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序贯免疫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疾病,是亚洲和西太区引起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因。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脑的主要措施,当前我国有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在使用。由于疫苗供应、受种者主客观选择等原因,会面临这两种疫苗序贯接种的需求,但当前缺乏相关实施依据。本文收集国内外研究证据,梳理了当前乙脑疫苗使用现状及序贯接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在无法满足同一类型乙脑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下的序贯接种建议,以期为乙脑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08-2022年崇川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了解2008-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为疫苗接种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AEFI监测系统收集2008-2022年崇川区AEFI监测资料,包括AEFI病例的人口学信息、预防接种史、实验室检测资料、AEFI发病和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2008-2022年崇川区AEFI发生特征和报告发生率.结果 2008-2022年崇川区AEFI报告发生率呈下降趋势(P<0.05),年均报告发生率为50.85/10万剂.免疫规划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为74.67/10万剂,高于非免疫规划疫苗的20.35/10万剂(P<0.05).报告发生的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1 937例,报告发生率为44.21/10万剂;异常反应274例,报告发生率为6.25/10万剂;偶合症17例,报告发生率为0.39/10万剂;无疫苗质量事故和接种事故报告.经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途径的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较高,分别为75.05/10万剂和47.40/10万剂;口服途径的报告发生率较低,为16.41/10万剂.AEFI报告发生率居前五位的疫苗为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312.01/10万剂)、7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92.14/10万剂)、乙脑灭活疫苗(248.37/10万剂)、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240.67/10万剂)和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229.31/10万剂).一般反应以发热、红肿和硬结等为主,1 878例占96.95%;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241例占87.96%.91.34%的AEFI发生于接种后24 h内.AEFI报告3个月后随访,99.73%的病例痊愈.结论 2008-2022年崇川区AEFI报告发生率呈下降趋势.AEFI类型以一般反应为主,预后良好,疫苗接种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减毒活疫苗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减毒活疫苗可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记忆B和T细胞,获得长期或终生保护作用,与灭活疫苗比较,减毒活疫苗具有免疫力强及作用时间长的优点.减毒活疫苗在疫苗史的初期就发挥了关键作用,如通过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后续开发的麻风腮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登革热减毒活疫苗及卡介苗等均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新开发减毒活疫苗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糖尿病、肺炎及新结核病等疾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减毒活疫苗在传染性疾病、肿瘤及其他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5年成都市成华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成都市成华区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截至2016-12-30报告的成都市成华区2015年发生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市成华区2015年经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报告的AEFI病例290例,报告发生率为50.97/10万;14个街道辖区均有AEFI病例报告,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9月,男女性别比为1.12∶1,≤1岁年龄组占65.86%,接种疫苗后48 h内发生的AEFI病例占95.18%,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和偶合症分别占95.86%、3.80%、0.34%;报告发生率居前5位的疫苗依次是乙脑灭活疫苗、百白破IPV和Hib五联疫苗、7价肺炎疫苗、麻风减毒活疫苗和白破疫苗.结论 成华区2015年AEFI监测报告率较高,但仍需提升监测敏感性,AEFI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和接种后48 h内,以一般反应为主,多剂次接种的疫苗及含麻疹成分疫苗AEFI反应率较高,在AEFI监测中予以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目前市场上的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以相同剂量免疫小鼠14 d后,采集一部分小鼠血液,分离血清,检测中和抗体水平;另一部分用乙脑病毒强毒P3株进行腹腔攻击,观察小鼠存活情况,计算疫苗的保护率.结果 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原倍免疫小鼠后,抗体阳转率均为100%,乙脑病毒强毒攻击后保护率均为100%;乙脑减毒活疫苗1∶20稀释免疫小鼠后,抗体阳转率为90%,攻击保护率为100%.乙脑灭活疫苗1∶20稀释免疫小鼠后抗体阳转率为80%,乙脑病毒强毒攻击后保护率为70%.结论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均是有效的,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保护效果更好.但通过接种不同的抗原量和采用不同的免疫程序,均可消除免疫保护效果的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慈溪市儿童4种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慈溪市儿童4种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和改善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宁波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6年慈溪市出生儿童信息及第二类疫苗接种资料.分析百白破-IPV-Hib五联疫苗(DTP-IPV/Hib)、乙脑灭活疫苗(JE-i)、水痘减毒活疫苗(VarV)和B型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的接种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33360名儿童,接种第二类疫苗30955人,接种率为92.79%.DTP-IPV/Hib疫苗、JE-i疫苗、VarV疫苗和Hib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9.57%、20.00%、89.60%和1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儿童(OR=1.747,95%CI:1.589~1.920)、2016年出生(OR=2.027,95%CI:1.851~2.220)和郊区(OR=1.787,95%CI:1.640~1.946)是儿童接种第二类疫苗的阻碍因素.结论 慈溪市儿童4种第二类疫苗接种率为92.79%,其中DTP-IPV/Hib接种率较低.户籍、出生年份和地区是慈溪市儿童接种第二类疫苗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5-2018年天津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2015-2018年天津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疫苗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18年天津市AEFI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18年天津市共报告AEFI病例10 378例,报告发生率分别为60.03/10万、57.32/10万、62.53/10万和67.48/10万,2016-2018年报告发生率有上升趋势(x2趋势=35.256,P<0.001).小于等于1岁组最多(占74.40%).5-8月份高发.88.01%发生在接种疫苗后48小时内.一般反应和偶合症的构成逐年上升(x2趋势=4.026,P=0.045;x2趋势=11.896,P=0.001).一般反应以发热为主,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AEFI报告发生率前3位为麻风疫苗(314.07/10万)、DTaP-IPV-Hib五联疫苗(289.22/10万)、23价肺炎疫苗(268.56/10万).麻疹和麻风疫苗、3种含百白破成分的疫苗、乙脑减毒和灭活疫苗、EV71 (Vero)和EV71(二倍体)AEFI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x2=204.003,P<0.001;x2=59.864,P<0.001;x2 =57.975,P<0.001;x2=8.106,P=0.004).结论 疫苗安全性较好,AEFI监测能科学评价接种疫苗的利弊,并能及时进行处置,应进一步加强AEFI监测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1956-2018年阆中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1956-2018年阆中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56-2018年阆中市乙脑疫情数据、工作报表,根据乙脑疫苗免疫发展历程,将1956-2018年划分为疫苗使用前阶段(1956-1970年)、推广使用乙脑灭活疫苗阶段(1971-1988年)、推广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阶段(1989-2007年),扩大免疫规划阶段(2008-2018年)4个阶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乙脑的发病和死亡变化情况.结果 1956-2018年阆中市累计报告乙脑2 234例,死亡28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54/105,死亡率为0.58/105,病死率12.71%.各阶段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67/105,8.78/105,1.47/105和0.38/105,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1 470.20,P<0.001).病例年龄以1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6.91%.季节以7~9月为发病高峰,占93.29%.2004-2018年病例疫苗接种史无及不详儿童占77.41%.结论 近年来,阆中市乙脑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免疫儿童仍是乙脑发病的高危人群,仍应加强以预防接种为主,主动监测和健康教育,防蚊、灭蚊、环境卫生治理爱国卫生运动的综合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SA 14—14—2)免疫机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比较实验证明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的免疫机制有所不同。在疫苗免疫后的1,3,6个月的不同时间内,小鼠血清中和抗体皆在∠1:5之间,但对攻击的保护力明显不同。活苗组存活率为87.5%~100%,灭活苗组为33%~60%;被动转输免疫脾细胞和免疫血清,活苗组小鼠的保护力为50%、80%;灭活苗为10%~33%。小鼠经环磷酰胺处理后进行免疫,攻击后存活率也明显不同,活苗组为56%~80%,灭活苗组为10%~2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一株免疫原性进一步提高的乙脑活疫苗减毒株的选育(Ⅱ. SA 14-14-2减毒株活疫苗对人体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1979~1980年于北纬47°线以北的齐齐哈尔市乙脑非疫区,用乙脑活疫苗SA 14-14-2株,SA 14-5-3株及乙脑灭活疫苗共接种儿童145人,其抗体阳转率SA 14-14-2株活疫苗3倍稀释组(log TCD 50 6.0)为92.3%,30倍稀释组为70.6%,300倍稀释组为62.5%,3000倍稀释组为26.3%,SA 14-5-3株活疫苗原液组(log TCD 50 6.5)为61.5%,乙脑灭活疫苗原液组为23.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