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至2022年西安某三甲医院单中心0~14岁儿童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2017年至2022年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14岁儿童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年至2022年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上报的0~14岁儿童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上报儿童法定传染病12种,共10588例,均为乙类或丙类传染病,位居前5位的儿童传染病为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猩红热.不同年份儿童传染病发病种类、发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14.698,P=0.000);不同年龄段儿童高发传染病不同,婴儿期(0~1岁组)高发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幼儿期(1~<3岁组)高发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学龄前期(3~<6岁组)和学龄期(6~14岁组)患儿主要为流行性感冒;不同年龄分期患儿所患不同疾病顺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4.458,P=0.000).散居儿童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而幼托儿童和学生中的传染病则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不同儿童群体之间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x2=2670.226,P=0.000).儿童传染病性别发病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趋势=0.728,P=0.394).0~14岁儿童中年龄越小传染病发病率越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传染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288.679,P=0.000).儿童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生,其中12、1、11、3月为传染病发病高峰月,流行性感冒发病以12、1、3月为主,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以6、9、12、5月为主,感染性腹泻病发病以12、1、2、11月为主,猩红热发病在12、3、4月份为主,其余传染病均为全年散发流行,各月份传染病发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7.453,P=0.000).结论 2017年至2022年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上报的儿童传染病流行整体呈现波动趋势,婴儿期以感染性腹泻病为主,其他年龄分期患儿均以流行性感冒为主;散居儿童以消化道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幼托及学生以呼吸道传播方式为主;传染病全年均有发生,不同传染病发病高峰期亦有不同,应加强对高危人群和儿童传染病高发季节的疫情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05至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2005至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法定传染病发病水平和流行趋势,为老年人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置换检验和秩和检验对疾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应用Joinpoint回归(Joinpoint regression,JPR)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对乙丙类传染病和重点传染病进行区间和全局流行趋势的分析.结果 2005至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437.02/10万,报告死亡率为2.38/10万,报告病死率为0.54%.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率和病死率均高于丙类传染病(P均<0.01);男性老年人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女性(P均<0.01);≥80岁组老年人各类传染病发病率、乙类传染死亡率最高(校正P均<0.05);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报告死亡率的AAPC分别为-7.20(t=-7.802,P=0.000)和-5.31(t=-3.063,P=0.008).报告发病率居前6位的传染病分别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147.90/10万)、流行性感冒(82.32/10万)、痢疾(71.04/10万)、肺结核(54.56/10万)、隐性梅毒(25.43/10万)和乙肝(22.91/10万).痢疾、乙肝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率AAPC分别为-12.79(t=-21.772,P=0.000)、-14.16(t=-4.672,P=0.000)和-10.61(t=-10.744,P=0.000),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发病率AAPC分别为1.15(t=2.977,P=0.009)和38.36(t=4.093,P=0.000);男性老年人肺结核、隐性梅毒、乙肝、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总体标准化发病率均高于女性.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肺结核和流行性感冒是老年人群重点防控的传染病;肺结核和乙肝在男性老年人群中的流行不容忽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0年辽宁省甲型病毒性肝炎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2020年辽宁省甲型病毒性肝炎高发疫情原因,提出控制建议。方法:收集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辽宁省甲肝疫情资料和已有监测数据并结合现场调查,综合开展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20年1—3月辽宁省共报告甲肝病例1 460例,较去年同期(871例)上升67.62%。病例主要集中在丹东和大连,2个市的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73.35%。发病年龄以30~49岁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6.16%,男女性别比为1.92:1;发病职业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分别占42.88%和32.88%。结论:应该采取健康宣传、漏种儿童及时补种、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的综合防控措施,并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的防控体制,降低甲肝发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浙江省2011—2020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法定乙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 [1]。2016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2016—2021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明确提出了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 [2]。本文对2011—2020年浙江省法定报告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死亡病例尸体解剖查验操作指南(试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已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疫情期间出于诊断或研究需要,可能需要对疑似或确诊COVID-19的死亡病例进行尸检。为了指导从事尸检人员正确进行操作检查,保证病理从业人员及防疫人员安全,由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国家重点学科起草,经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本指南,供全国医疗机构参考执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乙脑实验室确诊病例与临床疑似病例的差别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24年1月,Frontiers of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杂志发表文章介绍我国乙脑报告病例与实验室确诊病例之间差别的文章。四川省2012—2022年间共上报1 558例乙脑病例,其中81%(1 262/1 558)病例急性期血清标本为乙脑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或者乙脑病毒基因检测阳性(实验室确诊乙脑病例)。在296例乙脑病毒IgM抗体阴性患者脑脊液标本检测到62例患者标本中为肠道病毒和EB病毒等6种病毒基因阳性,占全部非乙脑病毒感染病例的21%(62/296)。62例病毒基因检测阳性病例中17例为肠道病毒感染,17例为EB病毒感染阳性,14例为HSV感染(HSV1和2)阳性,6例为VZV感染阳性,2例为MuV感染阳性,1例为HHV-6感染阳性,还有5例为混合感染阳性(2例EV/EBV,1例HSV-1/HSV-2,1例EBV/HSV-1,1例EV/HHV-6)。其余234例病例为不明原因病毒性脑炎病例。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实验室确诊乙脑病例,还是62例其他病毒感染的病例,其主要发病人群均为15岁以下年龄组。乙脑实验室确诊病例发病时间从每年5月开始维持至当年9月,8月为高峰时段。乙脑是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每一例乙脑病例的信息均需上报至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最终汇总到最高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本研究结果提示我国乙脑报告病例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非实验室确诊乙脑病例,因此提高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例标本的病原体特异性检测是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07—2018年中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2007—2018年我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促进狂犬病消除策略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从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获取2007—2018年个案信息,对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8年,全国累计报告人间狂犬病病例17 848例,其中57%的病例分布于广西、广东、贵州、湖南、河南和四川等6省,共37个县累计报告病例数≥50例。全国报告病例数从2007年的3 300例下降至2018年的422例,年均递减率为7%。累及区县数由2007年的984个下降至2018年的308个。35~75岁人群占67%,其次为0~15岁人群(占17%)。农民占发病总数的70%,其次为学生(11%)、散居儿童(6%)。结论:我国人间狂犬病疫情已从地区流行转为多地散发态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2009-2018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分析和预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我国5种病毒性肝炎(肝炎)的时间序列特征,并通过有效的模型预测其发病率。方法:按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5种不同类型肝炎分类方式收集2009-2018年的月度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和时间序列研究,采用趋势分解法以季节指数形式表示时间序列中的季节性,以线性回归模型表示其长期趋势,为每种肝炎建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结果:2009-2018年报告肝炎14 856 990例,5种肝炎季节指数的极差均<1,戊型肝炎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显著,其发病呈单峰型,其余4种肝炎的季节性特征一般。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的发病基本趋于平稳,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呈缓慢下降趋势,乙型肝炎发病数在5种肝炎中占比最高(79.59%,11 824 262/14 856 990),但其下降趋势也为各型肝炎中最快(-0.01/10万)。丙型肝炎发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上升速率一直保持稳定(0.005/10万)。ARIMA模型拟合的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预测值与实际值较一致,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范围为3.756 8~8.068 3。结论:对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我国肝炎的发病特征,ARIMA模型可用于我国肝炎的短期预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四川省2004-2018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2004-2018年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钩体病数据来源于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和11个监测点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地图绘制,采用SaTScan 9.1.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描述钩体病时空聚集性特征。结果:2004-2018年四川省报告钩体病发病2 834例,死亡41例,发病率0.23/10万,死亡率0.003/10万,发病趋势波动向下。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至9月底,较水稻收割时间晚1~2周。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05∶1;发病率较高的为50~65岁组。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2.75%(2 345/2 834);其次为学生,占12.74%(361/2 834),但2011年后学生病例报告极少。高发地区在南部长江流域沿岸马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县)、沐川县等和东部嘉陵江流域仪陇县之间不断交替。时空扫描聚集性分析发现2个高发聚集区域( P<0.001)。11个监测点2004-2018年平均鼠密度为5.44%(14 351/263 767);主要野外鼠种有四川短尾鼩(占69.07%)、黑线姬鼠(占12.73%)等;其中黑线姬鼠密度介于4.60%~0.19%之间,呈持续下降趋势,2018年达最低水平。鼠肾标本培养钩体阳性率的各年度间也呈下降态势。2007-2018年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4.52%(3 271/13 339),主要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近年未出现菌群的更替。 结论:2004-2018年四川省钩体病发病水平极低,季节特征符合稻田型流行特征,人群以老年农民为主;高发地区在长江和嘉陵江流域周边互相交替。黑线姬鼠密度和带菌率均较低;主要流行菌群持续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健康人群钩体抗体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北京档案的民国后期霍乱疫苗注射运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民国时期,霍乱是政府规定的法定传染病之一。北京市政府及卫生局为应对霍乱疫情,特成立北京特别市防疫委员会来指导和监督防疫举措的实施。北京市政府及卫生局联合各医疗机构于其所在地点以及车站、城门、学校等公共场所,还有个人住所等处实施霍乱疫苗注射,并严格明确了接种人群及接种方法,采取了自愿注射与强制注射相结合的接种模式,有效地控制了霍乱疫情的发展。其防疫工作的公益性、团结性以及灵活性,对于当今乃至未来的防疫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