晓率、依从性、满意度。结果:在应用联合饮食管理路径组的患者中,入院及术后1 d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差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出院时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较术后1 d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的指标较术后1 d降低;实验组患者对联合饮食管理路径的知晓率、依从性、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将联合饮食管理路径应用于正颌患者围术期,提高患者对饮食指导的知晓及依从,有助于其科学合理的选择食物,促进身体恢复,提高住院期间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治疗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制订《经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治疗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为医务人员制订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规范化的管理路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评价并汇总肝癌介入治疗相关证据,形成共识初稿;邀请国内28家医院48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编审委员会,开展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及1轮线上专家论证会,对共识初稿进行讨论与修订,最终形成终定稿。结果:该共识从术前评估、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后交接与监测、导管与用药管理、穿刺部位管理、体位与活动管理、营养监测及饮食管理、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并发症观察与处理10个方面达成一致性意见。结论:该共识形成了经桡动脉入路肝癌介入治疗综合管理的推荐意见,建立综合的围手术期管理模式,以供国内同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路径式质量检查联合"零缺陷"服务管理在骨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路径式质量检查联合"零缺陷"服务管理在骨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1—12月收治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9月收治的9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路径式质量检查联合"零缺陷"服务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命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12%(6/98)和15.31%(15/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320, P<0.05)。观察组精神评分、睡眠评分、饮食评分、心理健康评分、总分分别为(94.38 ± 8.36)、(93.28 ± 8.33)、(95.37 ± 8.43)、(91.89 ± 10.48)、(377.12 ± 20.0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65 ± 10.74)、(81.01 ± 9.48)、(87.69 ± 7.97)、(85.47 ± 12.02)、(331.09 ± 13.3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118~18.880,均 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86%(91/98)、82.65%(81/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749, P<0.05)。 结论:在骨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路径式质量检查联合"零缺陷"服务管理,有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营养风险筛查联合营养管理路径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营养风险筛查联合营养管理路径在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行同步放化疗患者8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营养风险筛查联合营养管理路径,40例)和对照组(常规饮食指导,40例),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治疗不同阶段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前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放射治疗中、后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放射治疗前中后的体重指数(BMI)、白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放射治疗前、中、后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放射治疗前的免疫相关指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放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营养风险筛查联合营养管理路径应用于行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有助于改善整体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Stetler研究应用模式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循证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将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实践效果。方法:遵循Stetler研究应用模式的5个步骤开展循证实践,通过文献检索、质量评价、证据综合和专家小组会议修订形成循证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7月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6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4月入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 n=80),进行基线审查,2021年5—7月入院的患者设为干预组( n=80),应用循证方案。 结果:最终纳入1篇指南、7篇共识,循证方案内容涵盖术前护理评估、营养管理、饮食准备、健康教育,术后饮食管理、功能锻炼、管道管理、疼痛管理、静脉血栓管理和症状管理10个模块,共22条推荐意见。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日下床活动完成度、首次下床疼痛评分、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并发症及静脉血栓发生。 结论:该循证实践项目的开展有益于加速肺癌患者术后康复,并有利于规范护理路径,进而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血脂管理需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进行。该共识将发生过≥2次严重的ASCVD事件或发生过1次严重的ASCVD事件合并≥2个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定义为超高危ASCV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降脂治疗的首要干预靶点。建议对符合中国超高危ASCVD定义的患者,LDL-C水平的干预靶标为降低至1.4 mmol/L以下且较基线降幅超过50%;所有超高危ASCVD人群,应在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尽早开始并长期进行降脂治疗。降脂治疗方案包括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型(PCSK9)抑制剂等单药或联合治疗。根据LDL-C水平的干预靶标以及超高危ASCVD患者的血脂管理路径,临床医生需识别超高危ASCVD患者,选择合理的降脂治疗,达到血脂管理及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肱动脉内皮功能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肱动脉内皮功能影响因素。方法:研究2015年5月至2020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6 861例无心血管疾病症状的受检者,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数据采集。对各类代谢因子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相关性。对饮食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3 430/6 861)和验证性因子分析(3 431/6 861),并将饮食模式、心血管危险因素与FMD构建SEM,以多路径回归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因子分析将饮食条目分为健康类食品、肉类食品、补充类食品。SEM中,年龄( β=0.27)和血压( β=0.12)对低FMD有较明显影响,三酰甘油( β=0.03)、空腹血糖( β=0.04)、体质指数( β=0.08)对低FMD均有正相关(均 P<0.05)。健康类食品与血压( β=-0.04)、体质指数( β=-0.04)有负相关,肉类食品与三酰甘油( β=0.33)、血压( β=0.06)、空腹血糖( β=0.20)、体质指数( β=0.16)均有正相关,补充类食品与FBG( β=-0.30)有负相关,也是SEM中唯一对FMD有直接效应的饮食模式( β=0.05)。 结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能分析各风险因素对总体的影响和单项指标间相互关系的有效方法。年龄、饮食模式、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肱动脉内皮功能损伤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通过饮食模式和代谢指标的综合控制能潜在预防和改善心血管早期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路径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多模式围手术期管理路径,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旨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并发症和再入院的风险,改善患者近期和长期临床结局,同时将手术应激反应降到最低水平。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胃肠道肿瘤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学和围手术期处理特点,针对此类患者ERAS方案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条款执行率和依从性。患者宣教、术前预康复、多模式镇痛、精准外科、下床活动以及手术后早期饮食与口服营养补充等措施应视为核心条款。在ERAS的应用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围手术期器官功能及病理生理学改变,严格执行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围手术期ERAS路径及方案;另外,需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提高患者ERAS的依从性和执行率,强调患者院前、术前、术中、术后及院后全程、动态、无缝隙管理,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整个医疗活动。除此之外,需关注特殊时期、特殊人群ERAS方案的调整。目前我国已经有多个胃肠道肿瘤手术相关ERAS管理共识和指南发布,但缺乏我国学者牵头进行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文献支持,亟待根据胃肠道肿瘤代谢和围手术期管理的特点,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国际规范开展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来形成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流程管理理论的加速康复外科术前饮食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流程管理理论构建加速康复外科(ERAS)术前饮食管理模式,并分析新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2018年11月—2019年2月手术患者120例为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禁食禁饮管理方案;选择2019年5—9月的118例手术患者为试验组,基于流程管理理论构建ERAS术前饮食管理模式,指导护士根据管理模式行术前禁食禁饮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饮食管理实施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前实际禁食为(6.53±0.86)h,禁饮时间为(2.74±0.76)h,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0.85、36.31; P<0.01)。试验组患者对新流程的满意度为(98.03±1.81)分,护士对新流程执行满意度为(98.47±1.4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3.57、-13.29; P<0.01)。 结论:基于流程管理理论的ERAS术前饮食管理模式能够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路径,改善患者术前不适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目标管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目标管理路径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46例视为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将该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44例视为研究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目标管理路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的半流质饮食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2周末的生活质量水平采取两独立样本 t检验;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取 χ2检验。 结果:研究组的半流质饮食时间(3.1±0.6)d、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7±0.5)d、首次排便时间(3.6±0.7)d、住院时间(7.4±1.5)d均分别早于对照组(3.9±0.9)d、(3.4±0.7)d、(4.0±0.9)d、(9.6±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46.2±4.7)分,高于对照组(42.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12.8%(6/47)低于对照组的36.9%(1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目标管理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