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甲双胍对新冠感染患者病死率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2019新冠病毒COVID-19爆发后,全球疫情十分严重 [1,2]。疫情爆发时病死率为61.5% [3]。21个国家的超额病死率超过每10万人口300例 [4]。截至2021年6月,确诊超过177 800 000例 [5]。2023年1月国家卫健委将COVID-19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6]。尽管病死率随疾病防控意识的提高有所下降,但不良结果仍然存在,尤其在慢性病患者中 [7]。需住院的新冠感染患者中,近四分之一的患者需进入重症监护病房 [8]。目前针对新冠感染并无特效治疗,需要寻求更加有效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冠病毒感染"乙类甲管"期间定点医院集束化院感防控体系的建设体会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波及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持续3年,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经济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的疫情防控经历了应急性超常规防控阶段、应急常态化防控阶段和应急常态化向"乙类乙管"常态化过渡转段阶段,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天津市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定点医院在疫情防控的各阶段均圆满完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总结定点医院"乙类甲管"期间院感防控(感控)体系建设经验,概括为集束化"3、2、1"感控体系,即外、中、内"三环",绿、橙、红"三区",前、中、后"三事";"两天预净化"和"双点长制";"一个模块"化管理。应急情况下,可采用简化版的集束化感控体系,其特点为:一是强调"集束化",即关键措施的整体效能,避免任何短板的发生。二是强调感控理念的转变,使感控最大化地为医疗服务提供安全保障。三是强调流程的优化,防控措施既要全面和重点突出,又要防止过度;利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最佳的感控效果。四是强调对感控工作的质量控制,关注流程的重要性,提倡"制度瘦身,流程增肥"的理念。五是强调未来的发展寄希望于人工智能,以期最大程度地提高防控质量和效率。六是强化持续的培训和再培训,利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多样化的培训方法,确保感染控制的政策和程序清晰易懂、易于遵循,并建立实施评估和反馈机制,使医务人员随时保持应急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眼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期急性眼病围手术期管理和感染防控方法。方法:自2020年1月20日至2月19日中国将COVID-19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以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按照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实施眼科手术的127例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情况进行总结,探讨疫情防控形势下眼科围手术期应采取的临床管理措施。结果:127例手术眼科手术类型包括急诊手术、日间手术和威胁患者视力相关疾病手术;手术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眼科手术围手术期按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完成了患者疫情筛查、相关环境、相关设备、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消毒和疫情防护措施,手术过程顺利。无2019-nCoV感染病例,术后未发现医源性和交叉感染发生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无医护人员感染事件,手术室及病房、检查区等相关区域空气采样达标率为100%。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严格遵守眼科诊疗防控措施可有效保障手术顺利实施和眼科围手术期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症手术诊疗建议
编辑人员丨3天前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护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症食管异物、呼吸道异物、鼻出血、喉阻塞合并呼吸困难及头颈部外伤发病率相对较高,部分可迅速危及生命的急症需紧急手术。本文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疫情蔓延地区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急诊手术处理的经验,现总结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症手术诊疗建议,以期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症的救治成功率及减少或避免围手术期医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肺癌患者的内科诊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例报告的增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在全国各地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开展的同时,肺癌患者的诊疗工作在新的疫情下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肺癌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属于高危人群,需要严密防护,避免感染。新冠肺炎患者与肺癌患者在临床症状之间易于混淆,这将给肺癌患者的鉴别诊断以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困扰。文章将从不同层面阐述新冠肺炎疫情下医患如何携手,共同面对肺癌患者的精细化和个体化管理,期望这些建议能帮助肺癌患者平稳度过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加强儿童发热门诊流程的管理指引(第一版)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为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近期,儿童NCP病例逐渐增多,儿童发热门诊成为阻击疫情的第一关口。加强儿童发热门诊流程的管理,对于及早发现疑似患儿,早隔离,早治疗和预防发生交叉感染十分重要。本文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有关诊疗、防控方案,基于各省市专家发热门诊的诊疗经验,提出了发热门诊防控策略,并从优化流程、预防交叉感染、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及消毒等方面,详细概述了普通发热患儿与疑似患儿的预检分诊、疑似患儿、确诊患儿的诊治流程、处理原则和具体措施,为NCP情期加强发热门诊的管理及预防交叉感染提出了实用性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苏州市24例猴痘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疾病。自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确诊首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病例 [1]以来,猴痘疫情主要出现在中非和西非国家。2022年5月,世界多国出现猴痘疫情,并呈现快速扩散态势。自2023年9月20日起,我国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苏州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承担着苏州市猴痘确诊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本文对其收治的24例猴痘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该类新发传染病提供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05-2023年湖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2005-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完善传染病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5-2023年湖州市法定传染病病例资料,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描述性分析法定传染病发病的人群分布和季节特征.结果 2005-2023年湖州市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504 283例,年均粗发病率为892.65/10万,年均标化发病率为989.21/10万.2005-2023年湖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8.886%,P<0.05),其中2021-2023年存在明显上升趋势(APC=95.996%,P<0.05);去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发病趋势基本不变(AAPC=7.970%,P<0.05).2005-2023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整体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甲乙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APC=6.958%,P<0.05),去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两者呈下降趋势(AAPC=-7.680%、-8.660%,均P<0.05);甲乙类消化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APC=-14.849%、-5.977%,均P<0.05),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13.058%,P<0.05).男性和女性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比为1.26(95%CI:1.25~1.27).<10岁病例报告204 043例,占40.46%.甲乙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高峰为1月、5月和6月,甲乙类消化道传染病为6-10月,丙类呼吸道传染病为1月、3-4月和12月,丙类消化道传染病为5-8月和11-12月.结论 2005-2023年湖州市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1-2023年较为明显;男性、<10岁儿童是高发群体;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2019-2023年某三甲综合医院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分析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近五年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及其分布规律,为制定传染病及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传染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9年1月一2023年12月进行监测确认和网络直报的法定传染病上报资料,对其传染病人群特征、病种等内容进行汇总并开展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9-2023年法定传染病共上报12 292例,其中乙类传染病4 093例(33.30%),丙类传染病6 840例(55.64%),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1 359例(11.06%);传染病报告数前三位分别是流行性感冒(6 339例,51.5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 383例,19.39%)、乙型肝炎(996例,8.10%);秋、冬季传染病上报数最多,且均以流行性感冒为主.结论 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型肝炎是该院日常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防控管理力度;同时加强应对秋冬季流行性感冒等季节性急性传染病的处置能力,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2019-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分析2019-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强度和特征,为制订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常州市2019年4月—2023年3月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监测数据,对常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流行前后的流感样病例(ILI)进行分析研究,采用χ2检验比较定性资料间差异.[结果]常州市2019年4月—2023年3月的ILI就诊百分比分别为2.57%、1.84%、5.38%、3.66%,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71%、0.44%、22.78%、24.32%,流感暴发疫情数分别为61起、1起、23起和128起.ILI主要以5~14岁的青少年和儿童为主.2020-2021年新冠流行后ILI就诊百分比明显低于2019-2020年(χ2=737.34,P<0.001),2021-2023年ILI就诊百分比均高于2019-2020年.2019-2021年的流感病毒以乙型Victoria为主,2022-2023年流感病毒阳性检出中甲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2021-2022年流感暴发疫情数明显少于2019-2020年(χ2=185.66,P<0.001),2022-2023年流感暴发疫情数明显高于2019-2020年.[结论]2019-2023年新冠防控不同阶段流感的流行特征不同,在新冠疫情动态清零阶段,ILI就诊呈现低水平波动,无明显季节性波动,且流感病毒阳性检出以乙型为主;新冠高强度流行阶段,ILI就诊水平达到历年高峰,流感病毒阳性检出以甲型H3N2型为主;新冠乙类乙管阶段,ILI就诊水平在迅速降低后升高,流感病毒阳性检出以甲型H1N1型为主.须进一步加强对流感病例的监测,密切关注流感毒株变化,积极推进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促进全人群健康行为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